济宁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坚定不移推动农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中国山东网 2024-12-18 20:32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12月18日讯 近年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扛牢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济宁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坚定不移推动农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中

4周前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12月18日讯近年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扛牢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着力补齐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短板,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济宁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坚定不移推动农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12月18日讯 近年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扛牢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着力补齐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短板,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12月18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工作成绩和亮点经验。
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制定了《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济宁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攻坚方案》等文件,系统抓好组织落实。推动召开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等重要会议,建立重点工作台账,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每月一调度、一通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在实处。
突出重点难点,加快补齐农村治理短板。坚持以点带面、先急后缓、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212个农村集中式水源地全部划定保护区,设置了界碑、宣传牌、警示牌,定期组织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有效保障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乡镇全覆盖,依托现有10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日产日清”。累计完成5967个村生活污水和97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入选国家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14个县市区全部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6000余家养殖专业户全部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狠抓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农业投入源头减量、建设以二级提水泵站为中心的区域性内循环体系等方式,完成63.09万亩稻田退水治理,2024年全市商品有机肥施用量22.72万吨,配方肥应用面积676.7万亩。实施增殖放流、池塘生态化改造等工程,退出养殖池塘23万亩,完成5万亩池塘生态化改造,实现水面释放、以鱼净水。发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拓宽综合利用渠道,全力做好夏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省卫星遥感监测全年“零火点”。累计完成3293个行政村整治,并全部达到生态环境部成效评估标准。
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先后颁布实施了《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济宁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会同相关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农药科学使用、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渔业污染防治等11项技术导则,有效解决面源污染治理标准不统一、防治设施不规范等问题。2019年以来,济宁市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纳入中央项目库33个、省级项目库11个,覆盖全市14个县市区,累计争取中央、省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全省第一,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稳定达标排放、农村黑臭水体长治久清、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规范化运行等,市县生态环境、城乡水务、畜牧等部门和472名一线环保网格员不定时开展大排查,跟踪监督整改,切实抓好日常管理。
下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将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坚定不移推动农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时刻紧盯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提升治理能力,积极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山东网记者 郝亚松 报道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12月18日讯近年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扛牢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着力补齐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短板,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济宁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坚定不移推动农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12月18日讯 近年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扛牢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着力补齐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短板,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12月18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工作成绩和亮点经验。
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制定了《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济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济宁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攻坚方案》等文件,系统抓好组织落实。推动召开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等重要会议,建立重点工作台账,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每月一调度、一通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在实处。
突出重点难点,加快补齐农村治理短板。坚持以点带面、先急后缓、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212个农村集中式水源地全部划定保护区,设置了界碑、宣传牌、警示牌,定期组织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有效保障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乡镇全覆盖,依托现有10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对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日产日清”。累计完成5967个村生活污水和97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入选国家首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14个县市区全部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6000余家养殖专业户全部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狠抓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通过农业投入源头减量、建设以二级提水泵站为中心的区域性内循环体系等方式,完成63.09万亩稻田退水治理,2024年全市商品有机肥施用量22.72万吨,配方肥应用面积676.7万亩。实施增殖放流、池塘生态化改造等工程,退出养殖池塘23万亩,完成5万亩池塘生态化改造,实现水面释放、以鱼净水。发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拓宽综合利用渠道,全力做好夏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省卫星遥感监测全年“零火点”。累计完成3293个行政村整治,并全部达到生态环境部成效评估标准。
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先后颁布实施了《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济宁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济宁市农村人居环境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会同相关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农药科学使用、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渔业污染防治等11项技术导则,有效解决面源污染治理标准不统一、防治设施不规范等问题。2019年以来,济宁市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纳入中央项目库33个、省级项目库11个,覆盖全市14个县市区,累计争取中央、省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全省第一,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稳定达标排放、农村黑臭水体长治久清、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规范化运行等,市县生态环境、城乡水务、畜牧等部门和472名一线环保网格员不定时开展大排查,跟踪监督整改,切实抓好日常管理。
下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将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坚定不移推动农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时刻紧盯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提升治理能力,积极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山东网记者 郝亚松 报道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