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风吹草动,为防失联,烦请各位同步关注一下我的备用小号“飞箭财经”↓
01
武汉、长沙,又同时晋级了
2009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客运量同时突破1000万人次。
2016年,它们的客运量又同时突破了2000万人次。
2024年12月,它们再次同步跨入3000万人次。
多家权威媒体披露:
12月14日,武汉天河机场迎来了其今年的第3000万名旅客,标志着,武汉天河机场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的机场,实现历史性突破。
次日(12月15日),湖南省官方发声:
这意味着,南京将跻身“双机场”城市。
此外,近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双机场”建设布局更加清晰:
要打造全球50强的航空枢纽,谋划“一城两场、双枢纽运行”新格局,强化南京禄口机场全球链接、洲际直达能力,打造面向亚太、联通全球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重点争取打造成为国际货邮核心枢纽等。
显然,南京在航空枢纽争夺战中,不甘示弱。
当然,其他城市也没闲着。
公开资料显示,明年初,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就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武汉将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之后,第6个拥有三条跑道机场的城市,天河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的目标。
与此同时,长沙机场T3航站楼建设也如火如荼,预计2026年6月竣工验收。根据测算,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规划设计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
郑州方面,郑州官方表示,要以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和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基地落地为契机,加快完善郑州机场各项功能提升能级。力争到2025年开通国际地区客运航线50条以上、实现与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全部通航,机场货运吞吐量达到120万吨以上;到2035年,具备保障年客运量1亿人次、货运量500万吨的能力。
同时,郑州也在谋划第二机场。在郑州和河南省的多份官方规划文件中,多次提到过,适时启动郑州第二机场规划研究。
以此来看,这四座城市未来的角逐,仍会很胶着。
但整体上看,这四个城市的航空运输能力,相较于头部城市,仍差了一大截。
2019年中国航运鼎盛之年,北京、上海的航空客运量都超过了1亿人次,广州也有7000多万人次。
而当时也处在鼎盛客运量时期的武汉、南京、长沙、郑州分别是2715万人次、3018万人次、2691万人次、2913万人次,与头部相比相差了好几个段位。
根本原因在于,这四个城市的高铁优势太强了,对机场出行形成了一定的跷跷板效应。
郑州作为中原正中,是全国首个也是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城市,其高铁直达城市数量最多,五小时内可直达的城市123个。
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心城市的航空争夺战,已经全面打响。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多个城市在北京、上海、成都拥有双机场之后,谋划第二机场。
机场争夺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源、流量的争夺。
又有风吹草动,为防失联,烦请各位同步关注一下我的备用小号“飞箭财经”↓
01
武汉、长沙,又同时晋级了
2009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客运量同时突破1000万人次。
2016年,它们的客运量又同时突破了2000万人次。
2024年12月,它们再次同步跨入3000万人次。
多家权威媒体披露:
12月14日,武汉天河机场迎来了其今年的第3000万名旅客,标志着,武汉天河机场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的机场,实现历史性突破。
次日(12月15日),湖南省官方发声:
这意味着,南京将跻身“双机场”城市。
此外,近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双机场”建设布局更加清晰:
要打造全球50强的航空枢纽,谋划“一城两场、双枢纽运行”新格局,强化南京禄口机场全球链接、洲际直达能力,打造面向亚太、联通全球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重点争取打造成为国际货邮核心枢纽等。
显然,南京在航空枢纽争夺战中,不甘示弱。
当然,其他城市也没闲着。
公开资料显示,明年初,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就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武汉将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之后,第6个拥有三条跑道机场的城市,天河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的目标。
与此同时,长沙机场T3航站楼建设也如火如荼,预计2026年6月竣工验收。根据测算,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规划设计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
郑州方面,郑州官方表示,要以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和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基地落地为契机,加快完善郑州机场各项功能提升能级。力争到2025年开通国际地区客运航线50条以上、实现与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全部通航,机场货运吞吐量达到120万吨以上;到2035年,具备保障年客运量1亿人次、货运量500万吨的能力。
同时,郑州也在谋划第二机场。在郑州和河南省的多份官方规划文件中,多次提到过,适时启动郑州第二机场规划研究。
以此来看,这四座城市未来的角逐,仍会很胶着。
但整体上看,这四个城市的航空运输能力,相较于头部城市,仍差了一大截。
2019年中国航运鼎盛之年,北京、上海的航空客运量都超过了1亿人次,广州也有7000多万人次。
而当时也处在鼎盛客运量时期的武汉、南京、长沙、郑州分别是2715万人次、3018万人次、2691万人次、2913万人次,与头部相比相差了好几个段位。
根本原因在于,这四个城市的高铁优势太强了,对机场出行形成了一定的跷跷板效应。
郑州作为中原正中,是全国首个也是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城市,其高铁直达城市数量最多,五小时内可直达的城市123个。
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心城市的航空争夺战,已经全面打响。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多个城市在北京、上海、成都拥有双机场之后,谋划第二机场。
机场争夺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源、流量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