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潮起 多家公司开启“A+H”模式

北京商报

2周前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A股公司迎来赴港上市热潮,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包括政策环境的改善、香港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等,同时,香港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交易机制与A股市场有所不同,一些A股公司希望在香港市场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高的估值。

A股上市公司,正在掀起一波“A+H”上市小高潮。12月18日晚间,江波龙(301308)也宣布拟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伴随着这一消息的发布,12月以来已有7股欲“A+H”两地上市。从行业来看,医药行业、食品饮料行业最为踊跃。与以往相比,今年筹划或已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体量均相对较大。二级市场上,7股中有6股总市值超百亿,其中,恒瑞医药以约2969亿元的总市值位居榜首。

7股集中宣布赴港上市

又一股宣布拟赴港上市。12月18日晚间,江波龙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据了解,江波龙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存储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封装测试、生产制造与销售。近年来,公司净利有所波动,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江波龙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0.13亿元、7279.7万元、-8.28亿元、5.57亿元。

江波龙表示,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战略驱动下,公司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或者经股东大会另行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上市。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江波龙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回复。

伴随着江波龙宣布赴港上市,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12股提出拟发行H股,其中,有7家A股上市公司系在12月进行“官宣”,除江波龙外,还有迈威生物、三花智控、海天味业、恒瑞医药、均胜电子、安井食品。不难看出,12月以来A股公司欲发行H股情况出现明显升温。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A股公司迎来赴港上市热潮,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包括政策环境的改善、香港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等,同时,香港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交易机制与A股市场有所不同,一些A股公司希望在香港市场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高的估值。赴港上市也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多元化发展。

聚焦医药、食品行业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12月以来宣布拟发行H股的7股主要聚焦医药行业、食品饮料行业。

7股中,迈威生物、恒瑞医药2股均属医药生物行业,海天味业、安井食品均为食品饮料行业。另外,三花智控、均胜电子、江波龙所属申万行业分别为家用电器、汽车、电子。

付建表示,医药生物等行业A股公司赴港上市活跃度较高,可能是因为相关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来推动研发和市场营销。赴港上市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国际化的平台,也有助于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从业绩来看,经Wind统计,前述7股中,6股均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分别为海天味业、恒瑞医药、三花智控、安井食品、均胜电子、江波龙,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8.15亿元、46.2亿元、23.02亿元、10.47亿元、9.41亿元、5.57亿元。

另外,迈威生物系7股中唯一亏损企业,且公司近年来净利连亏,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7.7亿元、-9.55亿元、-10.53亿元、-6.94亿元。据了解,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

从上市方式上看,今年拟“A+H”上市的企业中,大多为整体赴港上市。但也有企业选择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如歌尔股份,就在9月13日披露,拟分拆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赴港IPO。该企业是歌尔股份体系内唯一从事MEMS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与歌尔股份分拆王牌业务不同,南山铝业则选择分拆部分国际业务。9月底南山铝业公告称,公司旗下在东南亚从事氧化铝生产的子公司南山铝业国际正式递表香港联交所。

其中,不乏行业龙头公司。如美的集团,目前最新市值为5672亿元,为家电行业龙头企业。该公司9月17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IPO全球发售了5.66亿股H股,每股H股发售价为54.8港元,净募资额超300亿港元,成为近三年港股市场最大的IPO。

无独有偶,物流行业龙头顺丰控股也于11月19日赴港上市,拟全球发售1.7亿股H股,预计募资金额约为56.61亿港元。

总市值方面,经Wind统计,截至12月19日收盘,江波龙、三花智控、海天味业、恒瑞医药、均胜电子、安井食品6股总市值均超100亿元,其中,恒瑞医药、海天味业2股市值超2000亿元,恒瑞医药以约2969亿元的总市值位居榜首,海天味业位居其次,总市值约为2910亿元。

监管政策助推

“A+H”上市热度陡升,既有企业自身的业务拓展、融资诉求,也有着政策支撑。多家公司拟赴港上市的公告,都提及了国际化业务布局。从多家公司的IPO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拓展海外业务也占据大头。美的集团在公告中披露,募资用途旨在拓展海外业务,主要是全球研发投入、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升级,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等;钧达股份则称,此次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海外市场拓展及海外销售运营体系建设。

政策支持方面,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就包括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今年10月18日,联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对百亿市值的“合资格A股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快速审批时间表,即“合资格A股上市企业”提交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将分别只会发出一轮监管意见,在不多于30个工作日内完成监管评估。

业内认为,这意味着IPO审核确定性高,有利于企业制定确定性的上市计划。政策力度加码,港股的投资者情绪也在改善。根据Wind数据,截至12月18日,2024年共有95.24%的企业获得超额认购,同比增加约4个百分点。其中,共有11家企业获得百倍以上认购,而去年只有1家。

(责任编辑:朱赫)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A股公司迎来赴港上市热潮,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包括政策环境的改善、香港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等,同时,香港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交易机制与A股市场有所不同,一些A股公司希望在香港市场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高的估值。

A股上市公司,正在掀起一波“A+H”上市小高潮。12月18日晚间,江波龙(301308)也宣布拟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伴随着这一消息的发布,12月以来已有7股欲“A+H”两地上市。从行业来看,医药行业、食品饮料行业最为踊跃。与以往相比,今年筹划或已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体量均相对较大。二级市场上,7股中有6股总市值超百亿,其中,恒瑞医药以约2969亿元的总市值位居榜首。

7股集中宣布赴港上市

又一股宣布拟赴港上市。12月18日晚间,江波龙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据了解,江波龙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存储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封装测试、生产制造与销售。近年来,公司净利有所波动,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江波龙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0.13亿元、7279.7万元、-8.28亿元、5.57亿元。

江波龙表示,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战略驱动下,公司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或者经股东大会另行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上市。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江波龙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回复。

伴随着江波龙宣布赴港上市,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12股提出拟发行H股,其中,有7家A股上市公司系在12月进行“官宣”,除江波龙外,还有迈威生物、三花智控、海天味业、恒瑞医药、均胜电子、安井食品。不难看出,12月以来A股公司欲发行H股情况出现明显升温。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A股公司迎来赴港上市热潮,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包括政策环境的改善、香港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等,同时,香港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交易机制与A股市场有所不同,一些A股公司希望在香港市场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高的估值。赴港上市也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多元化发展。

聚焦医药、食品行业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12月以来宣布拟发行H股的7股主要聚焦医药行业、食品饮料行业。

7股中,迈威生物、恒瑞医药2股均属医药生物行业,海天味业、安井食品均为食品饮料行业。另外,三花智控、均胜电子、江波龙所属申万行业分别为家用电器、汽车、电子。

付建表示,医药生物等行业A股公司赴港上市活跃度较高,可能是因为相关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来推动研发和市场营销。赴港上市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国际化的平台,也有助于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从业绩来看,经Wind统计,前述7股中,6股均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分别为海天味业、恒瑞医药、三花智控、安井食品、均胜电子、江波龙,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8.15亿元、46.2亿元、23.02亿元、10.47亿元、9.41亿元、5.57亿元。

另外,迈威生物系7股中唯一亏损企业,且公司近年来净利连亏,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7.7亿元、-9.55亿元、-10.53亿元、-6.94亿元。据了解,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

从上市方式上看,今年拟“A+H”上市的企业中,大多为整体赴港上市。但也有企业选择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

如歌尔股份,就在9月13日披露,拟分拆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微”)赴港IPO。该企业是歌尔股份体系内唯一从事MEMS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与歌尔股份分拆王牌业务不同,南山铝业则选择分拆部分国际业务。9月底南山铝业公告称,公司旗下在东南亚从事氧化铝生产的子公司南山铝业国际正式递表香港联交所。

其中,不乏行业龙头公司。如美的集团,目前最新市值为5672亿元,为家电行业龙头企业。该公司9月17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IPO全球发售了5.66亿股H股,每股H股发售价为54.8港元,净募资额超300亿港元,成为近三年港股市场最大的IPO。

无独有偶,物流行业龙头顺丰控股也于11月19日赴港上市,拟全球发售1.7亿股H股,预计募资金额约为56.61亿港元。

总市值方面,经Wind统计,截至12月19日收盘,江波龙、三花智控、海天味业、恒瑞医药、均胜电子、安井食品6股总市值均超100亿元,其中,恒瑞医药、海天味业2股市值超2000亿元,恒瑞医药以约2969亿元的总市值位居榜首,海天味业位居其次,总市值约为2910亿元。

监管政策助推

“A+H”上市热度陡升,既有企业自身的业务拓展、融资诉求,也有着政策支撑。多家公司拟赴港上市的公告,都提及了国际化业务布局。从多家公司的IPO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拓展海外业务也占据大头。美的集团在公告中披露,募资用途旨在拓展海外业务,主要是全球研发投入、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升级,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等;钧达股份则称,此次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海外市场拓展及海外销售运营体系建设。

政策支持方面,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就包括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今年10月18日,联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对百亿市值的“合资格A股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快速审批时间表,即“合资格A股上市企业”提交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将分别只会发出一轮监管意见,在不多于30个工作日内完成监管评估。

业内认为,这意味着IPO审核确定性高,有利于企业制定确定性的上市计划。政策力度加码,港股的投资者情绪也在改善。根据Wind数据,截至12月18日,2024年共有95.24%的企业获得超额认购,同比增加约4个百分点。其中,共有11家企业获得百倍以上认购,而去年只有1家。

(责任编辑:朱赫)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