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亏超三千万元甩卖不良资产,“仙股”甘肃银行的“春天”在哪里?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3周前

即便是在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中,甘肃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显示出其在资产质量上的劣势。...更为不利的是,甘肃银行的资产规模在第三季度相较于半年报进一步缩减。

近期,甘肃银行(2139.HK)因亏损状态下转让资产再次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甘肃银行官方宣布,计划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来处理一批债权资产。这批待转让的资产包括本金余额及应计利息,总额约为5644.7万元人民币。在完成公开竞标流程后,甘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甘肃资管”)被确认为最终的资产受让方。此次交易于2024年12月13日正式达成,值得注意的是,甘肃资管是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因此这笔交易被视为关联方交易。

来源:甘肃银行官网公告

交易的具体条款显示,这批债权资产的转让价格(1050万元人民币)相较于交易基准日本金的账面价值(约4388.9万元人民币)存在较大差距,预计将导致未经审计的亏损约3338.9万元人民币。转让所得的资金将专门用于清偿相关的债务本金。

大甩卖的背后,问题频现

据公开信息,甘肃资管自2016年成立以来,作为甘肃省唯一的省级国有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持有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与处置的专业资质。该公司由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甘肃国投”)主导设立并控股,其核心使命在于“化解省内金融风险及提升特殊资产价值”,主营业务聚焦于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

甘肃国投不仅是甘肃资管的主要股东,同时也是甘肃银行的重要持股者,直接或间接拥有该行23.41%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甘肃银行向甘肃资管转让不良资产的行为并非首次。在过去几年中,此类交易时有发生,具体包括:2024年6月转让3.30亿元资产,代价为5261万元;2022年12月转让5.88亿元资产,代价1.42亿元;2022年7月转让17.46亿元资产,代价5.28亿元;以及2021年10月转让5.08亿元资产,代价1.04亿元。可以看出,甘肃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似乎与甘肃资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不禁引人深思:如此频繁以大幅亏损的方式转让债权资产,是基于哪些具体的考量因素?是否意味着甘肃银行当前面临较大的资产质量压力?

不良率高于同行业,资产质量承压

甘肃银行成立于2011年10月15日,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国资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甘肃省属国有金融机构。2011年11月19日正式挂牌开业,2018年1月18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首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

此次甘肃银行通过大幅亏损的方式转让不良资产,或许凸显了其资产质量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公开数据上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高达1.94%,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体而言,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同期国内银行业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为1.56%,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率则为1.77%,均低于甘肃银行的水平。即便是在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中,甘肃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显示出其在资产质量上的劣势。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甘肃银行关注贷款率为3.90%,高于同业。回顾过去的几年,从2020年至2023年,甘肃银行的关注贷款率依次为3.79%、3.73%、3.96%和4.09%,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并且在2023年首次突破了4%的关口。

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可以看到,关注类贷款比例持续走高,或许意味着该行未来不良贷款仍有进一步增加的风险,从侧面展现了该行资产质量的压力。

业绩难掩颓势,股价大打“骨折”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城商行一共有125家,总资产规模达到55.2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城商行平均资产规模高达4416亿元。然而,港股上市已经6年的甘肃银行却仍未达到这个平均数,截至今年上半年,其资产总额仅4222亿,在A股和港股所有的城商行里,排名倒数第三。截至目前,其他财务数据排名也处于低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更为不利的是,甘肃银行的资产规模在第三季度相较于半年报进一步缩减。根据该行10月30日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截至今年9月末,甘肃银行合并后的总资产为4129.6亿元,与半年报相比,环比小幅下降了1.6%。而在同一时期,同省的兰州银行资产总额则达到了4810亿元,显然在资产规模上已经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然而,其业绩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今年上半年,该行遭遇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降”。具体而言,在报告期间内,甘肃银行的总营业收入为31.5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9.5%;同时,净利润为3.95亿元,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3%。

营业收入滑坡其实早已有迹可循,回顾从2020年至2023年的数据,甘肃银行的营业收入呈现出降多增少的态势。其中,2020年的降幅最为显著,当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0.2%,降至64.9亿元。紧接着的2021年,该行营业收入继续下滑3.3%,达到62.8亿元。尽管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有所恢复,但增长幅度仍然相对较小,很难挽回颓势。

同样,金融市场的表现也令人大跌眼镜,股价可以说是打了“骨折”。自2018年上市之初,其市值曾一度高达300亿港元,但时至今日,市值已大幅缩减近九成,仅剩约39亿港元。股价方面,目前甘肃银行的股价在每股0.26港元徘徊,相比发行价2.69港元,已落入“仙股”行列。

上述种种情况,无不透露出市场对甘肃银行未来发展的深切忧虑。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下,甘肃银行显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否则“西北银行第一股”的昔日辉煌恐难再现。(《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即便是在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中,甘肃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显示出其在资产质量上的劣势。...更为不利的是,甘肃银行的资产规模在第三季度相较于半年报进一步缩减。

近期,甘肃银行(2139.HK)因亏损状态下转让资产再次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甘肃银行官方宣布,计划采用公开竞标的方式来处理一批债权资产。这批待转让的资产包括本金余额及应计利息,总额约为5644.7万元人民币。在完成公开竞标流程后,甘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甘肃资管”)被确认为最终的资产受让方。此次交易于2024年12月13日正式达成,值得注意的是,甘肃资管是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因此这笔交易被视为关联方交易。

来源:甘肃银行官网公告

交易的具体条款显示,这批债权资产的转让价格(1050万元人民币)相较于交易基准日本金的账面价值(约4388.9万元人民币)存在较大差距,预计将导致未经审计的亏损约3338.9万元人民币。转让所得的资金将专门用于清偿相关的债务本金。

大甩卖的背后,问题频现

据公开信息,甘肃资管自2016年成立以来,作为甘肃省唯一的省级国有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持有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与处置的专业资质。该公司由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甘肃国投”)主导设立并控股,其核心使命在于“化解省内金融风险及提升特殊资产价值”,主营业务聚焦于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

甘肃国投不仅是甘肃资管的主要股东,同时也是甘肃银行的重要持股者,直接或间接拥有该行23.41%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甘肃银行向甘肃资管转让不良资产的行为并非首次。在过去几年中,此类交易时有发生,具体包括:2024年6月转让3.30亿元资产,代价为5261万元;2022年12月转让5.88亿元资产,代价1.42亿元;2022年7月转让17.46亿元资产,代价5.28亿元;以及2021年10月转让5.08亿元资产,代价1.04亿元。可以看出,甘肃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似乎与甘肃资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不禁引人深思:如此频繁以大幅亏损的方式转让债权资产,是基于哪些具体的考量因素?是否意味着甘肃银行当前面临较大的资产质量压力?

不良率高于同行业,资产质量承压

甘肃银行成立于2011年10月15日,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国资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甘肃省属国有金融机构。2011年11月19日正式挂牌开业,2018年1月18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首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

此次甘肃银行通过大幅亏损的方式转让不良资产,或许凸显了其资产质量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公开数据上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高达1.94%,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体而言,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同期国内银行业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为1.56%,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率则为1.77%,均低于甘肃银行的水平。即便是在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中,甘肃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显示出其在资产质量上的劣势。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甘肃银行关注贷款率为3.90%,高于同业。回顾过去的几年,从2020年至2023年,甘肃银行的关注贷款率依次为3.79%、3.73%、3.96%和4.09%,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并且在2023年首次突破了4%的关口。

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可以看到,关注类贷款比例持续走高,或许意味着该行未来不良贷款仍有进一步增加的风险,从侧面展现了该行资产质量的压力。

业绩难掩颓势,股价大打“骨折”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城商行一共有125家,总资产规模达到55.2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城商行平均资产规模高达4416亿元。然而,港股上市已经6年的甘肃银行却仍未达到这个平均数,截至今年上半年,其资产总额仅4222亿,在A股和港股所有的城商行里,排名倒数第三。截至目前,其他财务数据排名也处于低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更为不利的是,甘肃银行的资产规模在第三季度相较于半年报进一步缩减。根据该行10月30日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报告》,截至今年9月末,甘肃银行合并后的总资产为4129.6亿元,与半年报相比,环比小幅下降了1.6%。而在同一时期,同省的兰州银行资产总额则达到了4810亿元,显然在资产规模上已经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然而,其业绩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今年上半年,该行遭遇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降”。具体而言,在报告期间内,甘肃银行的总营业收入为31.5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9.5%;同时,净利润为3.95亿元,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3%。

营业收入滑坡其实早已有迹可循,回顾从2020年至2023年的数据,甘肃银行的营业收入呈现出降多增少的态势。其中,2020年的降幅最为显著,当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0.2%,降至64.9亿元。紧接着的2021年,该行营业收入继续下滑3.3%,达到62.8亿元。尽管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有所恢复,但增长幅度仍然相对较小,很难挽回颓势。

同样,金融市场的表现也令人大跌眼镜,股价可以说是打了“骨折”。自2018年上市之初,其市值曾一度高达300亿港元,但时至今日,市值已大幅缩减近九成,仅剩约39亿港元。股价方面,目前甘肃银行的股价在每股0.26港元徘徊,相比发行价2.69港元,已落入“仙股”行列。

上述种种情况,无不透露出市场对甘肃银行未来发展的深切忧虑。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下,甘肃银行显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否则“西北银行第一股”的昔日辉煌恐难再现。(《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