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和药品集采是两个世界”,头部外企以第一名中选耗材集采

健识局

3周前

在首轮报价中,美笛乐、领先仿生、力声特三家企业拟中选。...国家医保局表示,预计2025年3月3日前后人工耳蜗中选结果将会落地。

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高值耗材集采在天津正式开标。本次集采共涉及27家申报企业,包括人工耳蜗类和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

相比于药品集采,此次耗材集采的机制要温和得多。企业有两次报价机会,按照规则一未中选企业,规则二、规则三可再次报价中选。第一次中选不了,还有第二次,可最大程度保证企业尽可能在最高有效申报价范围内以最高价格中选。

有业内人士向健识局表示:“这简直和药品集采是两个世界”。

同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集采开标结果显示,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共1.1万套,5家企业中选,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共25.8万个,18家企业中选,价格降至两、三千元左右。(文末附完整中选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与第十批药品集采中原研外企纷纷弃标相反的是,本次耗材集采外企降价十分积极,大批进口产品中标,在所有4个组别均由头部外资企业以第一名中选。

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均属技术门槛高、价格昂贵的耗材,国内市场长期由外资企业占主导,目前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缓和。不过由于高昂的价格,这些高值耗材在国内渗透率仍然较低。如今国采将价格打下来后,相关市场有望持续扩容,这些企业有望实现以价换量。

人工耳蜗五家企业全部中选

与集采的大部分品种杀得死去活来不同,人工耳蜗的竞争并不激烈。

这是由于技术门槛高,加上原材料依赖进口,目前国内的人工耳蜗市场仍由外资品牌占主导地位。目前国内仅有6家生产人工耳蜗产品的企业,其中澳科利耳、美笛乐、领先仿生为外资企业,力声特、弘鼎康医疗、诺尔康为国产企业。

集采文件显示,全国填报人工耳蜗类耗材采购需求的医疗机构合计仅456家。其中植入体年度采购需求量为11239个,支持3.0T磁共振的最高有效报价60000元/个。言语处理器年度采购需求量为10943个,按照一体式言语处理器15000元/个的最高有效申报价。

在首轮报价中,美笛乐、领先仿生、力声特三家企业拟中选。报价信息显示,三家企业对应的人工耳蜗类产品(植入体+言语处理器)报价分别为46666元、49005元和44800元,相较限价降幅分别为38%、34%和24%。相较于过往的四次高值耗材集采产品,在此轮集采中人工耳蜗的价格降幅不算特别大。

澳科利耳、诺尔康首轮报价并未未入围。不过,在二次报价中,这两家企业的产品成功降价“复活”,中选价格分别为55998元、50345元。人工耳蜗集采的五家企业全部获得中选资格。

企业积极降价的原因在于,国内人工耳蜗市场有很大的潜力。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2780万人。其中适合人工耳蜗的患者总数量约740万人,现仅有约5万人植入了人工耳蜗,国内人工耳蜗渗透率仅10%,远低于发达国家。

高昂的价格往往让听障人士对人工耳蜗望而却步。集采前一个人工耳蜗本身费用就在7-30万元之间,此外还需数十万的手术费、后期维护费用、康复费用等。

集采后,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患者的经济负担将得到减缓,人工耳蜗有望推广到更多听障人士群体中,相关市场也将由此得到进一步扩容。国家医保局表示,预计2025年3月3日前后人工耳蜗中选结果将会落地。

外周血管支架降至千元

相比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的降价幅度更大一些。

外周血管支架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导致的血管疾病,通过支撑、扩张狭窄或堵塞的外周血管改善血流供应状况,帮助患者恢复行动能力。

由于外周血管部位多、血管情况复杂,外周血管支架对支撑力、直径、长度的要求更加多样,因此,外周血管支架的成本和价格都会高。在集采之前,外周支架的价格从1万多元到4万-5万元不等。

从整体市场来看,在国内美敦力、波士顿科学、雅培等外资企业占据超过90%的份额,国内企业仅有心脉医疗、先健科技、归创通桥几家。

在本次集采中,3183家医疗机构填报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共25.8万个,其中外周血管支架类下肢动脉支架、非下肢动脉支架、静脉支架的最高有效申报价分别为5500元/个、5500元/个、5900元/个。

这意味着,外周血管支架的价格降幅将不低于50%。医保局公示的开标报价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集采后外周血管支架价格降到了两、三千元左右。

在外周血管支架集采中,外资企业积极性也相当高。在18家中选企业中,除了心脉医疗、归创通桥、美创医疗等国内企业,美国康蒂思、柯惠、雅培、波士顿科学、德国百多力等多家外资企业中选。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告诉健识局:“外企的考虑可能在于量价挂钩以后,降价能带来量的提升,还能节约推销费用,最后总利润能保住,所以还是想要积极参与。”

美国康蒂思在此次集采中更是豁出去了,在下肢动脉支架、非下肢动脉支架、静脉支架三组产品中,均以2280元的最低价成功中标。三款产品的最高价则由先健科技、雅培医疗、巴德医疗报出,分别为3282元、2793元、4130元。

据国家医保局透露,外周血管介入类耗材因其型号多、长短及粗细各类组合多、备货周期长,预计将在2025年5月落地实施中选结果。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山谷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结果超预期,阿斯利康“救命药”仍被FDA拒批?

礼来AD新药获批,剑指国内千亿市场

新事丨利好中国,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未被纳入CR法案

在首轮报价中,美笛乐、领先仿生、力声特三家企业拟中选。...国家医保局表示,预计2025年3月3日前后人工耳蜗中选结果将会落地。

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高值耗材集采在天津正式开标。本次集采共涉及27家申报企业,包括人工耳蜗类和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

相比于药品集采,此次耗材集采的机制要温和得多。企业有两次报价机会,按照规则一未中选企业,规则二、规则三可再次报价中选。第一次中选不了,还有第二次,可最大程度保证企业尽可能在最高有效申报价范围内以最高价格中选。

有业内人士向健识局表示:“这简直和药品集采是两个世界”。

同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集采开标结果显示,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共1.1万套,5家企业中选,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共25.8万个,18家企业中选,价格降至两、三千元左右。(文末附完整中选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与第十批药品集采中原研外企纷纷弃标相反的是,本次耗材集采外企降价十分积极,大批进口产品中标,在所有4个组别均由头部外资企业以第一名中选。

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均属技术门槛高、价格昂贵的耗材,国内市场长期由外资企业占主导,目前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缓和。不过由于高昂的价格,这些高值耗材在国内渗透率仍然较低。如今国采将价格打下来后,相关市场有望持续扩容,这些企业有望实现以价换量。

人工耳蜗五家企业全部中选

与集采的大部分品种杀得死去活来不同,人工耳蜗的竞争并不激烈。

这是由于技术门槛高,加上原材料依赖进口,目前国内的人工耳蜗市场仍由外资品牌占主导地位。目前国内仅有6家生产人工耳蜗产品的企业,其中澳科利耳、美笛乐、领先仿生为外资企业,力声特、弘鼎康医疗、诺尔康为国产企业。

集采文件显示,全国填报人工耳蜗类耗材采购需求的医疗机构合计仅456家。其中植入体年度采购需求量为11239个,支持3.0T磁共振的最高有效报价60000元/个。言语处理器年度采购需求量为10943个,按照一体式言语处理器15000元/个的最高有效申报价。

在首轮报价中,美笛乐、领先仿生、力声特三家企业拟中选。报价信息显示,三家企业对应的人工耳蜗类产品(植入体+言语处理器)报价分别为46666元、49005元和44800元,相较限价降幅分别为38%、34%和24%。相较于过往的四次高值耗材集采产品,在此轮集采中人工耳蜗的价格降幅不算特别大。

澳科利耳、诺尔康首轮报价并未未入围。不过,在二次报价中,这两家企业的产品成功降价“复活”,中选价格分别为55998元、50345元。人工耳蜗集采的五家企业全部获得中选资格。

企业积极降价的原因在于,国内人工耳蜗市场有很大的潜力。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2780万人。其中适合人工耳蜗的患者总数量约740万人,现仅有约5万人植入了人工耳蜗,国内人工耳蜗渗透率仅10%,远低于发达国家。

高昂的价格往往让听障人士对人工耳蜗望而却步。集采前一个人工耳蜗本身费用就在7-30万元之间,此外还需数十万的手术费、后期维护费用、康复费用等。

集采后,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患者的经济负担将得到减缓,人工耳蜗有望推广到更多听障人士群体中,相关市场也将由此得到进一步扩容。国家医保局表示,预计2025年3月3日前后人工耳蜗中选结果将会落地。

外周血管支架降至千元

相比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的降价幅度更大一些。

外周血管支架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导致的血管疾病,通过支撑、扩张狭窄或堵塞的外周血管改善血流供应状况,帮助患者恢复行动能力。

由于外周血管部位多、血管情况复杂,外周血管支架对支撑力、直径、长度的要求更加多样,因此,外周血管支架的成本和价格都会高。在集采之前,外周支架的价格从1万多元到4万-5万元不等。

从整体市场来看,在国内美敦力、波士顿科学、雅培等外资企业占据超过90%的份额,国内企业仅有心脉医疗、先健科技、归创通桥几家。

在本次集采中,3183家医疗机构填报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共25.8万个,其中外周血管支架类下肢动脉支架、非下肢动脉支架、静脉支架的最高有效申报价分别为5500元/个、5500元/个、5900元/个。

这意味着,外周血管支架的价格降幅将不低于50%。医保局公示的开标报价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集采后外周血管支架价格降到了两、三千元左右。

在外周血管支架集采中,外资企业积极性也相当高。在18家中选企业中,除了心脉医疗、归创通桥、美创医疗等国内企业,美国康蒂思、柯惠、雅培、波士顿科学、德国百多力等多家外资企业中选。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告诉健识局:“外企的考虑可能在于量价挂钩以后,降价能带来量的提升,还能节约推销费用,最后总利润能保住,所以还是想要积极参与。”

美国康蒂思在此次集采中更是豁出去了,在下肢动脉支架、非下肢动脉支架、静脉支架三组产品中,均以2280元的最低价成功中标。三款产品的最高价则由先健科技、雅培医疗、巴德医疗报出,分别为3282元、2793元、4130元。

据国家医保局透露,外周血管介入类耗材因其型号多、长短及粗细各类组合多、备货周期长,预计将在2025年5月落地实施中选结果。

撰稿丨方涛之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山谷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结果超预期,阿斯利康“救命药”仍被FDA拒批?

礼来AD新药获批,剑指国内千亿市场

新事丨利好中国,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未被纳入CR法案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