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银泰“离婚”幕后,“新零售”十年之殇

腾讯新闻深网

1周前

编者按:

当时钟划向本世纪第二个十年,零售行业发生巨变,线下零售惨淡经营但地盘稳固,电商企业发展迅猛但面临增长问题。

2016年10月13日,马云在云栖大会发表主题演讲时谈道:“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

蓬勃发展的新零售为线上线下零售企业们带来了全新破局点,融合成为零售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需要关注的是,新零售绝非仅仅是获客留存这么简单,而是整个零售产业的一次全面变革,线上线下双方都在这次变革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得益于此,中国零售行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诞生了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一批世界级零售企业。

不过随着经济形势以及零售行业自身不断变化,新的变革正在酝酿。在新的时代,已经足够成熟的线上以及线下零售企业们不再依赖投资关系进行合作,而是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新关系,以全渠道零售的新模式模糊彼此之间的界限。这是《深网》观察新零售与互联网公司融合的上篇,这十年几经坎坷,最终分道扬镳,传统零售回归慢生意。

悬在银泰头上十个月的靴子,终于落了下来。

12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同意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人民币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约占银泰股权99%),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人民币93亿元。

十年前,阿里与银泰的牵手曾被视为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天作之合,但在历经投资、收购、改造后,它们的联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故事开始时,以银泰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零售行业正面临着电商巨头们如潮水一般的攻势:有人选择加入,与阿里合作的名单上还有高鑫、三江、百联,永辉、沃尔玛则将票投向京东;有人选择改变,苏宁、国美以及一些线下业态上线属于自己的电商业务。

随着2016年6月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投资京东,线上线下融合的故事到了高潮,中国零售行业就此演变成阿里+苏宁+银泰vs京东+沃尔玛+永辉的双峰对决。

但故事并未完结,仅仅几个月后,上海某游戏公司旗下电商业务悄然上线,电商乃至整个中国零售行业的格局被迅速改写。

当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从今年年初开始电商巨头们不断将关注重点放回自身,与线下零售的合作已经变成了蔡崇信口中的“非核心聚焦业务”。而对于线下零售企业来说,曾经对电商渠道的迫切渴求也成为了过去。

尹航曾在银泰百货工作多年,她表示,阿里和银泰在最初的磨合期非常顺畅,“阿里急需银泰旗下的(高端)品牌,而银泰则需要阿里提供的线上流量以及全方位的营销渠道。”但随着阿里愈发庞大,双方的业务已经变得不太匹配,“现在银泰对阿里的业务几乎毫无价值,而阿里提供的技术支持也对银泰的业务帮助不大。”

银泰过去十年的经历正是中国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的缩影,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国际零售巨头纷纷涌入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国零售行业得以贴身观摩并迅速发展;而在过去的十年里,以阿里、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中国电商平台百花齐放,站上世界之巅,中国线下零售业也开始享受电商发展带来的技术以及模式红利;但随着疫情带来的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线下零售业又需要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成本、效率、体验。”尹航表示,线下零售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回归零售行业最纯粹的本质,“线下零售本来就是一个慢生意,结硬寨、打呆仗。”

电商进击,乱拳打死老师傅

一个让人吃惊的事实是,中国第一家非国营超市仅比中国第一家电商平台早出现8年。

1990年,美佳超级市场在靠近港澳的广东东莞虎门镇开门营业;一年后,联华超市在上海创立,重点辐射长三角;而在北方,这一业态上线更晚,1994年斯坦福大学系统工程学博士后张文中在北京创立物美超市。

这是线下零售行业的黄金时代,1992年《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出炉后,多家外资零售巨头推开中国市场大门,八佰伴、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后更名)、欧尚、乐天等接踵而来。

远道而来的海外大型线下零售体们成了中国零售行业从业者的朝圣之地,其火爆程度和今天的胖东来有些类似:整个城市甚至周边地区的消费者蜂拥而至,货架被横扫一空,供应商必须连夜加货,第二天又是横扫一空。

中国零售企业贴身学习国外零售行业的先进经验后开始尝试连锁经营:1995年冬天,高中没毕业、做过啤酒代理的张轩松,在厦门开了一家叫“古利微乐”的超市,即永辉超市前身;食品业务员王填则在家乡湖南湘潭开出了第一家步步高超市。

一位资深零售从业者介绍,此时中国传统零售业市场通行的法则是,谁先占据最好的位置,有更多的门店,谁就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优势。仅仅几年时间里,中国线下零售市场迅速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生鲜市场、社区市场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新竞争格局。

与洋“教头”相比,国内“学生”们取得的成绩不遑多让,2005年7月国美新街口旗舰店正式开业,近10万人流涌入,甚至挤碎了大门玻璃。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厂家代表,因为国美某些商品的价格比厂家出货价格还低,厂家或经销商不得不在国美回购/采购商品,中间还有不少利润。

与这些巨无霸相比,日后叱咤风云的电商巨头们此时还有些孱弱,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就曾称京东还是个“小孩子”,而银泰也曾在2010年前后多次帮助天猫对接品牌商资源。

但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呼啸而来的电商时代很快让传统零售商们的日子变得难过。

2009年阿里巴巴上线双十一,2010年京东开始大规模推广618。2016年时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1207亿元,几乎等于中国最顶尖的20个购物中心一年的销售额。

同一时期,有着中国零售业黄埔军校之称的家乐福中国业绩和净利润开始大幅倒退,且始终不见好转;2012年,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双双出现销售下滑,利润亏损的情况;李宁、上海第一百货、春天百货等线下零售企业频频关店。

蜜糖砒霜,谁人辛苦谁人知

面对处于挣扎中的传统零售业,风头正劲的电商平台们伸出了橄榄枝。

2014年,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银泰商业;次年,阿里战略入股苏宁,推出盒马鲜生;2016年、2017年,易果生鲜、三江购物、百联、高鑫等又相继进入阿里体系。

对于线下零售行业来说,电商平台带来最直观的回报自然是全新的消费者,某二线城市主力百货商场营销负责人张博曾表示,传统零售只能覆盖十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电商渠道可以触达全国。”

但电商渠道对传统零售的提升和改变绝不仅仅局限于此,“更多的是观念和模式从一城一地辐射到全国。”张博表示,在沟通时发现很多品牌商并不知道自己的货到底在什么地方,“大多数情况下,线上(电商)和线下的货并不互通,数据不融合。线上还好说,线下的货往往堆在各个渠道商的仓库里,直到年底才发现这个货并没有卖出去。”

2014年,以晋江系为代表的鞋服销售品牌出现了大面积的积压库存,背后的核心原因就是渠道的数据彼此之间并不打通。

安踏集团主席丁世忠表示,以前传统零售通过订货会的模式销货,经销商把货物全部拉走,看上去卖了很多货,但等到年底一回款,发现货都没卖出去,都压在库里。

线上线下彼此拥抱的十年里,线下零售商开始按照中国电商的思路改造升级,这的确让整个中国零售业迎来了商业大发展。

但当线下零售商与电商们贴身学习了十年后,双方的商业逻辑已不再是秘密时,线下零售商们忽然发现,曾经的困扰依然存在,这就是实体店始终居高不下的成本。来自某连锁百货的数据显示:在国内三线城市,实体店年租金接近每年每平方米3000元,而一线城市则超过6000元,一些黄金地段费用更高。

据一些传统零售渠道提供的数据显示,最吸引客流的商业模式往往来自餐饮、娱乐等,而优衣库、MUJI、苹果专卖店等是凯德茂、万达等商业中心里人气最旺的商品零售店。

显然,这些困难和需求是现在的电商无法取代或者说无法提供帮助的。新零售诞生不久后,前银泰百货总经理厉玲就曾公开对新零售表示怀疑,“淘汰的才被称为旧,零售行业每天都在变化,只有零售,没有新零售,创新一定是尊重过去的。”

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在《对话》节目中炮击新零售:“拿掉“新”字,都是我们以前原有存在的。进步是一个时代的表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线下零售行业期待的技术提升,尹航与张博均表示,“帮助传统零售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更多的是纯技术企业,电商平台提供的帮助并没有什么区别。”

自身犹寒,谁肯抱薪救他人

“有错误不可怕,没有人不犯错,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不改错。”这是今年4月时隔五年后马云再次在阿里巴巴内网的发文。

这封千字长文发布前不久,阿里巴巴第三代掌门人蔡崇信在接受专访时公开表示:“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认错误。”最近三年,阿里巴巴市值蒸发近5万亿,被直接竞争对手拼多多甩在身后。

在今年年初的财报电话会上,蔡崇信公开表示,资产负债表上有一些传统实体零售业务,不是核心聚焦业务,退出是合理的。

随后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正在考虑出售旗下百货和购物中心运营商银泰商业,知情人士称,在蔡崇信2023年9月出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前后,阿里就已启动相关讨论。

当时阿里相关人士曾回应,“阿里会聚焦在核心业务,传统实体零售的确有出售需求,但具体内容无法透露。”

对于习惯了大步快跑的电商行业来说,线下业务的确显得有些过于“沉重”。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包含高鑫零售、银泰、盒马等业务内在的“所有其他”营收470.23亿元,同比下降7%,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87%。

阿里方面表示,如果剔除上述实体零售运营的业务,财务数字会带来极大提升:总收入增长约8%,经调整 EBITA 率也会比现在高约4%至约24%。

这样的数据并不让人意外,疫情期间线下业务受冲击极大,消费者出行购物行为受到极大限制,除超市相关业态外,其余实体零售业态销售额均大幅下降。而随着物流、人力、租金等各方面成本持续上涨,实体店铺利润空间再次被急剧压缩。

阿里旗下另一线下零售业务高鑫在2024财年总计关闭20家大卖场,全年亏损达16.1亿元,是2011年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亏损。

与阿里相似,京东也在今年以割肉形式卖掉了实体零售业务:今年4月和6月,京东旗下两家子公司先后减持永辉超市股份,9月时两家子公司又将永辉超市股权转卖给名创优品旗下的骏才国际。

财报数字显示,永辉已从2021年开始出现连续三年亏损,数字分别为39.4亿元、27.6亿元、13.3亿元;同为商超的步步高也不遑多让,三年间分别亏损1.8亿元、25.4亿元、18.9亿元,仅2022年的亏损额就超过2008年上市以来的所有盈利。

除了沃尔玛外,家乐福、永辉、联华超市、大润发都在纷纷关店,家乐福从2020年年底超200家门店到现在仅有41家。

阿里巴巴内部人士表示,线下业务的出售或清理将持续进行,“当暴风雪到来时,没有人再会顾及隔壁的房间,而是着重修补自己的屋顶。”

沉迷爆改,线下零售回归本质

与线上平台和平分手后,线下零售行业正在沉迷于“爆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公司甚至科技公司从言必称亚马逊改成胖东来或者山姆,纷纷接受胖东来爆改或上线会员模式。

但对于中国线下零售业态来说,仅仅学习胖东来的服务能力或会员模式远远不够,正如当年以家乐福为代表的外资连锁卖场带来的不仅仅是能看到的海量商品和高性价比,而是大卖场模式、进场费模式、返点模式,甚至具体的品类管理、动线设计、货架管理等完全的现代化管理形态。

曾先后供职永辉、便利蜂以及东北某省会连锁超市的谭鹏生表示,胖东来只能初步解决部分供应链、人员管理、场地布置等问题,“每个城市消费群体、消费习惯都不相同,期望胖东来够改变超市行业的整体面,并不现实。”

“从目前改造的效果来看,最受欢迎的还是打着DL标签(胖东来自营)的产品,这些产品背后的供应链,是胖东来最宝贵也最难分享的能力。”谭鹏生说。

此前一夜爆火的Costco与山姆会员店也在国内有诸多模仿者,但都仿其形而未得其神。其会员模式背后是高效的管理能力、品质的选择与控制能力,Costco的SKU大概在4000个左右,与盒马类似,比便利店7-11也相差无几。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曾发文惊讶于“Costco极致的供应链效率、极致的选品、极致的定价策略,以及在消费者中极致的口碑”。

随后叶国富又进一步表示,“零售是一个弯腰捡钢镚的行业,这个行业存在了几千年,发展到今天已经高度透明,早已没什么秘密可言,大家都争夺薄如刀片的利润,比拼到最后,无非是看谁的效率更高。”

近年来,全球所有零售商都正在更仔细评估成本走向,目前零售商主要成本往往来自库存、人工以及物业,相对而言,其中更能自主的控制的是前两者。

库存方面的典型案例正是山姆会员店,同样的品类中更少的品牌意味着更少的供应链成本、废弃物成本以及管理额外产品线的相关成本。

同时线下零售企业也不断引入新技术以降低人工成本,比如自助结账。以结账服务业务出名的山姆会员店、胖东来均已大量开放自助渠道。

好消息是,经过与线上零售渠道不断融合以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国线下零售企业们依然拥有超强的战斗能力。而在与电商平台合作的十年间,线下零售的数字化转型已基本完成。

尹航表示,新零售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了,但无论是团购、O2O、互联网+还是最新的全渠道零售,万变不离其宗,“核心永远只有三个词,成本、效率、体验。”

(文中尹航、张博为化名)


编者按:

当时钟划向本世纪第二个十年,零售行业发生巨变,线下零售惨淡经营但地盘稳固,电商企业发展迅猛但面临增长问题。

2016年10月13日,马云在云栖大会发表主题演讲时谈道:“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

蓬勃发展的新零售为线上线下零售企业们带来了全新破局点,融合成为零售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需要关注的是,新零售绝非仅仅是获客留存这么简单,而是整个零售产业的一次全面变革,线上线下双方都在这次变革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得益于此,中国零售行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诞生了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一批世界级零售企业。

不过随着经济形势以及零售行业自身不断变化,新的变革正在酝酿。在新的时代,已经足够成熟的线上以及线下零售企业们不再依赖投资关系进行合作,而是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新关系,以全渠道零售的新模式模糊彼此之间的界限。这是《深网》观察新零售与互联网公司融合的上篇,这十年几经坎坷,最终分道扬镳,传统零售回归慢生意。

悬在银泰头上十个月的靴子,终于落了下来。

12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同意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人民币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约占银泰股权99%),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人民币93亿元。

十年前,阿里与银泰的牵手曾被视为电商与传统零售的天作之合,但在历经投资、收购、改造后,它们的联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故事开始时,以银泰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零售行业正面临着电商巨头们如潮水一般的攻势:有人选择加入,与阿里合作的名单上还有高鑫、三江、百联,永辉、沃尔玛则将票投向京东;有人选择改变,苏宁、国美以及一些线下业态上线属于自己的电商业务。

随着2016年6月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投资京东,线上线下融合的故事到了高潮,中国零售行业就此演变成阿里+苏宁+银泰vs京东+沃尔玛+永辉的双峰对决。

但故事并未完结,仅仅几个月后,上海某游戏公司旗下电商业务悄然上线,电商乃至整个中国零售行业的格局被迅速改写。

当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从今年年初开始电商巨头们不断将关注重点放回自身,与线下零售的合作已经变成了蔡崇信口中的“非核心聚焦业务”。而对于线下零售企业来说,曾经对电商渠道的迫切渴求也成为了过去。

尹航曾在银泰百货工作多年,她表示,阿里和银泰在最初的磨合期非常顺畅,“阿里急需银泰旗下的(高端)品牌,而银泰则需要阿里提供的线上流量以及全方位的营销渠道。”但随着阿里愈发庞大,双方的业务已经变得不太匹配,“现在银泰对阿里的业务几乎毫无价值,而阿里提供的技术支持也对银泰的业务帮助不大。”

银泰过去十年的经历正是中国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的缩影,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国际零售巨头纷纷涌入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国零售行业得以贴身观摩并迅速发展;而在过去的十年里,以阿里、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中国电商平台百花齐放,站上世界之巅,中国线下零售业也开始享受电商发展带来的技术以及模式红利;但随着疫情带来的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线下零售业又需要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成本、效率、体验。”尹航表示,线下零售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回归零售行业最纯粹的本质,“线下零售本来就是一个慢生意,结硬寨、打呆仗。”

电商进击,乱拳打死老师傅

一个让人吃惊的事实是,中国第一家非国营超市仅比中国第一家电商平台早出现8年。

1990年,美佳超级市场在靠近港澳的广东东莞虎门镇开门营业;一年后,联华超市在上海创立,重点辐射长三角;而在北方,这一业态上线更晚,1994年斯坦福大学系统工程学博士后张文中在北京创立物美超市。

这是线下零售行业的黄金时代,1992年《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出炉后,多家外资零售巨头推开中国市场大门,八佰伴、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后更名)、欧尚、乐天等接踵而来。

远道而来的海外大型线下零售体们成了中国零售行业从业者的朝圣之地,其火爆程度和今天的胖东来有些类似:整个城市甚至周边地区的消费者蜂拥而至,货架被横扫一空,供应商必须连夜加货,第二天又是横扫一空。

中国零售企业贴身学习国外零售行业的先进经验后开始尝试连锁经营:1995年冬天,高中没毕业、做过啤酒代理的张轩松,在厦门开了一家叫“古利微乐”的超市,即永辉超市前身;食品业务员王填则在家乡湖南湘潭开出了第一家步步高超市。

一位资深零售从业者介绍,此时中国传统零售业市场通行的法则是,谁先占据最好的位置,有更多的门店,谁就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优势。仅仅几年时间里,中国线下零售市场迅速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生鲜市场、社区市场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新竞争格局。

与洋“教头”相比,国内“学生”们取得的成绩不遑多让,2005年7月国美新街口旗舰店正式开业,近10万人流涌入,甚至挤碎了大门玻璃。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厂家代表,因为国美某些商品的价格比厂家出货价格还低,厂家或经销商不得不在国美回购/采购商品,中间还有不少利润。

与这些巨无霸相比,日后叱咤风云的电商巨头们此时还有些孱弱,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就曾称京东还是个“小孩子”,而银泰也曾在2010年前后多次帮助天猫对接品牌商资源。

但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呼啸而来的电商时代很快让传统零售商们的日子变得难过。

2009年阿里巴巴上线双十一,2010年京东开始大规模推广618。2016年时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1207亿元,几乎等于中国最顶尖的20个购物中心一年的销售额。

同一时期,有着中国零售业黄埔军校之称的家乐福中国业绩和净利润开始大幅倒退,且始终不见好转;2012年,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双双出现销售下滑,利润亏损的情况;李宁、上海第一百货、春天百货等线下零售企业频频关店。

蜜糖砒霜,谁人辛苦谁人知

面对处于挣扎中的传统零售业,风头正劲的电商平台们伸出了橄榄枝。

2014年,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银泰商业;次年,阿里战略入股苏宁,推出盒马鲜生;2016年、2017年,易果生鲜、三江购物、百联、高鑫等又相继进入阿里体系。

对于线下零售行业来说,电商平台带来最直观的回报自然是全新的消费者,某二线城市主力百货商场营销负责人张博曾表示,传统零售只能覆盖十公里范围内的消费者,“电商渠道可以触达全国。”

但电商渠道对传统零售的提升和改变绝不仅仅局限于此,“更多的是观念和模式从一城一地辐射到全国。”张博表示,在沟通时发现很多品牌商并不知道自己的货到底在什么地方,“大多数情况下,线上(电商)和线下的货并不互通,数据不融合。线上还好说,线下的货往往堆在各个渠道商的仓库里,直到年底才发现这个货并没有卖出去。”

2014年,以晋江系为代表的鞋服销售品牌出现了大面积的积压库存,背后的核心原因就是渠道的数据彼此之间并不打通。

安踏集团主席丁世忠表示,以前传统零售通过订货会的模式销货,经销商把货物全部拉走,看上去卖了很多货,但等到年底一回款,发现货都没卖出去,都压在库里。

线上线下彼此拥抱的十年里,线下零售商开始按照中国电商的思路改造升级,这的确让整个中国零售业迎来了商业大发展。

但当线下零售商与电商们贴身学习了十年后,双方的商业逻辑已不再是秘密时,线下零售商们忽然发现,曾经的困扰依然存在,这就是实体店始终居高不下的成本。来自某连锁百货的数据显示:在国内三线城市,实体店年租金接近每年每平方米3000元,而一线城市则超过6000元,一些黄金地段费用更高。

据一些传统零售渠道提供的数据显示,最吸引客流的商业模式往往来自餐饮、娱乐等,而优衣库、MUJI、苹果专卖店等是凯德茂、万达等商业中心里人气最旺的商品零售店。

显然,这些困难和需求是现在的电商无法取代或者说无法提供帮助的。新零售诞生不久后,前银泰百货总经理厉玲就曾公开对新零售表示怀疑,“淘汰的才被称为旧,零售行业每天都在变化,只有零售,没有新零售,创新一定是尊重过去的。”

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在《对话》节目中炮击新零售:“拿掉“新”字,都是我们以前原有存在的。进步是一个时代的表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线下零售行业期待的技术提升,尹航与张博均表示,“帮助传统零售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更多的是纯技术企业,电商平台提供的帮助并没有什么区别。”

自身犹寒,谁肯抱薪救他人

“有错误不可怕,没有人不犯错,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不改错。”这是今年4月时隔五年后马云再次在阿里巴巴内网的发文。

这封千字长文发布前不久,阿里巴巴第三代掌门人蔡崇信在接受专访时公开表示:“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认错误。”最近三年,阿里巴巴市值蒸发近5万亿,被直接竞争对手拼多多甩在身后。

在今年年初的财报电话会上,蔡崇信公开表示,资产负债表上有一些传统实体零售业务,不是核心聚焦业务,退出是合理的。

随后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正在考虑出售旗下百货和购物中心运营商银泰商业,知情人士称,在蔡崇信2023年9月出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前后,阿里就已启动相关讨论。

当时阿里相关人士曾回应,“阿里会聚焦在核心业务,传统实体零售的确有出售需求,但具体内容无法透露。”

对于习惯了大步快跑的电商行业来说,线下业务的确显得有些过于“沉重”。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包含高鑫零售、银泰、盒马等业务内在的“所有其他”营收470.23亿元,同比下降7%,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87%。

阿里方面表示,如果剔除上述实体零售运营的业务,财务数字会带来极大提升:总收入增长约8%,经调整 EBITA 率也会比现在高约4%至约24%。

这样的数据并不让人意外,疫情期间线下业务受冲击极大,消费者出行购物行为受到极大限制,除超市相关业态外,其余实体零售业态销售额均大幅下降。而随着物流、人力、租金等各方面成本持续上涨,实体店铺利润空间再次被急剧压缩。

阿里旗下另一线下零售业务高鑫在2024财年总计关闭20家大卖场,全年亏损达16.1亿元,是2011年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亏损。

与阿里相似,京东也在今年以割肉形式卖掉了实体零售业务:今年4月和6月,京东旗下两家子公司先后减持永辉超市股份,9月时两家子公司又将永辉超市股权转卖给名创优品旗下的骏才国际。

财报数字显示,永辉已从2021年开始出现连续三年亏损,数字分别为39.4亿元、27.6亿元、13.3亿元;同为商超的步步高也不遑多让,三年间分别亏损1.8亿元、25.4亿元、18.9亿元,仅2022年的亏损额就超过2008年上市以来的所有盈利。

除了沃尔玛外,家乐福、永辉、联华超市、大润发都在纷纷关店,家乐福从2020年年底超200家门店到现在仅有41家。

阿里巴巴内部人士表示,线下业务的出售或清理将持续进行,“当暴风雪到来时,没有人再会顾及隔壁的房间,而是着重修补自己的屋顶。”

沉迷爆改,线下零售回归本质

与线上平台和平分手后,线下零售行业正在沉迷于“爆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零售公司甚至科技公司从言必称亚马逊改成胖东来或者山姆,纷纷接受胖东来爆改或上线会员模式。

但对于中国线下零售业态来说,仅仅学习胖东来的服务能力或会员模式远远不够,正如当年以家乐福为代表的外资连锁卖场带来的不仅仅是能看到的海量商品和高性价比,而是大卖场模式、进场费模式、返点模式,甚至具体的品类管理、动线设计、货架管理等完全的现代化管理形态。

曾先后供职永辉、便利蜂以及东北某省会连锁超市的谭鹏生表示,胖东来只能初步解决部分供应链、人员管理、场地布置等问题,“每个城市消费群体、消费习惯都不相同,期望胖东来够改变超市行业的整体面,并不现实。”

“从目前改造的效果来看,最受欢迎的还是打着DL标签(胖东来自营)的产品,这些产品背后的供应链,是胖东来最宝贵也最难分享的能力。”谭鹏生说。

此前一夜爆火的Costco与山姆会员店也在国内有诸多模仿者,但都仿其形而未得其神。其会员模式背后是高效的管理能力、品质的选择与控制能力,Costco的SKU大概在4000个左右,与盒马类似,比便利店7-11也相差无几。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曾发文惊讶于“Costco极致的供应链效率、极致的选品、极致的定价策略,以及在消费者中极致的口碑”。

随后叶国富又进一步表示,“零售是一个弯腰捡钢镚的行业,这个行业存在了几千年,发展到今天已经高度透明,早已没什么秘密可言,大家都争夺薄如刀片的利润,比拼到最后,无非是看谁的效率更高。”

近年来,全球所有零售商都正在更仔细评估成本走向,目前零售商主要成本往往来自库存、人工以及物业,相对而言,其中更能自主的控制的是前两者。

库存方面的典型案例正是山姆会员店,同样的品类中更少的品牌意味着更少的供应链成本、废弃物成本以及管理额外产品线的相关成本。

同时线下零售企业也不断引入新技术以降低人工成本,比如自助结账。以结账服务业务出名的山姆会员店、胖东来均已大量开放自助渠道。

好消息是,经过与线上零售渠道不断融合以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国线下零售企业们依然拥有超强的战斗能力。而在与电商平台合作的十年间,线下零售的数字化转型已基本完成。

尹航表示,新零售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了,但无论是团购、O2O、互联网+还是最新的全渠道零售,万变不离其宗,“核心永远只有三个词,成本、效率、体验。”

(文中尹航、张博为化名)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