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推进实施诚信建设工程

建设网

2周前

内蒙古将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诚信建设制度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信守承诺,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引导全社会不断提高诚信意识,树立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实施诚信建设工程。一年来,全区立足实际,聚焦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领域,全面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诚信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树牢政务诚信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今年3月,乌海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诚信建设投诉”窗口,实现“诚信建设投诉”窗口全覆盖。同时通过建立举报投诉平台、公开监督电话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和企业意见建议,加强对政府部门履职情况的广泛监督,保障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
政务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内蒙古自治区诚信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政务诚信建设专项推进组,将14项政务诚信重点任务细化量化为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整合投诉举报平台,实现“蒙速办”“蒙企通”、12345热线、96888民营企业服务热线、中小企业清欠平台数据的有效归集。在商务厅官网设立“政务失信问题”举报专栏及时受理投资企业对政务失信问题的投诉举报。全区123个政务服务中心全部设置“诚信建设投诉”窗口,集中受理政府部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产业扶持、政府投资等领域承诺事项的违约失信行为。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和追责问责制度,按月发布全区政务失信行为统计报告。
内蒙古充分发挥政务诚信风向标作用,组织开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逐利执法等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大力推广服务式、回访式执法,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推动全区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全要素标准化,发布统一实施规范5023项。加快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建成五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编制政务数据目录超过6.3万条,汇聚接口、库表资源35.1亿条,年度调用量260.88亿次。全区统一电子证照库已与124个业务系统对接,共汇聚证照类型677类7497万余条数据,完成签章6031万余条,提供数据共享服务4.2亿次。
强化商务诚信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我们想在呼和浩特开一家分店,需要采买一些新设备,但是缺少资金,了解到‘个体蒙信贷’金融产品后,我们从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获得50万元授信额度,利率较普通商业贷款低,贷款不到一周就到位了,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内蒙古酒肆饮三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个体蒙信贷”是内蒙古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内蒙古大数据中心、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推出的金融产品,以信用评价为基准实施信贷扶持。产品覆盖全区80%的个体工商户近160万户,最高可提供500万元的信用贷款,有效化解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
今年以来,内蒙古在推进诚信建设工程中,强化商务诚信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布诚信典型企业超过21万家。制定“纳税信用联合激励卡”暂行办法,以A级纳税信用为核心支点,对诚信经营主体在“优先办、快速办、简手续、降成本”等方面出台了45条守信激励措施,真正实现守信受益、信用有价。同时,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失信突出问题集中发布机制,集中公示严重违法失信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改正违法行为后,可申请信用修复、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提升社会诚信 描绘信用最美底色12月初,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靠山街道友谊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迎春小区,在宣传栏张贴诚信宣传海报,为居民发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知识问答》宣传单、现场讲解《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介绍信用应用场景、呼伦贝尔市信易贷平台工作流程、信用修复等相关信用知识,讲述发生在邻里之间的“互信互助”“诚信经营”等诚信故事。
在内蒙古,社会领域诚信建设氛围日益浓厚。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诚信建设纳入主体班次,推动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讲诚信、守信用。各地将各类诚信人物纳入宣讲队伍,开展宣讲活动,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社会舆论氛围。自治区在北疆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中加大诚信类典型选树力度,出版发行《诚信内蒙古建设》系列读物,助力提升社会诚信水平。
同时,全区各地、各领域坚持多渠道、多方位构建诚实守信、珍惜信用的宣传氛围,采取“线下+线上”双线驱动方式,专题开展诚信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圈、进社区、进医院、进校园等活动,大力普及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广泛开展各类诚信典型选树工作,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增强司法公信 守好诚信建设防线今年4月,包头市固阳县法院执结了一起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原告申请执行某房地产公司一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2套房产。在沟通过程中,执行法官一方面向被执行人强调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法院强制执行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告之其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被执行人请求法院暂不要将公司列入失信名单,并承诺会想办法筹集资金偿还欠款。最终,被执行人在给付24万元案款后,承诺剩余案款将在2个月内给付完毕。
司法公信是诚信建设的基础之一。今年以来,内蒙古法院系统加大对严重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全区法院依法采取限制消费措施14.26万例,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7146例,限制相关人员购买机票32.6万人次,购买高等级列车和席次15.63万人次。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做实清挂护企、防扰护企、知产护企、送法护企,促进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发展。公安机关在各地产业园区、名优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络点51个,积极帮助企业破解生存发展难题,便利举报投诉、警企共建共治。司法部门公示全区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年度考核结果、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结果,公布全区1455名仲裁员执业(诚信)信息,建立全区14360名律师和908家律师事务所诚信档案。
同时,内蒙古全力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应公开尽公开,今年以来,审判机关公开裁判文书35万余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99.91%,公开被执行人39.52万人,公开终本案件6.47万件,公开司法拍卖12.3万件;检察机关发布案件信息5万余件,公安机关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主动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信息18万余份。
据悉,内蒙古将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诚信建设制度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信守承诺,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引导全社会不断提高诚信意识,树立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将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诚信建设制度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信守承诺,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引导全社会不断提高诚信意识,树立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实施诚信建设工程。一年来,全区立足实际,聚焦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领域,全面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诚信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树牢政务诚信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今年3月,乌海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诚信建设投诉”窗口,实现“诚信建设投诉”窗口全覆盖。同时通过建立举报投诉平台、公开监督电话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和企业意见建议,加强对政府部门履职情况的广泛监督,保障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
政务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内蒙古自治区诚信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政务诚信建设专项推进组,将14项政务诚信重点任务细化量化为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整合投诉举报平台,实现“蒙速办”“蒙企通”、12345热线、96888民营企业服务热线、中小企业清欠平台数据的有效归集。在商务厅官网设立“政务失信问题”举报专栏及时受理投资企业对政务失信问题的投诉举报。全区123个政务服务中心全部设置“诚信建设投诉”窗口,集中受理政府部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产业扶持、政府投资等领域承诺事项的违约失信行为。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和追责问责制度,按月发布全区政务失信行为统计报告。
内蒙古充分发挥政务诚信风向标作用,组织开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逐利执法等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大力推广服务式、回访式执法,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推动全区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全要素标准化,发布统一实施规范5023项。加快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建成五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编制政务数据目录超过6.3万条,汇聚接口、库表资源35.1亿条,年度调用量260.88亿次。全区统一电子证照库已与124个业务系统对接,共汇聚证照类型677类7497万余条数据,完成签章6031万余条,提供数据共享服务4.2亿次。
强化商务诚信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我们想在呼和浩特开一家分店,需要采买一些新设备,但是缺少资金,了解到‘个体蒙信贷’金融产品后,我们从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获得50万元授信额度,利率较普通商业贷款低,贷款不到一周就到位了,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内蒙古酒肆饮三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个体蒙信贷”是内蒙古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内蒙古大数据中心、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推出的金融产品,以信用评价为基准实施信贷扶持。产品覆盖全区80%的个体工商户近160万户,最高可提供500万元的信用贷款,有效化解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
今年以来,内蒙古在推进诚信建设工程中,强化商务诚信建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布诚信典型企业超过21万家。制定“纳税信用联合激励卡”暂行办法,以A级纳税信用为核心支点,对诚信经营主体在“优先办、快速办、简手续、降成本”等方面出台了45条守信激励措施,真正实现守信受益、信用有价。同时,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失信突出问题集中发布机制,集中公示严重违法失信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改正违法行为后,可申请信用修复、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提升社会诚信 描绘信用最美底色12月初,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靠山街道友谊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迎春小区,在宣传栏张贴诚信宣传海报,为居民发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知识问答》宣传单、现场讲解《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介绍信用应用场景、呼伦贝尔市信易贷平台工作流程、信用修复等相关信用知识,讲述发生在邻里之间的“互信互助”“诚信经营”等诚信故事。
在内蒙古,社会领域诚信建设氛围日益浓厚。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将诚信建设纳入主体班次,推动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讲诚信、守信用。各地将各类诚信人物纳入宣讲队伍,开展宣讲活动,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社会舆论氛围。自治区在北疆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中加大诚信类典型选树力度,出版发行《诚信内蒙古建设》系列读物,助力提升社会诚信水平。
同时,全区各地、各领域坚持多渠道、多方位构建诚实守信、珍惜信用的宣传氛围,采取“线下+线上”双线驱动方式,专题开展诚信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商圈、进社区、进医院、进校园等活动,大力普及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广泛开展各类诚信典型选树工作,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增强司法公信 守好诚信建设防线今年4月,包头市固阳县法院执结了一起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原告申请执行某房地产公司一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2套房产。在沟通过程中,执行法官一方面向被执行人强调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法院强制执行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告之其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被执行人请求法院暂不要将公司列入失信名单,并承诺会想办法筹集资金偿还欠款。最终,被执行人在给付24万元案款后,承诺剩余案款将在2个月内给付完毕。
司法公信是诚信建设的基础之一。今年以来,内蒙古法院系统加大对严重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全区法院依法采取限制消费措施14.26万例,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7146例,限制相关人员购买机票32.6万人次,购买高等级列车和席次15.63万人次。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做实清挂护企、防扰护企、知产护企、送法护企,促进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发展。公安机关在各地产业园区、名优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络点51个,积极帮助企业破解生存发展难题,便利举报投诉、警企共建共治。司法部门公示全区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年度考核结果、司法鉴定机构诚信等级评估结果,公布全区1455名仲裁员执业(诚信)信息,建立全区14360名律师和908家律师事务所诚信档案。
同时,内蒙古全力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应公开尽公开,今年以来,审判机关公开裁判文书35万余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99.91%,公开被执行人39.52万人,公开终本案件6.47万件,公开司法拍卖12.3万件;检察机关发布案件信息5万余件,公安机关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主动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信息18万余份。
据悉,内蒙古将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诚信建设制度机制,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信守承诺,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引导全社会不断提高诚信意识,树立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
来源:新华网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