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觉醒!日产和本田欲合并,股价暴涨24%,第三大车企要来了

智车科技

1周前

当被问及本田和日产之间是否有任何资本联盟的谈判时,本田CEO三部敏宏(ToshihiroMibe)表示,“本田与日产尚未讨论资本联盟,但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

“日-本”联盟

作者|王磊 刘雅杰

编辑|秦章勇

合并的风,吹到了日本。

有消息传出,日本两大汽车制造本田与日产将展开合并谈判,还有可能拉上三菱共同组成联盟。

这个消息足以改变全球汽车市场现状,日本股市迅速作出反应:

日产汽车股价一度暴涨24%,三菱汽车大涨17%。

本田和日产的回应也很有意思,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不过根据今年本田和日产合作的动向来看,这件事并非捕风捉影。

一旦合并完成,将成为继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PSA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以来,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届时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也将易主。

01或成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日媒今日凌晨报道,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正在进行初步的合并谈判。这两家公司考虑通过设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合并之后就在这个新公司里开展业务,并将很快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

此外,双方还计划将三菱汽车纳入控股公司旗下,日产目前是三菱汽车的最大股东,持有24%的股份。

据彭博社报道,12月18日,本田执行副总裁青山真司(Shinji Aoyama)对“本田与日产探讨合并”这一消息称,本田正在考虑几种选项,包括合并、资本合作或设立控股公司

对于曝出的最新消息,本田和日产既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只是说:“报道的内容不是我们发布的。”

本田称,正如今年3月宣布的那样,本田和日产正在探索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我们将在适当时机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最新进展。”

一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透露,日产与本田之间的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相关细节并未公开。

在日本,本田和日产是仅次于丰田的第二大、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如果合并谈判成功,日本的汽车行业会从本田、日产、丰田三分天下,变成本田、日产和三菱组成的阵营与丰田各守半壁江山。

按照2023年的年销量来看,这三家合并后的汽车年销量超过8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1120万辆)和大众汽车(920万辆)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当然,双方合作一事,早就有所铺垫。

今年3月,日产与本田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表示将在软件、电池和其他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通过联合开发分担成本,以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后,三菱也宣布加入这一联盟。

8月,本田和日产发布联合声明称,双方已同意对下一代软件平台技术进行联合研究,会在电池、电子轴及车辆补充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双方声明,会实现两家公司车辆电池的通用,还会共享未来一代电池驱动汽车所用电子轴规格的标准。

当被问及本田和日产之间是否有任何资本联盟的谈判时,本田CEO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表示,“本田与日产尚未讨论资本联盟,但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

日产汽车前CEO卡洛斯·戈恩当时也对本田,日产,三菱三家合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本田可能正计划对日产和三菱进行“伪装收购”。

本田计划到2030年将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翻倍至130万辆,并从2026年开始,为小型和中型车型安装新的、更省油的混合动力系统,改进引擎、平台和控制技术。

日产也计划将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30%,并在未来三年内推出16款电动汽车。

双方目标怎么实现,就看接下来的合作能不能顺利推进了。

02日产需要再次救赎

双方合作背后,是企业内忧外患的结果。

前不久,日产汽车被曝出现了破产的危机,至少有两名日产内部的高管表示,日产汽车正在到处寻找新的投资者

“以目前的现金流水平,日产或许只能生存12—14个月,引入新的投资迫在眉睫。”

今年3月,日产和本田宣布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当时就已经传出了本田要入股日产的消息。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和1999年的一幕出奇地相似。

1999年,由于日产连续7年亏损了超50亿美元,第一次陷入破产危机,后来是雷诺汽车以54亿美元收购了日产36.8%的股权,救日产于水火,也推动了雷诺-日产联盟的成立。

时隔25年,同样是日产陷于破产危机,但不同的是,这一次雷诺没再伸出援手,并且还要出售部分股权。

自2018年底日产联合东京地检署对前CEO戈恩实施逮捕以来,其与雷诺之间的关系就日趋紧张,大有分家的趋势。

一方面,日产开始摆脱与雷诺共用的平台和供应商;另一方面,雷诺也开始减持日产的股份。今年2月,日产和雷诺宣布了新的框架协议,雷诺在日产的持股比例从43.4%降至15%

此前就有知情人士透露,因为其长期合作伙伴雷诺正出售部分日产股份,导致日产正在寻找长期投资者,以应对雷诺的减持计划,甚至不排除与其他日本车企合作的可能性。

显然,本田大概率会成为那个“潜在投资者”。

今年二季度,日产汽车的净利润同比下跌99%,从1286亿日元降低到了9.95亿日元,今年三季度,这最后1%的底线也守不住了,直接转为亏损,该季度日产净亏损了93亿日元。

日产也宣布今年第二次下调全年预期。营业收入从14万亿日元(约6551亿元)下调到12.7万亿日元(约5942亿元),营业利润从原本的5000亿日元(234亿元),下调了70%,到1500亿日元(约70亿元)。

同时也开启了一系列紧急自救措施,日产计划将减少3000亿日元的固定成本,以及1000亿日元的可变成本,维持正常的现金流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产已经出售了三菱10%的股份,筹得686.4亿日元的资金,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将全球产能削减20%。

日产的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也会缩减,并且CEO内田诚带头,将从11月起自愿放弃50%的月薪,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将自愿相应减薪。

日产的管理层也迎来重组,日产汽车现任CFO马智欣(Stephen Ma)又重返中国,出任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专注于中国市场未来的战略落地和运营。

现任日产北美管理委员会主席Jeremie Papin将接替马智欣,担任首席财务官一职。二者均直接向日产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内田诚(Makoto Uchida)汇报工作。

日本-东盟区域管理委员会主席星野朝子(Asako Hoshino),不再兼任日本-东盟区域管理委员会主席一职,由此前中国市场的山崎庄平将接替星野朝子。

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转日产雪崩的趋势,还有待检验,但目前日产所面临局面,都不如一笔救命钱来得实在。

当然,抛去日产目前的局面,本田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儿去。

在中国市场,本田和日产一样,利润和销量双双下滑。2024年1-11月,本田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30.7%

不久前,本田还决定将全球产能削减约50万辆,约占其总产能的10%,其中就有首次缩减中国市场的产能。

对于本田和日产而言,一个是曾一度搁置了纯电车型的发展,将重心放在了与雷诺的经营权争夺上。另一个则是选择了错误的技术发展路径,追随丰田发展氢能源技术后,发现市场趋势并不如预期,从而错失了转型的先机。

与其单船搏浪,还不如联合打造一艘巨轮,这也许是本田与日产迫不得已的选择。

原文标题 : 日系车觉醒!日产和本田欲合并,股价暴涨24%,第三大车企要来了

当被问及本田和日产之间是否有任何资本联盟的谈判时,本田CEO三部敏宏(ToshihiroMibe)表示,“本田与日产尚未讨论资本联盟,但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

“日-本”联盟

作者|王磊 刘雅杰

编辑|秦章勇

合并的风,吹到了日本。

有消息传出,日本两大汽车制造本田与日产将展开合并谈判,还有可能拉上三菱共同组成联盟。

这个消息足以改变全球汽车市场现状,日本股市迅速作出反应:

日产汽车股价一度暴涨24%,三菱汽车大涨17%。

本田和日产的回应也很有意思,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不过根据今年本田和日产合作的动向来看,这件事并非捕风捉影。

一旦合并完成,将成为继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PSA集团合并组建Stellantis以来,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一次合并,届时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也将易主。

01或成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日媒今日凌晨报道,日产汽车和本田汽车正在进行初步的合并谈判。这两家公司考虑通过设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合并之后就在这个新公司里开展业务,并将很快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

此外,双方还计划将三菱汽车纳入控股公司旗下,日产目前是三菱汽车的最大股东,持有24%的股份。

据彭博社报道,12月18日,本田执行副总裁青山真司(Shinji Aoyama)对“本田与日产探讨合并”这一消息称,本田正在考虑几种选项,包括合并、资本合作或设立控股公司

对于曝出的最新消息,本田和日产既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只是说:“报道的内容不是我们发布的。”

本田称,正如今年3月宣布的那样,本田和日产正在探索未来合作的各种可能性,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我们将在适当时机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最新进展。”

一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透露,日产与本田之间的谈判尚处于早期阶段,相关细节并未公开。

在日本,本田和日产是仅次于丰田的第二大、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如果合并谈判成功,日本的汽车行业会从本田、日产、丰田三分天下,变成本田、日产和三菱组成的阵营与丰田各守半壁江山。

按照2023年的年销量来看,这三家合并后的汽车年销量超过8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1120万辆)和大众汽车(920万辆)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当然,双方合作一事,早就有所铺垫。

今年3月,日产与本田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表示将在软件、电池和其他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通过联合开发分担成本,以应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后,三菱也宣布加入这一联盟。

8月,本田和日产发布联合声明称,双方已同意对下一代软件平台技术进行联合研究,会在电池、电子轴及车辆补充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双方声明,会实现两家公司车辆电池的通用,还会共享未来一代电池驱动汽车所用电子轴规格的标准。

当被问及本田和日产之间是否有任何资本联盟的谈判时,本田CEO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表示,“本田与日产尚未讨论资本联盟,但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

日产汽车前CEO卡洛斯·戈恩当时也对本田,日产,三菱三家合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本田可能正计划对日产和三菱进行“伪装收购”。

本田计划到2030年将全球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翻倍至130万辆,并从2026年开始,为小型和中型车型安装新的、更省油的混合动力系统,改进引擎、平台和控制技术。

日产也计划将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30%,并在未来三年内推出16款电动汽车。

双方目标怎么实现,就看接下来的合作能不能顺利推进了。

02日产需要再次救赎

双方合作背后,是企业内忧外患的结果。

前不久,日产汽车被曝出现了破产的危机,至少有两名日产内部的高管表示,日产汽车正在到处寻找新的投资者

“以目前的现金流水平,日产或许只能生存12—14个月,引入新的投资迫在眉睫。”

今年3月,日产和本田宣布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当时就已经传出了本田要入股日产的消息。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和1999年的一幕出奇地相似。

1999年,由于日产连续7年亏损了超50亿美元,第一次陷入破产危机,后来是雷诺汽车以54亿美元收购了日产36.8%的股权,救日产于水火,也推动了雷诺-日产联盟的成立。

时隔25年,同样是日产陷于破产危机,但不同的是,这一次雷诺没再伸出援手,并且还要出售部分股权。

自2018年底日产联合东京地检署对前CEO戈恩实施逮捕以来,其与雷诺之间的关系就日趋紧张,大有分家的趋势。

一方面,日产开始摆脱与雷诺共用的平台和供应商;另一方面,雷诺也开始减持日产的股份。今年2月,日产和雷诺宣布了新的框架协议,雷诺在日产的持股比例从43.4%降至15%

此前就有知情人士透露,因为其长期合作伙伴雷诺正出售部分日产股份,导致日产正在寻找长期投资者,以应对雷诺的减持计划,甚至不排除与其他日本车企合作的可能性。

显然,本田大概率会成为那个“潜在投资者”。

今年二季度,日产汽车的净利润同比下跌99%,从1286亿日元降低到了9.95亿日元,今年三季度,这最后1%的底线也守不住了,直接转为亏损,该季度日产净亏损了93亿日元。

日产也宣布今年第二次下调全年预期。营业收入从14万亿日元(约6551亿元)下调到12.7万亿日元(约5942亿元),营业利润从原本的5000亿日元(234亿元),下调了70%,到1500亿日元(约70亿元)。

同时也开启了一系列紧急自救措施,日产计划将减少3000亿日元的固定成本,以及1000亿日元的可变成本,维持正常的现金流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产已经出售了三菱10%的股份,筹得686.4亿日元的资金,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将全球产能削减20%。

日产的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也会缩减,并且CEO内田诚带头,将从11月起自愿放弃50%的月薪,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将自愿相应减薪。

日产的管理层也迎来重组,日产汽车现任CFO马智欣(Stephen Ma)又重返中国,出任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专注于中国市场未来的战略落地和运营。

现任日产北美管理委员会主席Jeremie Papin将接替马智欣,担任首席财务官一职。二者均直接向日产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内田诚(Makoto Uchida)汇报工作。

日本-东盟区域管理委员会主席星野朝子(Asako Hoshino),不再兼任日本-东盟区域管理委员会主席一职,由此前中国市场的山崎庄平将接替星野朝子。

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转日产雪崩的趋势,还有待检验,但目前日产所面临局面,都不如一笔救命钱来得实在。

当然,抛去日产目前的局面,本田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儿去。

在中国市场,本田和日产一样,利润和销量双双下滑。2024年1-11月,本田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30.7%

不久前,本田还决定将全球产能削减约50万辆,约占其总产能的10%,其中就有首次缩减中国市场的产能。

对于本田和日产而言,一个是曾一度搁置了纯电车型的发展,将重心放在了与雷诺的经营权争夺上。另一个则是选择了错误的技术发展路径,追随丰田发展氢能源技术后,发现市场趋势并不如预期,从而错失了转型的先机。

与其单船搏浪,还不如联合打造一艘巨轮,这也许是本田与日产迫不得已的选择。

原文标题 : 日系车觉醒!日产和本田欲合并,股价暴涨24%,第三大车企要来了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