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密集发布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东方财富网

2周前

12月18日,博士眼镜表示,目前公司在智能眼镜业务上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界环、李未可、ROKID等品牌开展合作。

戴上一款与墨镜别无二致的智能眼镜,一块超清虚拟大屏瞬间映入眼帘,电脑、手机里的界面以3D全息形式呈现出来,仿佛是眼前的物理世界开辟出了全新空间。

近段时间以来,AI端侧应用加速,多个大厂、科技公司密集发布智能眼镜。上海证券报记者线下实地体验部分品牌的智能眼镜后发现,国内品牌尽管离科幻作品中的智能眼镜仍有一段距离,但其在成像、听感等用户体验上有了大幅提升,视听效果甚至不逊于高品质的投影仪。

资本市场也刮起了同样的风——12月18日,AI眼镜概念再次大涨,多只个股涨停。正如国内消费级AR眼镜厂商XREAL创始人徐驰所言:“AI是个巨大的机会,是不亚于工业革命级别的机会。两三年之内,一定会看到真的有用、戴得住的、非常聪明的AI眼镜出来,我们对这件事充满期待。”

智能眼镜新品密集

智能眼镜行业正在以空前密集的节奏,“扎堆”发布新品。11月以来,Rokid、谷东科技、影目科技、XREAL等品牌陆续推出智能眼镜新品,其中不少眼镜搭载了AI大模型。

与此同时,大厂也在跑步进场。在11月的百度世界2024主论坛上,小度科技发布了全新AI硬件产品——小度AI眼镜。火山引擎于12月18日至19日召开原动力大会,也有望展示AI玩具、AI眼镜等新落地场景的试用效果。

谈及AI眼镜的重要性,小度科技CEO李莹认为,AI眼镜作为人类的第一视角设备,其捕捉视觉、声音、位置等信息的能力,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延伸,也一定会成为更高效、便捷的人机交互入口,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角和更细致的感受,重新定义人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不难看出,行业“百镜大战”已是箭在弦上。根据国金证券的产业链调研,国内至少有50个团队在做AI眼镜,当中不乏华为、小米、vivo、荣耀等硬件厂商,海外大厂苹果微软、Meta、谷歌、OpenAI、亚马逊等也在积极布局。

对于当前行业的竞争态势,IDC中国分析师叶青清向记者分析称,智能眼镜的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都相对较低,大厂推出智能眼镜不仅可以丰富产品生态,还能由此入局过渡到对XR产业的布局,而初创公司则可以借助概念热度和势头在新兴市场分一杯羹。

产业链硬件基础扎实

谈及国内产业链的长短板,徐驰向记者表示,发展AR/VR眼镜,中国的优势在于制造业基础设施非常好,但在新技术的积累上,中国产业链相对滞后。

叶青清同样认为,我国AR眼镜的技术与产业链发展比较靠前,因此在光学模组、微显示屏、感知交互和主控芯片这些产业环节具备优势。但目前整体市场量级较小,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核心技术研发的自主程度也有待提高。

从硬件组成来看,智能眼镜包含光学模块、显示模块、音频模块、传感器模块、交互模块、电源及结构组件。上市公司层面,多家公司于近期对外披露了在智能眼镜上的布局。12月18日,天键股份表示,公司AI眼镜相关产品目前在研发和试产阶段,暂未出货。公司正积极和客户以及合作伙伴互动,预计明年上半年会陆续有出货。富瀚微于12月17日表示,公司正在和客户紧密合作,计划于2025年推出AI眼镜芯片。

12月18日,博士眼镜表示,目前公司在智能眼镜业务上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界环、李未可、ROKID等品牌开展合作。此外,博士眼镜此前与雷鸟创新签订了《博士眼镜与雷鸟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博士眼镜持有20%的股权,计划研发拍摄眼镜、音频+AI眼镜第一代产品,并通过授权收费形式获得收入,公司将负责线下渠道销售和推广,参与产品研发设计。

行业等待突破时刻

苹果的Vision Pro起初引起了轰动,但现在看来已经归于平淡,未能引发购买热潮。由此而言,智能眼镜如何才能实现“破圈”?

在徐驰看来,一定要先有硬件突破。以iPhone时刻为例,iPhone前几代就是靠硬件突破,让产品量级过了千万。等到iPhone 4、iPhone 4s推出的时候,切水果等Killer App开始出现,从而带动iOS生态的丰富,把iPhone从千万级市场带到上亿级市场。

“AI眼镜大概率是一样的逻辑。今天可能是硬件逐渐准备就绪,让市场能够越过千万级门槛。过了千万级后,开发者会‘不请自来’,带动市场的下一次腾飞。”徐驰说。

叶青清分析称,AI眼镜目前在内容生态方面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内容和应用场景有限,导致产品性能无法得到完全释放,用户使用体验也会打折扣。预计明年AR产品线将更加丰富,传统AR厂商的技术突破,将带动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同时有了AI+微显示屏这种新形态的AR加持后,整体市场会迎来较大的增长,也将有更多终端厂商入局。

徐驰同样认为,当前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硬件的碎片化和系统(生态)的过度碎片化,导致开发者看不到短期内能获得明显回报预期的可能。生态的碎片化,只能依赖更大的生态玩家站出来,为行业制定规则。“如果未来一两年硬件碎片化和生态碎片化问题全解决了,那么你一定能看到空间计算的完整生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12月18日,博士眼镜表示,目前公司在智能眼镜业务上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界环、李未可、ROKID等品牌开展合作。

戴上一款与墨镜别无二致的智能眼镜,一块超清虚拟大屏瞬间映入眼帘,电脑、手机里的界面以3D全息形式呈现出来,仿佛是眼前的物理世界开辟出了全新空间。

近段时间以来,AI端侧应用加速,多个大厂、科技公司密集发布智能眼镜。上海证券报记者线下实地体验部分品牌的智能眼镜后发现,国内品牌尽管离科幻作品中的智能眼镜仍有一段距离,但其在成像、听感等用户体验上有了大幅提升,视听效果甚至不逊于高品质的投影仪。

资本市场也刮起了同样的风——12月18日,AI眼镜概念再次大涨,多只个股涨停。正如国内消费级AR眼镜厂商XREAL创始人徐驰所言:“AI是个巨大的机会,是不亚于工业革命级别的机会。两三年之内,一定会看到真的有用、戴得住的、非常聪明的AI眼镜出来,我们对这件事充满期待。”

智能眼镜新品密集

智能眼镜行业正在以空前密集的节奏,“扎堆”发布新品。11月以来,Rokid、谷东科技、影目科技、XREAL等品牌陆续推出智能眼镜新品,其中不少眼镜搭载了AI大模型。

与此同时,大厂也在跑步进场。在11月的百度世界2024主论坛上,小度科技发布了全新AI硬件产品——小度AI眼镜。火山引擎于12月18日至19日召开原动力大会,也有望展示AI玩具、AI眼镜等新落地场景的试用效果。

谈及AI眼镜的重要性,小度科技CEO李莹认为,AI眼镜作为人类的第一视角设备,其捕捉视觉、声音、位置等信息的能力,将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延伸,也一定会成为更高效、便捷的人机交互入口,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角和更细致的感受,重新定义人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不难看出,行业“百镜大战”已是箭在弦上。根据国金证券的产业链调研,国内至少有50个团队在做AI眼镜,当中不乏华为、小米、vivo、荣耀等硬件厂商,海外大厂苹果微软、Meta、谷歌、OpenAI、亚马逊等也在积极布局。

对于当前行业的竞争态势,IDC中国分析师叶青清向记者分析称,智能眼镜的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都相对较低,大厂推出智能眼镜不仅可以丰富产品生态,还能由此入局过渡到对XR产业的布局,而初创公司则可以借助概念热度和势头在新兴市场分一杯羹。

产业链硬件基础扎实

谈及国内产业链的长短板,徐驰向记者表示,发展AR/VR眼镜,中国的优势在于制造业基础设施非常好,但在新技术的积累上,中国产业链相对滞后。

叶青清同样认为,我国AR眼镜的技术与产业链发展比较靠前,因此在光学模组、微显示屏、感知交互和主控芯片这些产业环节具备优势。但目前整体市场量级较小,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核心技术研发的自主程度也有待提高。

从硬件组成来看,智能眼镜包含光学模块、显示模块、音频模块、传感器模块、交互模块、电源及结构组件。上市公司层面,多家公司于近期对外披露了在智能眼镜上的布局。12月18日,天键股份表示,公司AI眼镜相关产品目前在研发和试产阶段,暂未出货。公司正积极和客户以及合作伙伴互动,预计明年上半年会陆续有出货。富瀚微于12月17日表示,公司正在和客户紧密合作,计划于2025年推出AI眼镜芯片。

12月18日,博士眼镜表示,目前公司在智能眼镜业务上已与星纪魅族、雷鸟创新、XREAL、界环、李未可、ROKID等品牌开展合作。此外,博士眼镜此前与雷鸟创新签订了《博士眼镜与雷鸟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博士眼镜持有20%的股权,计划研发拍摄眼镜、音频+AI眼镜第一代产品,并通过授权收费形式获得收入,公司将负责线下渠道销售和推广,参与产品研发设计。

行业等待突破时刻

苹果的Vision Pro起初引起了轰动,但现在看来已经归于平淡,未能引发购买热潮。由此而言,智能眼镜如何才能实现“破圈”?

在徐驰看来,一定要先有硬件突破。以iPhone时刻为例,iPhone前几代就是靠硬件突破,让产品量级过了千万。等到iPhone 4、iPhone 4s推出的时候,切水果等Killer App开始出现,从而带动iOS生态的丰富,把iPhone从千万级市场带到上亿级市场。

“AI眼镜大概率是一样的逻辑。今天可能是硬件逐渐准备就绪,让市场能够越过千万级门槛。过了千万级后,开发者会‘不请自来’,带动市场的下一次腾飞。”徐驰说。

叶青清分析称,AI眼镜目前在内容生态方面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内容和应用场景有限,导致产品性能无法得到完全释放,用户使用体验也会打折扣。预计明年AR产品线将更加丰富,传统AR厂商的技术突破,将带动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同时有了AI+微显示屏这种新形态的AR加持后,整体市场会迎来较大的增长,也将有更多终端厂商入局。

徐驰同样认为,当前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硬件的碎片化和系统(生态)的过度碎片化,导致开发者看不到短期内能获得明显回报预期的可能。生态的碎片化,只能依赖更大的生态玩家站出来,为行业制定规则。“如果未来一两年硬件碎片化和生态碎片化问题全解决了,那么你一定能看到空间计算的完整生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