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无线麦克风该如何创新?猛玛LARK M2给出了「标准答案」
雷科技
1周前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用外放音源对着麦克风放了一小时的音乐,实测麦克风电量仅降低了9%,这个录音强度恐怕比多数正常场景都更高,以这个数据推算,续航9个小时可以说相当轻松。
如果要讨论当下最火的创作赛道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视频」,从哔哩哔哩等UGC视频网站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视频已经成为多数人日常消遣的主要方式。在视频创作的热度驱动下,整个影视频硬件行业都在进行一场革命,许多新型设备兴起并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这场革命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无线麦克风,过去几十年里都没有太大变化的无线麦克风,
如今为了满足创作者的便捷、无感及随时随地使用等需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无线麦克风就彻底“抛弃”了有线接收端,进入真·无线模式。
前段时间,雷科技的一篇文章就介绍了无线麦克风的现状以及未来,其中就提到了一个国产品牌——猛玛,他们在2020年发布的LARK 150,奠定了后续无线麦克风的充电盒多合一收纳设计方案。
而在11月28日,
猛玛LARK M2正式发布,更小的体型、更轻的重量以及更强大的性能,加上隐身式设计,让这款产品很快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雷科技也是收到了猛玛送测的产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款据说将完全改变创作者使用体验的产品,表现到底如何。
小巧+无感=猛玛LARK M2
初上手猛玛LARK M2,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麦克风更小、更轻了。把麦克风做到小巧、轻量,对猛玛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在LARK MIX这款产品上已经很好的技术积累了,而在主流迷你无线麦克风都在10g以上的情况下,LARK M2的单个麦克风重量仅为7g。
而且,LARK M2相对LARK MIX优化不仅是重量,更重要的是采用了钛合金制造工艺后,整个麦克风的佩戴体验更好、非常稳固。 猛玛LARK M2还采用了新的隐藏式纽扣设计,外露的拾音单元只有13mm大小,而且无任何logo标识,这在无线麦克风里也是相当少见的,主动放弃了很多的「出镜机会」。
对此,猛玛也有自己的考量:隐形设计可以降低麦克风的存在感,
让拍摄者与关注者都专注于视频内容,而无logo设计则更适合在商业活动、采访等重要场景中使用。
比如前段时间小米创始人雷军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采访拾音使用的就是猛玛LARK M2,巧妙的设计使其存在感降到最低。而在雷军这样的明星人物身上,一点细节都会引来公众的解读,此时,无logo、无感的设计就让猛玛LARK M2在这种场合里相当加分。
除了在接收器的功能设计上下功夫,猛玛还对麦克风做了进一步的优化,让单颗麦克风的重量降低到7g,实现真正的无感佩戴。
为了极致减重,猛玛重新设计了麦克风的内部结构,并用钛合金打造了夹持结构,减重的同时又保证了强度与稳固度,在实测中即使将耳机掰到接近90度也可以轻松恢复原状。
仅从设计上就不难看出,猛玛LARK M2就是一款围绕用户的核心体验研发的产品,而且这些用心的设计并不仅限于麦克风,而是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猛玛LARK M2整体延续了经典的充电仓全收纳设计,一个掌心大小的充电仓就可以将两个无线麦克风、一个手机版接收器和一个相机版接收器全部收纳,并且提供长达30小时的综合续航(单颗麦克风),
如果按每天录音8小时来算,即使完全不充电也能靠充电仓撑过四天以内的拍摄行程。
在这个小巧的充电仓上,猛玛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在顶盖上设计了便于辨认开盖方向的条纹纹理,底部也做了大面积的防滑胶底,降低放置到桌面上的噪声并且可以避免充电仓在桌面上滑动。
而且,我还发现猛玛LARK M2的充电仓是可以轻松单手开合的,虽然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体验,从中却能看到猛玛对新时代创作者需求的洞察。
毕竟个人创作者有时候真的很难腾出两只手去操作机器,而在使用猛玛LARK M2时,我尝试了单手开盖并取出麦克风戴上,过程十分轻松。
下面让我们看看猛玛LARK M2的主要配件,如果你买的是全能版,就会获得两个接收器和两个无线麦克风。手机版接收器可以直接插入Type-C接口使用,并且提供一个Type-C转接口用于连接充电器,让设备可以边录音边充电,且还设计了按键切换降噪模式和重新配对。
顺便一提麦克风上也有降噪切换按键,可以在环境嘈杂时直接一键切换降噪,不需要用app手动切换,避免录音过程被打断。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的设备支持3.5mm模拟信号输出,直接用这个迷你接收器就可以,对于那些不支持模拟信号输出的设备,则要用到另一个接收器。
相机版接收器提供了Type-C和3.5mm两种连接方式,用来适配不同的设备,3.5mm接口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大家都了解的,
值得关注的其实是Type-C接口,相机版接收器内置UAC功能,可以与通过数据线直连PC等设备实现直接收音。
虽然相机版接收器也很小巧,但是功能却丰富了不少,猛玛设计了一个旋钮,可以直接调整收音的音量,并且通过中间的按键切换降噪、声道等多种设置的不同模式。与其他无线麦克风恨不得把一堆功能塞进app里不同,猛玛更关注创作者的全场景体验,通过优化操作体验让创作者不必为了调整录音效果打断录制过程。
一个手掌大小的收纳盒就可以把整套户外录音设备打包带走,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实在是让人感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捷。
猛玛LARK M2,不只是「小」
如果你觉得猛玛LARK M2的优点只有小,那么就错了,在后续的实测里,你将直观地感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变化。我们先来简单地过一遍数据:
单麦克风最长续航9小时(官方数据)、支持48khz 24bit采样率、116db最大声压级、70db信噪比、300米稳定传输距离(官方数据)、单/双声道和轻度/深度降噪。
我来简单地解释一下这些数据,其中最关键的就是48khz 24bit采样率,这是原本只有专业麦克风才支持的采样率,目前市面上的主流迷你无线麦克风大多都只有48Khz 16bit。虽然16bit和24bit之间的差距看似不大,实际上在音频数据量上存在着指数级的差距,
因为16bit的采样点只有65536个,而24bit则是16777216个,后者甚至可以满足专业级的后期需求,在复杂的音频环境里保留更多的声音细节。
简而言之,16bit的音频更多用于日常场景,比如搞搞直播、拍一些即兴vlog,而24bit则可以在日常场景中提供更好音质的同时满足专业需求,就算你想拿来录一些音频数据回家做混音,或是剪辑商业视频,48khz 24bit的采样率都可以轻松满足。
116db最大声压级和70db信噪比,足以保证猛玛LARK M2在录音的时候,不会因为突然增大的音量而出现破音问题,同时有着足够干净的底噪,确保录制的声音清晰且准确。可以说,
单看数据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迷你无线麦克风,因为即使是对比目前市面上的同价位传统麦克风和无线麦克风产品,猛玛LARK M2的性能参数和功能体验都处于前列。
不过,麦克风终究还是要用录音效果说话,我选了几个不同的场景来测试猛玛LARK M2的录音性能。
首先是嘈杂街边环境下,在不使用猛玛LARK M2的情况下,手机直接录音的效果:
虽然手机与我的距离很近,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录进去大量的环境噪音,而且可以明显感知到人声增强并不明显,如果是戴着耳机听,你会发现说话声与噪音几乎是混在了一起。
再来看看使用猛玛LARK M2并开启降噪功能后的效果:
可以听到,虽然人声及车的喇叭声都不少,但是作为主音源的人声非常清晰,而且背景音也都被大幅度削弱,即使是直播时突然遇到有人按喇叭,也不会影响直播间观众的体验。
嘈杂环境下尚且可以清晰录音,那么安静环境下自然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为了直观感受麦克风和非麦克风情况下,拾音的效果差别,我在距离手机1.5米左右的位置又进行了一次测试:
从中可以清晰对比出两者的区别,在直接用手机录音的情况下,即使只相隔1.5米,声音听起来也非常的远,而且还把手机来信息时的震动声一起录进去了,可以说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测试完室内的录音效果后,下一步我决定试试强风下的录音效果。
不过测试时天气尚可,万里无云且无风,所以只能选择用骑车的方式模拟正面强风,车速在30km左右时,迎面的风速就达到了5级风标准。
在不使用麦克风的情况下,用手机直接进行录音,可以听到在这个风速下,手机录下来的声音已经被风声遮盖了大半,差距非常大,即使现在的旗舰手机有AI降噪加持,面对强风也是招架不住的。
作为对比,以下是「防风毛衣+降噪」模式下的实录音频,可以听到风噪被几乎完全消除,除非你非要台风天出门录音,否则在多数日常情况下,你都不用担心风噪的问题:
在相同的风速下,手机录下来的声音已经被风声遮盖了大半,即使现在的旗舰手机有AI降噪加持,面对强风也是招架不住的。
除了音质和降噪效果,我也对猛玛LARK M2的远距离连接进行了测试,从办公园区的南侧到北侧,高德地图给出的距离就正好约300米,实测录音稳定性没有问题,在并不算嘈杂的户外环境下,声音非常清晰。
至少测试到这里,猛玛LARK M2的一切表现都如官方介绍的一样出色,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项测试了:续航。前面我们提到,猛玛LARK M2的麦克风续航接近9小时,考虑到它的麦克风体积是如此小巧,我一开始对此并不是很相信。
所以,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用外放音源对着麦克风放了一小时的音乐,实测麦克风电量仅降低了9%,这个录音强度恐怕比多数正常场景都更高,以这个数据推算,续航9个小时可以说相当轻松。
不过,为了公正起见,我还是选择连续播放一晚上的音乐,看看录音什么时候中断,实测结果是9小时32分钟,完美达成官方续航,甚至还有所超越。
而且,在完全没电后,把麦克风放回充电盒,只需10分钟就可以充入约10%的电量,再支撑约1小时的录音,完全充满也只需要1小时20分钟左右。
(10:12开始充电,11:33时已充满)
综合来看,猛玛LARK M2性能参数不仅没有水分,甚至官方还略有保守了,不管是户外直播还是视频素材录制,猛玛LARK M2的表现都能够满足多数创作者的需求,再考虑到它的迷你机身和价格,可以说是今年最值得买的迷你无线麦克风之一。
让创作不再受限
此前,我在看一些无线麦克风的视频时,就见到不少网友感慨自己当年买个1拖1的无线麦克风都要好几千,现在最低三四百,全套不到一千就能备齐,而且效果还更好。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有竞争才能促使行业进步,一个缺少竞争对手的行业只会故步自封,难以取得突破,而麦克风行业就是如此。
在过去,专业麦克风都是老牌音频厂商的自留地,他们更关注专业录音室的需求,而且因为缺少竞争,所以产品更新非常慢,即使是索尼这样的消费电子巨头,更新迷你无线麦克风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如果是以前的传统媒体时代,或许还能得过且过,但是在自媒体时代,随着市场对麦克风的需求爆发,那些还在用着十年前无线技术的麦克风,显然无法满足创作者多样化的创作需求,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另一边,猛玛从2017年开始就深耕无线图传等影视频创作市场,并且仅用两年时间就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出色的产品设计,在图传产品做到了国内市场第一。同时,猛玛也注意到了飞速增长的无线麦克风市场,并在2020年发布了首款产品,也就是开头提到的LARK 150。
LARK 150只是猛玛无线麦克风产品线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猛玛陆续发布了LARK M1(首创一键降噪)、LARK MIX(轻量化的标杆)等产品,开始在音质之外挖掘用户的不同需求,探索创作的新思路。
随着猛玛产品线的丰富,不同的创作者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让自己的创作历程变得更加轻松,向全世界传达自己的想法,
使创作不再受限于硬件,而这也是猛玛品牌创立之初就定下的使命:让拍摄无限轻松。
一直以来,猛玛都认为只有创新才能驱动市场的进步(这点与我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所以猛玛的无线麦克风虽然型号并不算多,但是每一款都有各自的创新点。这在其他品牌上是很少见到的,不少品牌的新旧品之间往往只是换个设计、多个app小功能,也就是俗称“科技以换壳为本”,这样的产品对于市场发展是没有一点益处的。
而且,猛玛的新品往往以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性能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这也驱使整个市场进行跟随,因为只有跟上猛玛的步伐,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与之对抗,至于消费者,自然就是获益的一方,
更便宜且更好用的无线麦克风,已经彻底改变了直播和视频的拍摄生态。
或许有些读者会觉得我在拔高猛玛,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新一代中国科技企业的样子。以技术主导、将用户体验作为核心,以革命的姿态进入市场,带着决心去改变旧有的格局,最终让整个行业进入新的时代。
刚刚发布的猛玛LARK M2,无疑会是一款继续引领市场的产品,不管是它的无logo设计,还是小巧到近乎隐身的体型,都会成为一个新的特性,
「无感」将不再只是形容重量,而是扩展到视觉感知,
让拍摄者、观看者都忽略掉麦克风,让麦克风不再喧宾夺主。
我想,这也是猛玛想通过这款产品传达给用户的想法,让产品变得更纯粹,更好地服务用户,或许就是猛玛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为图传第一、通话第一,并在后续成为音视频硬件的新势力的原因。
End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用外放音源对着麦克风放了一小时的音乐,实测麦克风电量仅降低了9%,这个录音强度恐怕比多数正常场景都更高,以这个数据推算,续航9个小时可以说相当轻松。
如果要讨论当下最火的创作赛道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视频」,从哔哩哔哩等UGC视频网站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视频已经成为多数人日常消遣的主要方式。在视频创作的热度驱动下,整个影视频硬件行业都在进行一场革命,许多新型设备兴起并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这场革命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无线麦克风,过去几十年里都没有太大变化的无线麦克风,
如今为了满足创作者的便捷、无感及随时随地使用等需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无线麦克风就彻底“抛弃”了有线接收端,进入真·无线模式。
前段时间,雷科技的一篇文章就介绍了无线麦克风的现状以及未来,其中就提到了一个国产品牌——猛玛,他们在2020年发布的LARK 150,奠定了后续无线麦克风的充电盒多合一收纳设计方案。
而在11月28日,
猛玛LARK M2正式发布,更小的体型、更轻的重量以及更强大的性能,加上隐身式设计,让这款产品很快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雷科技也是收到了猛玛送测的产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款据说将完全改变创作者使用体验的产品,表现到底如何。
小巧+无感=猛玛LARK M2
初上手猛玛LARK M2,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麦克风更小、更轻了。把麦克风做到小巧、轻量,对猛玛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在LARK MIX这款产品上已经很好的技术积累了,而在主流迷你无线麦克风都在10g以上的情况下,LARK M2的单个麦克风重量仅为7g。
而且,LARK M2相对LARK MIX优化不仅是重量,更重要的是采用了钛合金制造工艺后,整个麦克风的佩戴体验更好、非常稳固。 猛玛LARK M2还采用了新的隐藏式纽扣设计,外露的拾音单元只有13mm大小,而且无任何logo标识,这在无线麦克风里也是相当少见的,主动放弃了很多的「出镜机会」。
对此,猛玛也有自己的考量:隐形设计可以降低麦克风的存在感,
让拍摄者与关注者都专注于视频内容,而无logo设计则更适合在商业活动、采访等重要场景中使用。
比如前段时间小米创始人雷军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采访拾音使用的就是猛玛LARK M2,巧妙的设计使其存在感降到最低。而在雷军这样的明星人物身上,一点细节都会引来公众的解读,此时,无logo、无感的设计就让猛玛LARK M2在这种场合里相当加分。
除了在接收器的功能设计上下功夫,猛玛还对麦克风做了进一步的优化,让单颗麦克风的重量降低到7g,实现真正的无感佩戴。
为了极致减重,猛玛重新设计了麦克风的内部结构,并用钛合金打造了夹持结构,减重的同时又保证了强度与稳固度,在实测中即使将耳机掰到接近90度也可以轻松恢复原状。
仅从设计上就不难看出,猛玛LARK M2就是一款围绕用户的核心体验研发的产品,而且这些用心的设计并不仅限于麦克风,而是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猛玛LARK M2整体延续了经典的充电仓全收纳设计,一个掌心大小的充电仓就可以将两个无线麦克风、一个手机版接收器和一个相机版接收器全部收纳,并且提供长达30小时的综合续航(单颗麦克风),
如果按每天录音8小时来算,即使完全不充电也能靠充电仓撑过四天以内的拍摄行程。
在这个小巧的充电仓上,猛玛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在顶盖上设计了便于辨认开盖方向的条纹纹理,底部也做了大面积的防滑胶底,降低放置到桌面上的噪声并且可以避免充电仓在桌面上滑动。
而且,我还发现猛玛LARK M2的充电仓是可以轻松单手开合的,虽然只是一个不太起眼的体验,从中却能看到猛玛对新时代创作者需求的洞察。
毕竟个人创作者有时候真的很难腾出两只手去操作机器,而在使用猛玛LARK M2时,我尝试了单手开盖并取出麦克风戴上,过程十分轻松。
下面让我们看看猛玛LARK M2的主要配件,如果你买的是全能版,就会获得两个接收器和两个无线麦克风。手机版接收器可以直接插入Type-C接口使用,并且提供一个Type-C转接口用于连接充电器,让设备可以边录音边充电,且还设计了按键切换降噪模式和重新配对。
顺便一提麦克风上也有降噪切换按键,可以在环境嘈杂时直接一键切换降噪,不需要用app手动切换,避免录音过程被打断。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的设备支持3.5mm模拟信号输出,直接用这个迷你接收器就可以,对于那些不支持模拟信号输出的设备,则要用到另一个接收器。
相机版接收器提供了Type-C和3.5mm两种连接方式,用来适配不同的设备,3.5mm接口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大家都了解的,
值得关注的其实是Type-C接口,相机版接收器内置UAC功能,可以与通过数据线直连PC等设备实现直接收音。
虽然相机版接收器也很小巧,但是功能却丰富了不少,猛玛设计了一个旋钮,可以直接调整收音的音量,并且通过中间的按键切换降噪、声道等多种设置的不同模式。与其他无线麦克风恨不得把一堆功能塞进app里不同,猛玛更关注创作者的全场景体验,通过优化操作体验让创作者不必为了调整录音效果打断录制过程。
一个手掌大小的收纳盒就可以把整套户外录音设备打包带走,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实在是让人感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捷。
猛玛LARK M2,不只是「小」
如果你觉得猛玛LARK M2的优点只有小,那么就错了,在后续的实测里,你将直观地感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变化。我们先来简单地过一遍数据:
单麦克风最长续航9小时(官方数据)、支持48khz 24bit采样率、116db最大声压级、70db信噪比、300米稳定传输距离(官方数据)、单/双声道和轻度/深度降噪。
我来简单地解释一下这些数据,其中最关键的就是48khz 24bit采样率,这是原本只有专业麦克风才支持的采样率,目前市面上的主流迷你无线麦克风大多都只有48Khz 16bit。虽然16bit和24bit之间的差距看似不大,实际上在音频数据量上存在着指数级的差距,
因为16bit的采样点只有65536个,而24bit则是16777216个,后者甚至可以满足专业级的后期需求,在复杂的音频环境里保留更多的声音细节。
简而言之,16bit的音频更多用于日常场景,比如搞搞直播、拍一些即兴vlog,而24bit则可以在日常场景中提供更好音质的同时满足专业需求,就算你想拿来录一些音频数据回家做混音,或是剪辑商业视频,48khz 24bit的采样率都可以轻松满足。
116db最大声压级和70db信噪比,足以保证猛玛LARK M2在录音的时候,不会因为突然增大的音量而出现破音问题,同时有着足够干净的底噪,确保录制的声音清晰且准确。可以说,
单看数据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迷你无线麦克风,因为即使是对比目前市面上的同价位传统麦克风和无线麦克风产品,猛玛LARK M2的性能参数和功能体验都处于前列。
不过,麦克风终究还是要用录音效果说话,我选了几个不同的场景来测试猛玛LARK M2的录音性能。
首先是嘈杂街边环境下,在不使用猛玛LARK M2的情况下,手机直接录音的效果:
虽然手机与我的距离很近,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录进去大量的环境噪音,而且可以明显感知到人声增强并不明显,如果是戴着耳机听,你会发现说话声与噪音几乎是混在了一起。
再来看看使用猛玛LARK M2并开启降噪功能后的效果:
可以听到,虽然人声及车的喇叭声都不少,但是作为主音源的人声非常清晰,而且背景音也都被大幅度削弱,即使是直播时突然遇到有人按喇叭,也不会影响直播间观众的体验。
嘈杂环境下尚且可以清晰录音,那么安静环境下自然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为了直观感受麦克风和非麦克风情况下,拾音的效果差别,我在距离手机1.5米左右的位置又进行了一次测试:
从中可以清晰对比出两者的区别,在直接用手机录音的情况下,即使只相隔1.5米,声音听起来也非常的远,而且还把手机来信息时的震动声一起录进去了,可以说完全没有可比性。
在测试完室内的录音效果后,下一步我决定试试强风下的录音效果。
不过测试时天气尚可,万里无云且无风,所以只能选择用骑车的方式模拟正面强风,车速在30km左右时,迎面的风速就达到了5级风标准。
在不使用麦克风的情况下,用手机直接进行录音,可以听到在这个风速下,手机录下来的声音已经被风声遮盖了大半,差距非常大,即使现在的旗舰手机有AI降噪加持,面对强风也是招架不住的。
作为对比,以下是「防风毛衣+降噪」模式下的实录音频,可以听到风噪被几乎完全消除,除非你非要台风天出门录音,否则在多数日常情况下,你都不用担心风噪的问题:
在相同的风速下,手机录下来的声音已经被风声遮盖了大半,即使现在的旗舰手机有AI降噪加持,面对强风也是招架不住的。
除了音质和降噪效果,我也对猛玛LARK M2的远距离连接进行了测试,从办公园区的南侧到北侧,高德地图给出的距离就正好约300米,实测录音稳定性没有问题,在并不算嘈杂的户外环境下,声音非常清晰。
至少测试到这里,猛玛LARK M2的一切表现都如官方介绍的一样出色,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项测试了:续航。前面我们提到,猛玛LARK M2的麦克风续航接近9小时,考虑到它的麦克风体积是如此小巧,我一开始对此并不是很相信。
所以,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用外放音源对着麦克风放了一小时的音乐,实测麦克风电量仅降低了9%,这个录音强度恐怕比多数正常场景都更高,以这个数据推算,续航9个小时可以说相当轻松。
不过,为了公正起见,我还是选择连续播放一晚上的音乐,看看录音什么时候中断,实测结果是9小时32分钟,完美达成官方续航,甚至还有所超越。
而且,在完全没电后,把麦克风放回充电盒,只需10分钟就可以充入约10%的电量,再支撑约1小时的录音,完全充满也只需要1小时20分钟左右。
(10:12开始充电,11:33时已充满)
综合来看,猛玛LARK M2性能参数不仅没有水分,甚至官方还略有保守了,不管是户外直播还是视频素材录制,猛玛LARK M2的表现都能够满足多数创作者的需求,再考虑到它的迷你机身和价格,可以说是今年最值得买的迷你无线麦克风之一。
让创作不再受限
此前,我在看一些无线麦克风的视频时,就见到不少网友感慨自己当年买个1拖1的无线麦克风都要好几千,现在最低三四百,全套不到一千就能备齐,而且效果还更好。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有竞争才能促使行业进步,一个缺少竞争对手的行业只会故步自封,难以取得突破,而麦克风行业就是如此。
在过去,专业麦克风都是老牌音频厂商的自留地,他们更关注专业录音室的需求,而且因为缺少竞争,所以产品更新非常慢,即使是索尼这样的消费电子巨头,更新迷你无线麦克风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如果是以前的传统媒体时代,或许还能得过且过,但是在自媒体时代,随着市场对麦克风的需求爆发,那些还在用着十年前无线技术的麦克风,显然无法满足创作者多样化的创作需求,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另一边,猛玛从2017年开始就深耕无线图传等影视频创作市场,并且仅用两年时间就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出色的产品设计,在图传产品做到了国内市场第一。同时,猛玛也注意到了飞速增长的无线麦克风市场,并在2020年发布了首款产品,也就是开头提到的LARK 150。
LARK 150只是猛玛无线麦克风产品线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猛玛陆续发布了LARK M1(首创一键降噪)、LARK MIX(轻量化的标杆)等产品,开始在音质之外挖掘用户的不同需求,探索创作的新思路。
随着猛玛产品线的丰富,不同的创作者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让自己的创作历程变得更加轻松,向全世界传达自己的想法,
使创作不再受限于硬件,而这也是猛玛品牌创立之初就定下的使命:让拍摄无限轻松。
一直以来,猛玛都认为只有创新才能驱动市场的进步(这点与我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所以猛玛的无线麦克风虽然型号并不算多,但是每一款都有各自的创新点。这在其他品牌上是很少见到的,不少品牌的新旧品之间往往只是换个设计、多个app小功能,也就是俗称“科技以换壳为本”,这样的产品对于市场发展是没有一点益处的。
而且,猛玛的新品往往以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性能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这也驱使整个市场进行跟随,因为只有跟上猛玛的步伐,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与之对抗,至于消费者,自然就是获益的一方,
更便宜且更好用的无线麦克风,已经彻底改变了直播和视频的拍摄生态。
或许有些读者会觉得我在拔高猛玛,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新一代中国科技企业的样子。以技术主导、将用户体验作为核心,以革命的姿态进入市场,带着决心去改变旧有的格局,最终让整个行业进入新的时代。
刚刚发布的猛玛LARK M2,无疑会是一款继续引领市场的产品,不管是它的无logo设计,还是小巧到近乎隐身的体型,都会成为一个新的特性,
「无感」将不再只是形容重量,而是扩展到视觉感知,
让拍摄者、观看者都忽略掉麦克风,让麦克风不再喧宾夺主。
我想,这也是猛玛想通过这款产品传达给用户的想法,让产品变得更纯粹,更好地服务用户,或许就是猛玛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为图传第一、通话第一,并在后续成为音视频硬件的新势力的原因。
End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无线麦克风该如何创新?猛玛LARK M2给出了「标准答案」
雷科技
1周前
六个理由告诉您为什么应该将模拟无线麦克风更换为数字无线麦克风
互联网
1周前
如何“玩转”虚拟电厂,上海给出了答案
智车科技
1周前
小米集团,彻底爆了!
财经锐眼
21小时前
刚刚!特朗普,紧急发声!
券商中国
2天前
AI 正在“吸干”全球电力?更可怕的事还在后面
新周刊
3天前
“AI界拼多多”刷屏,95后“天才少女”火了,雷军曾开出千万年薪抢人
证券时报
2天前
为自救,丰田决定在中国建电动车工厂
远方青木
2025-01-01 15:47
总投资150亿!又一固态电池项目开工
智车科技
1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