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本田日产商讨合并,将成世界第三大车企

车东西

1周前

日产作为三菱汽车的最大股东,如果此次合并顺利进行,按照本田、日产、三菱分别398万辆、337万辆、78万辆的销量来看,三家在未来的年销规模将达到800万辆以上,将超越目前的第三名,730万辆的现代、起亚汽车集团,跃居世界第三。

面对中美智能化竞争,日系车企抱团取暖。
作者 |  Janson
编辑 |  志豪
若本田和日产成功合并,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或就此产生。
车东西12月18日消息,就在刚刚,据日经新闻和NHK(日本放送协会)综合报道,日本两家大型造车企业,本田和日产拟朝着经营合并启动磋商,正就此展开协调。

▲日经新闻报道本田、日产合并

报道指出,双方将探讨成立持股公司,在将本田和日产置于旗下的同时,还将考虑把三菱纳入其中。
如果成功,新公司的年销量将突破8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汽车和大众集团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公司。

▲日产汽车股价狂涨20%以上

受此消息影响,日产汽车股价开盘跳涨20%以上,截止发稿时,报价417.6元(约合人民币20.1元),涨幅达23.7%。

▲本田汽车股价小跌

相比之下,本田汽车的股价则变化不大,截止发稿时报1236.5元(约合人民币59.2元),小跌3.66%。

▲日产、本田合并新闻冲上第一名

这样的“炸裂”新闻也冲上了日本相关新闻网站的“热搜”,截止发稿时,已经稳居排名第一。
本文福利:本田日产商讨合并,日系车百年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分享报告日系车百年发展史,到了该变革的时候对话框回复车东西0728】下载报告。
01.
世界第三大车企或诞生
传本田日产将合并

据日经新闻报道,本田与日产汽车即将启动业务整合磋商,计划成立控股公司,并将两家企业纳入旗下,未来还将考虑吸纳三菱汽车。
报道指出,这也是面对美国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竞争,传统汽车制造商正经历历史性的结构转型。
可以说,日本三大汽车厂商将汇聚技术力量和经营资源,力争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自3月以来,本田与日产便开始探讨合作事宜,并于8月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双方就车载软件及零部件的通用化进行了深入协商。
三菱汽车也表达了加入本田与日产联盟、开展合作的意向。
不过,从相关官方渠道的信息来看,回应的就显得有些“暧昧”。
在18日的记者会上,本田社长三部敏宏表示:“我们正在讨论包括合作在内的各种可能性,虽然也在谈论其他可能性,但目前没有任何确定的事项,也没有官方宣布的事实。如果有任何决定,我们会及时通知。”
关于本田与日产汽车已开始就经营整合进行协商,并考虑与三菱汽车工工业合并的相关报道,三家公司分别发表了评论,表示:“这不是我们公司发布的消息。各公司正在汇聚各自的优势,并就未来的合作进行多方面的讨论,但目前没有任何决定的事实。”
可以看出,大家目前还是以回复“外交辞令”为主,不想对外公布更多消息。
虽然官方回应含糊其辞,但是这两大日系车企一旦合并的话,也将会对全球汽车格局产生影响,从销量角度来看,世界第三大车企或就此诞生。

▲世界主要汽车集团销量排行榜(2023年)

根据各公司发布的资料统计,在当下的全球汽车市场中,从2023年全年销量的情况来看,排名第一的老大哥是年销1123万辆的丰田集团,其次便是年销923万辆的大众汽车集团。
日产作为三菱汽车的最大股东,如果此次合并顺利进行,按照本田、日产、三菱分别398万辆、337万辆、78万辆的销量来看,三家在未来的年销规模将达到800万辆以上,将超越目前的第三名,730万辆的现代、起亚汽车集团,跃居世界第三。
02.
日产陷入经营困境
本田正狂补智能化短板

随着新造车竞争进入以智能化为代表的下半场,日本本土造车企业明显承压。
从2024年1月至11月的数据显示,本田在中国的销量为74.04万辆,同比下降了30.7%,日产卖了62.17万辆,同比下降了10.5%,不难看出两家公司均陷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虽然双方还没有明确承认将要进行合并的消息,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本田和日产面临的挑战都不小。
其中日产面临的挑战无疑更大一些,由于新车开发速度缓慢,日产未能及时推出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混合动力车型。
尽管日产在2023年实现了与法国雷诺重新调整资本关系的目标,但规模带来的成本削减效果正在减弱。
目前,本田与日产预计近期将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并确定控股公司的持股比例等具体细节。

▲日经新闻此前对日产的减产、裁员报道

受经营低迷的影响,日产于今年11月宣布将全球产能削减20%,并启动约9000人的裁员计划,整合措施的制定迫在眉睫。
日产似乎意识到,为了重振业务,有必要加深与本田的合作关系。
本田与日产除了在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和车载软件的通用化方面展开合作外,还将加快电池供应的协同。
为提升电池生产能力,本田已投入巨资,并计划向日产供应车载电池,以减轻双方的负担。
相比之下,本田的经营虽没有日产那般严峻,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尽管其在美国等地的销售增长,在上个月的中期财报中,本田在北美市场上交付38.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27.5万辆大增40%。
然而,在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则成为本田唯一交付下滑的市场,今年7-9月交付44.6万辆,较去年同期的51.1万辆同比下滑13%。
可见,在电动汽车转型加速的中国市场,由于与本土车企的竞争加剧,本田的销量也出现下降,面临与日产相似的困境。
可以说,本田和日产目前的处境都不太乐观,如果进行合并,资源整合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或许可以与特斯拉及中国企业进一步竞争。
03.
中美智能汽车强势冲击
NHK锐评日本电车存在感低

日本媒体也对于日产、本田两家车企的合并做了专题解读。
NHK评论人士指出,此次合并的主要背景可能还是以应对中美新造车企业在智能化冲击上的影响。
仅从电车销量来看,比亚迪和特斯拉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而日本制造商的市场存在感相对较低。
此外,在自动驾驶领域,美中新兴制造商及IT巨头等跨行业企业也在加速开发。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控制车辆功能的软件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这些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即使是大型汽车制造商也会面临巨大的负担。
因此,经营整合的目的是通过分担巨额投资,并汇聚各自的技术,从而提升竞争力。

▲中国汽车智能化被广泛报道

此次的评论是通过电视访谈的方式进行的,在视频短短3分钟中,一共出现了特斯拉4S店、Waymo Robotaxi、广州车展比亚迪夏的发布现场、方程豹豹8体验、百度Apollo萝卜快跑无人车的无人驾驶等5个画面。
其中描写中国的部份超过了美国,可见在日本媒体眼中,中国汽车智能化崛起也被广泛认可。
04.
结语:全球车市格局再生变?

作为日本造车“御三家”的其中两家,本田和日产的合并无疑是日本车圈乃至全球车券的“重磅炸弹”,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今年整个汽车产业最大的调整之一了。
当下,随着全球车市的竞争加剧,一方面,传统车企加速创新,力求提升产品力,另一方面,多个车企之间的抱团取暖也会成为不少车企应对竞争的打法之一。
随着新造车智能化的继续普及,传统车企的打法也会有进一步的改变。
像Stellantis(2021年,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克集团合并成立Stellantis)这样传统车企抱团取暖的情况也会继续增加。

日产作为三菱汽车的最大股东,如果此次合并顺利进行,按照本田、日产、三菱分别398万辆、337万辆、78万辆的销量来看,三家在未来的年销规模将达到800万辆以上,将超越目前的第三名,730万辆的现代、起亚汽车集团,跃居世界第三。

面对中美智能化竞争,日系车企抱团取暖。
作者 |  Janson
编辑 |  志豪
若本田和日产成功合并,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或就此产生。
车东西12月18日消息,就在刚刚,据日经新闻和NHK(日本放送协会)综合报道,日本两家大型造车企业,本田和日产拟朝着经营合并启动磋商,正就此展开协调。

▲日经新闻报道本田、日产合并

报道指出,双方将探讨成立持股公司,在将本田和日产置于旗下的同时,还将考虑把三菱纳入其中。
如果成功,新公司的年销量将突破8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汽车和大众集团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公司。

▲日产汽车股价狂涨20%以上

受此消息影响,日产汽车股价开盘跳涨20%以上,截止发稿时,报价417.6元(约合人民币20.1元),涨幅达23.7%。

▲本田汽车股价小跌

相比之下,本田汽车的股价则变化不大,截止发稿时报1236.5元(约合人民币59.2元),小跌3.66%。

▲日产、本田合并新闻冲上第一名

这样的“炸裂”新闻也冲上了日本相关新闻网站的“热搜”,截止发稿时,已经稳居排名第一。
本文福利:本田日产商讨合并,日系车百年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分享报告日系车百年发展史,到了该变革的时候对话框回复车东西0728】下载报告。
01.
世界第三大车企或诞生
传本田日产将合并

据日经新闻报道,本田与日产汽车即将启动业务整合磋商,计划成立控股公司,并将两家企业纳入旗下,未来还将考虑吸纳三菱汽车。
报道指出,这也是面对美国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竞争,传统汽车制造商正经历历史性的结构转型。
可以说,日本三大汽车厂商将汇聚技术力量和经营资源,力争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自3月以来,本田与日产便开始探讨合作事宜,并于8月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双方就车载软件及零部件的通用化进行了深入协商。
三菱汽车也表达了加入本田与日产联盟、开展合作的意向。
不过,从相关官方渠道的信息来看,回应的就显得有些“暧昧”。
在18日的记者会上,本田社长三部敏宏表示:“我们正在讨论包括合作在内的各种可能性,虽然也在谈论其他可能性,但目前没有任何确定的事项,也没有官方宣布的事实。如果有任何决定,我们会及时通知。”
关于本田与日产汽车已开始就经营整合进行协商,并考虑与三菱汽车工工业合并的相关报道,三家公司分别发表了评论,表示:“这不是我们公司发布的消息。各公司正在汇聚各自的优势,并就未来的合作进行多方面的讨论,但目前没有任何决定的事实。”
可以看出,大家目前还是以回复“外交辞令”为主,不想对外公布更多消息。
虽然官方回应含糊其辞,但是这两大日系车企一旦合并的话,也将会对全球汽车格局产生影响,从销量角度来看,世界第三大车企或就此诞生。

▲世界主要汽车集团销量排行榜(2023年)

根据各公司发布的资料统计,在当下的全球汽车市场中,从2023年全年销量的情况来看,排名第一的老大哥是年销1123万辆的丰田集团,其次便是年销923万辆的大众汽车集团。
日产作为三菱汽车的最大股东,如果此次合并顺利进行,按照本田、日产、三菱分别398万辆、337万辆、78万辆的销量来看,三家在未来的年销规模将达到800万辆以上,将超越目前的第三名,730万辆的现代、起亚汽车集团,跃居世界第三。
02.
日产陷入经营困境
本田正狂补智能化短板

随着新造车竞争进入以智能化为代表的下半场,日本本土造车企业明显承压。
从2024年1月至11月的数据显示,本田在中国的销量为74.04万辆,同比下降了30.7%,日产卖了62.17万辆,同比下降了10.5%,不难看出两家公司均陷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虽然双方还没有明确承认将要进行合并的消息,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本田和日产面临的挑战都不小。
其中日产面临的挑战无疑更大一些,由于新车开发速度缓慢,日产未能及时推出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混合动力车型。
尽管日产在2023年实现了与法国雷诺重新调整资本关系的目标,但规模带来的成本削减效果正在减弱。
目前,本田与日产预计近期将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并确定控股公司的持股比例等具体细节。

▲日经新闻此前对日产的减产、裁员报道

受经营低迷的影响,日产于今年11月宣布将全球产能削减20%,并启动约9000人的裁员计划,整合措施的制定迫在眉睫。
日产似乎意识到,为了重振业务,有必要加深与本田的合作关系。
本田与日产除了在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和车载软件的通用化方面展开合作外,还将加快电池供应的协同。
为提升电池生产能力,本田已投入巨资,并计划向日产供应车载电池,以减轻双方的负担。
相比之下,本田的经营虽没有日产那般严峻,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尽管其在美国等地的销售增长,在上个月的中期财报中,本田在北美市场上交付38.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27.5万辆大增40%。
然而,在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则成为本田唯一交付下滑的市场,今年7-9月交付44.6万辆,较去年同期的51.1万辆同比下滑13%。
可见,在电动汽车转型加速的中国市场,由于与本土车企的竞争加剧,本田的销量也出现下降,面临与日产相似的困境。
可以说,本田和日产目前的处境都不太乐观,如果进行合并,资源整合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或许可以与特斯拉及中国企业进一步竞争。
03.
中美智能汽车强势冲击
NHK锐评日本电车存在感低

日本媒体也对于日产、本田两家车企的合并做了专题解读。
NHK评论人士指出,此次合并的主要背景可能还是以应对中美新造车企业在智能化冲击上的影响。
仅从电车销量来看,比亚迪和特斯拉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而日本制造商的市场存在感相对较低。
此外,在自动驾驶领域,美中新兴制造商及IT巨头等跨行业企业也在加速开发。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控制车辆功能的软件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这些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即使是大型汽车制造商也会面临巨大的负担。
因此,经营整合的目的是通过分担巨额投资,并汇聚各自的技术,从而提升竞争力。

▲中国汽车智能化被广泛报道

此次的评论是通过电视访谈的方式进行的,在视频短短3分钟中,一共出现了特斯拉4S店、Waymo Robotaxi、广州车展比亚迪夏的发布现场、方程豹豹8体验、百度Apollo萝卜快跑无人车的无人驾驶等5个画面。
其中描写中国的部份超过了美国,可见在日本媒体眼中,中国汽车智能化崛起也被广泛认可。
04.
结语:全球车市格局再生变?

作为日本造车“御三家”的其中两家,本田和日产的合并无疑是日本车圈乃至全球车券的“重磅炸弹”,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今年整个汽车产业最大的调整之一了。
当下,随着全球车市的竞争加剧,一方面,传统车企加速创新,力求提升产品力,另一方面,多个车企之间的抱团取暖也会成为不少车企应对竞争的打法之一。
随着新造车智能化的继续普及,传统车企的打法也会有进一步的改变。
像Stellantis(2021年,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克集团合并成立Stellantis)这样传统车企抱团取暖的情况也会继续增加。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