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以创新实践服务“双碳”目标——专访广州交易集团总经理王苹

新华财经

1个月前

在推动碳示范方面,王苹表示,广州碳交中心将结合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经验,支持南沙区高质量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服务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国家自主贡献项目库和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新华财经广州12月18日电(记者王虎云、孙广见)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的力度不断加大,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期间,广州交易集团总经理王苹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绿色转型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发展机遇,这离不开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建议加大创新力度,有效增加绿色金融供给。

293872547890671617.jpg

图为王苹在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

试点先行探路绿色金融改革

广州交易集团旗下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下称“广州碳交中心”),是大湾区唯一兼具国家碳交易试点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的双试点机构。

王苹表示,广州碳交中心主要从五个方面积极推动广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二是探索大湾区绿色/转型金融标准和产品,助力企业“出海”;三是牵头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供应链金融工作组,并在汽车、能源、电子电器、印染等行业落地绿色供应链融资;四是落地多项全国首个绿色金融产品,比如自主研究打造全国首个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的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五是持续开展多样化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能力建设活动。

广州碳交中心在推动碳市场建设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实践。

据王苹介绍,广州碳交中心全力支持南沙区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积极参与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研究。今年6月,由广州碳交中心参与编制的广州市地方标准《企业(项目)融资气候友好评价规范》正式发布。此外,广州碳交中心还开展基于碳排放权的气候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于11月底联合上海清算所、华夏银行推出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线上抵质押融资业务,实现“碳交易+清算通+数字化融资”新业务模式,支持低碳项目的融资需求。

王苹表示,未来,广州碳交中心将进一步推动四个方面的工作:完善碳市场、创新碳金融、强化碳核算、推动碳示范。

作为国家首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七省市之一,广东于2012年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广东本身就是经济大省、经济强省,我们可以围绕自身产业特点,进行先行先试,积极推动全国碳市场体系、机制的完善。”王苹说,将稳步扩展高排放领域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范围,丰富交易品种、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研究和探索跨境碳排放权交易,加强与国际碳市场的合作交流。

在创新碳金融方面,广州碳交中心将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基于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产品。

在强化碳核算方面,发挥“读碳”碳账户平台功能,支持在粤金融机构完善碳核算方法,强化自身运营碳排放核算、项目碳减排量核算、产品碳足迹核算。

“去年我们研发了全国首个碳账户综合服务平台——‘读碳’,”王苹说,希望依托这个数字化平台来打造碳账户管理体系,帮助政府和企业对碳排放开展综合管理。

在推动碳示范方面,王苹表示,广州碳交中心将结合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经验,支持南沙区高质量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服务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国家自主贡献项目库和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绿色转型催生投资机遇

当前,各地正加快培育绿色产业,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绿色生产力的过程中,绿色低碳投资需求也随之增长。

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测算,从2021年到2050年,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需求总额将达487万亿元。

“绿色转型不仅对企业发展有益,也给金融、投资机构带来机遇。”王苹说,通过资金投入,企业解决了转型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并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对于金融与投资机构来说,投资绿色转型产业是投资未来的机会。我国在绿色转型的投资和市场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在王苹看来,金融行业不仅需要为那些致力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需为传统高碳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高碳企业需要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技术服务,为其提供技术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改造等方面的支持。

她举例说,在广东,以陶瓷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其节能降碳的融资需求明显。今年9月,广东发布了全国首份陶瓷行业转型金融团体标准。依据该标准,各金融机构向陶瓷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7亿元,用于企业的清洁能源采购、建设全抛釉砖生产线、升级窑炉烧成技术与装备等低碳转型项目,助力全省陶瓷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后续,广东亦从建材、航运等行业发力,稳妥有序推动传统高排放或难以减排行业的低碳转型,实现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具有高排放特征的能源、冶金、建材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较高。‘双碳’背景下,火电、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高碳行业在低碳研发创新、升级改造、应用推广方面有大量融资需求。”王苹说,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立法,将于2026年起对出口至欧盟的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等六类产品征收“碳关税”,将对涉及欧盟市场的高碳企业产生影响,金融机构和企业均在加快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及布局。

优化绿色金融产品供给结构

在绿色金融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仍存在巨大的投融资缺口。王苹提出,应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市场。

“据有关数据显示,现阶段绿色金融仅支持了我国约10%的经济活动,不足以支撑范围更为广泛的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融资需求。”她认为,当前仍存在多项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因素。

比如,绿色金融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王苹表示,我国绿色金融供给主要形式是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而绿色基金、绿色保险和碳金融产品等的发展相对滞后,规模较小,导致对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绿色项目提供全方位绿色金融服务的能力受限。

此外,在实践中,绿色项目的回报率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部分绿色项目投资周期较长,收益较低,影响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王苹说,以新能源项目为例,部分项目建设周期长,且企业对于补贴资金具体回笼时间难以把控,影响企业现金流,多方因素制约项目投资收益水平。又如林业碳汇项目,普遍跨越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长周期,对长期资金需求强,资金回报率较低。

为有效加大绿色金融的供给,王苹建议,各类型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围绕资金投向、转型需求、合同条款等开展创新,积极稳妥推广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碳排放权抵质押等融资产品。比如建立与资金需求周期相匹配的模式,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扩大短周期资金需求的绿色改造项目,扩大碳中和债在大规模能效提升和低碳改造领域的应用。

在政策层面上,她提出,可考虑在财税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对于开展绿色低碳业务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还可以对金融机构进行正面激励考核,鼓励其不断创新和丰富产品供给。

王苹还建议,鼓励中小银行参与绿色金融,加强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建设。一方面加强对中小银行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提升其对绿色投融资的认知和风险评估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金融机构、环保部门及企业等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在推动碳示范方面,王苹表示,广州碳交中心将结合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经验,支持南沙区高质量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服务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国家自主贡献项目库和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新华财经广州12月18日电(记者王虎云、孙广见)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的力度不断加大,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期间,广州交易集团总经理王苹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绿色转型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发展机遇,这离不开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建议加大创新力度,有效增加绿色金融供给。

293872547890671617.jpg

图为王苹在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

试点先行探路绿色金融改革

广州交易集团旗下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下称“广州碳交中心”),是大湾区唯一兼具国家碳交易试点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的双试点机构。

王苹表示,广州碳交中心主要从五个方面积极推动广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二是探索大湾区绿色/转型金融标准和产品,助力企业“出海”;三是牵头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供应链金融工作组,并在汽车、能源、电子电器、印染等行业落地绿色供应链融资;四是落地多项全国首个绿色金融产品,比如自主研究打造全国首个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的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五是持续开展多样化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能力建设活动。

广州碳交中心在推动碳市场建设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实践。

据王苹介绍,广州碳交中心全力支持南沙区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积极参与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研究。今年6月,由广州碳交中心参与编制的广州市地方标准《企业(项目)融资气候友好评价规范》正式发布。此外,广州碳交中心还开展基于碳排放权的气候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于11月底联合上海清算所、华夏银行推出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线上抵质押融资业务,实现“碳交易+清算通+数字化融资”新业务模式,支持低碳项目的融资需求。

王苹表示,未来,广州碳交中心将进一步推动四个方面的工作:完善碳市场、创新碳金融、强化碳核算、推动碳示范。

作为国家首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七省市之一,广东于2012年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广东本身就是经济大省、经济强省,我们可以围绕自身产业特点,进行先行先试,积极推动全国碳市场体系、机制的完善。”王苹说,将稳步扩展高排放领域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范围,丰富交易品种、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研究和探索跨境碳排放权交易,加强与国际碳市场的合作交流。

在创新碳金融方面,广州碳交中心将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基于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产品。

在强化碳核算方面,发挥“读碳”碳账户平台功能,支持在粤金融机构完善碳核算方法,强化自身运营碳排放核算、项目碳减排量核算、产品碳足迹核算。

“去年我们研发了全国首个碳账户综合服务平台——‘读碳’,”王苹说,希望依托这个数字化平台来打造碳账户管理体系,帮助政府和企业对碳排放开展综合管理。

在推动碳示范方面,王苹表示,广州碳交中心将结合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经验,支持南沙区高质量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服务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国家自主贡献项目库和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绿色转型催生投资机遇

当前,各地正加快培育绿色产业,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绿色生产力的过程中,绿色低碳投资需求也随之增长。

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测算,从2021年到2050年,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需求总额将达487万亿元。

“绿色转型不仅对企业发展有益,也给金融、投资机构带来机遇。”王苹说,通过资金投入,企业解决了转型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并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对于金融与投资机构来说,投资绿色转型产业是投资未来的机会。我国在绿色转型的投资和市场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在王苹看来,金融行业不仅需要为那些致力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需为传统高碳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高碳企业需要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技术服务,为其提供技术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改造等方面的支持。

她举例说,在广东,以陶瓷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其节能降碳的融资需求明显。今年9月,广东发布了全国首份陶瓷行业转型金融团体标准。依据该标准,各金融机构向陶瓷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7亿元,用于企业的清洁能源采购、建设全抛釉砖生产线、升级窑炉烧成技术与装备等低碳转型项目,助力全省陶瓷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后续,广东亦从建材、航运等行业发力,稳妥有序推动传统高排放或难以减排行业的低碳转型,实现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具有高排放特征的能源、冶金、建材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较高。‘双碳’背景下,火电、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高碳行业在低碳研发创新、升级改造、应用推广方面有大量融资需求。”王苹说,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立法,将于2026年起对出口至欧盟的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等六类产品征收“碳关税”,将对涉及欧盟市场的高碳企业产生影响,金融机构和企业均在加快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及布局。

优化绿色金融产品供给结构

在绿色金融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仍存在巨大的投融资缺口。王苹提出,应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市场。

“据有关数据显示,现阶段绿色金融仅支持了我国约10%的经济活动,不足以支撑范围更为广泛的传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融资需求。”她认为,当前仍存在多项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因素。

比如,绿色金融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王苹表示,我国绿色金融供给主要形式是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而绿色基金、绿色保险和碳金融产品等的发展相对滞后,规模较小,导致对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绿色项目提供全方位绿色金融服务的能力受限。

此外,在实践中,绿色项目的回报率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部分绿色项目投资周期较长,收益较低,影响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王苹说,以新能源项目为例,部分项目建设周期长,且企业对于补贴资金具体回笼时间难以把控,影响企业现金流,多方因素制约项目投资收益水平。又如林业碳汇项目,普遍跨越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长周期,对长期资金需求强,资金回报率较低。

为有效加大绿色金融的供给,王苹建议,各类型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围绕资金投向、转型需求、合同条款等开展创新,积极稳妥推广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碳排放权抵质押等融资产品。比如建立与资金需求周期相匹配的模式,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扩大短周期资金需求的绿色改造项目,扩大碳中和债在大规模能效提升和低碳改造领域的应用。

在政策层面上,她提出,可考虑在财税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比如对于开展绿色低碳业务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还可以对金融机构进行正面激励考核,鼓励其不断创新和丰富产品供给。

王苹还建议,鼓励中小银行参与绿色金融,加强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建设。一方面加强对中小银行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提升其对绿色投融资的认知和风险评估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金融机构、环保部门及企业等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