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羽绒服,被年轻人抢断货

沥金

2周前

平湖的羽绒服代工厂们多做大牌同款,以低价时尚同款迅速打开市场,某白牌甚至闯进了抖音第三季度300元以下羽绒服销售额的前三。

每年冬天“羽绒服为什么越卖越贵”的话题,都像是一场服从性测试,试探着每个打工人内心的价格底线。

前几年,在加拿大鹅的带领下,国产羽绒服的价格价格一路狂飙,“涨价”成为品牌增长的关键词。

但今年涨价不好用了,更反常的是,原材料鸭绒、鹅绒涨了三成,低价羽绒服却越来越多。159元的羽绒服、299元的羽绒登上热销榜,连许多品牌热销款的售价也相比去年降了5%-10%。

当消费理性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低价羽绒服正被大家捧成心头好。

去掉科技时尚

反季基础款真香

低价羽绒服之所以便宜,核心是因为充绒量少。

按新国标50%的充绒量计算,一件合格的羽绒价格不便宜,一件充绒量200克的90%白鸭绒羽绒服,原料成本就得100元。

除了减少设计和品牌溢价,减少充绒量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抖音第三季度300元以下羽绒服销售额前十的商品,集中在两个熟悉的老牌子:雅鹿和鸭鸭。

在抖音上,雅鹿充绒量不足100g的白鸭绒外套卖了40w 件。这款产品定价129元,是主打极简风的基础款。

乍一看,从儿童到成人,从男性到女性,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有大小和颜色的区别。

部分品牌产品 图源:抖音截图

无独有偶,鸭鸭销量最高的单品款式与此类似,连定价也很一致。款式设计不时尚,也没有加热功能等黑科技,只有最基础的保暖功能。

这两年羽绒服冲刺中高端价格带,时尚和流行是最大因素。但羽绒服本就是功能大于时尚的品类,怎么穿都有点肿,款式特征不明显,埋下了价格带两极分化的伏笔。

这些低价产品砍掉了一切附加价值,只专攻保暖这一个属性,款式百搭,精准拿捏了精致妈妈们为家人操持过冬衣服的心思,因此雅鹿那款羽绒外套复购7w 并不意外。

至于减绒以后保暖性能下降的问题,架不住价格真香。怕冷又怕臃肿的年轻人深谙三明治穿法,更懂得冬天的保暖靠数量取胜,试图以叠穿打败寒冷。

这些轻薄款颜色多样也更好搭配,店内79元的羽绒背心、89元的羽绒马甲、99元的羽绒内胆的市场,顺带也就来了。

此外,反季清仓款、孤品尾货、剪标款、白牌,也是大家眼里的香饽饽。

今年618"羽绒服皮草价格断崖式降价冲上热搜,精打细算的消费者顶着夏季高温买羽绒服,200多块拿下原价几千不错的产品。

平湖的羽绒服代工厂们多做大牌同款,以低价 时尚同款迅速打开市场,某白牌甚至闯进了抖音第三季度300元以下羽绒服销售额的前三。

品牌方清了库存,消费者得了实惠,属实双赢。

品牌建自播矩阵

海量达人带动分销

下沉市场是低价羽绒服的基本盘,是否有设计感,有没有走过秀场,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内。

雅鹿、鸭鸭、雪中飞等老牌子,正在渗透进一线、超一线的人群。

像鸭鸭的消费者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消费群体显著年轻化,将近一半的消费者年龄在30-40岁,24-30岁的比例则在25%左右。

鸭鸭、雅鹿、雪中飞,这些在下沉市场摸爬滚打过的品牌,签约流量明星,给足大家面子,又瞄准价格的心理落差,搭上了直播间的东风,把线下的分销模式搬到了线上。

每一家都有上百个带货号,自建多个直播间,官方店、专卖店、旗舰店,给人的体感比线下的密集度更高,躲过这家躲不过那家。

部分自播账号 图源:抖音截图

这些品牌一边亮相头部主播间,一边请海量腰部达人帮忙带货。直播间的套路很简单,淡季打着孤品、尾货清仓的旗号,以“买一送一”等夸张的折扣发福利,旺季则用“弹力大又保暖”的海量直播内容输出,再加上各种博主推荐,把便宜实惠印进大众的脑子里。

2015年至2023年,国内羽绒服的平均单价从432元涨到了881元,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多在200-600元。

当消费者在千元大牌和百元时尚白牌之间反复纠结时,这些国民品牌反倒成了第三种选择。

它们的原材料和品质相对白牌有保证,相比大牌去掉了时尚和科技感,甚至部分200元以下的羽绒服在做工和设计上可能存在瑕疵,但这个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买对了

不能买贵了

在一片“今年不要买羽绒服”的讨论声中,羽绒服重回冬装品类销售额C位。

但作为一个高客单价、决策周期长的品类,它更容易被消费降级掉,冲锋衣、军大衣、毛呢,它的平替、竞品太多。

面对羽绒服这件过冬的衣服,大多数人买它的预算远未到几千上万元。

消费者既需要有品牌把简单的羽绒服变成可以爬山、滑雪、去南极的细分赛道的专业产品,也需要有品牌回归最基础的保暖需求。

价格关乎品牌的利润与定位,也关乎消费者的心理认知和市场博弈。原材料涨价,这一周期性成本固然让人无能为力,更令人担心的是关于含绒量的信任危机已经浮现。

这种焦虑中没有人能获利,毕竟这个时代不缺乏供给,缺的是经过筛选的优质供给。

平湖的羽绒服代工厂们多做大牌同款,以低价时尚同款迅速打开市场,某白牌甚至闯进了抖音第三季度300元以下羽绒服销售额的前三。

每年冬天“羽绒服为什么越卖越贵”的话题,都像是一场服从性测试,试探着每个打工人内心的价格底线。

前几年,在加拿大鹅的带领下,国产羽绒服的价格价格一路狂飙,“涨价”成为品牌增长的关键词。

但今年涨价不好用了,更反常的是,原材料鸭绒、鹅绒涨了三成,低价羽绒服却越来越多。159元的羽绒服、299元的羽绒登上热销榜,连许多品牌热销款的售价也相比去年降了5%-10%。

当消费理性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低价羽绒服正被大家捧成心头好。

去掉科技时尚

反季基础款真香

低价羽绒服之所以便宜,核心是因为充绒量少。

按新国标50%的充绒量计算,一件合格的羽绒价格不便宜,一件充绒量200克的90%白鸭绒羽绒服,原料成本就得100元。

除了减少设计和品牌溢价,减少充绒量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抖音第三季度300元以下羽绒服销售额前十的商品,集中在两个熟悉的老牌子:雅鹿和鸭鸭。

在抖音上,雅鹿充绒量不足100g的白鸭绒外套卖了40w 件。这款产品定价129元,是主打极简风的基础款。

乍一看,从儿童到成人,从男性到女性,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有大小和颜色的区别。

部分品牌产品 图源:抖音截图

无独有偶,鸭鸭销量最高的单品款式与此类似,连定价也很一致。款式设计不时尚,也没有加热功能等黑科技,只有最基础的保暖功能。

这两年羽绒服冲刺中高端价格带,时尚和流行是最大因素。但羽绒服本就是功能大于时尚的品类,怎么穿都有点肿,款式特征不明显,埋下了价格带两极分化的伏笔。

这些低价产品砍掉了一切附加价值,只专攻保暖这一个属性,款式百搭,精准拿捏了精致妈妈们为家人操持过冬衣服的心思,因此雅鹿那款羽绒外套复购7w 并不意外。

至于减绒以后保暖性能下降的问题,架不住价格真香。怕冷又怕臃肿的年轻人深谙三明治穿法,更懂得冬天的保暖靠数量取胜,试图以叠穿打败寒冷。

这些轻薄款颜色多样也更好搭配,店内79元的羽绒背心、89元的羽绒马甲、99元的羽绒内胆的市场,顺带也就来了。

此外,反季清仓款、孤品尾货、剪标款、白牌,也是大家眼里的香饽饽。

今年618"羽绒服皮草价格断崖式降价冲上热搜,精打细算的消费者顶着夏季高温买羽绒服,200多块拿下原价几千不错的产品。

平湖的羽绒服代工厂们多做大牌同款,以低价 时尚同款迅速打开市场,某白牌甚至闯进了抖音第三季度300元以下羽绒服销售额的前三。

品牌方清了库存,消费者得了实惠,属实双赢。

品牌建自播矩阵

海量达人带动分销

下沉市场是低价羽绒服的基本盘,是否有设计感,有没有走过秀场,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内。

雅鹿、鸭鸭、雪中飞等老牌子,正在渗透进一线、超一线的人群。

像鸭鸭的消费者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消费群体显著年轻化,将近一半的消费者年龄在30-40岁,24-30岁的比例则在25%左右。

鸭鸭、雅鹿、雪中飞,这些在下沉市场摸爬滚打过的品牌,签约流量明星,给足大家面子,又瞄准价格的心理落差,搭上了直播间的东风,把线下的分销模式搬到了线上。

每一家都有上百个带货号,自建多个直播间,官方店、专卖店、旗舰店,给人的体感比线下的密集度更高,躲过这家躲不过那家。

部分自播账号 图源:抖音截图

这些品牌一边亮相头部主播间,一边请海量腰部达人帮忙带货。直播间的套路很简单,淡季打着孤品、尾货清仓的旗号,以“买一送一”等夸张的折扣发福利,旺季则用“弹力大又保暖”的海量直播内容输出,再加上各种博主推荐,把便宜实惠印进大众的脑子里。

2015年至2023年,国内羽绒服的平均单价从432元涨到了881元,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多在200-600元。

当消费者在千元大牌和百元时尚白牌之间反复纠结时,这些国民品牌反倒成了第三种选择。

它们的原材料和品质相对白牌有保证,相比大牌去掉了时尚和科技感,甚至部分200元以下的羽绒服在做工和设计上可能存在瑕疵,但这个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买对了

不能买贵了

在一片“今年不要买羽绒服”的讨论声中,羽绒服重回冬装品类销售额C位。

但作为一个高客单价、决策周期长的品类,它更容易被消费降级掉,冲锋衣、军大衣、毛呢,它的平替、竞品太多。

面对羽绒服这件过冬的衣服,大多数人买它的预算远未到几千上万元。

消费者既需要有品牌把简单的羽绒服变成可以爬山、滑雪、去南极的细分赛道的专业产品,也需要有品牌回归最基础的保暖需求。

价格关乎品牌的利润与定位,也关乎消费者的心理认知和市场博弈。原材料涨价,这一周期性成本固然让人无能为力,更令人担心的是关于含绒量的信任危机已经浮现。

这种焦虑中没有人能获利,毕竟这个时代不缺乏供给,缺的是经过筛选的优质供给。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