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芝草无根》看百年古村蝶变 兴趣电商让更多乡村被“看见”

100ec.cn

3周前

《芝草无根》的另一位作者张书琬也分享了她在焕河村看到的景象,丁浪和团队向当地村民普及和培训如何使用手机拍短视频和直播,“这样的新农具是具有普适性的。

(网经社讯) 数字时代,当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乡土中国将被如何重塑?

为探寻答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田丰带领团队,于2021年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共和镇焕河村,围绕抖音账号@黔东农仓 创始人丁浪,展开了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试图还原这一百年古村落如何借助数字技术焕发新生。

近日,根据田丰团队调研成果写就的《芝草无根:乡土电商观察》(下称“《芝草无根》”)一书出版问世,并在上海建设书局举行了新书发布座谈会。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芝草无根》作者田丰、张书琬及书中主人公丁浪出席,四人就当下乡村与城市的关系、数字技术对乡村的影响、年轻人在乡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展开精彩对谈。

田丰表示,焕河村的蝶变是时代浪潮里各方合力的结果,“创业的年轻人、淳朴的村民和积极作为的地方政府,一同以短视频为舞台,为乡村注入真实的能量,焕发出动人生命力。”

image.png

图说:张书琬、刘擎、田丰、丁浪出席《芝草无根》新书发布座谈会

用短视频记录乡土

丁浪,生于1988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也是抖音账号@黔东农仓 和 @爱莲孃孃(古村乐乐)的创始人,两个账号累计吸引粉丝近300万。座谈会现场,丁浪向嘉宾和读者回忆了返乡创业和账号创立的心路历程。

少年时代,丁浪曾不顾一切想要逃离贫困的家乡。大学期间,他远赴浙江上大学,毕业后进入广东江门一家公司。拍照、修图、打包、客服……电商相关的工种,他几乎做了个遍。

2015年,27岁的丁浪萌生了回乡想法。大城市的工作节奏令他疲惫,同时,他也想把此前的电商经验在农村复制。返乡创业的路并不顺遂:不是商品缺少生产许可证无法销售,就是因不熟悉生鲜物流操作而赔掉大把钱。

转机发生在2018年。丁浪偶然接触到抖音,并遇到烧得一手好菜的焕河村留守老人张金秀奶奶。一部相机、一盏补光灯、一台电脑,他们就这样开始了拍摄。而张奶奶做饭的短视频也意外地在抖音上激起无数网友的思乡之情。

丁浪还在对谈中分享了印象深刻的一条私信,“有位粉丝说他过世的外婆和张奶奶特别像,他怀念外婆做的回锅肉,希望能拍一条张奶奶做回锅肉的视频。那时我才发现,我的视频能带来这么大的情感慰藉。”

在田丰看来,文化基因造就了中国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想象,“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田园想象可能会出现断代,如何保存田园文化基因,还需要后人更多努力。”他在实地走访时也发现,当人们进入焕河村,原本被遗忘的乡村情结都会被再度唤起,“某种程度上,网友们也是在焕河村捡拾集体的文化记忆。”

对此,刘擎也表示,短视频给了乡土记录一种新的可能性。在电视时代,农村场景很多时候是隐形的,“如今,有了丁浪等新农人,他们用视频记录农村生活,把被城市生活边缘化和遗忘的人际关系重新显现,也给单一的城市生活带来新的启迪和想象。”

图片2.png

图说:镜头下的焕河村

手机成为新农具

在积累了一定粉丝量后,丁浪团队有了带货的机会。他曾拍过一期张奶奶蒸紫薯饭的视频,后续帮助村民销售紫薯5000多单。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焕河村从上到下也开始尝试发展农村电商和乡村文旅,更多人以手机为新“农具”。

过去,焕河村的人们也曾尝试各种致富方法,都受限于地理环境而未果。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继实施,许多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田丰认为,没有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焕河村可能仍然不为人知,数字社会给传统村落复兴提供了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路径。

丁浪也坦言,创业之初,当地的电商氛围并不浓厚,他花了很大心力钻研如何说服大家接受电商这一新生事物。他发现,抖音电商与传统电商的模式很不一样,“传统电商是人找货,但抖音电商是货找人,把货推到消费者面前,用户觉得感兴趣就买。我们贵州的农产品属于山货,物流成本相对比较高,价格竞争力比较差,通过短视频展示出农产品的种植环境,消费者就会觉得它值得这个价格,愿意为绿色生态产品买单。”这也使得跟着他干的村民们看到了效果,最终投身了农村电商发展的队伍。

刘擎认为,以抖音电商为代表的兴趣电商平台不只是把农产品以更小的交易成本触达到更多人,同时也是把它整个乡村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看见和接受。

《芝草无根》的另一位作者张书琬也分享了她在焕河村看到的景象,丁浪和团队向当地村民普及和培训如何使用手机拍短视频和直播,“这样的新农具是具有普适性的。”丁浪则表示,他所掌握的运营技巧也得益于抖音平台早年提供的帮助,“我只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再传递给更多人。”

image.png

图说:丁浪和张奶奶在直播间销售家乡山货

数字时代的新乡愁

对谈现场,几位嘉宾还就乡愁文化更迭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嘉宾们一致认为,数字技术既承载了城市的新乡愁文化,也连接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备的乡村,是二者间不可或缺的桥梁。

田丰指出,“新乡愁文化”代表了在高压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内心深处的寄托与渴望,这种渴望往往表现为镜头里宁静、舒适、慢节奏的田园生活。“丁浪正是展现新乡愁文化的窗口,他是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又通过努力,借用短视频等科技手段,为大家留下一页乡土文化。”

刘擎则认为,现代性的标准化让所有人都默认遵循时间表运转,生活变得千篇一律。然而,互联网的出现让乡愁不再是抽象的回忆,技术让原本被现代工业规制的生活呈现更多可能,“在某种意义上,丁浪在向我们展示一种还未被充分现代化的生活样态。倘若没有抖音电商等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可能性很难被窥见。”

在《芝草无根》一书中,田丰、张书琬等人也完整回溯了焕河村千年来所经历的历史和变革——从封闭落后的小山村,到几代人修路、通电,努力与外界连通、跟上时代变化,再到靠短视频搭上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列车,向读者回答了数字经济如何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新的活力。

据网经社直播电商台(LIVE.100EC.CN)获悉,《2024丰收节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报告》亦显示,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农特产品71亿单,平均每天有1740万单农特产包裹销往全国各地,挂车售卖农产品的短视频数量达1157亿条,直播间里农特产商品讲解总时长达3825万小时,持续带动优质农特产品“出村进城”。

谈及未来,丁浪依然乐观,他表示自己和团队正在持续摸索新的路径,力图在焕河村搭建起更完善的产品供应链,“搞,就有希望!只要有人在,乡村就会越来越好。”

图片4.png

图说:2024丰收节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报告

《芝草无根》的另一位作者张书琬也分享了她在焕河村看到的景象,丁浪和团队向当地村民普及和培训如何使用手机拍短视频和直播,“这样的新农具是具有普适性的。

(网经社讯) 数字时代,当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乡土中国将被如何重塑?

为探寻答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田丰带领团队,于2021年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共和镇焕河村,围绕抖音账号@黔东农仓 创始人丁浪,展开了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试图还原这一百年古村落如何借助数字技术焕发新生。

近日,根据田丰团队调研成果写就的《芝草无根:乡土电商观察》(下称“《芝草无根》”)一书出版问世,并在上海建设书局举行了新书发布座谈会。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芝草无根》作者田丰、张书琬及书中主人公丁浪出席,四人就当下乡村与城市的关系、数字技术对乡村的影响、年轻人在乡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展开精彩对谈。

田丰表示,焕河村的蝶变是时代浪潮里各方合力的结果,“创业的年轻人、淳朴的村民和积极作为的地方政府,一同以短视频为舞台,为乡村注入真实的能量,焕发出动人生命力。”

image.png

图说:张书琬、刘擎、田丰、丁浪出席《芝草无根》新书发布座谈会

用短视频记录乡土

丁浪,生于1988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也是抖音账号@黔东农仓 和 @爱莲孃孃(古村乐乐)的创始人,两个账号累计吸引粉丝近300万。座谈会现场,丁浪向嘉宾和读者回忆了返乡创业和账号创立的心路历程。

少年时代,丁浪曾不顾一切想要逃离贫困的家乡。大学期间,他远赴浙江上大学,毕业后进入广东江门一家公司。拍照、修图、打包、客服……电商相关的工种,他几乎做了个遍。

2015年,27岁的丁浪萌生了回乡想法。大城市的工作节奏令他疲惫,同时,他也想把此前的电商经验在农村复制。返乡创业的路并不顺遂:不是商品缺少生产许可证无法销售,就是因不熟悉生鲜物流操作而赔掉大把钱。

转机发生在2018年。丁浪偶然接触到抖音,并遇到烧得一手好菜的焕河村留守老人张金秀奶奶。一部相机、一盏补光灯、一台电脑,他们就这样开始了拍摄。而张奶奶做饭的短视频也意外地在抖音上激起无数网友的思乡之情。

丁浪还在对谈中分享了印象深刻的一条私信,“有位粉丝说他过世的外婆和张奶奶特别像,他怀念外婆做的回锅肉,希望能拍一条张奶奶做回锅肉的视频。那时我才发现,我的视频能带来这么大的情感慰藉。”

在田丰看来,文化基因造就了中国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想象,“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田园想象可能会出现断代,如何保存田园文化基因,还需要后人更多努力。”他在实地走访时也发现,当人们进入焕河村,原本被遗忘的乡村情结都会被再度唤起,“某种程度上,网友们也是在焕河村捡拾集体的文化记忆。”

对此,刘擎也表示,短视频给了乡土记录一种新的可能性。在电视时代,农村场景很多时候是隐形的,“如今,有了丁浪等新农人,他们用视频记录农村生活,把被城市生活边缘化和遗忘的人际关系重新显现,也给单一的城市生活带来新的启迪和想象。”

图片2.png

图说:镜头下的焕河村

手机成为新农具

在积累了一定粉丝量后,丁浪团队有了带货的机会。他曾拍过一期张奶奶蒸紫薯饭的视频,后续帮助村民销售紫薯5000多单。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焕河村从上到下也开始尝试发展农村电商和乡村文旅,更多人以手机为新“农具”。

过去,焕河村的人们也曾尝试各种致富方法,都受限于地理环境而未果。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继实施,许多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带着技术和资金回到家乡。田丰认为,没有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焕河村可能仍然不为人知,数字社会给传统村落复兴提供了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路径。

丁浪也坦言,创业之初,当地的电商氛围并不浓厚,他花了很大心力钻研如何说服大家接受电商这一新生事物。他发现,抖音电商与传统电商的模式很不一样,“传统电商是人找货,但抖音电商是货找人,把货推到消费者面前,用户觉得感兴趣就买。我们贵州的农产品属于山货,物流成本相对比较高,价格竞争力比较差,通过短视频展示出农产品的种植环境,消费者就会觉得它值得这个价格,愿意为绿色生态产品买单。”这也使得跟着他干的村民们看到了效果,最终投身了农村电商发展的队伍。

刘擎认为,以抖音电商为代表的兴趣电商平台不只是把农产品以更小的交易成本触达到更多人,同时也是把它整个乡村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看见和接受。

《芝草无根》的另一位作者张书琬也分享了她在焕河村看到的景象,丁浪和团队向当地村民普及和培训如何使用手机拍短视频和直播,“这样的新农具是具有普适性的。”丁浪则表示,他所掌握的运营技巧也得益于抖音平台早年提供的帮助,“我只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再传递给更多人。”

image.png

图说:丁浪和张奶奶在直播间销售家乡山货

数字时代的新乡愁

对谈现场,几位嘉宾还就乡愁文化更迭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嘉宾们一致认为,数字技术既承载了城市的新乡愁文化,也连接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备的乡村,是二者间不可或缺的桥梁。

田丰指出,“新乡愁文化”代表了在高压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内心深处的寄托与渴望,这种渴望往往表现为镜头里宁静、舒适、慢节奏的田园生活。“丁浪正是展现新乡愁文化的窗口,他是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又通过努力,借用短视频等科技手段,为大家留下一页乡土文化。”

刘擎则认为,现代性的标准化让所有人都默认遵循时间表运转,生活变得千篇一律。然而,互联网的出现让乡愁不再是抽象的回忆,技术让原本被现代工业规制的生活呈现更多可能,“在某种意义上,丁浪在向我们展示一种还未被充分现代化的生活样态。倘若没有抖音电商等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可能性很难被窥见。”

在《芝草无根》一书中,田丰、张书琬等人也完整回溯了焕河村千年来所经历的历史和变革——从封闭落后的小山村,到几代人修路、通电,努力与外界连通、跟上时代变化,再到靠短视频搭上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列车,向读者回答了数字经济如何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新的活力。

据网经社直播电商台(LIVE.100EC.CN)获悉,《2024丰收节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报告》亦显示,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农特产品71亿单,平均每天有1740万单农特产包裹销往全国各地,挂车售卖农产品的短视频数量达1157亿条,直播间里农特产商品讲解总时长达3825万小时,持续带动优质农特产品“出村进城”。

谈及未来,丁浪依然乐观,他表示自己和团队正在持续摸索新的路径,力图在焕河村搭建起更完善的产品供应链,“搞,就有希望!只要有人在,乡村就会越来越好。”

图片4.png

图说:2024丰收节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报告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