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 资 要 点
报 告 正 文
01
02
从近十年的跨年行情走势形态上看(统计时间范围为2014-2023每年12月至次年一季度末,“跨2015年”指2014年12月至次年1季度,其他年份同、后文同),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持续上涨(如跨2015、2019)、持续下跌(如跨2022)、先涨后跌(如跨2021、2023)、先跌后涨(如跨2016、2017、2018、2020、2024)。
情形 1:持续上涨
先涨后跌的年份,通常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较为宽松,市场预期较好,政策端总体呵护,但年后多因来自外部的冲击导致市场呈下行态势。
2021 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不急转向,年后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导致市场下行。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不急转弯”,12 月 16 日继续延续“天量”MLF 操作呵护流动性,同时经济也处在相对景气区间,推动市场上行。年后随着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美债利率持续上行,以及茅指数交易拥挤,推动市场转向下行。
2023 年年前防疫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把扩大内需提到重要位置,年后美国炒作“气球飞艇”事件及其中小银行风波压制市场风险偏好。2022 年 Q4 防疫优化,疫情形势快速过峰后开始缓解,另外 2022 年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政策基调较 2021 年而言,将扩大内需提到了与供给侧改革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年后2023 年2 月的中美“气球事件”以及 3 月美国中小银行风波压制 A 股风险偏好,市场开始震荡偏弱。
情形4:先跌后涨
先跌后涨的年份,年前的政策基调通常偏中性,叠加一些事件会压制风险偏好,但出于信心改善、良好开局的需要,后续通常会有呵护性政策提振市场。
2016、2017、2018年年前政策整体基调均偏中性,注重调结构或防风险,但后续呵护政策、节后资金回流以及对开年新政策的期待等或是市场回稳的驱动力。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将供给侧改革作为下年重心,随后美联储加息、原油大跌以及A股熔断机制实行带动市场下行,2016年初的注册制暂缓、央行降准推动市场企稳回升。2016年底证监会严查举牌乱象,经济工作会提到加强金融监管,2017年初随着“养老金入市”发酵,再融资制度优化,助力市场企稳回升。2017年底资管新规意见稿发布,中央经济工作会再次强调防范金融风险,2018年1月海外市场暴跌下A股进一步承压,2月注册制改革授权延期下市场有所反弹。
2020年跨年行情较特殊,主要受疫情影响;2023年年末经济延续下行、市场信心低迷拖累A股,2024年年初央行降准降息、汇金ETF增持扩围下市场回升。2020年年前市场下跌主因新冠疫情事件发酵导致,年后政策呵护及海外“大放水”等影响下A股出现阶段反弹行情。在跨年2024的行情中,2023年年末经济相对低迷,外媒借机“唱空”,市场信心偏弱,也在等待具体政策举措出台,2024年1月小微盘回调带动A股进一步下行,但随后央行降息降准,国常会、证监会发声,汇金宣布增大ETF持有范围和规模,市场年后也出现反弹回升。
03
2019 年的货币政策依然以宽松为主。2019 年 1 月 4 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1 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约 8000 亿元长期增量资金,推动春节至两会期间市场强势上涨。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环境也相对宽松,低利率环境为股票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2019 年过年前,市场风格偏向消费,表现较好的有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行业。年后至两会前,以通信、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势头较猛。两会后农林牧渔行业表现突出,市场重新向消费风格切换。
“持续下跌型”跨年行情:2022年
2022年年初全球经济面临流动性紧张的问题。2020年疫情暴发,美联储注入大量流动资金,通胀率不断升高。2022年年初美国通胀问题已刻不容缓,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带动全球加息潮,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相对收紧。此外,2022年海外风险事件也对市场情绪造成了重大冲击,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国际能源价格飙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过年前,万得全A指数下跌8.52%,年后略有回升,两会后至一季度末再度下挫7.69%。
流动性紧张和海外风险事件的叠加效应,使得2022年的跨年行情呈现出“持续下跌型”的走势。紧缩的流动性削弱了市场的资金支持,使得股市难以获得强劲的上涨动力。而海外风险事件,尤其是地缘政治紧张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负面情绪。2022年过年前后市场风格较为一致,稳定风格显著,年前社会服务、房地产、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行业表现较好,年后至两会前煤炭行业表现突出。两会后市场风格明显切换至金融,房地产行业上涨7.71%。
“先涨后跌型”跨年行情:2020年、2021年、2023年
2020年、2021年和2023年跨年行情呈现出先上涨后下跌的趋势。2020年由于两会推迟,跨年行情分为过年前后两段。
2020年年初至春节前,中小盘股票表现突出,中证1000指数上涨了11.17%。春节时点武汉疫情爆发,节后市场回落,大盘股表现较弱,上证50下跌了8.29%。2020年防疫措施得当,经济复苏超预期,2021年春节前沪深300指数上涨了17.09%。春节和两会结束后,市场转向下挫。2023年,春节前市场呈现上涨趋势,节后至两会前市场震荡波动。两会后市场小幅下跌,股指整体回调。
2021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市场消费风格占优,上涨21.68%,其中社会服务、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美容护理行业表现较好。春节后以及两会后,市场风格均偏向稳定,年后到两会前占优行业为钢铁、环保、煤炭等,两会后公用事业行业表现突出。
2023年跨年行情风格切换较大。春节前市场风格偏向消费,食品饮料、美容护理,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行业占优。年后到两会前,风格切换至稳定,通信、计算机、传媒、建筑装饰等行业表现较好。两会提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两会后传媒、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科技行业强势上涨,市场成长风格显著。
“先跌后涨型”跨年行情:2016年、2017年、2018年、2024年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三年跨年行情均为先上涨后下跌,2024年跨年行情也呈现为“先跌后涨型”。这些跨年行情的转折点均在春节前后,2016年和2024年春节前后市场拐点变化更明显,2017年和2018年变化略缓和。
2016年春节前,美联储加息和国内经济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市场面临经济硬着陆与流动性收紧的双重挑战,加之熔断机制的影响,市场下跌猛烈。春节及两会后,全面吹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角,3月1日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市场反弹上涨。
2016年春节前风格偏向金融,美容护理、社会服务、银行等行业下跌幅度相对较小。年后到两会前风格切换至金融和周期,周期行业如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表现突出。两会后成长风格领跑,计算机、电力设备、传媒、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
2017年春节前,美联储再度宣布加息,流动性预期收紧,市场震荡下跌。临近春节,1月15日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缓解了流动性紧张局面,市场企稳回升。
2017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明显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金融和周期风格占优,石油石化、钢铁、国防军工等周期行业表现优秀。春节后风格切换至稳定,金融风格式微。春节后到两会前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和有色金属等,两会后到一季度末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家用电器、美容护理和食品饮料等。
2018年春节前,美国股市接连暴跌波及A股股市,市场大幅下跌,春节后市场有所回调。2018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明显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金融和消费风格占优,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社会服务、银行等行业表现优秀。春节后风格明显偏向成长。春节后到两会前表现较好的行业有计算机、国防军工、通信、电子和传媒等,两会后到一季度末表现较好的行业有美容护理、计算机、医药生物等。
04
研究方法(历史回溯法)的局限性,中美摩擦加剧,地缘政治突发风险,海外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早期历史数据存在个别缺失值等。
投 资 要 点
报 告 正 文
01
02
从近十年的跨年行情走势形态上看(统计时间范围为2014-2023每年12月至次年一季度末,“跨2015年”指2014年12月至次年1季度,其他年份同、后文同),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持续上涨(如跨2015、2019)、持续下跌(如跨2022)、先涨后跌(如跨2021、2023)、先跌后涨(如跨2016、2017、2018、2020、2024)。
情形 1:持续上涨
先涨后跌的年份,通常年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较为宽松,市场预期较好,政策端总体呵护,但年后多因来自外部的冲击导致市场呈下行态势。
2021 年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不急转向,年后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导致市场下行。2020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政策“不急转弯”,12 月 16 日继续延续“天量”MLF 操作呵护流动性,同时经济也处在相对景气区间,推动市场上行。年后随着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升温,美债利率持续上行,以及茅指数交易拥挤,推动市场转向下行。
2023 年年前防疫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把扩大内需提到重要位置,年后美国炒作“气球飞艇”事件及其中小银行风波压制市场风险偏好。2022 年 Q4 防疫优化,疫情形势快速过峰后开始缓解,另外 2022 年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政策基调较 2021 年而言,将扩大内需提到了与供给侧改革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年后2023 年2 月的中美“气球事件”以及 3 月美国中小银行风波压制 A 股风险偏好,市场开始震荡偏弱。
情形4:先跌后涨
先跌后涨的年份,年前的政策基调通常偏中性,叠加一些事件会压制风险偏好,但出于信心改善、良好开局的需要,后续通常会有呵护性政策提振市场。
2016、2017、2018年年前政策整体基调均偏中性,注重调结构或防风险,但后续呵护政策、节后资金回流以及对开年新政策的期待等或是市场回稳的驱动力。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将供给侧改革作为下年重心,随后美联储加息、原油大跌以及A股熔断机制实行带动市场下行,2016年初的注册制暂缓、央行降准推动市场企稳回升。2016年底证监会严查举牌乱象,经济工作会提到加强金融监管,2017年初随着“养老金入市”发酵,再融资制度优化,助力市场企稳回升。2017年底资管新规意见稿发布,中央经济工作会再次强调防范金融风险,2018年1月海外市场暴跌下A股进一步承压,2月注册制改革授权延期下市场有所反弹。
2020年跨年行情较特殊,主要受疫情影响;2023年年末经济延续下行、市场信心低迷拖累A股,2024年年初央行降准降息、汇金ETF增持扩围下市场回升。2020年年前市场下跌主因新冠疫情事件发酵导致,年后政策呵护及海外“大放水”等影响下A股出现阶段反弹行情。在跨年2024的行情中,2023年年末经济相对低迷,外媒借机“唱空”,市场信心偏弱,也在等待具体政策举措出台,2024年1月小微盘回调带动A股进一步下行,但随后央行降息降准,国常会、证监会发声,汇金宣布增大ETF持有范围和规模,市场年后也出现反弹回升。
03
2019 年的货币政策依然以宽松为主。2019 年 1 月 4 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 1 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约 8000 亿元长期增量资金,推动春节至两会期间市场强势上涨。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环境也相对宽松,低利率环境为股票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2019 年过年前,市场风格偏向消费,表现较好的有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行业。年后至两会前,以通信、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势头较猛。两会后农林牧渔行业表现突出,市场重新向消费风格切换。
“持续下跌型”跨年行情:2022年
2022年年初全球经济面临流动性紧张的问题。2020年疫情暴发,美联储注入大量流动资金,通胀率不断升高。2022年年初美国通胀问题已刻不容缓,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带动全球加息潮,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相对收紧。此外,2022年海外风险事件也对市场情绪造成了重大冲击,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国际能源价格飙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过年前,万得全A指数下跌8.52%,年后略有回升,两会后至一季度末再度下挫7.69%。
流动性紧张和海外风险事件的叠加效应,使得2022年的跨年行情呈现出“持续下跌型”的走势。紧缩的流动性削弱了市场的资金支持,使得股市难以获得强劲的上涨动力。而海外风险事件,尤其是地缘政治紧张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负面情绪。2022年过年前后市场风格较为一致,稳定风格显著,年前社会服务、房地产、建筑装饰、建筑材料等行业表现较好,年后至两会前煤炭行业表现突出。两会后市场风格明显切换至金融,房地产行业上涨7.71%。
“先涨后跌型”跨年行情:2020年、2021年、2023年
2020年、2021年和2023年跨年行情呈现出先上涨后下跌的趋势。2020年由于两会推迟,跨年行情分为过年前后两段。
2020年年初至春节前,中小盘股票表现突出,中证1000指数上涨了11.17%。春节时点武汉疫情爆发,节后市场回落,大盘股表现较弱,上证50下跌了8.29%。2020年防疫措施得当,经济复苏超预期,2021年春节前沪深300指数上涨了17.09%。春节和两会结束后,市场转向下挫。2023年,春节前市场呈现上涨趋势,节后至两会前市场震荡波动。两会后市场小幅下跌,股指整体回调。
2021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市场消费风格占优,上涨21.68%,其中社会服务、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美容护理行业表现较好。春节后以及两会后,市场风格均偏向稳定,年后到两会前占优行业为钢铁、环保、煤炭等,两会后公用事业行业表现突出。
2023年跨年行情风格切换较大。春节前市场风格偏向消费,食品饮料、美容护理,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行业占优。年后到两会前,风格切换至稳定,通信、计算机、传媒、建筑装饰等行业表现较好。两会提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两会后传媒、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科技行业强势上涨,市场成长风格显著。
“先跌后涨型”跨年行情:2016年、2017年、2018年、2024年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三年跨年行情均为先上涨后下跌,2024年跨年行情也呈现为“先跌后涨型”。这些跨年行情的转折点均在春节前后,2016年和2024年春节前后市场拐点变化更明显,2017年和2018年变化略缓和。
2016年春节前,美联储加息和国内经济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市场面临经济硬着陆与流动性收紧的双重挑战,加之熔断机制的影响,市场下跌猛烈。春节及两会后,全面吹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角,3月1日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市场反弹上涨。
2016年春节前风格偏向金融,美容护理、社会服务、银行等行业下跌幅度相对较小。年后到两会前风格切换至金融和周期,周期行业如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表现突出。两会后成长风格领跑,计算机、电力设备、传媒、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好。
2017年春节前,美联储再度宣布加息,流动性预期收紧,市场震荡下跌。临近春节,1月15日央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缓解了流动性紧张局面,市场企稳回升。
2017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明显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金融和周期风格占优,石油石化、钢铁、国防军工等周期行业表现优秀。春节后风格切换至稳定,金融风格式微。春节后到两会前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和有色金属等,两会后到一季度末表现较好的行业有家用电器、美容护理和食品饮料等。
2018年春节前,美国股市接连暴跌波及A股股市,市场大幅下跌,春节后市场有所回调。2018年春节前后风格存在明显切换,两会前后风格较为一致。春节前金融和消费风格占优,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社会服务、银行等行业表现优秀。春节后风格明显偏向成长。春节后到两会前表现较好的行业有计算机、国防军工、通信、电子和传媒等,两会后到一季度末表现较好的行业有美容护理、计算机、医药生物等。
04
研究方法(历史回溯法)的局限性,中美摩擦加剧,地缘政治突发风险,海外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早期历史数据存在个别缺失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