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改→

财经早餐

证券日报之声

3周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举行。会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今年10月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正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研究制定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实施方案。包括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健全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的体制机制,针对一二级市场定价、投资者保护等制约市场功能发挥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带动制度完善等。

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
“投资与融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吴清表示,进一步打牢投融资协调发展基础有三点,一是实现量的总体平衡,二是实现质的持续提升,三是实现权责的有效制衡。
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是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的重点。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措并举,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其中包括稳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等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引导公募基金下调大型宽基股票ETF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等。  
今年以来,权益类ETF规模已先后突破2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股票型ETF规模约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6.6%。  
另外,9月26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10月18日,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落地。10月21日,互换便利首批500亿元操作已经落地。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已有19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进展,贷款金额上限合计约450亿元。
“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主力包括银行、保险、养老金等,这些资金形成了多层次的长期资本供给体系,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采访时表示,预计明年将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首先,进一步形成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以及分红等,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其次,进一步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监管,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最后,推动ETF市场扩容,为权益市场注入增量资金,满足居民资产配置的需求。
从制度层面来看,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当前长期资金入市仍面临一些卡点和堵点,预计明年将着力从三方面推进,一是优化投资比例限制。进一步放宽部分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限制,优化集中度要求,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提升长期资金入市的灵活性和效率。二是完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扩展衍生品种类,降低衍生品交易门槛,优化交易机制,从而提高中长期资金的参与度和配置能力。三是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通过进一步优化股权激励机制、加强信息披露要求以及引导股东治理优化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为长期资金提供更加透明和高效的投资环境。
  

进一步营造

支持创新市场生态  
市场人士认为,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重点在于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适应性。  
李求索表示,近年来,我国政策层面对于科技创新领域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可以理解为通过不断优化政策和相关机制,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陈雳表示,随着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增强,资本市场能够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对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将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证监会先后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  
今年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年内新上市企业94家,63家是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七成;57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约六成。《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发布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明显活跃,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点领域。
另外,科技创新公司债发行大幅增长,成为今年一大亮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今年以来,交易所市场共发行科创债508只,同比增长61.78%,合计募集资金5763.71亿元,同比增长66.51%。
谈及如何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适应性,李求索表示,可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营造支持创新的市场生态。首先,优化注册制改革。通过提升审核效率和信息披露质量,为科创企业及中小企业打造更加包容的市场环境。其次,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强化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的功能分工,优化板块间的协同机制,为初创型、成长型和成熟型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全面覆盖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最后,优化再融资与并购政策,为科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提供便利。与此同时,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技术整合、产业链延伸及市场拓展。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举行。会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今年10月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正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研究制定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实施方案。包括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健全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的体制机制,针对一二级市场定价、投资者保护等制约市场功能发挥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带动制度完善等。

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
“投资与融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吴清表示,进一步打牢投融资协调发展基础有三点,一是实现量的总体平衡,二是实现质的持续提升,三是实现权责的有效制衡。
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是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的重点。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措并举,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其中包括稳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等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引导公募基金下调大型宽基股票ETF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等。  
今年以来,权益类ETF规模已先后突破2万亿元和3万亿元大关。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股票型ETF规模约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6.6%。  
另外,9月26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10月18日,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落地。10月21日,互换便利首批500亿元操作已经落地。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已有19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进展,贷款金额上限合计约450亿元。
“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主力包括银行、保险、养老金等,这些资金形成了多层次的长期资本供给体系,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采访时表示,预计明年将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首先,进一步形成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以及分红等,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其次,进一步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监管,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最后,推动ETF市场扩容,为权益市场注入增量资金,满足居民资产配置的需求。
从制度层面来看,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当前长期资金入市仍面临一些卡点和堵点,预计明年将着力从三方面推进,一是优化投资比例限制。进一步放宽部分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限制,优化集中度要求,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提升长期资金入市的灵活性和效率。二是完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扩展衍生品种类,降低衍生品交易门槛,优化交易机制,从而提高中长期资金的参与度和配置能力。三是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通过进一步优化股权激励机制、加强信息披露要求以及引导股东治理优化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为长期资金提供更加透明和高效的投资环境。
  

进一步营造

支持创新市场生态  
市场人士认为,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重点在于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适应性。  
李求索表示,近年来,我国政策层面对于科技创新领域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可以理解为通过不断优化政策和相关机制,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陈雳表示,随着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增强,资本市场能够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对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将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证监会先后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  
今年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专精特新企业。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年内新上市企业94家,63家是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七成;57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约六成。《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发布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明显活跃,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点领域。
另外,科技创新公司债发行大幅增长,成为今年一大亮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2月13日,今年以来,交易所市场共发行科创债508只,同比增长61.78%,合计募集资金5763.71亿元,同比增长66.51%。
谈及如何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适应性,李求索表示,可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营造支持创新的市场生态。首先,优化注册制改革。通过提升审核效率和信息披露质量,为科创企业及中小企业打造更加包容的市场环境。其次,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强化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的功能分工,优化板块间的协同机制,为初创型、成长型和成熟型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全面覆盖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最后,优化再融资与并购政策,为科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提供便利。与此同时,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技术整合、产业链延伸及市场拓展。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