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转型是大势所趋!投行如何助力?

财经早餐

券商中国

3周前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资国企改革和地方投融资平台的产业化转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4中国证券业投资银行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会上,一场以“践行责任担当,投行助力地方平台产业转型”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成功举行。论坛汇聚了民生证券副总裁王学春、国金证券副总裁廖卫平、中邮证券副总裁陈桂平、西部证券总经理助理鲁傧等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券商投行业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新机遇与挑战。论坛由财达证券副总经理胡恒松主持。

与会的投行人士认为,随着地方债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城投转型成为当下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帮助地方城投等进行股权融资,可以有效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压力。同时,REITs等融资方式,也能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实现资产证券化,从而降低整体负债率。对于投行而言,帮助地方政府实现资产证券化,培育新的产业等都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投行要秉持初心,为地方政府转型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期实现地方政府、城投公司、投行等多方共赢。

城投转型势在必行

在过去的发展中,城投作为地方融资主体,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地方债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城投转型成为当下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城投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换是大势所趋。”王学春表示,城投转型有四个重点:一是城投转型要有长期战略思维;二是城投转型要有市场化思维;三是城投在转型过程当中还是要拥抱新质生产力;四是城投转型要培育和依赖专业的产业人才。

“当前平台公司转型必须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胡恒松指出,要改变原有地方平台公司仅作为国有资产运营和投融资主体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所属区域特色产业,打造新的具有持续造血功能和助推特色产业发展能力的新型国有产业主体。通过适度举债,集中财力物力,精准投入到对产业升级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领域,如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等。

陈桂平认为,产业化转型的难点在于人才和管理机制,混合所有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思路。“所谓的产业化转型,实际上就是把城投从政府的投融资工具转变成一个具有市场化生存能力的国有企业。”陈桂平表示,“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机制对转型最重要。”

西部证券总经理助理鲁傧指出,城投转型是必然趋势,投行需要帮助城投企业解决转型过程中的痛点。

“城投在过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走到今天,实际上不管从政策还是环境,都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鲁傧认为,当前城投转型首先要考虑战略定位问题,比如是定位国有资本控股平台,还是城市运营服务商,还是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成为纯粹的产业主体。其次是考虑转型过程中资本、资金等资源要素如何获得。

城投转型还需要考虑防风险。“城投企业过去承担了很多政府的职责,也存在包括银行贷款、非标债券各类债务,在转型的过程中把风险防控住是重要的一个点。”鲁傧说,在这些方面券商投行都能通过财务顾问发挥重要作用。

投行辅助城投资产证券化

当前,地方政府“化债”成为市场最关切的话题之一。论坛嘉宾普遍认为,发展实体产业以及加强股权融资,是地方政府化债的重要抓手。

陈桂平表示,解决债务问题需要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并多用股权工具。具体来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偿还债务降低负债规模。其次是通过债务置换等方式,将高成本的非标债务替换成标准债务,从而降低整体债务利率水平。

廖平认为,长期来看,地方政府要解决债务危机还是要创造工业产能,创造财政收入。“因为地方政府运行费用等都是刚性支出,所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很难缩小,长期的关键在于培养产业。”

廖平指出,地方政府要培养产业的措施可以是收购上市公司,因为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润比较稳定,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产业;也可以是培育新的产业,一些地方政府现在大规模组织产业基金,去引进新质生产力产业。

论坛中,嘉宾普遍认为,通过帮助地方城投等进行股权融资,可以有效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压力。

“地方政府要多用股权工具,上市公司融资肯定是最好的方式,次之就是利用REITS融资,把一些资产进行股权化,这样就会提升股权融资的比例,降低债务融资的金额和比例。”陈桂平表示。

廖平也表示,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在积极将一些传统的公益性资产打包,通过REITS等方式证券化,从而实现长期融资。

“地方债务以前主要是用来做投资,这些投资既包括基础设施,也有一些产业投资,从投行的角度而言,需要考虑帮助把这些地方政府的投资产业化,以实现更好的收益,在帮助地方政府化债的过程中,实现投行的价值。”王学春表示,投行要帮助地方政府实现资产证券化,培育新的产业。

胡恒松表示,目前,可用的国有资产基本已纳入地方国企范围,在存量时代的背景下,能直接带来现金流、易于盘活的资产也不缺相应的盘活渠道。而剩下尚未盘活的资产则属于“硬骨头”,包括准公益性设施、入驻率不高的产业园区等。对这类资产,要以运营为手段,借助资本融资和专业运营的方式对该类资产再包装、再升级,真正让资产“动”起来,发挥资产的特点为区域带来产业价值、税收价值和流量价值。

努力呵护多方共赢

在政策鼓励以及城投转型压力推动下,当前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此,王学春表示,地方政府收购上市公司是趋势,投行要帮助地方政府实现与上市公司的双赢。

“地方政府收购上市公司之后,通过并购重组,通过资产注入把上市公司市值提高,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也有助于解决地方的债务问题。”王学春坦言,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培育壮大相关的产业,跟地方的产业相结合,能够形成龙头企业,相关的产业链上的企业可能蜂拥而来。

不过,陈桂平则对地方政府收购上市公司持冷思考态度,强调需要进行顶层规划和整体规划。比如,地方政府要通盘考虑收购资金如何解决,收购之后如何管理、整合。

“买了一个上市公司,不仅不可能增值,可能还会贬值,地方政府要考虑对于当地的产业是否能够具有带动作用。”陈桂平表示。

廖卫平认为,投行要帮助地方政府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投资管理体制,市场化的管理体制、市场化的监督机制,要能帮助地方政府把这个产业资本管理好。

“投行要秉持初心,为地方政府转型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收购之后,还应该持续帮助地方政府把投后的管理做好,尽量避免出现一些失败的案例。”廖卫平说,不能仅仅把并购单纯作为一单业务,把承销费作为最终目的。

来源:券商中国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资国企改革和地方投融资平台的产业化转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4中国证券业投资银行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会上,一场以“践行责任担当,投行助力地方平台产业转型”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成功举行。论坛汇聚了民生证券副总裁王学春、国金证券副总裁廖卫平、中邮证券副总裁陈桂平、西部证券总经理助理鲁傧等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券商投行业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新机遇与挑战。论坛由财达证券副总经理胡恒松主持。

与会的投行人士认为,随着地方债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城投转型成为当下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帮助地方城投等进行股权融资,可以有效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压力。同时,REITs等融资方式,也能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实现资产证券化,从而降低整体负债率。对于投行而言,帮助地方政府实现资产证券化,培育新的产业等都带来了新的业务机会。投行要秉持初心,为地方政府转型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期实现地方政府、城投公司、投行等多方共赢。

城投转型势在必行

在过去的发展中,城投作为地方融资主体,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地方债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城投转型成为当下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城投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换是大势所趋。”王学春表示,城投转型有四个重点:一是城投转型要有长期战略思维;二是城投转型要有市场化思维;三是城投在转型过程当中还是要拥抱新质生产力;四是城投转型要培育和依赖专业的产业人才。

“当前平台公司转型必须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胡恒松指出,要改变原有地方平台公司仅作为国有资产运营和投融资主体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所属区域特色产业,打造新的具有持续造血功能和助推特色产业发展能力的新型国有产业主体。通过适度举债,集中财力物力,精准投入到对产业升级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领域,如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等。

陈桂平认为,产业化转型的难点在于人才和管理机制,混合所有制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思路。“所谓的产业化转型,实际上就是把城投从政府的投融资工具转变成一个具有市场化生存能力的国有企业。”陈桂平表示,“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机制对转型最重要。”

西部证券总经理助理鲁傧指出,城投转型是必然趋势,投行需要帮助城投企业解决转型过程中的痛点。

“城投在过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走到今天,实际上不管从政策还是环境,都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鲁傧认为,当前城投转型首先要考虑战略定位问题,比如是定位国有资本控股平台,还是城市运营服务商,还是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成为纯粹的产业主体。其次是考虑转型过程中资本、资金等资源要素如何获得。

城投转型还需要考虑防风险。“城投企业过去承担了很多政府的职责,也存在包括银行贷款、非标债券各类债务,在转型的过程中把风险防控住是重要的一个点。”鲁傧说,在这些方面券商投行都能通过财务顾问发挥重要作用。

投行辅助城投资产证券化

当前,地方政府“化债”成为市场最关切的话题之一。论坛嘉宾普遍认为,发展实体产业以及加强股权融资,是地方政府化债的重要抓手。

陈桂平表示,解决债务问题需要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并多用股权工具。具体来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偿还债务降低负债规模。其次是通过债务置换等方式,将高成本的非标债务替换成标准债务,从而降低整体债务利率水平。

廖平认为,长期来看,地方政府要解决债务危机还是要创造工业产能,创造财政收入。“因为地方政府运行费用等都是刚性支出,所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很难缩小,长期的关键在于培养产业。”

廖平指出,地方政府要培养产业的措施可以是收购上市公司,因为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润比较稳定,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产业;也可以是培育新的产业,一些地方政府现在大规模组织产业基金,去引进新质生产力产业。

论坛中,嘉宾普遍认为,通过帮助地方城投等进行股权融资,可以有效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压力。

“地方政府要多用股权工具,上市公司融资肯定是最好的方式,次之就是利用REITS融资,把一些资产进行股权化,这样就会提升股权融资的比例,降低债务融资的金额和比例。”陈桂平表示。

廖平也表示,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在积极将一些传统的公益性资产打包,通过REITS等方式证券化,从而实现长期融资。

“地方债务以前主要是用来做投资,这些投资既包括基础设施,也有一些产业投资,从投行的角度而言,需要考虑帮助把这些地方政府的投资产业化,以实现更好的收益,在帮助地方政府化债的过程中,实现投行的价值。”王学春表示,投行要帮助地方政府实现资产证券化,培育新的产业。

胡恒松表示,目前,可用的国有资产基本已纳入地方国企范围,在存量时代的背景下,能直接带来现金流、易于盘活的资产也不缺相应的盘活渠道。而剩下尚未盘活的资产则属于“硬骨头”,包括准公益性设施、入驻率不高的产业园区等。对这类资产,要以运营为手段,借助资本融资和专业运营的方式对该类资产再包装、再升级,真正让资产“动”起来,发挥资产的特点为区域带来产业价值、税收价值和流量价值。

努力呵护多方共赢

在政策鼓励以及城投转型压力推动下,当前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此,王学春表示,地方政府收购上市公司是趋势,投行要帮助地方政府实现与上市公司的双赢。

“地方政府收购上市公司之后,通过并购重组,通过资产注入把上市公司市值提高,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也有助于解决地方的债务问题。”王学春坦言,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培育壮大相关的产业,跟地方的产业相结合,能够形成龙头企业,相关的产业链上的企业可能蜂拥而来。

不过,陈桂平则对地方政府收购上市公司持冷思考态度,强调需要进行顶层规划和整体规划。比如,地方政府要通盘考虑收购资金如何解决,收购之后如何管理、整合。

“买了一个上市公司,不仅不可能增值,可能还会贬值,地方政府要考虑对于当地的产业是否能够具有带动作用。”陈桂平表示。

廖卫平认为,投行要帮助地方政府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投资管理体制,市场化的管理体制、市场化的监督机制,要能帮助地方政府把这个产业资本管理好。

“投行要秉持初心,为地方政府转型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收购之后,还应该持续帮助地方政府把投后的管理做好,尽量避免出现一些失败的案例。”廖卫平说,不能仅仅把并购单纯作为一单业务,把承销费作为最终目的。

来源:券商中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