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证券报

2周前

会议还确定,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前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已就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工作部署。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2025年稳增长政策力度将显著加大的强烈信号后,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细化了宏观政策施策“任务书”。

专家表示,2025年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将显著增强。比如,提高财政赤字率、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准降息,等等。同时,在“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要求之下,财政、货币、就业等各方面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会更加注重协同配合,打好“组合拳”,更好发挥政策效能,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提高财政赤字率

会议要求,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信达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解运亮认为,2025年赤字率目标可能突破此前高点。近几年,我国财政赤字率目标最高为2023年的3.8%左右,2025年赤字率目标可能为4%。

“2025年,有望推出更大力度的财政政策。”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全年有望安排赤字率4%-4.5%,以释放政策加码信号,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同时,将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产业基础再造与制造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基本民生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仍将是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重要抓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2025年除了将发行1万亿元左右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外,还将发行1.5万亿元至2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除继续支持“两重”投资外,特别国债对“两新”的支持力度会从今年的3000亿元加大到6000亿元。连平预计,明年地方专项债额度将提升至6万亿元以上,其中包含2.8万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额度。

适时降准降息

会议要求,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供给、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推动信贷加快增长,促进需求扩张。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定调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的决心。“适时降准降息”意味着今年底到明年初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放松,这将有助于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给市场带来新的强劲预期。”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2024年12月至2025年一季度,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利率方面,在降息加力稳增长的同时,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也是央行施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此外,专家表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的新提法,或意味着未来央行将在支持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增强政策合力

会议要求,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完善部门间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合力。

“宏观调控将更具综合性。”连平认为,2025年打好政策“组合拳”,需要各部门、各主责单位加强配合,各项政策措施出台与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全方位推进各项配合工作,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果。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无论是扩大有效需求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采取更多有效有力的措施。2025年,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应加快、加力调整优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发挥好政策集成效应,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回升,从根本上稳定经营主体信心、激发市场有效需求。

会议还确定,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前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已就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工作部署。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预计,接下来将加快推进财税体制、社保制度、科技创新机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落地。

(彭扬欧阳剑环)

【责任编辑:刁云娇】
会议还确定,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前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已就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工作部署。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2025年稳增长政策力度将显著加大的强烈信号后,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细化了宏观政策施策“任务书”。

专家表示,2025年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将显著增强。比如,提高财政赤字率、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准降息,等等。同时,在“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要求之下,财政、货币、就业等各方面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会更加注重协同配合,打好“组合拳”,更好发挥政策效能,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提高财政赤字率

会议要求,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信达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解运亮认为,2025年赤字率目标可能突破此前高点。近几年,我国财政赤字率目标最高为2023年的3.8%左右,2025年赤字率目标可能为4%。

“2025年,有望推出更大力度的财政政策。”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全年有望安排赤字率4%-4.5%,以释放政策加码信号,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同时,将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产业基础再造与制造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基本民生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仍将是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重要抓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2025年除了将发行1万亿元左右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外,还将发行1.5万亿元至2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除继续支持“两重”投资外,特别国债对“两新”的支持力度会从今年的3000亿元加大到6000亿元。连平预计,明年地方专项债额度将提升至6万亿元以上,其中包含2.8万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额度。

适时降准降息

会议要求,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供给、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推动信贷加快增长,促进需求扩张。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定调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的决心。“适时降准降息”意味着今年底到明年初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放松,这将有助于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给市场带来新的强劲预期。”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2024年12月至2025年一季度,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利率方面,在降息加力稳增长的同时,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也是央行施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此外,专家表示,“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的新提法,或意味着未来央行将在支持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增强政策合力

会议要求,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完善部门间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合力。

“宏观调控将更具综合性。”连平认为,2025年打好政策“组合拳”,需要各部门、各主责单位加强配合,各项政策措施出台与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全方位推进各项配合工作,进一步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果。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无论是扩大有效需求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采取更多有效有力的措施。2025年,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应加快、加力调整优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发挥好政策集成效应,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回升,从根本上稳定经营主体信心、激发市场有效需求。

会议还确定,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前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已就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工作部署。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预计,接下来将加快推进财税体制、社保制度、科技创新机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落地。

(彭扬欧阳剑环)

【责任编辑:刁云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