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奇巧技——核雕的记忆与技艺》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展,以105件/套明清至今的核雕精品,发掘核雕作为宫廷艺术收藏品与民间工艺品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及明清以来的工艺传承。
“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雕,又称果核雕刻,是中国传统的微型雕刻工艺,最早见于明朝的文献记录中。匠人们利用果核的自然形态和起伏变化,采用雕、镂、镌、锉、凿、钻等技法,在其上雕刻出各色人物、花鸟、兽虫、山水、舟船、楼阁等形象和文字内容。明朝的《核舟记》,使核雕这一非遗技艺为大众所熟知,径寸之间展现的精湛技法令人赞叹不已。
核雕是苏州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之一,《核舟记》中所描写的核舟,就是明代苏州核雕艺人王叔远的作品。2008年,核雕(光福核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吴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核雕艺术起初只是在果核上简单地篆刻文字。至清朝中期时,核雕艺术达到鼎盛,甚至促使清宫造办处参与设计、雕琢核雕。核雕的题材也从古人诗词等,向世俗生活拓展。技巧上由圆雕、浮雕、镂空雕等技法相结合,形成了雍容华贵的风格。在广州十三行,还有外商订购西洋主题图案的核雕,令核雕这一中国传统技艺扬名海外。
核雕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表示,核雕是一种小门类展品,少有博物馆会给予特别的关注。此次展览完整地将从明代至近代的核雕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有利于研究者今后更为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核雕技艺。(记者 钟升)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7日,《奇巧技——核雕的记忆与技艺》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展,以105件/套明清至今的核雕精品,发掘核雕作为宫廷艺术收藏品与民间工艺品的深厚历史人文底蕴,及明清以来的工艺传承。
“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雕,又称果核雕刻,是中国传统的微型雕刻工艺,最早见于明朝的文献记录中。匠人们利用果核的自然形态和起伏变化,采用雕、镂、镌、锉、凿、钻等技法,在其上雕刻出各色人物、花鸟、兽虫、山水、舟船、楼阁等形象和文字内容。明朝的《核舟记》,使核雕这一非遗技艺为大众所熟知,径寸之间展现的精湛技法令人赞叹不已。
核雕是苏州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之一,《核舟记》中所描写的核舟,就是明代苏州核雕艺人王叔远的作品。2008年,核雕(光福核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吴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核雕艺术起初只是在果核上简单地篆刻文字。至清朝中期时,核雕艺术达到鼎盛,甚至促使清宫造办处参与设计、雕琢核雕。核雕的题材也从古人诗词等,向世俗生活拓展。技巧上由圆雕、浮雕、镂空雕等技法相结合,形成了雍容华贵的风格。在广州十三行,还有外商订购西洋主题图案的核雕,令核雕这一中国传统技艺扬名海外。
核雕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表示,核雕是一种小门类展品,少有博物馆会给予特别的关注。此次展览完整地将从明代至近代的核雕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有利于研究者今后更为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核雕技艺。(记者 钟升)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