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指数|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新华指数

3周前

湖南岳阳、湖北武汉、江西九江、江苏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通过特色景观升级改造,建设沿江生态廊道,将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提升滨水岸线活力,厚植生态优势,打造文化地标,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长江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长江以约占全国20%的流域面积,养育着全国约40%的人口、支撑着全国约40%经济总量。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依赖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围绕水质改善、岸线修复、生物多样性增强和用水效率提高等多方面,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内涵。12月7日,新华指数研究院发布《中国·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报告2024》。报告选取长江沿线36座长江文化发展相对领先的城市作为样本,以长江文化保护、长江文化传承、长江文化发展三项一级指标构建综合量化评价体系。指数立足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在找准各城市特色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长江文化发展”一级指标下设生态文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等多项二级指标,“生态文明”二级指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绿色发展保障文化的情况进行评价。

指数结果显示,生态文明维度得分前15的样本城市为吉安、南京、九江、荆州、宜昌、上海、长沙、杭州、重庆、十堰、无锡、合肥、马鞍山、岳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取得积极进展,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任重而道远。

数据显示,2023年长江干支流水质评价总体为优,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98.5%。长江干流涉嫌违法违规的2441个岸线利用项目均完成整改,共腾退岸线长度162公里。鱼翔浅底,2023年长江流域监测到土著鱼类227种,比2022年增加34种,长江“十年禁渔”行动对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起到明显效果。节水优先,长江流域万元GDP用水量由2017年的70.0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的49.1立方米。

长江沿线城市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织及实施方案细则拟定中不断落实生态保护及修复的内容。其中,四川宜宾等长江上流地区通过源头保护,筑牢长江生态屏障。湖南岳阳、湖北武汉、江西九江、江苏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通过特色景观升级改造,建设沿江生态廊道,将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提升滨水岸线活力,厚植生态优势,打造文化地标,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长江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2023年,吉安市37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13个赣江干流断面保持Ⅱ类,国、省考断面水质排名均为全省第一。南京42个国省考断面连续五年、1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28条入江支流水质连续三年100%达标,秦淮河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大气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的绝对值在南京都市圈排名第一。九江市空气质量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长江干流九江段10个断面连续6年保持Ⅱ类水质,水环境国考断面优良率稳定在100%。

2024年,南京长江文化文明实践带及首批4条主题线路正式亮相,其中不仅包含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中的南京博物院和六朝博物馆,还有将生产岸线成功改造为绿色生态岸线和市民休闲带的扬子江生态公园。据悉,今年南京市将统筹推进南京长江文化文明实践带建设,立足提升生态文化建设,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文明实践带建设,不断实践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湖南岳阳、湖北武汉、江西九江、江苏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通过特色景观升级改造,建设沿江生态廊道,将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提升滨水岸线活力,厚植生态优势,打造文化地标,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长江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长江以约占全国20%的流域面积,养育着全国约40%的人口、支撑着全国约40%经济总量。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依赖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围绕水质改善、岸线修复、生物多样性增强和用水效率提高等多方面,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内涵。12月7日,新华指数研究院发布《中国·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报告2024》。报告选取长江沿线36座长江文化发展相对领先的城市作为样本,以长江文化保护、长江文化传承、长江文化发展三项一级指标构建综合量化评价体系。指数立足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在找准各城市特色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长江文化发展”一级指标下设生态文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等多项二级指标,“生态文明”二级指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绿色发展保障文化的情况进行评价。

指数结果显示,生态文明维度得分前15的样本城市为吉安、南京、九江、荆州、宜昌、上海、长沙、杭州、重庆、十堰、无锡、合肥、马鞍山、岳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取得积极进展,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任重而道远。

数据显示,2023年长江干支流水质评价总体为优,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98.5%。长江干流涉嫌违法违规的2441个岸线利用项目均完成整改,共腾退岸线长度162公里。鱼翔浅底,2023年长江流域监测到土著鱼类227种,比2022年增加34种,长江“十年禁渔”行动对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起到明显效果。节水优先,长江流域万元GDP用水量由2017年的70.0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的49.1立方米。

长江沿线城市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织及实施方案细则拟定中不断落实生态保护及修复的内容。其中,四川宜宾等长江上流地区通过源头保护,筑牢长江生态屏障。湖南岳阳、湖北武汉、江西九江、江苏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通过特色景观升级改造,建设沿江生态廊道,将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提升滨水岸线活力,厚植生态优势,打造文化地标,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努力实现长江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2023年,吉安市37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100%,13个赣江干流断面保持Ⅱ类,国、省考断面水质排名均为全省第一。南京42个国省考断面连续五年、1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28条入江支流水质连续三年100%达标,秦淮河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大气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率的绝对值在南京都市圈排名第一。九江市空气质量连续三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长江干流九江段10个断面连续6年保持Ⅱ类水质,水环境国考断面优良率稳定在100%。

2024年,南京长江文化文明实践带及首批4条主题线路正式亮相,其中不仅包含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中的南京博物院和六朝博物馆,还有将生产岸线成功改造为绿色生态岸线和市民休闲带的扬子江生态公园。据悉,今年南京市将统筹推进南京长江文化文明实践带建设,立足提升生态文化建设,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文明实践带建设,不断实践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