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

东方财富网

2周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延续9月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工作的要求,正视困难、主动作为,把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将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并对2025年经济工作做系统部署。我们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延续9月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工作的要求,正视困难、主动作为,把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

中国银河宏观】坚定信心,主动作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

核心观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将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并对2025年经济工作做系统部署。我们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延续9月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工作的要求,正视困难、主动作为,把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

一是凝心聚力促发展,打好十四五收官之战。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经济总量或人均GDP“翻一番”,对应十四五~十六五时期的年均GDP增速要到4.7%。十四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第一个五年,2025年又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相对积极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5%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维持,在发展中破解各种矛盾问题,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未来国际局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增强微观主体发展信心。

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主动作为、更加给力。财政政策预计更加“主动作为”用好举债空间。从逆周期调控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2025年预算内财政支出增速应在5%左右水平,对应所需的狭义赤字率水平应在3.5%以上,以此能够在年初起到预期引导的作用。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至4.5万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加大“两重”“两新”支持力度,扩大对于特定群体的收入补助,加上特别国债补充商业银行一级资本1万亿元左右,合计预算内政府债务规模在12.5万亿元,预算内赤字率9.1%,此外,考虑新增2万亿化债专项债、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匹配的准财政政策工具加码,广义赤字率水平应在12%左右。

三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力。央行将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保持宽松基调,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其一,“宽货币”方向仍将延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较大空间,为配合财政化债和扩张性政策工具,2025年降准幅度或在100BP-150BP之间。与此同时,加强货币财政协同,预计2025年央行净买入国债超2万亿元,并积极运用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其二,相机抉择实施降息,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全年政策利率的累计降幅可能在20BP,引导5年期LPR下调40~60BP。其三,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四是多措并举扩内需,促消费和惠民生有机结合。把促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加大消费鼓励政策力度。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2025年有望延续、扩围、扩容,在今年全面支持家电、汽车的基础上,明年有望全面支持消费电子、小家电、家具、建材等领域。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两重”和新基建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

五是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重点领域强链补链行动,促进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施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强化市场优胜劣汰,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做到产能有进有退,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六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落实100万套城中村及危房改造计划,继续摸底更多城中改造需求。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土地收储和商品房收储,预计规模可达万亿元级别,稳地价、稳房价,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加大“保交楼”政策实施力度。

七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回应人民群众殷切期盼。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实施多孩家庭补贴。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工作中更加重要的经济社会目标,多措并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宏观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实施之前要充分考虑对于就业的影响。

八是加快三中全会系列改革措施落地,以改革促发展、提振预期。当下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主要起到了稳定预期的作用,而提振预期、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系列改革政策加快落地。一则,通过财税体制改革重塑地方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调节供需结构、增加地方财力,促进“土地财政”向“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转型。二则,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础上,推动央国企合并重组,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提振民间资本投资预期,重启经济“投资-消费-再投资”循环。三则,进一步将“促消费”和“惠民生”有效结合,通过加大社保、医疗、生育、养老支持力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国内有效需求的持续性改善。四则,把提振和发展资本市场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支持长期资本入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风险提示:1.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2. 消费者信心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3. 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4. 国内地方政府和房地产行业风险加剧的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延续9月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工作的要求,正视困难、主动作为,把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将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并对2025年经济工作做系统部署。我们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延续9月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工作的要求,正视困难、主动作为,把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

中国银河宏观】坚定信心,主动作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

核心观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将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并对2025年经济工作做系统部署。我们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延续9月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工作的要求,正视困难、主动作为,把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

一是凝心聚力促发展,打好十四五收官之战。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经济总量或人均GDP“翻一番”,对应十四五~十六五时期的年均GDP增速要到4.7%。十四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第一个五年,2025年又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相对积极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5%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维持,在发展中破解各种矛盾问题,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未来国际局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增强微观主体发展信心。

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主动作为、更加给力。财政政策预计更加“主动作为”用好举债空间。从逆周期调控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2025年预算内财政支出增速应在5%左右水平,对应所需的狭义赤字率水平应在3.5%以上,以此能够在年初起到预期引导的作用。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至4.5万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加大“两重”“两新”支持力度,扩大对于特定群体的收入补助,加上特别国债补充商业银行一级资本1万亿元左右,合计预算内政府债务规模在12.5万亿元,预算内赤字率9.1%,此外,考虑新增2万亿化债专项债、新增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匹配的准财政政策工具加码,广义赤字率水平应在12%左右。

三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力。央行将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保持宽松基调,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其一,“宽货币”方向仍将延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较大空间,为配合财政化债和扩张性政策工具,2025年降准幅度或在100BP-150BP之间。与此同时,加强货币财政协同,预计2025年央行净买入国债超2万亿元,并积极运用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其二,相机抉择实施降息,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全年政策利率的累计降幅可能在20BP,引导5年期LPR下调40~60BP。其三,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四是多措并举扩内需,促消费和惠民生有机结合。把促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加大消费鼓励政策力度。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2025年有望延续、扩围、扩容,在今年全面支持家电、汽车的基础上,明年有望全面支持消费电子、小家电、家具、建材等领域。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两重”和新基建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

五是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重点领域强链补链行动,促进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施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强化市场优胜劣汰,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做到产能有进有退,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六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落实100万套城中村及危房改造计划,继续摸底更多城中改造需求。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土地收储和商品房收储,预计规模可达万亿元级别,稳地价、稳房价,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加大“保交楼”政策实施力度。

七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回应人民群众殷切期盼。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实施多孩家庭补贴。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工作中更加重要的经济社会目标,多措并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宏观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实施之前要充分考虑对于就业的影响。

八是加快三中全会系列改革措施落地,以改革促发展、提振预期。当下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主要起到了稳定预期的作用,而提振预期、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系列改革政策加快落地。一则,通过财税体制改革重塑地方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调节供需结构、增加地方财力,促进“土地财政”向“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转型。二则,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础上,推动央国企合并重组,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提振民间资本投资预期,重启经济“投资-消费-再投资”循环。三则,进一步将“促消费”和“惠民生”有效结合,通过加大社保、医疗、生育、养老支持力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国内有效需求的持续性改善。四则,把提振和发展资本市场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支持长期资本入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风险提示:1.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2. 消费者信心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3. 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4. 国内地方政府和房地产行业风险加剧的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