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张斯文)当前,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保险业始终积极承担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金融强国的使命任务。业内人士指出,绿色发展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必然趋势。
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
“有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远高于过去三十年的平均水平,中国‘一带一路’境外项目面临更为复杂的风险环境。”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2023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要求积极对接实体经济保险需求,开展风险减量服务。建立健全境外项目风险防控机制、精确识别和评估境外项目风险,是提高“一带一路”境外项目风险防控能力的必然要求。
近期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理事会第十次会议、第十次成员大会召开。会上,共同体发布首套境外项目风险远程观测评估体系。
共同体由中再集团、中再产险、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太平财险、人保再保险、国寿财险、中华保险、中银保险、华泰财险等11家国内主要保险、再保险公司于2020年共同发起设立,并设有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管理机构等。目前共同体已有24家成员公司。
记者了解到,该体系具有观测指标全、观测数据多、科技赋能强、发展理念新四方面特点,在实践应用中,可满足建设施工单位、保险机构、融资机构、监管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个性化需求。该体系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共同体成员公司的认可,并一致同意将其应用于业务风险评估实践。
业内人士指出,四年来,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充分发挥行业平台的独特优势,不仅在稳步扩大特殊风险保障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在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核心定价能力、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加强成果共享和技术输出、扩大国际合作网络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有效填补了国内“一带一路”特殊风险保障方面的空白,向行业和世界展现了中国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责任和担当。
加强重点领域绿色保险保障
业内人士指出,绿色发展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绿色保险保障,支持“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为充分发挥中国保险业在“一带一路”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共同体正式发布《“一带一路”绿色保险原则》(以下简称《原则》),明确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组织治理,识别、评估项目环境风险,制定差异化的承保方案等内容。
共同体率先宣布践行《原则》,表示将在《原则》指引下,全力支持“一带一路”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建设。共同体号召和鼓励更多保险主体凝聚共识、加入《原则》,让绿色发展理念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深入实践,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之路。
中国再保总裁助理刘元章表示,下一步,一是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重点领域的风险保障需求。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共同体要准确把握“走出去”企业的特定保险需求,充分发挥共同体机制优势,精准对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核心行业与重要企业,探索一揽子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供稳定、可靠的承保能力支持,成为维护中国海外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坚实力量。
二是要发挥平台作用,推动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共同体要落实好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在“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力度。一方面,要鼓励更多保险主体践行“一带一路”绿色保险原则,通过制定绿色保险方案等方式,引领行业迈向更高标准的绿色实践。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境外项目风险远程观测评估体系在行业的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积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的广泛共享,以及核心技术的有效输出,为行业和“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实现风险管理能力的迭代升级。
三是要把握保险业开放机遇,推动共同体做强做优做大。共同体要坚持深化政策“推进器”、行业“聚合器”的核心使命,做好保险业与各部委、国际保险同业之间高效协同的纽带,不断提升共同体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发挥风险管理的行业优势,积极推动保险业与国家风险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同时,要不断加强与海外合作伙伴的紧密互动与高频交流,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和更加开放的姿态,投身于全球风险治理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塑造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保险业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塑造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的品牌形象。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12月6日电(记者张斯文)当前,我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保险业始终积极承担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现金融强国的使命任务。业内人士指出,绿色发展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必然趋势。
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
“有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远高于过去三十年的平均水平,中国‘一带一路’境外项目面临更为复杂的风险环境。”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2023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要求积极对接实体经济保险需求,开展风险减量服务。建立健全境外项目风险防控机制、精确识别和评估境外项目风险,是提高“一带一路”境外项目风险防控能力的必然要求。
近期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理事会第十次会议、第十次成员大会召开。会上,共同体发布首套境外项目风险远程观测评估体系。
共同体由中再集团、中再产险、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太平财险、人保再保险、国寿财险、中华保险、中银保险、华泰财险等11家国内主要保险、再保险公司于2020年共同发起设立,并设有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管理机构等。目前共同体已有24家成员公司。
记者了解到,该体系具有观测指标全、观测数据多、科技赋能强、发展理念新四方面特点,在实践应用中,可满足建设施工单位、保险机构、融资机构、监管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个性化需求。该体系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共同体成员公司的认可,并一致同意将其应用于业务风险评估实践。
业内人士指出,四年来,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充分发挥行业平台的独特优势,不仅在稳步扩大特殊风险保障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在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核心定价能力、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加强成果共享和技术输出、扩大国际合作网络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有效填补了国内“一带一路”特殊风险保障方面的空白,向行业和世界展现了中国保险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责任和担当。
加强重点领域绿色保险保障
业内人士指出,绿色发展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绿色保险保障,支持“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为充分发挥中国保险业在“一带一路”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共同体正式发布《“一带一路”绿色保险原则》(以下简称《原则》),明确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组织治理,识别、评估项目环境风险,制定差异化的承保方案等内容。
共同体率先宣布践行《原则》,表示将在《原则》指引下,全力支持“一带一路”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建设。共同体号召和鼓励更多保险主体凝聚共识、加入《原则》,让绿色发展理念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深入实践,共同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之路。
中国再保总裁助理刘元章表示,下一步,一是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重点领域的风险保障需求。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共同体要准确把握“走出去”企业的特定保险需求,充分发挥共同体机制优势,精准对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核心行业与重要企业,探索一揽子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供稳定、可靠的承保能力支持,成为维护中国海外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坚实力量。
二是要发挥平台作用,推动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共同体要落实好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在“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力度。一方面,要鼓励更多保险主体践行“一带一路”绿色保险原则,通过制定绿色保险方案等方式,引领行业迈向更高标准的绿色实践。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境外项目风险远程观测评估体系在行业的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积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的广泛共享,以及核心技术的有效输出,为行业和“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实现风险管理能力的迭代升级。
三是要把握保险业开放机遇,推动共同体做强做优做大。共同体要坚持深化政策“推进器”、行业“聚合器”的核心使命,做好保险业与各部委、国际保险同业之间高效协同的纽带,不断提升共同体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发挥风险管理的行业优势,积极推动保险业与国家风险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同时,要不断加强与海外合作伙伴的紧密互动与高频交流,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和更加开放的姿态,投身于全球风险治理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塑造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保险业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塑造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的品牌形象。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