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5日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再次聚焦世界的目光。
当天,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就在前一天,春节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冲上热搜。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春节跻身同一名录,但不同的是,春节是直接“列入”,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则是“转入”。
为什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转入”?“转名录”意味着什么,其背后凝聚着哪些努力,“升级”之后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又将如何织就新“锦绣”?
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意味着什么?
与直观可见的物质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保存于传承人头脑之中,二者紧密依存,不可分割。
为了保护非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据此规定设立了《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及《优秀实践名册》,根据存续力、保护情况对遗产项目进行划分。
“转名录”的起点是退出“急需保护”队列,其意味着一个遗产项目因经过保护、发展而壮大,存续力不断增强,不再“濒临灭绝”。
在世界范围内,首例“转名录”的项目是越南春曲。因为保护工作做得很好,2017年12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破格决定——将其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这一举动引发了全球各界的关注、研究和讨论。
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进行了修改,明确遗产项目可以在两个名录和一个名册之间进行转入和转出。
“转名录”的落点在于实现“地位升级”,更好地推动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发展。
2023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启动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工作。历时一年多,成功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这其中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此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将更灵活、有力、高效。
另一方面,这既展现了海南省在非遗保护工作和黎锦技艺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也有助于彰显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体现了我国履行非遗保护责任和兑现承诺的大国担当。
从不足1000人到2万余人,如何做到的?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传承3000余年,该技艺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
该遗产项目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在认识和利用植物纤维、染料的长期实践中,黎族妇女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由纺、染、织、绣四类技艺构成的完整体系。以此制成的纺织品,如贯首衣、被单、筒裙、头巾、花帽、壁挂等,统称为“黎锦”。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掌握该技艺的黎族妇女在20世纪50年代约有5万人,到20世纪70年代数量减少了一大半,2009年时人数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这项技艺的传承陷入危机,濒临灭绝。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后,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这一技艺的保护,各级政府部门先是开展了大量的普查与保存工作,其后又从多方面推进传承发展——
以人为本。改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的生活条件,给予传承人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并要求代表性传承人开课授徒。
扩大队伍。五指山、三亚、保亭等市县广泛打造黎锦传承村和开设传习所,扩大传承人队伍,卓有成效地发扬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促使该技艺传承后继有人。
全面推广。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该项技艺实践课,乐东、陵水、昌江、保亭、琼中、白沙等地建成了5个300平方米的黎锦技艺传习馆和16个传承村;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研培计划”、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中发展壮大黎锦产业。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护机制、增设非遗工坊、建设产业联盟、建设原材料基地……如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已超过2万人。
这一系列保护成效,既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贡献了非遗保护的“中国方案”。
得益于此,这几年,黎锦在国际上正被越来越多人所看见、所了解——
2023年4月,在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周,举办中国海南黎族文化交流活动,现场黎锦服饰走秀闪耀米兰。
2023年6月,“根与魂——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举办,黎锦秀在“大三巴”牌坊受国际游客瞩目。
2024年5月,在马耳他、德国、保加利亚三国举办“南溟技忆百卉千华”——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欧洲三国巡回展,在国际传播中反响强烈。
2024年9月,五指山的黎锦走进巴黎时装周的秀场,受到国际时尚界的关注。
从“保护力”转轨到“可见度”,新篇章怎么写?
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在我国尚属首次。
“转名录”,变的不只是名录的名称。《急需保护名录》和《代表作名录》设置的目的不一样。前者是要提升“保护力”,确保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后者是要提升“可见度”,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对话,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让其见证人类的创造力。
从“保护力”转轨到“可见度”,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要想织就新“锦绣”,还要创新更多“技法”。
站上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的消息公布后,海南省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紧锣密鼓地联合筹备举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成就展。这一在北京开展的展览旨在充分展现海南非遗保护成就,以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现代生活连接、融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成果。
接下来,还要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站上更多更大的舞台,促进交流和对话,讲好文化遗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族团结融合、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为世界各地其他非遗项目、民间技艺提供启发经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立足独特优势,打造靓丽名片——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的成功将成为国际非遗保护经典案例,黎锦也将成为重要的国际文化传播品牌。
目前,海南正在拟制《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年)》,争取到2029年,全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传承发展体系更加健全,保护传承水平全面提升,产业化发展更上台阶,国际国内传播更广泛更深入,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靓丽文化名片。
同时,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的核心不能改变。要通过品牌推广、技艺创新、交流培训等举措,不断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带动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让“靓丽名片”成为“金字招牌”。
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沉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又一次“焕新破圈”。把握好“转名录”这一契机,我们期待,从海南深山走出来的黎锦,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为人类文明传承提供更多的经验启示!
北京时间12月5日晚,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再次聚焦世界的目光。
当天,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就在前一天,春节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冲上热搜。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春节跻身同一名录,但不同的是,春节是直接“列入”,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则是“转入”。
为什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转入”?“转名录”意味着什么,其背后凝聚着哪些努力,“升级”之后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又将如何织就新“锦绣”?
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意味着什么?
与直观可见的物质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保存于传承人头脑之中,二者紧密依存,不可分割。
为了保护非遗,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据此规定设立了《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及《优秀实践名册》,根据存续力、保护情况对遗产项目进行划分。
“转名录”的起点是退出“急需保护”队列,其意味着一个遗产项目因经过保护、发展而壮大,存续力不断增强,不再“濒临灭绝”。
在世界范围内,首例“转名录”的项目是越南春曲。因为保护工作做得很好,2017年12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破格决定——将其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这一举动引发了全球各界的关注、研究和讨论。
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进行了修改,明确遗产项目可以在两个名录和一个名册之间进行转入和转出。
“转名录”的落点在于实现“地位升级”,更好地推动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发展。
2023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启动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工作。历时一年多,成功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这其中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此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将更灵活、有力、高效。
另一方面,这既展现了海南省在非遗保护工作和黎锦技艺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也有助于彰显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体现了我国履行非遗保护责任和兑现承诺的大国担当。
从不足1000人到2万余人,如何做到的?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传承3000余年,该技艺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
该遗产项目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在认识和利用植物纤维、染料的长期实践中,黎族妇女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由纺、染、织、绣四类技艺构成的完整体系。以此制成的纺织品,如贯首衣、被单、筒裙、头巾、花帽、壁挂等,统称为“黎锦”。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掌握该技艺的黎族妇女在20世纪50年代约有5万人,到20世纪70年代数量减少了一大半,2009年时人数已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这项技艺的传承陷入危机,濒临灭绝。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后,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这一技艺的保护,各级政府部门先是开展了大量的普查与保存工作,其后又从多方面推进传承发展——
以人为本。改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的生活条件,给予传承人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并要求代表性传承人开课授徒。
扩大队伍。五指山、三亚、保亭等市县广泛打造黎锦传承村和开设传习所,扩大传承人队伍,卓有成效地发扬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促使该技艺传承后继有人。
全面推广。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该项技艺实践课,乐东、陵水、昌江、保亭、琼中、白沙等地建成了5个300平方米的黎锦技艺传习馆和16个传承村;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研培计划”、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中发展壮大黎锦产业。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护机制、增设非遗工坊、建设产业联盟、建设原材料基地……如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已超过2万人。
这一系列保护成效,既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贡献了非遗保护的“中国方案”。
得益于此,这几年,黎锦在国际上正被越来越多人所看见、所了解——
2023年4月,在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周,举办中国海南黎族文化交流活动,现场黎锦服饰走秀闪耀米兰。
2023年6月,“根与魂——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举办,黎锦秀在“大三巴”牌坊受国际游客瞩目。
2024年5月,在马耳他、德国、保加利亚三国举办“南溟技忆百卉千华”——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欧洲三国巡回展,在国际传播中反响强烈。
2024年9月,五指山的黎锦走进巴黎时装周的秀场,受到国际时尚界的关注。
从“保护力”转轨到“可见度”,新篇章怎么写?
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在我国尚属首次。
“转名录”,变的不只是名录的名称。《急需保护名录》和《代表作名录》设置的目的不一样。前者是要提升“保护力”,确保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后者是要提升“可见度”,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对话,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让其见证人类的创造力。
从“保护力”转轨到“可见度”,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要想织就新“锦绣”,还要创新更多“技法”。
站上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名录”的消息公布后,海南省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紧锣密鼓地联合筹备举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成就展。这一在北京开展的展览旨在充分展现海南非遗保护成就,以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现代生活连接、融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成果。
接下来,还要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站上更多更大的舞台,促进交流和对话,讲好文化遗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族团结融合、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为世界各地其他非遗项目、民间技艺提供启发经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立足独特优势,打造靓丽名片——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的成功将成为国际非遗保护经典案例,黎锦也将成为重要的国际文化传播品牌。
目前,海南正在拟制《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年)》,争取到2029年,全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传承发展体系更加健全,保护传承水平全面提升,产业化发展更上台阶,国际国内传播更广泛更深入,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靓丽文化名片。
同时,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的核心不能改变。要通过品牌推广、技艺创新、交流培训等举措,不断推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带动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让“靓丽名片”成为“金字招牌”。
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沉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又一次“焕新破圈”。把握好“转名录”这一契机,我们期待,从海南深山走出来的黎锦,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为人类文明传承提供更多的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