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报名Pepperstone线下讲座▲
共1763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挺庆幸当时去了机场而不是民政局,不然婚姻可能就结束了,我们真的都应该感谢澳洲。
7年前,张女士在红灯频闪的婚姻危机里,选择和丈夫一起移民澳洲。
也许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又或许是因为对财产分配的考量,两人在奔四的人生道路上最终选择了定居悉尼。
然而,让张女士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跨越重洋的迁徙却拯救了自己的“丧偶式”婚姻。
“一开始日子很苦,办移民嘛,我们一开始是走163的,本来想着移完民了就了断吧,谁知道后来(163商业移民签证)被砍掉了,我们就一直辗转想办法,最后走的偏远地区……现在想想,这些苦真的没有白吃,怎么说呢,患难面前见真情,才是婚姻原本的样子吧。”
所谓“丧偶式”婚姻,是指婚姻中夫妻一方不履行婚姻或家庭义务,只在名义上存在的一种婚姻状态。
比如,其中一方以工作和应酬等事宜为由,将家庭责任、对后代的教育以及家庭关爱等义务完全抛给另一方,长期以甩手掌柜的模式在婚姻生活中进行“自动驾驶”模式,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这个残酷而现实的名词最早在2017年出现,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面临这一危机。
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离婚率在过去10年间出现了明显上升,离婚夫妻数量从2013年的130万对左右一路攀升至2019年的峰值470万对。在随后的几年里,虽然离婚数量出现了回落,但是结婚人数也出现了下降。
除了为转移房产和资产进行“战略离婚”的以外,绝大多数的夫妻面临的是经济环境、隔代文化冲突,以及价值观分歧带来的长期挑战。
这种损耗把数百万对夫妻的婚姻推进了坟墓。
在张女士看来,被困在婚姻围城里的许多中国夫妻都面临三大挑战:对婚姻生活自主权的干涉、对子女教育权的脱管,以及普世价值观对成功的痴迷。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感觉您提的这三点总结得非常严谨,相信您一定是深有感受的,能和我们逐个聊聊吗?”
张女士:“从婚姻生活自主权开始吧,我和身边朋友的感受是许多父母经常介入夫妻生活,电视剧里那些桥段基本都发生在了我们身上……父母悄悄配了我们新家的钥匙,每天过来给你做饭打扫卫生,把你内衣翻出来洗,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然后每天必须坐在一起吃饭……好不容易到周末了,夫妻俩准备浪漫一下,嘿,老太太又来了。”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有的家庭会不会因为平日里工作忙,所以需要父母来搭把手呢?”
张女士:“你说的没错,其实出发点应该是善良的,但是真正的帮忙应该是看对方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厢情愿去硬塞给别人,我这么说肯定会有很多人不乐意,但这种强行介入子女婚姻的行为就是在破坏私生活,夫妻之间都没有时间在一起相处,哪里还会有爱情呢?”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那您觉得移民到澳洲以后拉开了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是不是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
广告
广告
张女士:“这种安全距离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澳洲人对爱情和生活的价值观。每次晚饭后去海边或者公园散步,你都会看见很多夫妻牵着手带着孩子,这不论年龄的,老头老太太也一样,穿着得体一起到三顶帽子餐厅(注:澳洲标准的米其林三星)吃烛光晚餐……这种画面在国内我从来没见过,澳洲人对家庭的重视,中国是比不了的。”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您刚才还提到了子女的教育,这个怎么讲?”
张女士:“我记得你们之前登过一片关于父母移民澳洲的,有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就是老人千里迢迢来澳洲帮忙带孩子,然后让孩子在学校大会上背唐诗那篇。我觉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父母和老人的价值观本来就是隔代的,有的老人很热心,直接承包了父母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义务……但是长期下去,孩子作为夫妻家庭的纽带就失效了。”
“我再举个例子,澳洲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比如入学一百日(100 Days at School)、慈善募捐、运动会等等,父母双方几乎都会去参加,但是你看国内,有多少爸爸连孩子在几年级几班都搞不清楚……澳洲的这种氛围本身就是正能量,家庭之间也会有良性竞争。”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确实,在澳洲很多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那您认为这种正能量是否也存在于澳洲社会的其他地方呢?”
张女士:“这种价值观延伸出去就是对生活的心态变得很平和,再说远一点,澳洲贫富差距并不大,而且税收高,所以社会里的戾气也少很多……除非你专门去混有酒桌文化的圈子,不然大部分公司最多就是圣诞新年的时候搞个party,绝对不会影响家庭生活。”
确实,作为国际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澳大利亚在维持社会贫富差距方面长期表现稳定,其基尼系数仅为0.32(0代表财富完全平等,1代表完全不平等)。
澳大利亚的税收制度在维护社会安定的同时,也为每个家庭创造了享受生活的时间。
另外,澳洲还在今年8月通过了一条全新的劳动法(Right to Disconnect),规定员工在下班后有权利拒绝接听工作电话或回复邮件(除非紧急情况),而雇主一旦违反,将面临最高9.4万澳元的罚款。
所以,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才让澳洲成为了一个幸福指数排名全球前十名的国家。
而重塑人与人、家与家之间本来的关系,也许正是解救“丧偶式”婚姻的良药。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推荐阅读
03
12-2023
02
12-2023
01
12-2023
推广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下方直接点赞、推荐一下
▲扫码报名Pepperstone线下讲座▲
共1763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挺庆幸当时去了机场而不是民政局,不然婚姻可能就结束了,我们真的都应该感谢澳洲。
7年前,张女士在红灯频闪的婚姻危机里,选择和丈夫一起移民澳洲。
也许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又或许是因为对财产分配的考量,两人在奔四的人生道路上最终选择了定居悉尼。
然而,让张女士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跨越重洋的迁徙却拯救了自己的“丧偶式”婚姻。
“一开始日子很苦,办移民嘛,我们一开始是走163的,本来想着移完民了就了断吧,谁知道后来(163商业移民签证)被砍掉了,我们就一直辗转想办法,最后走的偏远地区……现在想想,这些苦真的没有白吃,怎么说呢,患难面前见真情,才是婚姻原本的样子吧。”
所谓“丧偶式”婚姻,是指婚姻中夫妻一方不履行婚姻或家庭义务,只在名义上存在的一种婚姻状态。
比如,其中一方以工作和应酬等事宜为由,将家庭责任、对后代的教育以及家庭关爱等义务完全抛给另一方,长期以甩手掌柜的模式在婚姻生活中进行“自动驾驶”模式,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这个残酷而现实的名词最早在2017年出现,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面临这一危机。
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离婚率在过去10年间出现了明显上升,离婚夫妻数量从2013年的130万对左右一路攀升至2019年的峰值470万对。在随后的几年里,虽然离婚数量出现了回落,但是结婚人数也出现了下降。
除了为转移房产和资产进行“战略离婚”的以外,绝大多数的夫妻面临的是经济环境、隔代文化冲突,以及价值观分歧带来的长期挑战。
这种损耗把数百万对夫妻的婚姻推进了坟墓。
在张女士看来,被困在婚姻围城里的许多中国夫妻都面临三大挑战:对婚姻生活自主权的干涉、对子女教育权的脱管,以及普世价值观对成功的痴迷。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感觉您提的这三点总结得非常严谨,相信您一定是深有感受的,能和我们逐个聊聊吗?”
张女士:“从婚姻生活自主权开始吧,我和身边朋友的感受是许多父母经常介入夫妻生活,电视剧里那些桥段基本都发生在了我们身上……父母悄悄配了我们新家的钥匙,每天过来给你做饭打扫卫生,把你内衣翻出来洗,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然后每天必须坐在一起吃饭……好不容易到周末了,夫妻俩准备浪漫一下,嘿,老太太又来了。”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有的家庭会不会因为平日里工作忙,所以需要父母来搭把手呢?”
张女士:“你说的没错,其实出发点应该是善良的,但是真正的帮忙应该是看对方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厢情愿去硬塞给别人,我这么说肯定会有很多人不乐意,但这种强行介入子女婚姻的行为就是在破坏私生活,夫妻之间都没有时间在一起相处,哪里还会有爱情呢?”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那您觉得移民到澳洲以后拉开了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是不是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
广告
广告
张女士:“这种安全距离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澳洲人对爱情和生活的价值观。每次晚饭后去海边或者公园散步,你都会看见很多夫妻牵着手带着孩子,这不论年龄的,老头老太太也一样,穿着得体一起到三顶帽子餐厅(注:澳洲标准的米其林三星)吃烛光晚餐……这种画面在国内我从来没见过,澳洲人对家庭的重视,中国是比不了的。”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您刚才还提到了子女的教育,这个怎么讲?”
张女士:“我记得你们之前登过一片关于父母移民澳洲的,有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就是老人千里迢迢来澳洲帮忙带孩子,然后让孩子在学校大会上背唐诗那篇。我觉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父母和老人的价值观本来就是隔代的,有的老人很热心,直接承包了父母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义务……但是长期下去,孩子作为夫妻家庭的纽带就失效了。”
“我再举个例子,澳洲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比如入学一百日(100 Days at School)、慈善募捐、运动会等等,父母双方几乎都会去参加,但是你看国内,有多少爸爸连孩子在几年级几班都搞不清楚……澳洲的这种氛围本身就是正能量,家庭之间也会有良性竞争。”
《澳洲财经见闻》记者:“确实,在澳洲很多事情都必须亲力亲为。那您认为这种正能量是否也存在于澳洲社会的其他地方呢?”
张女士:“这种价值观延伸出去就是对生活的心态变得很平和,再说远一点,澳洲贫富差距并不大,而且税收高,所以社会里的戾气也少很多……除非你专门去混有酒桌文化的圈子,不然大部分公司最多就是圣诞新年的时候搞个party,绝对不会影响家庭生活。”
确实,作为国际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澳大利亚在维持社会贫富差距方面长期表现稳定,其基尼系数仅为0.32(0代表财富完全平等,1代表完全不平等)。
澳大利亚的税收制度在维护社会安定的同时,也为每个家庭创造了享受生活的时间。
另外,澳洲还在今年8月通过了一条全新的劳动法(Right to Disconnect),规定员工在下班后有权利拒绝接听工作电话或回复邮件(除非紧急情况),而雇主一旦违反,将面临最高9.4万澳元的罚款。
所以,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才让澳洲成为了一个幸福指数排名全球前十名的国家。
而重塑人与人、家与家之间本来的关系,也许正是解救“丧偶式”婚姻的良药。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推荐阅读
03
12-2023
02
12-2023
01
12-2023
推广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下方直接点赞、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