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比亚迪,500000辆!
雷科技
3周前
从年销量完成度来看,比亚迪和零跑率先完成了年销量目标,吉利紧随其后。...新势力方面除了理想和赛力斯,基本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多说一嘴,目前全世界电车公司只有四家盈利,除了这两家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2024年进入最后一个月,车企们纷纷发布了11月的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汽车市场依旧火热,多家车企销量创下历史新高。
比亚迪仍然占绝对优势,11月销量达到50.68万辆。理想虽仍为新势力第一,但交付量略有下滑。零跑与小鹏的月交付量创下纪录,零跑首次超过4万,小鹏首次超过3万。
岁末的钟声已然敲响,车企们开启了更为迅猛、更为激烈的年终冲刺阶段。然而,在比亚迪、理想等优等生背后,大多数车企的增长靠的是以价换量,增收不增利难以持久。
11月继续舞:
多家车企销量创新高
截止12月2日,有约14家车企发布了11月销量数据,电车通整理了目前已发布销量数据的车企,具体如下:
图源:电车通整理制图
从图表来看,大部分车企的11月销量都是同比增长,不过考虑到销量不好的车企可能会延迟发布数据,所以此数据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整个汽车市场的趋势。
11月的销冠无疑还是属于“迪王”的,月销50.68万辆,国内汽车圈无人能敌,同比增长67.87%,没有人知道比亚迪的极限在哪。
截止11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已经高达375.73万辆,率先达成了36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接下来还有1个月时间的年底冲刺,比亚迪年突破年销量400万辆几乎已经尘埃落定,这个成绩即便放眼全球市场,也是名列前茅。
吉利11月也再创新高,销量达到 250,136 辆,同比增长27%,
环比增长10.3%。其中,吉利的新能源销量达到122453辆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13%。
图源:比亚迪
新势力方面,
理想汽车11月交付新车4.87万辆,同比增长18.8%。
不过相比于9月和10月破5万的成绩,11月的成绩稍有回落,但基本也是站稳新势力的头把交椅。截至11月30日,理想汽车2024年共交付44.2万辆,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07.54万辆。
理想之下,零跑变”领跑“,交付量再创记录,11月共交付40169辆,同比增长117%,单月交付首次突破4万辆;前11月累计交付251207辆,同比增长100%。零跑汽车也提前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成为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赛力斯则夺得了11月新势力销量榜的季军,总销量36842辆,同比增长54.58%;
前11月累计销售389566辆,同比增长255.26%。今年以来问界系列产品矩阵持续扩容,问界新M5、新M7Pro、问界M9五座版相继上市,基本都是爆款。
小鹏11月交付30895辆,同比增长54%,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辆。
得益于MONA M03和小鹏P7+的强劲表现,小鹏终于走出了销量“阴霾”,重新回到了它该有的位置。
蔚来11月交付20575辆,同比增长28.9%,前11月累计交付190832辆汽车,同比增长34.4%。
蔚来原本在‘蔚小理’中处于领先地位,如今在竞争中已经落后于小鹏与理想。不过,李斌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明年起蔚来将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乐道和萤火虫品牌将会有新的产品交付,公司将进入更快的增长阶段。
图源:赛力斯
从年销量完成度来看,比亚迪和零跑率先完成了年销量目标,吉利紧随其后。理想前11个月累计交付44.20万辆,其原定80万辆的全年交付量目标也已在6月下调至48万辆,从销量趋势来看,目标完成难度不大。极氪和蔚来还差约4万辆,最后一个月抓紧冲刺还是有点希望。
量涨价跌,
多少车企赔本赚吆喝?
尽管各家车企都在11月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但“赚钱难”的阴云依旧笼罩在整个汽车行业上空。截止目前,只有少数车企依靠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盈利,价格战持续不断,令车企陷入了无休止的低价沼泽中。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4.6%,来到了近10年最低。数据显示,2017-2022年,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维持在2万元以上,2023年下滑至1.7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已降至1.6万元,其中9月仅为1.1万元——这还只是单车毛利润,如果算上智能驾驶等高昂的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公司管理费用,很多车企是卖一台亏一台。
图源:比亚迪方程豹
从各家车企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也能看出,增收不增利成为大多数车企需要面临的问题。
11月20日,蔚来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季度总营收为186.735亿元,环比增长7.0%,然而
季度净亏损50.597亿元
,
同比增亏11.0%,环比增亏0.3%。
极氪第三季度净亏损11.39亿元,小鹏季度净亏损18.1亿元。新势力方面除了理想和赛力斯,基本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多说一嘴,目前全世界电车公司只有四家盈利,除了这两家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即便是大集团,利润率也是一降再降。
作为曾经国内的汽车一哥,上汽集团第三季度营收为1425.60亿元,同比下滑25.58%,
净利润仅有 2.8亿元, 同比下滑93.53%。
广汽集团今年前三个季度,
净利润只有1.2亿元,同比暴跌97.34%,
利润率连1%都不到。
在合资车的巅峰时代,广汽、上汽几乎躺着就把钱给赚了。2018年,广汽净利润就赚了109亿,如今净利润却只剩1.2亿。时隔6年,广汽足足损失了107个亿的净利润。
同样,长安汽车前三季度也陷入“ 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24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营收1109.59亿元,同比增长2.54%;
净利润35.79亿元,同比下滑63.78%。
车企目前正处于两难的矛盾境地。在“价格战”下,如果要利润坚守价格线,就可能要面临份额缩小,甚至在市场中边缘化的风险;一旦“以价换量”,忍痛扩大规模,又需要承担利润下滑,甚至是亏损的可能。
一面销量上涨,一面利润降低,增收不增利,只赚吆喝,车企表面风光,实则生存压力巨大。
2025年,
车企们必须学会“赚钱养家”
近期,比亚迪向供应商发出降价 10% 的函件,预示着明年价格战或将更为激烈。
事实上,根本无需等到2025年,在2024年还剩最后一个月的现在,车企们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以价换量“。
11月25日,特斯拉公布了限时优惠政策,
Model Y限时交付尾款立减1万元,同时可叠加5年0息政策。
该优惠活动适用于Model 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
图源:特斯拉
紧随其后,理想汽车宣布年底限时0息政策:11月29日至12月31日期间,
购买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的用户,可享受最低首付金额3年0息金融方案。
11月1日,鸿蒙智行以周年庆的名义拉开了11月权益的帷幕,旗下所有车型都有不同幅度的购车权益,如:
问界M9五座版购车权益可达49999元,包括ADS高阶功能包补贴、1万元选配权益等。
图源:鸿蒙智行
这些玩家已经率先出牌,准备在最后一个月冲刺一波。但这波价格战并没有像此前那般一呼百应,在利润逐渐下滑的背景下,有些车企开始对价格战持反对意见。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表达了对价格战的质疑,
“超出常规的降本,逼得一些厂家偷工减料,甚至造假。一旦引发质量危机,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认为,
“价格战越打越便宜,质量越打越差,服务体验越来越差,走下去企业就完蛋了。”
汽车价格战,如今已让汽车厂商们倍感疲惫。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前也有车企选择退出“价格战”保利润,但很快被证明难以脱身。今年7月,宝马曾宣布因价格战导致门店运营亏损严重,将退出价格竞争,采取降低销量以保持价格的策略,但当月销量大幅下滑,被迫重新入局,进退两难。
眼下,汽车行业正在加速洗牌,贴身肉搏的阶段尚未结束。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车企们要走出困境,或许还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路程。
写在最后
2025年的价格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只有当赢家浮出水面的时候,价格战才会停止。正如李想在 2023 年四季度业绩会上所预测,
智能电动车市场将形成头部集中格局,三个头部品牌有望占据新能源市场近 70% 的份额。
目前比亚迪已占据领先地位,第二、三名的归属仍充满悬念,或许在 2025 年市场竞争中将见分晓。届时,随着市场格局逐渐稳定,价格战有望缓和,但在此之前,车企仍需在销量与利润之间艰难权衡,争取“活下去”。
封面图源:小米汽车
End
从年销量完成度来看,比亚迪和零跑率先完成了年销量目标,吉利紧随其后。...新势力方面除了理想和赛力斯,基本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多说一嘴,目前全世界电车公司只有四家盈利,除了这两家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2024年进入最后一个月,车企们纷纷发布了11月的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汽车市场依旧火热,多家车企销量创下历史新高。
比亚迪仍然占绝对优势,11月销量达到50.68万辆。理想虽仍为新势力第一,但交付量略有下滑。零跑与小鹏的月交付量创下纪录,零跑首次超过4万,小鹏首次超过3万。
岁末的钟声已然敲响,车企们开启了更为迅猛、更为激烈的年终冲刺阶段。然而,在比亚迪、理想等优等生背后,大多数车企的增长靠的是以价换量,增收不增利难以持久。
11月继续舞:
多家车企销量创新高
截止12月2日,有约14家车企发布了11月销量数据,电车通整理了目前已发布销量数据的车企,具体如下:
图源:电车通整理制图
从图表来看,大部分车企的11月销量都是同比增长,不过考虑到销量不好的车企可能会延迟发布数据,所以此数据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整个汽车市场的趋势。
11月的销冠无疑还是属于“迪王”的,月销50.68万辆,国内汽车圈无人能敌,同比增长67.87%,没有人知道比亚迪的极限在哪。
截止11月,比亚迪的累计销量已经高达375.73万辆,率先达成了36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接下来还有1个月时间的年底冲刺,比亚迪年突破年销量400万辆几乎已经尘埃落定,这个成绩即便放眼全球市场,也是名列前茅。
吉利11月也再创新高,销量达到 250,136 辆,同比增长27%,
环比增长10.3%。其中,吉利的新能源销量达到122453辆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13%。
图源:比亚迪
新势力方面,
理想汽车11月交付新车4.87万辆,同比增长18.8%。
不过相比于9月和10月破5万的成绩,11月的成绩稍有回落,但基本也是站稳新势力的头把交椅。截至11月30日,理想汽车2024年共交付44.2万辆,历史累计交付量为107.54万辆。
理想之下,零跑变”领跑“,交付量再创记录,11月共交付40169辆,同比增长117%,单月交付首次突破4万辆;前11月累计交付251207辆,同比增长100%。零跑汽车也提前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成为首个实现这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赛力斯则夺得了11月新势力销量榜的季军,总销量36842辆,同比增长54.58%;
前11月累计销售389566辆,同比增长255.26%。今年以来问界系列产品矩阵持续扩容,问界新M5、新M7Pro、问界M9五座版相继上市,基本都是爆款。
小鹏11月交付30895辆,同比增长54%,单月交付首次突破3万辆。
得益于MONA M03和小鹏P7+的强劲表现,小鹏终于走出了销量“阴霾”,重新回到了它该有的位置。
蔚来11月交付20575辆,同比增长28.9%,前11月累计交付190832辆汽车,同比增长34.4%。
蔚来原本在‘蔚小理’中处于领先地位,如今在竞争中已经落后于小鹏与理想。不过,李斌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表示,明年起蔚来将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乐道和萤火虫品牌将会有新的产品交付,公司将进入更快的增长阶段。
图源:赛力斯
从年销量完成度来看,比亚迪和零跑率先完成了年销量目标,吉利紧随其后。理想前11个月累计交付44.20万辆,其原定80万辆的全年交付量目标也已在6月下调至48万辆,从销量趋势来看,目标完成难度不大。极氪和蔚来还差约4万辆,最后一个月抓紧冲刺还是有点希望。
量涨价跌,
多少车企赔本赚吆喝?
尽管各家车企都在11月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但“赚钱难”的阴云依旧笼罩在整个汽车行业上空。截止目前,只有少数车企依靠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盈利,价格战持续不断,令车企陷入了无休止的低价沼泽中。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 4.6%,来到了近10年最低。数据显示,2017-2022年,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维持在2万元以上,2023年下滑至1.7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行业单车利润已降至1.6万元,其中9月仅为1.1万元——这还只是单车毛利润,如果算上智能驾驶等高昂的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公司管理费用,很多车企是卖一台亏一台。
图源:比亚迪方程豹
从各家车企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也能看出,增收不增利成为大多数车企需要面临的问题。
11月20日,蔚来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季度总营收为186.735亿元,环比增长7.0%,然而
季度净亏损50.597亿元
,
同比增亏11.0%,环比增亏0.3%。
极氪第三季度净亏损11.39亿元,小鹏季度净亏损18.1亿元。新势力方面除了理想和赛力斯,基本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多说一嘴,目前全世界电车公司只有四家盈利,除了这两家就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即便是大集团,利润率也是一降再降。
作为曾经国内的汽车一哥,上汽集团第三季度营收为1425.60亿元,同比下滑25.58%,
净利润仅有 2.8亿元, 同比下滑93.53%。
广汽集团今年前三个季度,
净利润只有1.2亿元,同比暴跌97.34%,
利润率连1%都不到。
在合资车的巅峰时代,广汽、上汽几乎躺着就把钱给赚了。2018年,广汽净利润就赚了109亿,如今净利润却只剩1.2亿。时隔6年,广汽足足损失了107个亿的净利润。
同样,长安汽车前三季度也陷入“ 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24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营收1109.59亿元,同比增长2.54%;
净利润35.79亿元,同比下滑63.78%。
车企目前正处于两难的矛盾境地。在“价格战”下,如果要利润坚守价格线,就可能要面临份额缩小,甚至在市场中边缘化的风险;一旦“以价换量”,忍痛扩大规模,又需要承担利润下滑,甚至是亏损的可能。
一面销量上涨,一面利润降低,增收不增利,只赚吆喝,车企表面风光,实则生存压力巨大。
2025年,
车企们必须学会“赚钱养家”
近期,比亚迪向供应商发出降价 10% 的函件,预示着明年价格战或将更为激烈。
事实上,根本无需等到2025年,在2024年还剩最后一个月的现在,车企们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以价换量“。
11月25日,特斯拉公布了限时优惠政策,
Model Y限时交付尾款立减1万元,同时可叠加5年0息政策。
该优惠活动适用于Model 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车型。
图源:特斯拉
紧随其后,理想汽车宣布年底限时0息政策:11月29日至12月31日期间,
购买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的用户,可享受最低首付金额3年0息金融方案。
11月1日,鸿蒙智行以周年庆的名义拉开了11月权益的帷幕,旗下所有车型都有不同幅度的购车权益,如:
问界M9五座版购车权益可达49999元,包括ADS高阶功能包补贴、1万元选配权益等。
图源:鸿蒙智行
这些玩家已经率先出牌,准备在最后一个月冲刺一波。但这波价格战并没有像此前那般一呼百应,在利润逐渐下滑的背景下,有些车企开始对价格战持反对意见。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表达了对价格战的质疑,
“超出常规的降本,逼得一些厂家偷工减料,甚至造假。一旦引发质量危机,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认为,
“价格战越打越便宜,质量越打越差,服务体验越来越差,走下去企业就完蛋了。”
汽车价格战,如今已让汽车厂商们倍感疲惫。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前也有车企选择退出“价格战”保利润,但很快被证明难以脱身。今年7月,宝马曾宣布因价格战导致门店运营亏损严重,将退出价格竞争,采取降低销量以保持价格的策略,但当月销量大幅下滑,被迫重新入局,进退两难。
眼下,汽车行业正在加速洗牌,贴身肉搏的阶段尚未结束。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车企们要走出困境,或许还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路程。
写在最后
2025年的价格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只有当赢家浮出水面的时候,价格战才会停止。正如李想在 2023 年四季度业绩会上所预测,
智能电动车市场将形成头部集中格局,三个头部品牌有望占据新能源市场近 70% 的份额。
目前比亚迪已占据领先地位,第二、三名的归属仍充满悬念,或许在 2025 年市场竞争中将见分晓。届时,随着市场格局逐渐稳定,价格战有望缓和,但在此之前,车企仍需在销量与利润之间艰难权衡,争取“活下去”。
封面图源:小米汽车
End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比亚迪,500000辆!
雷科技
3周前
比亚迪秦家族第20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
汽车之家
2天前
比亚迪,突发!
中国基金报
4周前
基于生物弹性状态恢复的智能触觉模拟新突破
MEMS
3小时前
OpenAI亲自做机器人!想做下一个波士顿,但路可能偏了?
智能Pro
5小时前
“中国英伟达”猝死于2024
腾讯科技
1天前
李想时隔9个月公开发声:百分百做人形机器人,不做Robotaxi
车东西
1天前
卖爆了!国内首款量产AI拍摄眼镜5万台一天抢光
金融界
1天前
igus的创新电缆导向技术使风力发电机更安全可靠 ,不止于此……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1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