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八个月收缩,同时过去25个月中有24个月呈现收缩状态。这一趋势显示制造业整体仍在低迷中,但部分指标显示出复苏迹象。
制造业PMI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报告显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4%,较10月的46.5%提高了1.9个百分点。虽然指数有所改善,但仍低于50%的扩张临界点,表明制造业活动整体继续萎缩。
新订单指数在连续七个月收缩后回升至50.4%,较10月的47.1%上升3.3个百分点,勉强进入扩张区间;生产指数为46.8%,较10月的46.2%微增0.6个百分点;价格指数为50.3%,比10月的54.8%下降4.5个百分点,显示价格增长放缓;积压订单指数为41.8%,较10月的42.3%下降0.5个百分点,表明订单积压进一步减少;就业指数为48.1%,较10月的44.4%提高3.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状态。
供应链状况改善
供应商交货指数为48.7%,较10月的52%下降3.3个百分点,表明交货速度加快(供应商交货指数低于50%表示交货时间缩短)。同时,库存指数为48.1%,较10月的42.6%大幅上升5.5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库存水平有所改善。
出口订单略有回升,进口仍疲软
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7%,较10月的45.5%提高3.2个百分点,但仍在收缩区间。进口指数为47.6%,比10月的48.3%下降0.7个百分点,显示进口活动持续低迷。
制造业整体状况与行业表现
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商业调查委员会主席Timothy R. Fiore表示:“11月美国制造业活动持续收缩,但收缩速度有所放缓。需求疲软依旧,但可能正在趋于稳定。生产和就业状况虽然仍在收缩,但有所改善。”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和计算机及电子产品是少数实现增长的行业。报告显示,印刷及相关支持活动、塑料与橡胶制品、化学制品、纸制品、交通设备等11个行业则继续收缩,反映出基础行业的疲软状况可能还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改善。
Fiore指出,11月制造业占美国GDP的66%部分出现收缩,高于10月的63%。其中,48%的制造业GDP显示综合PMI®指数低于45%,比10月增加2个百分点,这表明整体制造业弱势格局仍然明显。
不过,供应链状况改善、库存水平提高,以及新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的回升显示出一定的积极信号。尽管如此,整体需求疲软、产品短缺和生产缓慢仍是主要挑战。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11月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八个月收缩,同时过去25个月中有24个月呈现收缩状态。这一趋势显示制造业整体仍在低迷中,但部分指标显示出复苏迹象。
制造业PMI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报告显示,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4%,较10月的46.5%提高了1.9个百分点。虽然指数有所改善,但仍低于50%的扩张临界点,表明制造业活动整体继续萎缩。
新订单指数在连续七个月收缩后回升至50.4%,较10月的47.1%上升3.3个百分点,勉强进入扩张区间;生产指数为46.8%,较10月的46.2%微增0.6个百分点;价格指数为50.3%,比10月的54.8%下降4.5个百分点,显示价格增长放缓;积压订单指数为41.8%,较10月的42.3%下降0.5个百分点,表明订单积压进一步减少;就业指数为48.1%,较10月的44.4%提高3.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状态。
供应链状况改善
供应商交货指数为48.7%,较10月的52%下降3.3个百分点,表明交货速度加快(供应商交货指数低于50%表示交货时间缩短)。同时,库存指数为48.1%,较10月的42.6%大幅上升5.5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库存水平有所改善。
出口订单略有回升,进口仍疲软
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7%,较10月的45.5%提高3.2个百分点,但仍在收缩区间。进口指数为47.6%,比10月的48.3%下降0.7个百分点,显示进口活动持续低迷。
制造业整体状况与行业表现
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商业调查委员会主席Timothy R. Fiore表示:“11月美国制造业活动持续收缩,但收缩速度有所放缓。需求疲软依旧,但可能正在趋于稳定。生产和就业状况虽然仍在收缩,但有所改善。”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和计算机及电子产品是少数实现增长的行业。报告显示,印刷及相关支持活动、塑料与橡胶制品、化学制品、纸制品、交通设备等11个行业则继续收缩,反映出基础行业的疲软状况可能还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改善。
Fiore指出,11月制造业占美国GDP的66%部分出现收缩,高于10月的63%。其中,48%的制造业GDP显示综合PMI®指数低于45%,比10月增加2个百分点,这表明整体制造业弱势格局仍然明显。
不过,供应链状况改善、库存水平提高,以及新订单和出口订单指数的回升显示出一定的积极信号。尽管如此,整体需求疲软、产品短缺和生产缓慢仍是主要挑战。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