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国资国企: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企业观察网

4周前

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大幅提高了钢铁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与能耗,更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工业4.0转型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新的活力。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以创新为引擎,以合作为桥梁,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绘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画卷。

为助力公司绿色转型升级,高桥石化研发并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与净味沥青,自2019年历史性地实现低硫船用燃料油首次出口以来,至今已向全球航运市场供应了155万吨高品质低硫船燃,助力二氧化硫减排9万多吨,生产的净味改性沥青在铺设时可减排刺激性气体60%左右。

电力行业,上海电力长兴岛电厂积极探索实施CCUS项目以减少碳排放,作为国内首套10万吨级燃气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装置,通过减少岛外二氧化碳输入和船运排放,该装置每年合计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相当于种树556万棵。与此同时,上海电力借进博会等平台引进技术设备,积极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应用于公司的闵行燃机项目中。

在通信领域,上海电信在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领域积极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创新利用5G网联无人机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在青浦区金泽镇,上海电信构建的5G低空智联网覆盖了水面至120米高度空间,显著提升了水域治理效率。

在钢铁生产这一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中,上海电信与宝钢股份双向奔赴,深度融合5G通信技术与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自主研发并建立了一套高智能的钢铁生产控制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大幅提高了钢铁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与能耗,更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工业4.0转型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新的活力。

港航方面,中交三航院基于传统主业项目积淀,加速推进数字化产品的自主研发,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加速数智化转型步伐。三航院目前拥有国际领先的MS60三维测量机器人、ProFlex 500 GPS、KNUDSEN 320M测深仪、CHIRP III浅地层剖面仪等347套仪器设备,拥有工程设计和数字化管理软件约230套。

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三航院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包括水运工程装配式结构、桶式结构、生态护岸、电动船舶充换电站配套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建筑废料的循环利用、海水淡化及循环水利用及其他降碳减碳和负碳技术,开展了洋山、舟山、连云港、澳门等一系列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设计合同额达15亿元人民币。此外,三航院利用装配式高桩码头设计技术解决了高桩码头结构装配率低、设计标准化程度不足、施工条件限制多、现场工作量大等问题,形成了高效、绿色的装配式高桩码头关键技术,实现了高桩码头建设的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的国资国企坚定不移地强化创新驱动力,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深化合作机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平行企业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此外,还加速绿色转型步伐,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减少能耗和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编辑:王星)

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大幅提高了钢铁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与能耗,更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工业4.0转型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新的活力。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以创新为引擎,以合作为桥梁,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绘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画卷。

为助力公司绿色转型升级,高桥石化研发并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与净味沥青,自2019年历史性地实现低硫船用燃料油首次出口以来,至今已向全球航运市场供应了155万吨高品质低硫船燃,助力二氧化硫减排9万多吨,生产的净味改性沥青在铺设时可减排刺激性气体60%左右。

电力行业,上海电力长兴岛电厂积极探索实施CCUS项目以减少碳排放,作为国内首套10万吨级燃气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装置,通过减少岛外二氧化碳输入和船运排放,该装置每年合计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相当于种树556万棵。与此同时,上海电力借进博会等平台引进技术设备,积极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应用于公司的闵行燃机项目中。

在通信领域,上海电信在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领域积极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创新利用5G网联无人机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在青浦区金泽镇,上海电信构建的5G低空智联网覆盖了水面至120米高度空间,显著提升了水域治理效率。

在钢铁生产这一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中,上海电信与宝钢股份双向奔赴,深度融合5G通信技术与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自主研发并建立了一套高智能的钢铁生产控制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大幅提高了钢铁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与能耗,更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工业4.0转型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新的活力。

港航方面,中交三航院基于传统主业项目积淀,加速推进数字化产品的自主研发,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加速数智化转型步伐。三航院目前拥有国际领先的MS60三维测量机器人、ProFlex 500 GPS、KNUDSEN 320M测深仪、CHIRP III浅地层剖面仪等347套仪器设备,拥有工程设计和数字化管理软件约230套。

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三航院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包括水运工程装配式结构、桶式结构、生态护岸、电动船舶充换电站配套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建筑废料的循环利用、海水淡化及循环水利用及其他降碳减碳和负碳技术,开展了洋山、舟山、连云港、澳门等一系列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设计合同额达15亿元人民币。此外,三航院利用装配式高桩码头设计技术解决了高桩码头结构装配率低、设计标准化程度不足、施工条件限制多、现场工作量大等问题,形成了高效、绿色的装配式高桩码头关键技术,实现了高桩码头建设的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的国资国企坚定不移地强化创新驱动力,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深化合作机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平行企业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此外,还加速绿色转型步伐,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减少能耗和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编辑:王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