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中海杀疯了,然后呢
杠杆地产
3周前
2024年上半年,中海83%的销售贡献都来自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在北上广深4个城市,中海卖了774亿,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做到了当地市场的TOP1。
文|炸天团 文章来源|
地产大爆炸
2020
年
4
月,三家中国地产巨头因围标北外滩黄金地块,
禁止在上海公开市场三年拿地。
这一处罚力度空前,震慑了整个地产圈,也让其中一家央企跌出上海房企销售榜
TOP50
,陷入低谷。
2024
年,禁令期满,这家央企重回上海滩,
仅用
10
个月时间,就以
602
亿元货值重登榜首,
将低迷的市场搅动得风起云涌。
它就是
中海地产
。
01
今年,中海可谓是
“
杀红了眼
”
,此前入手的优质地块频频创造
“
日光盘
”
奇迹。
3
月底,上海的中海顺昌玖里开盘,当天仅靠一个盘,卖了
197
亿
。
均价高达
17.2
万、套均
4000
万的豪宅,富人们像在菜市场里抢白菜一样抢货,生怕又错过了一次房价暴击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海位于徐汇滨江的中海领邸项目也同样杀疯了。
四次开盘四次售罄,
累计销售额达到233亿元,一举创下全国单盘高层住宅销售纪录。
不止上海,北京的玖序首开
62
亿,深圳的玖序首开
100
亿,中海在一线城市卖出了现象级的行情,似乎没有被市场下行所影响。
从曾经的失意黄浦江畔,到如今独霸销售榜首,中海的逆袭令人惊叹。
但高光表现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也潜藏着隐忧。
02
首先,今年逆周期的市场表现,
中海展现了极其清晰的战略,拿地遵循高保准,力保利润。
2023
年之前,市场低迷,中海策略是做高周转的刚需,薄利多销,保住现金流。
2023
年之后,政策利好频出,融资通道打开,中海迅速调整打法,聚焦一线城市、超二线城市等高能级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核心地段的超级大盘,逢好地必抢。
2023
年,中海是全国拿地冠军,豪掷
1227
亿拿地,其中包括
125
亿拿下深圳湾超总地块,以
128
亿拿下广州海珠地块,以
240
亿拿下上海徐汇区超级地块。
这些超级大盘大多都是城市旧改项目,尽管开发周期长、资金要求高,但凭借优越的地段,成为未来城市地标的可能性极高,利润更是触手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中海精准把握了拿地的市场节奏,集中在竞争对手资金紧张的下半年强势出击,抢下
28
宗地块,而上半年仅拿下
23
宗。
通过这种
“
后发制人
”
的策略,中海不仅锁定了优质资产,还为后续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4
年上半年,中海
83%
的销售贡献都来自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在北上广深
4
个城市,中海卖了
774
亿,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做到了当地市场的
TOP1
。
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是当下行业的确定性,也是支撑中海销售额的压舱石
,换言之,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基本被头部央国企放弃了。
03
中海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同样可圈可点。
在豪宅项目中,中海有意推出
100
平方米的小户型,拉低整体售价,同时备案价低于周边二手房价格,形成罕见的
“
价格倒挂
”
,直接刺激购房者蜂拥而至。
此外,中海在营销上延续了
“
民企打法
”
,
以高密度软文与大规模宣传
“
拉满市场
”
。加之
“
央企顶流
”
光环,中海成功塑造了
“
最安全的房企
”“
豪宅市场新贵
”
的形象,在豪宅领域逐步占据民企退场后的市场空白。
正如中海地产管理层多次强调聚焦三个核心要素:
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
,中海在逆周期里展现前所未有的组织力和定力。
04
尽管中海今年表现抢眼,但未来并非一片坦途,潜在风险值得警惕。
首先是
土地储备问题。
今年上半年,中海的拿地表现明显放缓,
2024
年前
6
月,中海地产权益拿地却降至谷底,仅
120
亿,排名掉至行业第九。
对于重返上海市场,中海地产表现出强烈的补仓意愿,参与了十余宗地块的竞拍,但多数未能如愿以偿。
而在上海最新的一期土拍,总共出让
10
宗地,中海就报名了其中的
7
宗。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中海最终还是如愿拿到了其中一宗地。
但是,以中海现有的土储而言,想要再延续
2024
年势如破竹的销冠势头,显然是有难度的。
其次,
利润点正在悄然下降。
从财报来看,中海的营收已连续三年下滑,与第二名华润的差距逐步缩小,
2021
年上半年,中海地产营收为
1078.79
亿元,华润置地为
737.42
亿元,领先逾
300
亿元。到了
2024
年上半年,中海地产营收
869.35
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缩小至不到百亿元。
“
以价换量
”
策略虽然带来了销量增长,但却压缩了利润空间,单一的
“
爆款红盘
”
难以支撑企业整体盘面,中海还未找到新的增长点。
反观老对手华润,其商业运营不断壮大,上半年商业运营收入
35.4
亿,
5
倍于中海。
未来地产终有一日开发殆尽,运营收入将取而代之,留给中海的转型时间不多了。
结语
曾经的豪宅领域佼佼者如融创和绿城,他们用了
5
至
10
年的时间才成功树立了壹号院、桃花源等项目的卓越声誉。
与之相比,中海
在豪宅领域的扩张仍待接受市场的检验。
豪宅不仅需要产品力,还需品牌积淀与高端服务能力。
随着行业格局大变,原本以工程见长的中海也不得不进入由民营企业主导的豪宅市场,迎接新的挑战。
对于这个转变,是该唏嘘还是该高兴,时间将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往期精选
大动作!华侨城负重过冬
又有新动作!融创中国止跌可期?
10万亿来了!9连板的华夏幸福,还有戏吗
金地集团扎眼!A股房企三季报利润下滑
前3
国统局最新披露!10月很关键
2024年上半年,中海83%的销售贡献都来自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在北上广深4个城市,中海卖了774亿,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做到了当地市场的TOP1。
文|炸天团 文章来源|
地产大爆炸
2020
年
4
月,三家中国地产巨头因围标北外滩黄金地块,
禁止在上海公开市场三年拿地。
这一处罚力度空前,震慑了整个地产圈,也让其中一家央企跌出上海房企销售榜
TOP50
,陷入低谷。
2024
年,禁令期满,这家央企重回上海滩,
仅用
10
个月时间,就以
602
亿元货值重登榜首,
将低迷的市场搅动得风起云涌。
它就是
中海地产
。
01
今年,中海可谓是
“
杀红了眼
”
,此前入手的优质地块频频创造
“
日光盘
”
奇迹。
3
月底,上海的中海顺昌玖里开盘,当天仅靠一个盘,卖了
197
亿
。
均价高达
17.2
万、套均
4000
万的豪宅,富人们像在菜市场里抢白菜一样抢货,生怕又错过了一次房价暴击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海位于徐汇滨江的中海领邸项目也同样杀疯了。
四次开盘四次售罄,
累计销售额达到233亿元,一举创下全国单盘高层住宅销售纪录。
不止上海,北京的玖序首开
62
亿,深圳的玖序首开
100
亿,中海在一线城市卖出了现象级的行情,似乎没有被市场下行所影响。
从曾经的失意黄浦江畔,到如今独霸销售榜首,中海的逆袭令人惊叹。
但高光表现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也潜藏着隐忧。
02
首先,今年逆周期的市场表现,
中海展现了极其清晰的战略,拿地遵循高保准,力保利润。
2023
年之前,市场低迷,中海策略是做高周转的刚需,薄利多销,保住现金流。
2023
年之后,政策利好频出,融资通道打开,中海迅速调整打法,聚焦一线城市、超二线城市等高能级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核心地段的超级大盘,逢好地必抢。
2023
年,中海是全国拿地冠军,豪掷
1227
亿拿地,其中包括
125
亿拿下深圳湾超总地块,以
128
亿拿下广州海珠地块,以
240
亿拿下上海徐汇区超级地块。
这些超级大盘大多都是城市旧改项目,尽管开发周期长、资金要求高,但凭借优越的地段,成为未来城市地标的可能性极高,利润更是触手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中海精准把握了拿地的市场节奏,集中在竞争对手资金紧张的下半年强势出击,抢下
28
宗地块,而上半年仅拿下
23
宗。
通过这种
“
后发制人
”
的策略,中海不仅锁定了优质资产,还为后续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4
年上半年,中海
83%
的销售贡献都来自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在北上广深
4
个城市,中海卖了
774
亿,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做到了当地市场的
TOP1
。
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是当下行业的确定性,也是支撑中海销售额的压舱石
,换言之,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基本被头部央国企放弃了。
03
中海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同样可圈可点。
在豪宅项目中,中海有意推出
100
平方米的小户型,拉低整体售价,同时备案价低于周边二手房价格,形成罕见的
“
价格倒挂
”
,直接刺激购房者蜂拥而至。
此外,中海在营销上延续了
“
民企打法
”
,
以高密度软文与大规模宣传
“
拉满市场
”
。加之
“
央企顶流
”
光环,中海成功塑造了
“
最安全的房企
”“
豪宅市场新贵
”
的形象,在豪宅领域逐步占据民企退场后的市场空白。
正如中海地产管理层多次强调聚焦三个核心要素:
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
,中海在逆周期里展现前所未有的组织力和定力。
04
尽管中海今年表现抢眼,但未来并非一片坦途,潜在风险值得警惕。
首先是
土地储备问题。
今年上半年,中海的拿地表现明显放缓,
2024
年前
6
月,中海地产权益拿地却降至谷底,仅
120
亿,排名掉至行业第九。
对于重返上海市场,中海地产表现出强烈的补仓意愿,参与了十余宗地块的竞拍,但多数未能如愿以偿。
而在上海最新的一期土拍,总共出让
10
宗地,中海就报名了其中的
7
宗。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中海最终还是如愿拿到了其中一宗地。
但是,以中海现有的土储而言,想要再延续
2024
年势如破竹的销冠势头,显然是有难度的。
其次,
利润点正在悄然下降。
从财报来看,中海的营收已连续三年下滑,与第二名华润的差距逐步缩小,
2021
年上半年,中海地产营收为
1078.79
亿元,华润置地为
737.42
亿元,领先逾
300
亿元。到了
2024
年上半年,中海地产营收
869.35
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缩小至不到百亿元。
“
以价换量
”
策略虽然带来了销量增长,但却压缩了利润空间,单一的
“
爆款红盘
”
难以支撑企业整体盘面,中海还未找到新的增长点。
反观老对手华润,其商业运营不断壮大,上半年商业运营收入
35.4
亿,
5
倍于中海。
未来地产终有一日开发殆尽,运营收入将取而代之,留给中海的转型时间不多了。
结语
曾经的豪宅领域佼佼者如融创和绿城,他们用了
5
至
10
年的时间才成功树立了壹号院、桃花源等项目的卓越声誉。
与之相比,中海
在豪宅领域的扩张仍待接受市场的检验。
豪宅不仅需要产品力,还需品牌积淀与高端服务能力。
随着行业格局大变,原本以工程见长的中海也不得不进入由民营企业主导的豪宅市场,迎接新的挑战。
对于这个转变,是该唏嘘还是该高兴,时间将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往期精选
大动作!华侨城负重过冬
又有新动作!融创中国止跌可期?
10万亿来了!9连板的华夏幸福,还有戏吗
金地集团扎眼!A股房企三季报利润下滑
前3
国统局最新披露!10月很关键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中海杀疯了,然后呢
杠杆地产
3周前
12月新机,杀疯了!!!
雷科技
3周前
最后一个月,车企杀疯了
智车科技
2周前
房价,跌不动了?
鸣金网
21小时前
楼市2024 止跌回稳进行时
上海证券报
8小时前
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高铁将于12月26日开通运营
新华财经
20小时前
深圳楼市重磅!安居房满10年可补缴价款换“红本”!
证券时报
1天前
短短五个字,道不尽的窝囊
鸣金网
1天前
豪宅爆燃、公摊争议背后:到底什么才是“好房子”?
吴晓波频道
1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