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头条
提升一亿中产阶级阅读效率
打开
中海杀疯了,然后呢
杠杆地产
4周前
2024年上半年,中海83%的销售贡献都来自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在北上广深4个城市,中海卖了774亿,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做到了当地市场的TOP1。
文|炸天团 文章来源|
地产大爆炸
2020
年
4
月,三家中国地产巨头因围标北外滩黄金地块,
禁止在上海公开市场三年拿地。
这一处罚力度空前,震慑了整个地产圈,也让其中一家央企跌出上海房企销售榜
TOP50
,陷入低谷。
2024
年,禁令期满,这家央企重回上海滩,
仅用
10
个月时间,就以
602
亿元货值重登榜首,
将低迷的市场搅动得风起云涌。
它就是
中海地产
。
01
今年,中海可谓是
“
杀红了眼
”
,此前入手的优质地块频频创造
“
日光盘
”
奇迹。
3
月底,上海的中海顺昌玖里开盘,当天仅靠一个盘,卖了
197
亿
。
均价高达
17.2
万、套均
4000
万的豪宅,富人们像在菜市场里抢白菜一样抢货,生怕又错过了一次房价暴击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海位于徐汇滨江的中海领邸项目也同样杀疯了。
四次开盘四次售罄,
累计销售额达到233亿元,一举创下全国单盘高层住宅销售纪录。
不止上海,北京的玖序首开
62
亿,深圳的玖序首开
100
亿,中海在一线城市卖出了现象级的行情,似乎没有被市场下行所影响。
从曾经的失意黄浦江畔,到如今独霸销售榜首,中海的逆袭令人惊叹。
但高光表现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也潜藏着隐忧。
02
首先,今年逆周期的市场表现,
中海展现了极其清晰的战略,拿地遵循高保准,力保利润。
2023
年之前,市场低迷,中海策略是做高周转的刚需,薄利多销,保住现金流。
2023
年之后,政策利好频出,融资通道打开,中海迅速调整打法,聚焦一线城市、超二线城市等高能级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核心地段的超级大盘,逢好地必抢。
2023
年,中海是全国拿地冠军,豪掷
1227
亿拿地,其中包括
125
亿拿下深圳湾超总地块,以
128
亿拿下广州海珠地块,以
240
亿拿下上海徐汇区超级地块。
这些超级大盘大多都是城市旧改项目,尽管开发周期长、资金要求高,但凭借优越的地段,成为未来城市地标的可能性极高,利润更是触手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中海精准把握了拿地的市场节奏,集中在竞争对手资金紧张的下半年强势出击,抢下
28
宗地块,而上半年仅拿下
23
宗。
通过这种
“
后发制人
”
的策略,中海不仅锁定了优质资产,还为后续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4
年上半年,中海
83%
的销售贡献都来自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在北上广深
4
个城市,中海卖了
774
亿,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做到了当地市场的
TOP1
。
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是当下行业的确定性,也是支撑中海销售额的压舱石
,换言之,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基本被头部央国企放弃了。
03
中海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同样可圈可点。
在豪宅项目中,中海有意推出
100
平方米的小户型,拉低整体售价,同时备案价低于周边二手房价格,形成罕见的
“
价格倒挂
”
,直接刺激购房者蜂拥而至。
此外,中海在营销上延续了
“
民企打法
”
,
以高密度软文与大规模宣传
“
拉满市场
”
。加之
“
央企顶流
”
光环,中海成功塑造了
“
最安全的房企
”“
豪宅市场新贵
”
的形象,在豪宅领域逐步占据民企退场后的市场空白。
正如中海地产管理层多次强调聚焦三个核心要素:
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
,中海在逆周期里展现前所未有的组织力和定力。
04
尽管中海今年表现抢眼,但未来并非一片坦途,潜在风险值得警惕。
首先是
土地储备问题。
今年上半年,中海的拿地表现明显放缓,
2024
年前
6
月,中海地产权益拿地却降至谷底,仅
120
亿,排名掉至行业第九。
对于重返上海市场,中海地产表现出强烈的补仓意愿,参与了十余宗地块的竞拍,但多数未能如愿以偿。
而在上海最新的一期土拍,总共出让
10
宗地,中海就报名了其中的
7
宗。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中海最终还是如愿拿到了其中一宗地。
但是,以中海现有的土储而言,想要再延续
2024
年势如破竹的销冠势头,显然是有难度的。
其次,
利润点正在悄然下降。
从财报来看,中海的营收已连续三年下滑,与第二名华润的差距逐步缩小,
2021
年上半年,中海地产营收为
1078.79
亿元,华润置地为
737.42
亿元,领先逾
300
亿元。到了
2024
年上半年,中海地产营收
869.35
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缩小至不到百亿元。
“
以价换量
”
策略虽然带来了销量增长,但却压缩了利润空间,单一的
“
爆款红盘
”
难以支撑企业整体盘面,中海还未找到新的增长点。
反观老对手华润,其商业运营不断壮大,上半年商业运营收入
35.4
亿,
5
倍于中海。
未来地产终有一日开发殆尽,运营收入将取而代之,留给中海的转型时间不多了。
结语
曾经的豪宅领域佼佼者如融创和绿城,他们用了
5
至
10
年的时间才成功树立了壹号院、桃花源等项目的卓越声誉。
与之相比,中海
在豪宅领域的扩张仍待接受市场的检验。
豪宅不仅需要产品力,还需品牌积淀与高端服务能力。
随着行业格局大变,原本以工程见长的中海也不得不进入由民营企业主导的豪宅市场,迎接新的挑战。
对于这个转变,是该唏嘘还是该高兴,时间将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往期精选
大动作!华侨城负重过冬
又有新动作!融创中国止跌可期?
10万亿来了!9连板的华夏幸福,还有戏吗
金地集团扎眼!A股房企三季报利润下滑
前3
国统局最新披露!10月很关键
2024年上半年,中海83%的销售贡献都来自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在北上广深4个城市,中海卖了774亿,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做到了当地市场的TOP1。
文|炸天团 文章来源|
地产大爆炸
2020
年
4
月,三家中国地产巨头因围标北外滩黄金地块,
禁止在上海公开市场三年拿地。
这一处罚力度空前,震慑了整个地产圈,也让其中一家央企跌出上海房企销售榜
TOP50
,陷入低谷。
2024
年,禁令期满,这家央企重回上海滩,
仅用
10
个月时间,就以
602
亿元货值重登榜首,
将低迷的市场搅动得风起云涌。
它就是
中海地产
。
01
今年,中海可谓是
“
杀红了眼
”
,此前入手的优质地块频频创造
“
日光盘
”
奇迹。
3
月底,上海的中海顺昌玖里开盘,当天仅靠一个盘,卖了
197
亿
。
均价高达
17.2
万、套均
4000
万的豪宅,富人们像在菜市场里抢白菜一样抢货,生怕又错过了一次房价暴击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海位于徐汇滨江的中海领邸项目也同样杀疯了。
四次开盘四次售罄,
累计销售额达到233亿元,一举创下全国单盘高层住宅销售纪录。
不止上海,北京的玖序首开
62
亿,深圳的玖序首开
100
亿,中海在一线城市卖出了现象级的行情,似乎没有被市场下行所影响。
从曾经的失意黄浦江畔,到如今独霸销售榜首,中海的逆袭令人惊叹。
但高光表现的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也潜藏着隐忧。
02
首先,今年逆周期的市场表现,
中海展现了极其清晰的战略,拿地遵循高保准,力保利润。
2023
年之前,市场低迷,中海策略是做高周转的刚需,薄利多销,保住现金流。
2023
年之后,政策利好频出,融资通道打开,中海迅速调整打法,聚焦一线城市、超二线城市等高能级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核心地段的超级大盘,逢好地必抢。
2023
年,中海是全国拿地冠军,豪掷
1227
亿拿地,其中包括
125
亿拿下深圳湾超总地块,以
128
亿拿下广州海珠地块,以
240
亿拿下上海徐汇区超级地块。
这些超级大盘大多都是城市旧改项目,尽管开发周期长、资金要求高,但凭借优越的地段,成为未来城市地标的可能性极高,利润更是触手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中海精准把握了拿地的市场节奏,集中在竞争对手资金紧张的下半年强势出击,抢下
28
宗地块,而上半年仅拿下
23
宗。
通过这种
“
后发制人
”
的策略,中海不仅锁定了优质资产,还为后续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4
年上半年,中海
83%
的销售贡献都来自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在北上广深
4
个城市,中海卖了
774
亿,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做到了当地市场的
TOP1
。
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是当下行业的确定性,也是支撑中海销售额的压舱石
,换言之,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基本被头部央国企放弃了。
03
中海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同样可圈可点。
在豪宅项目中,中海有意推出
100
平方米的小户型,拉低整体售价,同时备案价低于周边二手房价格,形成罕见的
“
价格倒挂
”
,直接刺激购房者蜂拥而至。
此外,中海在营销上延续了
“
民企打法
”
,
以高密度软文与大规模宣传
“
拉满市场
”
。加之
“
央企顶流
”
光环,中海成功塑造了
“
最安全的房企
”“
豪宅市场新贵
”
的形象,在豪宅领域逐步占据民企退场后的市场空白。
正如中海地产管理层多次强调聚焦三个核心要素:
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
,中海在逆周期里展现前所未有的组织力和定力。
04
尽管中海今年表现抢眼,但未来并非一片坦途,潜在风险值得警惕。
首先是
土地储备问题。
今年上半年,中海的拿地表现明显放缓,
2024
年前
6
月,中海地产权益拿地却降至谷底,仅
120
亿,排名掉至行业第九。
对于重返上海市场,中海地产表现出强烈的补仓意愿,参与了十余宗地块的竞拍,但多数未能如愿以偿。
而在上海最新的一期土拍,总共出让
10
宗地,中海就报名了其中的
7
宗。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中海最终还是如愿拿到了其中一宗地。
但是,以中海现有的土储而言,想要再延续
2024
年势如破竹的销冠势头,显然是有难度的。
其次,
利润点正在悄然下降。
从财报来看,中海的营收已连续三年下滑,与第二名华润的差距逐步缩小,
2021
年上半年,中海地产营收为
1078.79
亿元,华润置地为
737.42
亿元,领先逾
300
亿元。到了
2024
年上半年,中海地产营收
869.35
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缩小至不到百亿元。
“
以价换量
”
策略虽然带来了销量增长,但却压缩了利润空间,单一的
“
爆款红盘
”
难以支撑企业整体盘面,中海还未找到新的增长点。
反观老对手华润,其商业运营不断壮大,上半年商业运营收入
35.4
亿,
5
倍于中海。
未来地产终有一日开发殆尽,运营收入将取而代之,留给中海的转型时间不多了。
结语
曾经的豪宅领域佼佼者如融创和绿城,他们用了
5
至
10
年的时间才成功树立了壹号院、桃花源等项目的卓越声誉。
与之相比,中海
在豪宅领域的扩张仍待接受市场的检验。
豪宅不仅需要产品力,还需品牌积淀与高端服务能力。
随着行业格局大变,原本以工程见长的中海也不得不进入由民营企业主导的豪宅市场,迎接新的挑战。
对于这个转变,是该唏嘘还是该高兴,时间将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往期精选
大动作!华侨城负重过冬
又有新动作!融创中国止跌可期?
10万亿来了!9连板的华夏幸福,还有戏吗
金地集团扎眼!A股房企三季报利润下滑
前3
国统局最新披露!10月很关键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新闻
中海杀疯了,然后呢
杠杆地产
4周前
12月新机,杀疯了!!!
雷科技
3周前
最后一个月,车企杀疯了
智车科技
2周前
中央部委定调!关于房地产,重要信号来了!
城市财经
1天前
努力让群众住得健康、住得安全方便
新财网 文
4小时前
现房销售目前正在多地得到有序推行
新财网 文
5小时前
不惜一切力量稳房价!
财金新天地
1天前
畅通要素流动 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迎新进展
财经头条
3天前
这些省市,喜获重要“特权”
刘晓博说楼市
1天前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