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降价10%,比亚迪是不是在「压榨」供应商?

电动星球

4周前

11 月 26 日上午,比亚迪联合徐工集团发布了一系列商用电池新品。但这些新品的热度,完全被一张「截图」盖过。

一张落款时间为 11 月 26 日上午 9 时 11 分,由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发出的邮件截图显示,比亚迪向供应商提出降价 10% 的要求。

何志奇在邮件中提到,要求供应商「认真对待、切实挖掘降本空间、积极推动要求达成」,且要在 12 月 15 日前通过指定系统给出最终报价。

当大家还在为截图的真实性争论不休之时,疑似比亚迪供应商的回应邮件出现在网络上。该邮件点名回复何志奇且用词相对激烈,直指比亚迪对待供应商是「无情压榨」,「让行业陷入低端竞争的死胡同」

不久后,比亚迪何志奇的「要求降价」邮件得到了比亚迪李云飞的侧面回应,他表示「年度议价是行业惯例,非强制要求、可协商推进」

 

至于疑似供应商的回应邮件,其真实性尚未得到确认。

「10%」的降价幅度到底多不多?比亚迪的行为是不是在「压榨」供应商?又会对整个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当网友的情绪已经到位,这两张截图本身的真实性已经不是首要话题。围绕主机厂要求供应商大幅降价背后的是是非非,成为了网友、相关博主们的讨论热点。

「行规而已」

围观者们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种,其中一种视角认为,就算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一事为真,它的做法也并无不妥。

汽车博主「CH_陈函」表示,自己曾有过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工作经历,「要求每年按比例降价」等行为早就存在于行业之中。

同时他认为,「这事不是因为比亚迪而起,也不能指望比亚迪来结束。」

该博主的言论等于佐证了李云飞的回应,主机厂要求供应链降价一事的确是「行规」。另一些的爆料指出,当年吉利汽车也曾向博世等供应链提出降价要求,甚至送出一把印有「快刀斩乱麻」的刀作为暗示。

汽车博主「Gemini-迷你」指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主机厂要求供应链逐年降价」能够成为行规,底气是「你不干(就)换人干」。

 

众所周知,为了保障自身的供应链议价权,绝大多数主机厂都会选择「双供」乃至「多供」的供应链管理方案。以长城汽车为例,其智驾系统供应链就同时包括毫末智行和元戎启行;比亚迪现在的智驾解决,则是由「自研」「Momenta」和「华为」三者并行供应。

在知乎上,认证为「汽车制造业电驱系统总师」的用户「纳兰若冰」解释了比亚迪的供应商策略。

按照他的说法,比亚迪会通过一些规则推动供应商之间的内部竞争。三家供应商各自负责的供货比例差距较大,比亚迪会以一个季度为周期重新议价,然后重新确定供货比例。

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是,原先的主力供应商必须保证每个季度他们的价格都得是最低,否则变成「二供」乃至「三供」后,因为供货量比例的下降会让购置的生产设备造成闲置浪费;对原来的「二供」和「三供」而言,如果能以更低的价格竞争到下个季度比亚迪的主供订单,其业绩将获得极大的同比提升。

由此可见,比亚迪「你不干就换人干」的底气来自两方面,一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出货量,二则是极高的供应链管理手段。

微博博主「说车的大王」也提供了另一个观点,比亚迪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利润情况,要求上游供应链配合降本并无不妥。相反地,如果供应商本身拥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也可以提出涨价的诉求。

「当年,碳酸锂价格从每吨 3 万涨到每吨 60 万,比亚迪不也饱泪认了么?」言下之意是,要求上游供应商降价本身,也是一种市场行为。

而站在普通消费者角度,有网友认为大公司博弈与他们无关,他们关心的是主机厂和供应链的降本,能不能推动整车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新能源车,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似乎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普通民众的观点。

「恶性循环」

站在「反方席」上的围观者们,有另外一种看法。

他们纠结的地方不在于「要求供应商降价」事情本身,「10%」这个数字成为了他们抨击的对象。

有业内人士表态,「供应商逐年降价」能够成为「行规」的前提是其幅度要在合理范围内,比如说上汽大众一般要求 5%,其他的车企要求幅度在 3~5% 之间。

 

至于比亚迪要求的 10%,就有些「狠」了。

举个例子,宁德时代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 31.2%,净利率 14.95%。如果所有的下游主机厂都要求宁德时代降价 10%,其毛利将下降 1/3,净利下降 2/3;作为参考,比亚迪集团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 21.89%,净利率 5.28%,「降价 10%」应用在比亚迪身上,相信也会带来不小的营收打击。

微博网友「施兄评测」透露,事件中的供应商或为美国的工业传感器企业「森萨塔」。据网上公开资料,该公司 2024 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 30.08%,净利率为 4.06%,「降价 10%」的要求应该会为其带来不小的营收压力。

 

从「降价 10%」的要求延伸开去,有网友认为比亚迪这种要求,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行业的恶性循环。

其逻辑是,供应商降价过多的话利润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体业绩;利润的减少必然导致研发投入的减少,从而带来竞争力弱化乃至被逼裁员的结局。

也有网友担心,供应商在降本的过程中会对质量有妥协,最终影响车辆的质量安全。一部分网友则认为,「10%」本身可能只是议价的基数,最终降价多少还有待谈判。但「降本要求信」的用语语气过分强硬,「并不讨人喜欢」。

还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比亚迪本身就是供应链企业的一员,动力电池供应和各种代工业务层出不穷。如果下游企业同样要求弗迪电池降价 10%,比亚迪会作何感想?

这个问题,可能要留给比亚迪内部人员来解答。

价格战压力下的情绪旋涡

在知乎上有不少答主提到了「规模效益」一词,依靠比亚迪庞大的出货量,成功进入比亚迪供应链的供应商们,的确可以凭借「规模效益」摊薄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制造业中,这是「逐年降价」行规被供应商认可的底层逻辑。

但受「价格战」的影响,供应商的生存压力正在剧增。知乎用户「bo colin」透露,比亚迪给供应商的回款周期最长达 9 个月,且需要产品下线才能开始结算款项;据「中国汽车报」报道,甚至有车企将销售压力转嫁给技术供应商,「强制供应商买车/卖车,甚至用库存车抵货款」。

在比亚迪传出「要求供应商降价 10%」后不久,「中国证券报」报道了上汽大通同样要求供应商降价 10% 的消息。至于原因,上汽大通明确表示「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战短时间内难以平息」。

确实,车圈「价格战」在短时间内非但难以平息,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

今年年初,经过一系列价格调整后比亚迪秦 PLUS DM-i 的起售价来到了 7.98 万元,逼得吉利、长安、日产、丰田等车企纷纷跟进。最新消息显示,在叠加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情况下,秦 PLUS DM-i 起售价来到 5.98 万元,再加上一些地方政策,最低价做到了 3.98 万元。

A 级车的价格战,已经打入 5 万元价位段;而以日产天籁、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为代表的燃油 B 级车,也在价格战的压力下纷纷把价格下探至 13 万元价位段。

豪华品牌曾一度退出价格战,但在销量的压力之下先后宣布回归。以宝马为例,纯电动轿车 i3 的落地价重新回到 18 万元,降价超过 10 万元;MINI 则将电动 MINI Cooper 的价格下调了 4 万元。最终,宝马集团在华销量从 8 月份的 34846 辆上涨至 10 月份的 51602 辆,说明豪华品牌的「反价格战」行动已宣告失败。

主机厂拼价格战,让供应商承压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比亚迪在供应链中的强势表现,也让竞争对手们压力倍增。

以动力电池为例,比亚迪动力电池自 2017 年起宣布对外供应,而合作伙伴也从最初的 4 家,增加至 2023 年的 34 家。市场份额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弗迪电池以 16.4% 的份额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占比 36.7% 的宁德时代。

有报道指,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主营业务的弗迪电池,借助比亚迪乘用车业务的规模效应,已经将价格做到 0.32 元/Wh 左右,让二线供应商压力倍增。发布上半年财报的时候,亿纬锂能公开表示动力电池行业也面临着激烈的价格战,「卷不过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依靠价格优势,比亚迪迅速拿下多张「大单」。今年 6 月,报道指比亚迪以「二供」身份拿下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价值 35 亿元的订单;2024 年上市的多款新车,包括小米 SU7、乐道 L60、小鹏 MONA M03 等均搭载弗迪电池。

其中,小鹏 MONA M03 全系搭载弗迪电池,标准版车型电池容量为 51.8kWh 且起售价做到了 11.98 万元——几乎为最便宜的,搭载 51kWh 容量电池的纯电动车。弗迪电池的成本优势不容小视。

主机厂施压、供应链中竞争对手的崛起,为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极大的挑战。「要么卷死,要么饿死」,有从业人员如此形容当下制造业的生存状况。

把「行规」放到大众视野中讨论无非是情感的宣泄,最终主机厂和供应商还是得坐下来,针对「降本」的具体数字进行讨论。「价格战」带来的压力旋涡不会马上消散,「活下去」依然是终极命题。

本文作者:Wallace,来源:电动星球News,原文标题:《「要求」降价10%,比亚迪是不是在「压榨」供应商?》


11 月 26 日上午,比亚迪联合徐工集团发布了一系列商用电池新品。但这些新品的热度,完全被一张「截图」盖过。

一张落款时间为 11 月 26 日上午 9 时 11 分,由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发出的邮件截图显示,比亚迪向供应商提出降价 10% 的要求。

何志奇在邮件中提到,要求供应商「认真对待、切实挖掘降本空间、积极推动要求达成」,且要在 12 月 15 日前通过指定系统给出最终报价。

当大家还在为截图的真实性争论不休之时,疑似比亚迪供应商的回应邮件出现在网络上。该邮件点名回复何志奇且用词相对激烈,直指比亚迪对待供应商是「无情压榨」,「让行业陷入低端竞争的死胡同」

不久后,比亚迪何志奇的「要求降价」邮件得到了比亚迪李云飞的侧面回应,他表示「年度议价是行业惯例,非强制要求、可协商推进」

 

至于疑似供应商的回应邮件,其真实性尚未得到确认。

「10%」的降价幅度到底多不多?比亚迪的行为是不是在「压榨」供应商?又会对整个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当网友的情绪已经到位,这两张截图本身的真实性已经不是首要话题。围绕主机厂要求供应商大幅降价背后的是是非非,成为了网友、相关博主们的讨论热点。

「行规而已」

围观者们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种,其中一种视角认为,就算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一事为真,它的做法也并无不妥。

汽车博主「CH_陈函」表示,自己曾有过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工作经历,「要求每年按比例降价」等行为早就存在于行业之中。

同时他认为,「这事不是因为比亚迪而起,也不能指望比亚迪来结束。」

该博主的言论等于佐证了李云飞的回应,主机厂要求供应链降价一事的确是「行规」。另一些的爆料指出,当年吉利汽车也曾向博世等供应链提出降价要求,甚至送出一把印有「快刀斩乱麻」的刀作为暗示。

汽车博主「Gemini-迷你」指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主机厂要求供应链逐年降价」能够成为行规,底气是「你不干(就)换人干」。

 

众所周知,为了保障自身的供应链议价权,绝大多数主机厂都会选择「双供」乃至「多供」的供应链管理方案。以长城汽车为例,其智驾系统供应链就同时包括毫末智行和元戎启行;比亚迪现在的智驾解决,则是由「自研」「Momenta」和「华为」三者并行供应。

在知乎上,认证为「汽车制造业电驱系统总师」的用户「纳兰若冰」解释了比亚迪的供应商策略。

按照他的说法,比亚迪会通过一些规则推动供应商之间的内部竞争。三家供应商各自负责的供货比例差距较大,比亚迪会以一个季度为周期重新议价,然后重新确定供货比例。

这种做法带来的结果是,原先的主力供应商必须保证每个季度他们的价格都得是最低,否则变成「二供」乃至「三供」后,因为供货量比例的下降会让购置的生产设备造成闲置浪费;对原来的「二供」和「三供」而言,如果能以更低的价格竞争到下个季度比亚迪的主供订单,其业绩将获得极大的同比提升。

由此可见,比亚迪「你不干就换人干」的底气来自两方面,一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出货量,二则是极高的供应链管理手段。

微博博主「说车的大王」也提供了另一个观点,比亚迪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的利润情况,要求上游供应链配合降本并无不妥。相反地,如果供应商本身拥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也可以提出涨价的诉求。

「当年,碳酸锂价格从每吨 3 万涨到每吨 60 万,比亚迪不也饱泪认了么?」言下之意是,要求上游供应商降价本身,也是一种市场行为。

而站在普通消费者角度,有网友认为大公司博弈与他们无关,他们关心的是主机厂和供应链的降本,能不能推动整车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新能源车,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似乎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普通民众的观点。

「恶性循环」

站在「反方席」上的围观者们,有另外一种看法。

他们纠结的地方不在于「要求供应商降价」事情本身,「10%」这个数字成为了他们抨击的对象。

有业内人士表态,「供应商逐年降价」能够成为「行规」的前提是其幅度要在合理范围内,比如说上汽大众一般要求 5%,其他的车企要求幅度在 3~5% 之间。

 

至于比亚迪要求的 10%,就有些「狠」了。

举个例子,宁德时代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 31.2%,净利率 14.95%。如果所有的下游主机厂都要求宁德时代降价 10%,其毛利将下降 1/3,净利下降 2/3;作为参考,比亚迪集团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 21.89%,净利率 5.28%,「降价 10%」应用在比亚迪身上,相信也会带来不小的营收打击。

微博网友「施兄评测」透露,事件中的供应商或为美国的工业传感器企业「森萨塔」。据网上公开资料,该公司 2024 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 30.08%,净利率为 4.06%,「降价 10%」的要求应该会为其带来不小的营收压力。

 

从「降价 10%」的要求延伸开去,有网友认为比亚迪这种要求,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行业的恶性循环。

其逻辑是,供应商降价过多的话利润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体业绩;利润的减少必然导致研发投入的减少,从而带来竞争力弱化乃至被逼裁员的结局。

也有网友担心,供应商在降本的过程中会对质量有妥协,最终影响车辆的质量安全。一部分网友则认为,「10%」本身可能只是议价的基数,最终降价多少还有待谈判。但「降本要求信」的用语语气过分强硬,「并不讨人喜欢」。

还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比亚迪本身就是供应链企业的一员,动力电池供应和各种代工业务层出不穷。如果下游企业同样要求弗迪电池降价 10%,比亚迪会作何感想?

这个问题,可能要留给比亚迪内部人员来解答。

价格战压力下的情绪旋涡

在知乎上有不少答主提到了「规模效益」一词,依靠比亚迪庞大的出货量,成功进入比亚迪供应链的供应商们,的确可以凭借「规模效益」摊薄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制造业中,这是「逐年降价」行规被供应商认可的底层逻辑。

但受「价格战」的影响,供应商的生存压力正在剧增。知乎用户「bo colin」透露,比亚迪给供应商的回款周期最长达 9 个月,且需要产品下线才能开始结算款项;据「中国汽车报」报道,甚至有车企将销售压力转嫁给技术供应商,「强制供应商买车/卖车,甚至用库存车抵货款」。

在比亚迪传出「要求供应商降价 10%」后不久,「中国证券报」报道了上汽大通同样要求供应商降价 10% 的消息。至于原因,上汽大通明确表示「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战短时间内难以平息」。

确实,车圈「价格战」在短时间内非但难以平息,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

今年年初,经过一系列价格调整后比亚迪秦 PLUS DM-i 的起售价来到了 7.98 万元,逼得吉利、长安、日产、丰田等车企纷纷跟进。最新消息显示,在叠加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情况下,秦 PLUS DM-i 起售价来到 5.98 万元,再加上一些地方政策,最低价做到了 3.98 万元。

A 级车的价格战,已经打入 5 万元价位段;而以日产天籁、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为代表的燃油 B 级车,也在价格战的压力下纷纷把价格下探至 13 万元价位段。

豪华品牌曾一度退出价格战,但在销量的压力之下先后宣布回归。以宝马为例,纯电动轿车 i3 的落地价重新回到 18 万元,降价超过 10 万元;MINI 则将电动 MINI Cooper 的价格下调了 4 万元。最终,宝马集团在华销量从 8 月份的 34846 辆上涨至 10 月份的 51602 辆,说明豪华品牌的「反价格战」行动已宣告失败。

主机厂拼价格战,让供应商承压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比亚迪在供应链中的强势表现,也让竞争对手们压力倍增。

以动力电池为例,比亚迪动力电池自 2017 年起宣布对外供应,而合作伙伴也从最初的 4 家,增加至 2023 年的 34 家。市场份额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弗迪电池以 16.4% 的份额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占比 36.7% 的宁德时代。

有报道指,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主营业务的弗迪电池,借助比亚迪乘用车业务的规模效应,已经将价格做到 0.32 元/Wh 左右,让二线供应商压力倍增。发布上半年财报的时候,亿纬锂能公开表示动力电池行业也面临着激烈的价格战,「卷不过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依靠价格优势,比亚迪迅速拿下多张「大单」。今年 6 月,报道指比亚迪以「二供」身份拿下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价值 35 亿元的订单;2024 年上市的多款新车,包括小米 SU7、乐道 L60、小鹏 MONA M03 等均搭载弗迪电池。

其中,小鹏 MONA M03 全系搭载弗迪电池,标准版车型电池容量为 51.8kWh 且起售价做到了 11.98 万元——几乎为最便宜的,搭载 51kWh 容量电池的纯电动车。弗迪电池的成本优势不容小视。

主机厂施压、供应链中竞争对手的崛起,为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商带来极大的挑战。「要么卷死,要么饿死」,有从业人员如此形容当下制造业的生存状况。

把「行规」放到大众视野中讨论无非是情感的宣泄,最终主机厂和供应商还是得坐下来,针对「降本」的具体数字进行讨论。「价格战」带来的压力旋涡不会马上消散,「活下去」依然是终极命题。

本文作者:Wallace,来源:电动星球News,原文标题:《「要求」降价10%,比亚迪是不是在「压榨」供应商?》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