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汽车供应链博弈加剧

新华财经

1周前

价格战”下的汽车市场,降本增效成为车企谋生的“主旋律”,车企为了控制成本和平衡财务压力,必然会要求供应商降价,或者采取延期支付等措施,这种降本压力已经从主机厂传导到了供应商,延迟付款和拖延货款开始对零部件供应商产生连锁反应。

新华财经上海11月27日电(李一帆)近日,一封主题为《2025年比亚迪乘用车降本要求》的邮件流出,内容显示,比亚迪要求相关供应商所供货产品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据邮件内容,比亚迪方面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竞争力,我们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持续降本。

11月27日中午,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其微博上发文称:“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实际上,不止比亚迪,此前,丰田、吉利、长安、理想、宝马等车企均被曝出要求供应商降价的行为。

据报道,在今年8月举行的上汽集团2024年年中干部大会上,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明确提出,集团旗下零部件公司先不要利润,帮忙降成本。贾健旭称,“这个叫 ‘整零同’,我们零部件和整车一条心。你要把你给别人最好的技术、最新的解决方案告诉我,我们在一起,这是根本,这是叫 ‘整零同’。”

“价格战”下的汽车市场,降本增效成为车企谋生的“主旋律”,车企为了控制成本和平衡财务压力,必然会要求供应商降价,或者采取延期支付等措施,这种降本压力已经从主机厂传导到了供应商,延迟付款和拖延货款开始对零部件供应商产生连锁反应。

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作为电动汽车核心供应商的电池企业也感受到了压力,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企业的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逐年增加,无论是回款压力,还是短期偿债的压力都在增大。包括宁德时代这样的龙头企业,也面临着类似的处境,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95.38%。

全球范围内,今年以来,博世、采埃孚、法雷奥、博泽等汽车零部件巨头,接连宣布了裁员计划,博世的裁员降薪方案甚至波及10000名员工。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此前在公开场合称,2023年后,博世也开始被很多车企要求降价15%以上,“甚至有的企业说,你不答应我们就不付款。”

“‘价格战’不会很快结束,压力也还会继续转嫁给供应商。”业内人士表示,“三、四级供应商尤其受到冲击,因为他们无法将影响传递下去。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寻求改善业绩,其中一些正在考虑剥离不盈利的业务。”

“车企作为甲方,拥有强力的话语权,为了保证自身的现金流,车企其实每年都会要求供应商进行所谓的‘年降’,之前燃油车时代的幅度一般在3%-5%左右,但新能源时代,比例更高。此前供应商和车企的价格协议是每年签一次,但现在有的车企一年会跟供应商要两三次价格,甚至有些车企已经和供应商谈起了‘月降’。”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指出,“甚至有车企还会找到所谓的替代供应商,拿他们的价格来倒逼合作的供应商降价。”

也有供应商表示,“一个刚刚谈好的价格,领导不满意,可以马上来一次招标,再次把价格大幅下砍。要么做,要么出局。对于供应商而言,如果不做,工人工资照发、设备折旧无法摊销、现金流压力巨大;如果做,没有利润,但可以养活工人、设备折旧得以摊销,现金流可以转起来,但是,这是持续失血的局面,如果不能熬死对手,其结局就是自己被熬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称,中国汽车行业营收增加但是利润在减少,持续上演的价格战让车企面临着盈利能力下滑的挑战,供应商的生存困境由来已久,只不过“价格战”放大了这个矛盾。

如今,国内整车行业的利润率已经降到不到5%,寒冬已经来临,供应商产业链的“大洗牌”时代正在到来。

然而,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正处在产业格局深度重塑的关键期,一味降本并不能走向持久,如何转变供应链管理思维,探索车企和供应商之间的深化协同合作,从供应链走向共赢链,是汽车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议题。

“整个供应链上中下游应该协同合作,做到共识、共担、共享、共发展,如果整车企业能够与上游、中游的供应商进行联合共创,对供应商企业是非常大的支持,也对整车企业在技术改进、技术提升方面是非常好的支撑。”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童胜坤表示。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价格战”下的汽车市场,降本增效成为车企谋生的“主旋律”,车企为了控制成本和平衡财务压力,必然会要求供应商降价,或者采取延期支付等措施,这种降本压力已经从主机厂传导到了供应商,延迟付款和拖延货款开始对零部件供应商产生连锁反应。

新华财经上海11月27日电(李一帆)近日,一封主题为《2025年比亚迪乘用车降本要求》的邮件流出,内容显示,比亚迪要求相关供应商所供货产品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据邮件内容,比亚迪方面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竞争力,我们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持续降本。

11月27日中午,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其微博上发文称:“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实际上,不止比亚迪,此前,丰田、吉利、长安、理想、宝马等车企均被曝出要求供应商降价的行为。

据报道,在今年8月举行的上汽集团2024年年中干部大会上,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明确提出,集团旗下零部件公司先不要利润,帮忙降成本。贾健旭称,“这个叫 ‘整零同’,我们零部件和整车一条心。你要把你给别人最好的技术、最新的解决方案告诉我,我们在一起,这是根本,这是叫 ‘整零同’。”

“价格战”下的汽车市场,降本增效成为车企谋生的“主旋律”,车企为了控制成本和平衡财务压力,必然会要求供应商降价,或者采取延期支付等措施,这种降本压力已经从主机厂传导到了供应商,延迟付款和拖延货款开始对零部件供应商产生连锁反应。

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作为电动汽车核心供应商的电池企业也感受到了压力,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企业的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逐年增加,无论是回款压力,还是短期偿债的压力都在增大。包括宁德时代这样的龙头企业,也面临着类似的处境,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应收账款同比增幅达95.38%。

全球范围内,今年以来,博世、采埃孚、法雷奥、博泽等汽车零部件巨头,接连宣布了裁员计划,博世的裁员降薪方案甚至波及10000名员工。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此前在公开场合称,2023年后,博世也开始被很多车企要求降价15%以上,“甚至有的企业说,你不答应我们就不付款。”

“‘价格战’不会很快结束,压力也还会继续转嫁给供应商。”业内人士表示,“三、四级供应商尤其受到冲击,因为他们无法将影响传递下去。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寻求改善业绩,其中一些正在考虑剥离不盈利的业务。”

“车企作为甲方,拥有强力的话语权,为了保证自身的现金流,车企其实每年都会要求供应商进行所谓的‘年降’,之前燃油车时代的幅度一般在3%-5%左右,但新能源时代,比例更高。此前供应商和车企的价格协议是每年签一次,但现在有的车企一年会跟供应商要两三次价格,甚至有些车企已经和供应商谈起了‘月降’。”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指出,“甚至有车企还会找到所谓的替代供应商,拿他们的价格来倒逼合作的供应商降价。”

也有供应商表示,“一个刚刚谈好的价格,领导不满意,可以马上来一次招标,再次把价格大幅下砍。要么做,要么出局。对于供应商而言,如果不做,工人工资照发、设备折旧无法摊销、现金流压力巨大;如果做,没有利润,但可以养活工人、设备折旧得以摊销,现金流可以转起来,但是,这是持续失血的局面,如果不能熬死对手,其结局就是自己被熬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称,中国汽车行业营收增加但是利润在减少,持续上演的价格战让车企面临着盈利能力下滑的挑战,供应商的生存困境由来已久,只不过“价格战”放大了这个矛盾。

如今,国内整车行业的利润率已经降到不到5%,寒冬已经来临,供应商产业链的“大洗牌”时代正在到来。

然而,当前中国汽车行业正处在产业格局深度重塑的关键期,一味降本并不能走向持久,如何转变供应链管理思维,探索车企和供应商之间的深化协同合作,从供应链走向共赢链,是汽车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议题。

“整个供应链上中下游应该协同合作,做到共识、共担、共享、共发展,如果整车企业能够与上游、中游的供应商进行联合共创,对供应商企业是非常大的支持,也对整车企业在技术改进、技术提升方面是非常好的支撑。”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童胜坤表示。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