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ETF降费或将到来 涉及部分规模较大的头部宽基ETF

东方财富网

12小时前

其中2021年末至2023年末,两年间股票ETF规模复合增速达28%,2024年以来ETF累计净流入资金规模达到了1.15万亿元,成为各大资金借道入市的重要工具载体。

从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处获悉,新一轮ETF降费或将到来。有基金公司透露,本次降费涉及该公司旗下部分规模较大的头部宽基ETF。

ETF市场崛起:公募基金行业的新篇章 被动投资时代的到来?

近期,中证A500指数系列产品在基金发行市场上占据了中心位置,包括中证A500ETF、中证A500ETF联接、中证A500指数基金和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等,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对被动投资产品的青睐,也可能预示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式迈入被动指数时代。

被动投资的崛起,行业生态重构中

被动投资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市场行情的快速变化使得ETF因其风格鲜明、极致而受到追捧,尤其是对于那些风险收益偏好较高的个人投资者。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能力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在过去几年熊市中,投资者的投资体验不佳,导致他们转向被动投资。此外,投资者教育的推进也提升了人们对被动指数投资的认可度,使得指数投资的优势被更广泛地认识和尝试。

被动指数基金的集中发行对基金行业生态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式进入被动指数时代,被动指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明确未来。其次,行业生态和发展模式将迎来重构,从重首发轻持营、业绩波动大等问题中转型。最后,投资者的认知和理念也在发生重大跨越,从过去看重个人阿尔法收益,到现在更倾向于稳健的贝塔收益。

ETF市场的挑战和发展潜力

尽管ETF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但同质化现象也引起了行业关注。在产品本身趋向同质化的背景下,当下基金公司在售后服务、流动性管理、跟踪精度、体系化运营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差异化优势。

从第一只产品上证50ETF到当下火爆的的中证A500ETF。在面对中证A500系列产品这样的战略品种,没有公司愿意轻易放弃,竞争才刚刚开始。

据了解,国内ETF起步于2004年,实现第一个万亿元用了16年,第二个万亿元和第三个万亿元分别只用了3年和10个月。其中2021年末至2023年末,两年间股票ETF规模复合增速达28%,2024年以来ETF累计净流入资金规模达到了1.15万亿元,成为各大资金借道入市的重要工具载体。

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ETF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美国ETF在美国股市、GDP的占比分别达到了12.7%和23.4%,而A股这一比例仍然只有1.7%和2.9%。政策层面积极鼓励引导ETF产品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不断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给ETF带来了持续的配置需求。资产管理机构也在加速产品的创新和创设,品类更加丰富的ETF产品将满足未来客户更广泛的投资需求。

如今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被动投资的崛起和ETF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需要在产品创新、差异化发展以及提升投资者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未来,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ETF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从投资者行为来看,当前指数基金面临着持有时间短、基金资产管理难题等问题。样本统计数据显示,超八成投资者持有指数基金时长在1年以内,场内投资者更倾向持有1—3个月。这表明投资者对ETF的投资行为正在发生变化,基金公司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其中2021年末至2023年末,两年间股票ETF规模复合增速达28%,2024年以来ETF累计净流入资金规模达到了1.15万亿元,成为各大资金借道入市的重要工具载体。

从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处获悉,新一轮ETF降费或将到来。有基金公司透露,本次降费涉及该公司旗下部分规模较大的头部宽基ETF。

ETF市场崛起:公募基金行业的新篇章 被动投资时代的到来?

近期,中证A500指数系列产品在基金发行市场上占据了中心位置,包括中证A500ETF、中证A500ETF联接、中证A500指数基金和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等,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对被动投资产品的青睐,也可能预示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式迈入被动指数时代。

被动投资的崛起,行业生态重构中

被动投资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市场行情的快速变化使得ETF因其风格鲜明、极致而受到追捧,尤其是对于那些风险收益偏好较高的个人投资者。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能力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在过去几年熊市中,投资者的投资体验不佳,导致他们转向被动投资。此外,投资者教育的推进也提升了人们对被动指数投资的认可度,使得指数投资的优势被更广泛地认识和尝试。

被动指数基金的集中发行对基金行业生态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式进入被动指数时代,被动指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明确未来。其次,行业生态和发展模式将迎来重构,从重首发轻持营、业绩波动大等问题中转型。最后,投资者的认知和理念也在发生重大跨越,从过去看重个人阿尔法收益,到现在更倾向于稳健的贝塔收益。

ETF市场的挑战和发展潜力

尽管ETF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但同质化现象也引起了行业关注。在产品本身趋向同质化的背景下,当下基金公司在售后服务、流动性管理、跟踪精度、体系化运营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差异化优势。

从第一只产品上证50ETF到当下火爆的的中证A500ETF。在面对中证A500系列产品这样的战略品种,没有公司愿意轻易放弃,竞争才刚刚开始。

据了解,国内ETF起步于2004年,实现第一个万亿元用了16年,第二个万亿元和第三个万亿元分别只用了3年和10个月。其中2021年末至2023年末,两年间股票ETF规模复合增速达28%,2024年以来ETF累计净流入资金规模达到了1.15万亿元,成为各大资金借道入市的重要工具载体。

与海外市场相比,国内ETF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美国ETF在美国股市、GDP的占比分别达到了12.7%和23.4%,而A股这一比例仍然只有1.7%和2.9%。政策层面积极鼓励引导ETF产品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不断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给ETF带来了持续的配置需求。资产管理机构也在加速产品的创新和创设,品类更加丰富的ETF产品将满足未来客户更广泛的投资需求。

如今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被动投资的崛起和ETF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需要在产品创新、差异化发展以及提升投资者服务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未来,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ETF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从投资者行为来看,当前指数基金面临着持有时间短、基金资产管理难题等问题。样本统计数据显示,超八成投资者持有指数基金时长在1年以内,场内投资者更倾向持有1—3个月。这表明投资者对ETF的投资行为正在发生变化,基金公司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