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中,日系车企的利润神话正逐渐褪色,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能源时代的汹涌浪潮。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正悄然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日系车企的节节败退,正是这一变革的生动写照。
在新能源的浪潮下,日系车企的利润下滑并非偶然,而是其在新技术、新市场面前犹豫不决、自乱阵脚的必然结果。
近日,日系车企们发布了上半财年的财报。
值得关注的是,五家知名的日系车企利润齐齐下滑,其中在全球拥有超13万名员工的日产汽车利润更是暴跌了94%。
▲图源:中国青年网
曾经,日系车在全球拥有稳定的市场,从来不愁卖。短短几年时间,日系车企集体走下神坛,利润骤降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新能源电动车崛起,是日系车企利润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日系车企节节败退。在2020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4%,到了2024年市场占有率已经跌破12%,更恐怖的是,从目前的趋势看,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会进一步下降。
另一边,比亚迪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在今年10月份,比亚迪的月销量突破了50万辆,在中国每卖三辆新能源车,其中就有一辆是比亚迪。
毫不夸张地说,日系车企在中国失去的市场份额,大部分都被比亚迪吃下了。
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汽车和马自达汽车这五家日本车企利润都出现了下跌。其中丰田汽车的净利润跌了26.4%、而日产汽车的净利润更是暴跌了94%。
为何日产汽车利润大暴跌?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导致了日产汽车今年上半财年利润大幅度下跌。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日本最大车企丰田汽车首次在上半财年利润下滑。
难道这一切都只能赖中国汽车变强了?中国汽车变强,这只是外因。日本车企自乱阵脚、弄虚作假以及举棋不定,这些内因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日本车企的利润崩塌。
不远的时间,就在今年6月份,日本众多车企包括丰田、马自达和日产等都被爆出在量产认证申请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
为了降低成本,这些日本车企的部分车型在认证测试中提交了虚假数据。造假丑闻曝光后,这些日本车企不仅要停止生产和销售这些涉事车型,还要花费重资去做整改,这下真真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但没有节省成本,反而因出现了负面新闻而导致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
受此影响,日本汽车不仅在中国市场卖得差,在全球市场的销量也在明显下降。
面对如此挑战,日本车企开始纷纷缩减产能,裁员以及降薪。其中利润暴跌幅度最大的日产汽车的调整最为引人注目。
▲图源:新华社
日产汽车表示将会缩减全球20%的产能,全球裁员9000人。寒气真是传遍了日本汽车整个行业。
国内合资车企和日系车企的利润变化走出了一样的趋势。
在今年前9个月,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7.39%;归属净利润同比减少39.45%。在整个第三季度,上汽集团的净利润为2.79亿人民币,同比暴跌了93.53%。
▲图源:北京商报
而国内另一个合资车巨头广汽集团同样陷入利润暴跌的困境。最新财报显示,广汽集团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暴跌190.40%,亏损高达13.96亿元。
实际上这也并不奇怪,这些大集团在最辉煌的年份里,利润主要靠日系合资车撑起来。如今日本车企的利润都崩了,合资车企日子也自然不好过。
那些只要和外国车企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就能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不存在了。想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中活下去,国内车企必须要有自己的关键技术。
从合资车车企的成长轨迹看,合资这一模式确实可以将车企推至一定的高度,但却无法靠这一模式在中国汽车行业内获得足够的尊重,甚至在行业转折期也无法获得稳定的营收。
合资车车企一直被诟病的一点是:在燃油车时代,它们靠着外国车企的技术和品牌混得风生水起,但却始终无法创新出自己的技术,燃油车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几乎是0。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时代的到来,合资车车企“不学无术”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了。
另一边,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的成功为众多中国车企甚至是科技企业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研,即便前路困难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合资车企也在谋求转型。以上汽集团为例,近几年来它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利润下跌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特别亮眼。在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交付量为88.6万辆,同比增长了29.5%,但相对前三季度超300万辆的交付量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依然不算高。
慕强的日本人崇拜比亚迪?
虽然比亚迪在中国市场击败了日系车企,但日本人似乎并不讨厌比亚迪,甚至还有一些莫名崇拜。日本确实是慕强的。
在2023年比亚迪在日本拿下了一个“2023年日本风云电动车大赏”的冠军奖项。
同年,日本大型出版社还专门花费巨资拆解了比亚迪海豹,此事在日本成为了热议话题。
▲图源:b站视频截图
拆解完毕之后,日本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关于比亚迪海豹的详解书籍,在书籍封面赫然印着“世界第一的EV制造商”的标语,这足见比亚迪在日本的分量。
不过,即便如此,日本网友还是非常喜爱自己本国的品牌,在选择新能源电动车的时候,考虑的依然是丰田等本土品牌。
日本网友崇拜比亚迪的背后,其实暗含了对日本整个汽车行业的担忧。比亚迪在“打趴”日产之后,下一个想超越的对手将会是丰田。
超越丰田,这有可能吗?有人说这是天方夜谭,毕竟从销量上看,比亚迪远远不如丰田。丰田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销量超过600万辆,而比亚迪在250万辆左右。
正因如此,全球汽车一哥丰田,在经历了数据造假风波以及利润下滑的残酷事实后,对自己仍充满信心,至少它认为自己目前的战略是正确的。
丰田董事长认为新能源纯电动车在全球市场份额最多为30%,而更多市场份额会被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油车占有。基于此,他选择了“多路径技术路线”战略。
这种“多路径技术路线”战略,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毕竟车的种类多,总能押对一种。但也有人表示,这种战略,显示出了丰田对自己任何一类型的汽车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所以只能将鸡蛋分散在多个篮子,以降低风险。
全球汽车产业秩序正在重塑,比亚迪是进攻方,而丰田是防守方。到底攻方能获得最终胜利,还是守方获得胜利?咱们拭目以待。
点个在看 不错过刀哥辣评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中,日系车企的利润神话正逐渐褪色,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能源时代的汹涌浪潮。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正悄然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日系车企的节节败退,正是这一变革的生动写照。
在新能源的浪潮下,日系车企的利润下滑并非偶然,而是其在新技术、新市场面前犹豫不决、自乱阵脚的必然结果。
近日,日系车企们发布了上半财年的财报。
值得关注的是,五家知名的日系车企利润齐齐下滑,其中在全球拥有超13万名员工的日产汽车利润更是暴跌了94%。
▲图源:中国青年网
曾经,日系车在全球拥有稳定的市场,从来不愁卖。短短几年时间,日系车企集体走下神坛,利润骤降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新能源电动车崛起,是日系车企利润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日系车企节节败退。在2020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4%,到了2024年市场占有率已经跌破12%,更恐怖的是,从目前的趋势看,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会进一步下降。
另一边,比亚迪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在今年10月份,比亚迪的月销量突破了50万辆,在中国每卖三辆新能源车,其中就有一辆是比亚迪。
毫不夸张地说,日系车企在中国失去的市场份额,大部分都被比亚迪吃下了。
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丰田、本田、日产、三菱汽车和马自达汽车这五家日本车企利润都出现了下跌。其中丰田汽车的净利润跌了26.4%、而日产汽车的净利润更是暴跌了94%。
为何日产汽车利润大暴跌?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导致了日产汽车今年上半财年利润大幅度下跌。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日本最大车企丰田汽车首次在上半财年利润下滑。
难道这一切都只能赖中国汽车变强了?中国汽车变强,这只是外因。日本车企自乱阵脚、弄虚作假以及举棋不定,这些内因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日本车企的利润崩塌。
不远的时间,就在今年6月份,日本众多车企包括丰田、马自达和日产等都被爆出在量产认证申请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
为了降低成本,这些日本车企的部分车型在认证测试中提交了虚假数据。造假丑闻曝光后,这些日本车企不仅要停止生产和销售这些涉事车型,还要花费重资去做整改,这下真真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但没有节省成本,反而因出现了负面新闻而导致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
受此影响,日本汽车不仅在中国市场卖得差,在全球市场的销量也在明显下降。
面对如此挑战,日本车企开始纷纷缩减产能,裁员以及降薪。其中利润暴跌幅度最大的日产汽车的调整最为引人注目。
▲图源:新华社
日产汽车表示将会缩减全球20%的产能,全球裁员9000人。寒气真是传遍了日本汽车整个行业。
国内合资车企和日系车企的利润变化走出了一样的趋势。
在今年前9个月,上汽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7.39%;归属净利润同比减少39.45%。在整个第三季度,上汽集团的净利润为2.79亿人民币,同比暴跌了93.53%。
▲图源:北京商报
而国内另一个合资车巨头广汽集团同样陷入利润暴跌的困境。最新财报显示,广汽集团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暴跌190.40%,亏损高达13.96亿元。
实际上这也并不奇怪,这些大集团在最辉煌的年份里,利润主要靠日系合资车撑起来。如今日本车企的利润都崩了,合资车企日子也自然不好过。
那些只要和外国车企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就能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不存在了。想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中活下去,国内车企必须要有自己的关键技术。
从合资车车企的成长轨迹看,合资这一模式确实可以将车企推至一定的高度,但却无法靠这一模式在中国汽车行业内获得足够的尊重,甚至在行业转折期也无法获得稳定的营收。
合资车车企一直被诟病的一点是:在燃油车时代,它们靠着外国车企的技术和品牌混得风生水起,但却始终无法创新出自己的技术,燃油车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几乎是0。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时代的到来,合资车车企“不学无术”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了。
另一边,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的成功为众多中国车企甚至是科技企业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研,即便前路困难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合资车企也在谋求转型。以上汽集团为例,近几年来它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利润下跌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特别亮眼。在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交付量为88.6万辆,同比增长了29.5%,但相对前三季度超300万辆的交付量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依然不算高。
慕强的日本人崇拜比亚迪?
虽然比亚迪在中国市场击败了日系车企,但日本人似乎并不讨厌比亚迪,甚至还有一些莫名崇拜。日本确实是慕强的。
在2023年比亚迪在日本拿下了一个“2023年日本风云电动车大赏”的冠军奖项。
同年,日本大型出版社还专门花费巨资拆解了比亚迪海豹,此事在日本成为了热议话题。
▲图源:b站视频截图
拆解完毕之后,日本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关于比亚迪海豹的详解书籍,在书籍封面赫然印着“世界第一的EV制造商”的标语,这足见比亚迪在日本的分量。
不过,即便如此,日本网友还是非常喜爱自己本国的品牌,在选择新能源电动车的时候,考虑的依然是丰田等本土品牌。
日本网友崇拜比亚迪的背后,其实暗含了对日本整个汽车行业的担忧。比亚迪在“打趴”日产之后,下一个想超越的对手将会是丰田。
超越丰田,这有可能吗?有人说这是天方夜谭,毕竟从销量上看,比亚迪远远不如丰田。丰田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销量超过600万辆,而比亚迪在250万辆左右。
正因如此,全球汽车一哥丰田,在经历了数据造假风波以及利润下滑的残酷事实后,对自己仍充满信心,至少它认为自己目前的战略是正确的。
丰田董事长认为新能源纯电动车在全球市场份额最多为30%,而更多市场份额会被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油车占有。基于此,他选择了“多路径技术路线”战略。
这种“多路径技术路线”战略,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毕竟车的种类多,总能押对一种。但也有人表示,这种战略,显示出了丰田对自己任何一类型的汽车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所以只能将鸡蛋分散在多个篮子,以降低风险。
全球汽车产业秩序正在重塑,比亚迪是进攻方,而丰田是防守方。到底攻方能获得最终胜利,还是守方获得胜利?咱们拭目以待。
点个在看 不错过刀哥辣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