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第十九届中博会川企“含新量”十足,“含金量”更高!

四川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3天前

11月15日,第十九届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在广州开幕。

四川省43家中小企业、4家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3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集结一道,跨越千里,共赴盛典。

图片

(中博会开幕式现场)

此次中博会参展的43家四川中小企业完全聚焦新兴产业,涵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石油化工、5G、生物技术等领域,充分体现了四川省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决心和成效,“含新量”十足。

43家中小企业中,有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这些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生力军,它们虽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拿手好戏”“拳头产品”,很多都是行业内的“领头羊”或“配套专家”,甚至在全球也是佼佼者,“含金量”更高。

图片

(四川展馆现场)

中博会开幕当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迈步四川展馆,看企业、话产业、谈发展,倾听企业“新”路历程,探索企业“质”胜之道。

图片

(金壮龙部长与企业代表交流)

图片

(单忠德副部长参观企业产品)

以“新”促兴——企业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

走进中博会四川展馆,一台外表朴实无华的仪器,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QPursue-6K,相比较于传统基因测序仪,具备抗干扰性强,准确率高,开机成本低,价格更亲民的特点!”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向观众介绍道。作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推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产品并实现商业化的企业,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始终站在基因科技发展前沿,解决了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困境,在新一代基因技术自主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旁,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我们公司生产的硬质合金密封环,具备机械性能稳定,较高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能在高压高(低)温和酸、碱腐蚀性气液体等不同工况环境中进行使用!”公司代表自豪的表示。作为世界领先的硬质合金结构耐磨零件生产企业,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拥有两家国内子公司和一家国外子公司的中型企业,并于2016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

图片

(展馆现场)

不难发现,参展企业的“新”不仅仅是产业新、行业新,更有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充分展现了四川省中小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快速成长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四川省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强化企业分类培育,提升助企帮扶质效,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量增质升,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省已形成以818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座、451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486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塔尖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居全国第10位、较上年前进2位。企业户均投入研发费用分别增长33.7%、14.1%;平均研发投入强度7.6%、6.1%,比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6.63、5.13个百分点。

用“数”提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新优势

“我们的耳鼻喉低温等离子体手术系统,低温微创,广泛应用于鼻甲打孔、扁腺切除、声带息肉、喉部肿瘤、耳内疾病等耳鼻喉相关治疗,效果非常好!”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企业代表为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医生友人细心介绍。将数字化技术和智能AI融入手术,是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方向。公司专注于等离子微创医疗领域,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等离子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研发生产的产品遍布全国31个省市及海外20多个国家及地区。

图片

(美创医疗企业代表与外国友人交谈)

当前,四川省加速推进“智改数转”工作,扎实推动全省规上工业实现数字化全覆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培育120余家智能制造3.0以上标杆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2%、83%,同比分别提升3.4、1.4个百分点,发布两批次140家供应商,涉及356项优质产品和服务,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成都市和宜宾市获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成都市获得首批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08亿元,2024年度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中,四川入选全国10个省级案例之一。

聚势赋能——服务体系构建促进新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服务企业、助力成长’的宗旨,紧紧围绕‘做强引领、创新发展、精品服务’的战略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模式,面向全省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各类公益性服务,全力推动全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和高质量发展。”四川省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图片

(展馆现场)

近年来,四川省围绕全省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平台、国家级和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综合窗口平台、产业集群平台、社会化服务机构打造横向协同纵向联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通过资源整合、服务共享,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开拓的全链条支持,增强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截止目前,全省已培育1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3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5个国家级集群总产值达3318亿元,优质中小企业共1863家,中小企业研发经费203亿元。43个省级集群总产值达4244亿元,优质中小企业共1088家,中小企业研发经费94.94亿元。有效期内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5家和105家、国家级和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2家和103家。


11月15日,第十九届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在广州开幕。

四川省43家中小企业、4家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3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集结一道,跨越千里,共赴盛典。

图片

(中博会开幕式现场)

此次中博会参展的43家四川中小企业完全聚焦新兴产业,涵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石油化工、5G、生物技术等领域,充分体现了四川省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决心和成效,“含新量”十足。

43家中小企业中,有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3家。这些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生力军,它们虽规模不大,但拥有各自的“拿手好戏”“拳头产品”,很多都是行业内的“领头羊”或“配套专家”,甚至在全球也是佼佼者,“含金量”更高。

图片

(四川展馆现场)

中博会开幕当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迈步四川展馆,看企业、话产业、谈发展,倾听企业“新”路历程,探索企业“质”胜之道。

图片

(金壮龙部长与企业代表交流)

图片

(单忠德副部长参观企业产品)

以“新”促兴——企业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

走进中博会四川展馆,一台外表朴实无华的仪器,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QPursue-6K,相比较于传统基因测序仪,具备抗干扰性强,准确率高,开机成本低,价格更亲民的特点!”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向观众介绍道。作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推出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产品并实现商业化的企业,成都齐碳科技有限公司始终站在基因科技发展前沿,解决了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困境,在新一代基因技术自主研究和应用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旁,同样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我们公司生产的硬质合金密封环,具备机械性能稳定,较高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能在高压高(低)温和酸、碱腐蚀性气液体等不同工况环境中进行使用!”公司代表自豪的表示。作为世界领先的硬质合金结构耐磨零件生产企业,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拥有两家国内子公司和一家国外子公司的中型企业,并于2016年3月在新三板挂牌。

图片

(展馆现场)

不难发现,参展企业的“新”不仅仅是产业新、行业新,更有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充分展现了四川省中小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快速成长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四川省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强化企业分类培育,提升助企帮扶质效,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量增质升,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省已形成以818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座、451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486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塔尖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居全国第10位、较上年前进2位。企业户均投入研发费用分别增长33.7%、14.1%;平均研发投入强度7.6%、6.1%,比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6.63、5.13个百分点。

用“数”提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新优势

“我们的耳鼻喉低温等离子体手术系统,低温微创,广泛应用于鼻甲打孔、扁腺切除、声带息肉、喉部肿瘤、耳内疾病等耳鼻喉相关治疗,效果非常好!”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企业代表为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医生友人细心介绍。将数字化技术和智能AI融入手术,是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方向。公司专注于等离子微创医疗领域,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等离子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研发生产的产品遍布全国31个省市及海外20多个国家及地区。

图片

(美创医疗企业代表与外国友人交谈)

当前,四川省加速推进“智改数转”工作,扎实推动全省规上工业实现数字化全覆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培育120余家智能制造3.0以上标杆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2%、83%,同比分别提升3.4、1.4个百分点,发布两批次140家供应商,涉及356项优质产品和服务,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成都市和宜宾市获批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成都市获得首批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08亿元,2024年度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中,四川入选全国10个省级案例之一。

聚势赋能——服务体系构建促进新发展

“我们始终坚持‘服务企业、助力成长’的宗旨,紧紧围绕‘做强引领、创新发展、精品服务’的战略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模式,面向全省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各类公益性服务,全力推动全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和高质量发展。”四川省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图片

(展馆现场)

近年来,四川省围绕全省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平台、国家级和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综合窗口平台、产业集群平台、社会化服务机构打造横向协同纵向联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通过资源整合、服务共享,有效促进了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开拓的全链条支持,增强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截止目前,全省已培育1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3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5个国家级集群总产值达3318亿元,优质中小企业共1863家,中小企业研发经费203亿元。43个省级集群总产值达4244亿元,优质中小企业共1088家,中小企业研发经费94.94亿元。有效期内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5家和105家、国家级和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2家和103家。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