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魅AI眼镜

鹿鸣财经

3天前

其实早在2012年,谷歌就曾推出过智能眼镜产品,这十多年间也相继出现了很多不同功能和属性的智能眼镜“物种”。...一类是AR和VR眼镜,一类是音频眼镜,而这轮热门的AI眼镜相当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新物种。

科技界对眼镜的智能化改造乐此不疲。在AR眼镜、VR眼镜和音频眼镜轮番涌现之后,最近AI眼镜的概念又开始热起来。

11月12日,百度2024世界大会上,小度科技发布了其AI眼镜产品,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而据36氪报道,小米也正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数月前已与歌尔合作,该产品预计于明年第二季度发布,雷军对该产品预期的出货量“在三十万台往上”。

彭博社在最近的报道中披露,苹果内部也在推进代号“Atlas”的 AI 眼镜项目。此外,包括OPPO、vivo、华为等手机厂商,腾讯、字节等互联网厂商,以及Rokid和雷鸟等AR厂商,近期也都在评估AI眼镜项目。

根据贝哲斯智能眼镜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智能眼镜销量为101万台,而2024年第一季度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17%。贝哲斯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1067.78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年增长18.56%。

这轮AI眼镜的火热主要由Meta带动。从百度和小米公布的消息来看,他们产品对标的都是Meta与传统眼镜品牌雷朋合作的AI眼镜RayBan Meta。该产品去年9月发布,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球出货量超过110万台,预计今年出货量达到150万-200万台,堪称今年最炙手可热的AI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用上大模型

AI眼镜与传统眼镜最核心的区别是搭载了AI大模型。自2021年以来,AI大模型获得了长足的技术发展,不仅智能化和拟人化水平更高,而且在视觉、语音等多模态方面进步更明显

科技大厂们认为,基于大模型,很多应用和产品都可以重做一遍。AI手机、AI PC、AI音箱等不断涌现。苹果新一代iPhone 16系列就主打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华为最新的鸿蒙系统同样是将AI作为关键卖点。眼镜是人们最亲近和最广泛的穿戴设备之一,很自然会被大模型“盯上”。

在内核上,RayBan Meta嵌入的是Meta研发的Llama 3 大模型,百度AI眼镜搭载的自然是文心大模型。在硬件上,两款AI眼镜都搭载了摄像头、麦克风以及扬声器单元。有了这些软硬件的融合,它们就可以实现,通过语音指令进行拍照、拍视频,还能进行视觉搜索、翻译、内容提炼与摘抄记录等,当还可以通过语音与用户进行交互,播放音乐等。

在百度宣传片上能看到,用户通过AI眼镜,可以问“小度”前方是什么建筑物,有何历史文化?餐厅里的食物含有多少卡路里热量?面前的外文段落如何翻译?等等。AI眼镜确实延伸了人们的感官,但内置大模型的智能化水平则决定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介于AR眼镜与音频眼镜之间

其实早在2012年,谷歌就曾推出过智能眼镜产品,这十多年间也相继出现了很多不同功能和属性的智能眼镜“物种”。一类是AR和VR眼镜,一类是音频眼镜,而这轮热门的AI眼镜相当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新物种。

谷歌眼镜、Meta Orion系列属于AR眼镜,Meta Quest系列和苹果Apple Vision Pro则是VR 眼镜。对比AI眼镜,这类眼镜除了有摄像头、扬声器和麦克风等配置,最关键是另有显示模组。VR 眼镜展示的是一个新世界,AR眼镜则是增强现实,即在现实画面之上增加显示信息,比如AR导航等。

因为有这套显示模组,要给用户提供清晰流畅的视觉体验,就造成了AR/VR眼镜产品更大,更重,更耗电,成本也更高。谷歌眼镜售价就高达1500美元,又没什么实用价值,在2015年基本就停了。VR眼镜尤其重,普通眼镜的重量是30克左右,而Meta Quest 头显超过500克,Apple Vision Pro更超过600克。目前,VR眼镜则主要为了玩游戏,Meta Quest年销量维持在几百万台,字节旗下Pico已放弃,Apple Vision Pro国内售价29999 元起,销量不佳,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对其全球2024年出货量预估维持40万 - 45万部。
智能音频眼镜的玩家有小米生态链界环及华为等,产品的核心是将传统眼镜与耳机合二为一,定位人群是近视者,之前就是要戴眼镜的。但由于耳机的用户心智和普及量太大,音频眼镜一直不温不火,未进入主流市场。

AI眼镜与上面的产品均有不同,它比AR或VR眼镜少了显示模组,因此产品设计可以更接近传统眼镜,重量也更轻便得多,同时成本也下降不少;它比音频眼镜增加了摄像头,其AI大模型也更有用武之地,功能延伸自然也大大增加,对消费者有更大诱惑力。

几大核心问题仍待解决

AI眼镜避免了其他近亲物种的弊端,又具备了新的优势,加上了AI大模型,会改变之前智能眼镜物种的命运吗?会成为新的爆款吗?明年会成为AI眼镜元年吗?其实AI眼镜仍然还有几个核心的问题待解。

首先是眼镜的最初功能问题。人们戴眼镜几乎都是因为近视或者远视,眼镜也因此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人们配眼镜先需要测量瞳孔距离、近/远视的度数等,然后才是打磨合适的镜片,选择镜框等一系列环节。上述科技厂商擅长营销和线上销售,但预约、验光、配镜、选框等环节是否能够服务到位?

正是因为上述服务和渠道问题,目前很多相关企业已经和计划与传统眼镜品牌合作,因为他们已经布局了很多线下渠道和服务经验。比如,Meta就找到了雷朋;小米生态链企业界环先后与宝视达、宝岛眼镜等眼镜连锁合作;雷鸟与博士;Rokid也传出将与暴龙眼镜合作……孤军上阵的百度还需要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其次是重量和续航等问题。普通眼镜重量约30克左右,目前典型产品如Rayban Meta是49克,小度AI眼镜是45克,虽然比VR眼镜轻便多了,但相对正常眼镜还是要重一半多,长时间佩戴仍然较累,后续对钛金属、碳纤维等轻量级镜架或许有较多需求。

在续航方面,Ray-Ban Meta AI眼镜的单次续航时间为4小时,22分钟可以充到50%。小度AI眼镜续航达56小时,但连续听歌只5小时,如果使用摄像头拍摄还可能会较大地影响续航。

对比来看,蓝牙耳机的续航时间一般在7小时左右,比AI眼镜长。而且,耳机没电不听就是了,放到充电仓充电再正常不过。但近视或远视的人为了使用AI功能需要进行高频摘取眼镜进行充电,就会极大地影响其使用的积极性。而如果要增加续航时间,势必要加大电池包,又会增加眼镜的重量。这对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个两难的选择。

再次是价格的问题。即使不算大模型的软件研发和数据训练等成本,AI眼镜的硬件还需要芯片、存储、摄像头等高成本的配件,导致售价普遍不菲。目前Ray-Ban Meta 眼镜的起售价为 2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2160 元,小度 AI 眼镜预计售价可能在 2000 元出头,这比当前大多数人戴的近视镜要贵不少。

眼镜的AI是消费者刚需吗?显然不是。VR眼镜一年能有几百万的销量,是因为它能带给用户沉浸式的独一无二的新鲜体验。而AI眼镜的功能现阶段人们使用耳机和智能手机都可以实现,只不过是多带个设备或抬起手机的繁琐一步而已。那人们愿不愿意购买AI眼镜无非就是看其AI功能是否值2000块的成本。该类产品的价格敏感度预计会比较高。

最后还可能有潜在的隐私风险。人们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摄,动作很明显,一眼就能发现。而如果身边有个人带着一个能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录音和拍摄的眼镜,你心里是否会有芥蒂?是否会敬而远之?

事实上,谷歌眼镜推出时就实实在在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当时美国很多酒吧和餐厅明令禁止用户佩戴谷歌眼镜就餐,违反这一条例的用户甚至还被定以 “眼镜混蛋” 的罪名。美国电影协会和全美影院协会也发布过一则公告,严禁任何佩戴谷歌眼镜的观众进场观影。人们对智能眼镜拍摄感到不安,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场景和市场接受度。

综合上面分析,你对AI眼镜这个新物种看好吗?欢迎留言评论互动。

- END -

鹿鸣财经|原创平台

洞悉互联网 只玩最真实的

「往期推荐」

其实早在2012年,谷歌就曾推出过智能眼镜产品,这十多年间也相继出现了很多不同功能和属性的智能眼镜“物种”。...一类是AR和VR眼镜,一类是音频眼镜,而这轮热门的AI眼镜相当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新物种。

科技界对眼镜的智能化改造乐此不疲。在AR眼镜、VR眼镜和音频眼镜轮番涌现之后,最近AI眼镜的概念又开始热起来。

11月12日,百度2024世界大会上,小度科技发布了其AI眼镜产品,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而据36氪报道,小米也正计划推出新一代AI眼镜,数月前已与歌尔合作,该产品预计于明年第二季度发布,雷军对该产品预期的出货量“在三十万台往上”。

彭博社在最近的报道中披露,苹果内部也在推进代号“Atlas”的 AI 眼镜项目。此外,包括OPPO、vivo、华为等手机厂商,腾讯、字节等互联网厂商,以及Rokid和雷鸟等AR厂商,近期也都在评估AI眼镜项目。

根据贝哲斯智能眼镜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智能眼镜销量为101万台,而2024年第一季度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17%。贝哲斯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1067.78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年增长18.56%。

这轮AI眼镜的火热主要由Meta带动。从百度和小米公布的消息来看,他们产品对标的都是Meta与传统眼镜品牌雷朋合作的AI眼镜RayBan Meta。该产品去年9月发布,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球出货量超过110万台,预计今年出货量达到150万-200万台,堪称今年最炙手可热的AI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用上大模型

AI眼镜与传统眼镜最核心的区别是搭载了AI大模型。自2021年以来,AI大模型获得了长足的技术发展,不仅智能化和拟人化水平更高,而且在视觉、语音等多模态方面进步更明显

科技大厂们认为,基于大模型,很多应用和产品都可以重做一遍。AI手机、AI PC、AI音箱等不断涌现。苹果新一代iPhone 16系列就主打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华为最新的鸿蒙系统同样是将AI作为关键卖点。眼镜是人们最亲近和最广泛的穿戴设备之一,很自然会被大模型“盯上”。

在内核上,RayBan Meta嵌入的是Meta研发的Llama 3 大模型,百度AI眼镜搭载的自然是文心大模型。在硬件上,两款AI眼镜都搭载了摄像头、麦克风以及扬声器单元。有了这些软硬件的融合,它们就可以实现,通过语音指令进行拍照、拍视频,还能进行视觉搜索、翻译、内容提炼与摘抄记录等,当还可以通过语音与用户进行交互,播放音乐等。

在百度宣传片上能看到,用户通过AI眼镜,可以问“小度”前方是什么建筑物,有何历史文化?餐厅里的食物含有多少卡路里热量?面前的外文段落如何翻译?等等。AI眼镜确实延伸了人们的感官,但内置大模型的智能化水平则决定了用户的交互体验。

介于AR眼镜与音频眼镜之间

其实早在2012年,谷歌就曾推出过智能眼镜产品,这十多年间也相继出现了很多不同功能和属性的智能眼镜“物种”。一类是AR和VR眼镜,一类是音频眼镜,而这轮热门的AI眼镜相当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新物种。

谷歌眼镜、Meta Orion系列属于AR眼镜,Meta Quest系列和苹果Apple Vision Pro则是VR 眼镜。对比AI眼镜,这类眼镜除了有摄像头、扬声器和麦克风等配置,最关键是另有显示模组。VR 眼镜展示的是一个新世界,AR眼镜则是增强现实,即在现实画面之上增加显示信息,比如AR导航等。

因为有这套显示模组,要给用户提供清晰流畅的视觉体验,就造成了AR/VR眼镜产品更大,更重,更耗电,成本也更高。谷歌眼镜售价就高达1500美元,又没什么实用价值,在2015年基本就停了。VR眼镜尤其重,普通眼镜的重量是30克左右,而Meta Quest 头显超过500克,Apple Vision Pro更超过600克。目前,VR眼镜则主要为了玩游戏,Meta Quest年销量维持在几百万台,字节旗下Pico已放弃,Apple Vision Pro国内售价29999 元起,销量不佳,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对其全球2024年出货量预估维持40万 - 45万部。
智能音频眼镜的玩家有小米生态链界环及华为等,产品的核心是将传统眼镜与耳机合二为一,定位人群是近视者,之前就是要戴眼镜的。但由于耳机的用户心智和普及量太大,音频眼镜一直不温不火,未进入主流市场。

AI眼镜与上面的产品均有不同,它比AR或VR眼镜少了显示模组,因此产品设计可以更接近传统眼镜,重量也更轻便得多,同时成本也下降不少;它比音频眼镜增加了摄像头,其AI大模型也更有用武之地,功能延伸自然也大大增加,对消费者有更大诱惑力。

几大核心问题仍待解决

AI眼镜避免了其他近亲物种的弊端,又具备了新的优势,加上了AI大模型,会改变之前智能眼镜物种的命运吗?会成为新的爆款吗?明年会成为AI眼镜元年吗?其实AI眼镜仍然还有几个核心的问题待解。

首先是眼镜的最初功能问题。人们戴眼镜几乎都是因为近视或者远视,眼镜也因此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人们配眼镜先需要测量瞳孔距离、近/远视的度数等,然后才是打磨合适的镜片,选择镜框等一系列环节。上述科技厂商擅长营销和线上销售,但预约、验光、配镜、选框等环节是否能够服务到位?

正是因为上述服务和渠道问题,目前很多相关企业已经和计划与传统眼镜品牌合作,因为他们已经布局了很多线下渠道和服务经验。比如,Meta就找到了雷朋;小米生态链企业界环先后与宝视达、宝岛眼镜等眼镜连锁合作;雷鸟与博士;Rokid也传出将与暴龙眼镜合作……孤军上阵的百度还需要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其次是重量和续航等问题。普通眼镜重量约30克左右,目前典型产品如Rayban Meta是49克,小度AI眼镜是45克,虽然比VR眼镜轻便多了,但相对正常眼镜还是要重一半多,长时间佩戴仍然较累,后续对钛金属、碳纤维等轻量级镜架或许有较多需求。

在续航方面,Ray-Ban Meta AI眼镜的单次续航时间为4小时,22分钟可以充到50%。小度AI眼镜续航达56小时,但连续听歌只5小时,如果使用摄像头拍摄还可能会较大地影响续航。

对比来看,蓝牙耳机的续航时间一般在7小时左右,比AI眼镜长。而且,耳机没电不听就是了,放到充电仓充电再正常不过。但近视或远视的人为了使用AI功能需要进行高频摘取眼镜进行充电,就会极大地影响其使用的积极性。而如果要增加续航时间,势必要加大电池包,又会增加眼镜的重量。这对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个两难的选择。

再次是价格的问题。即使不算大模型的软件研发和数据训练等成本,AI眼镜的硬件还需要芯片、存储、摄像头等高成本的配件,导致售价普遍不菲。目前Ray-Ban Meta 眼镜的起售价为 2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2160 元,小度 AI 眼镜预计售价可能在 2000 元出头,这比当前大多数人戴的近视镜要贵不少。

眼镜的AI是消费者刚需吗?显然不是。VR眼镜一年能有几百万的销量,是因为它能带给用户沉浸式的独一无二的新鲜体验。而AI眼镜的功能现阶段人们使用耳机和智能手机都可以实现,只不过是多带个设备或抬起手机的繁琐一步而已。那人们愿不愿意购买AI眼镜无非就是看其AI功能是否值2000块的成本。该类产品的价格敏感度预计会比较高。

最后还可能有潜在的隐私风险。人们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摄,动作很明显,一眼就能发现。而如果身边有个人带着一个能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录音和拍摄的眼镜,你心里是否会有芥蒂?是否会敬而远之?

事实上,谷歌眼镜推出时就实实在在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当时美国很多酒吧和餐厅明令禁止用户佩戴谷歌眼镜就餐,违反这一条例的用户甚至还被定以 “眼镜混蛋” 的罪名。美国电影协会和全美影院协会也发布过一则公告,严禁任何佩戴谷歌眼镜的观众进场观影。人们对智能眼镜拍摄感到不安,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场景和市场接受度。

综合上面分析,你对AI眼镜这个新物种看好吗?欢迎留言评论互动。

- END -

鹿鸣财经|原创平台

洞悉互联网 只玩最真实的

「往期推荐」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