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新常态:回归理性

财富FORTUNE

6天前

京东公布的消息中,双十一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3.8倍,超过1.7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超3万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两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双十一再次落下帷幕,这场中国最大的电商购物活动,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些消费变化。

截至11月11日24点,天猫公布,天猫双11全周期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同比去年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

京东公布的消息中,双十一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3.8倍,超过1.7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超3万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两倍。

数据背后可以看到更多。

首先,“白牌”代替品牌的逻辑并不成立,成熟品牌的护城河仍然坚固。

从2023年初开始,“白牌代替品牌”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叙事。从拼多多接连几个季度的高增长财报,到蜜雪冰城的火爆,价格成为电商平台竞争的主题。这些似乎都在说明:主流消费人群正在抛弃品牌,选择高性价比的白牌。中国制造多年来积淀的强大生产能力,似乎也能为这一逻辑提供支撑。

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天猫双11数据显示,千元以上羽绒服成交同比去年双11同阶段增长30%,千元以上雪地靴成交同比增长50%。主力价格带在1500—3000元的轻奢羽绒品牌高梵,首次进入天猫服饰销售榜单,名列第8。

在美妆品类中,高客单商品增量显著。高端奢美品牌同比去年双11同阶段增长近30%,500元以上美妆新品同比增长超200%,500元以上男士护理新品增长超300%。

在男性消费为主的3C数码品类里,4000元档以上国产手机旗舰新品,成交额同比去年双11同阶段增长57%,其中VIVO增长170%,荣耀增长154%,OPPO增长120%。iphone16系列双11开售仅5分钟,成交额破10亿。

实际上,“白牌”与品牌之间并非零和关系,品牌护城河依然坚固,甚至是持续增长。

过去两年的消费降级,本质是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不确定,而2024年10月以来,宏观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财政刺激已经形成明确预期,从10月份一线城市楼市表现来看,成交量大幅度上涨,亦表明消费者预期已明显改善。

另外,直播电商亦有新变化。总体来说,直播电商正在从流量回归经营本质。

过去几年,直播电商的增长是由娱乐型网红驱动,网红具有流量红利,同时品牌有很强的增长需求,愿意牺牲利润在娱乐型网红的直播间卖货以获取市场份额。

但在2024年,消费环境的变化驱动品牌追求有利润的增长,娱乐型网红并非依靠专业和服务,其不断用低价提高销量的做法,已经不符合品牌需求,所以娱乐型网红在2024尤其双11期间表现普遍不佳。

由于工业成本是刚性的,品牌对低价的忍耐度有限。当品牌从网红直播间撤退,娱乐型网红为了继续维持低价心智,就只能销售低质量商品,以维持低价心智。从双11前的小杨哥、东北雨姐,到双11期间因卖“虫草内裤”被曝光的澳门coco姐,一系列的翻车皆因于此。

比较而言,淘宝直播背靠天猫30万品牌,拥有最大体量的优质品牌货品池,覆盖全球80%的TOP品牌,以及全品类的主流消费品。双11以来,截至11月3日淘宝直播已产生87个破亿直播间。专业主播破亿速度加快,多个直播间不到5分钟即成交破亿;品牌货盘受追捧,破亿店播中有18个增速同比超100%。

更重要的是,在直播电商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人主播开始崭露头角。

一些商家由于成本或人力资源限制,无法长时间安排真人主播直播。而数字人主播则可以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这些数字人主播能够生动地展示商品、回答常见问题,其形象和声音与真人无异,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店铺的流量和关注度,为消费者提供了随时购物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商家降低了运营成本。

对于商家而言,人工智能在库存管理和价格预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京东的一些商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以及当前的促销活动等因素,准确预测商品在双十一期间的销量,从而合理安排库存。

在价格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实时监测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并根据预设策略调整自家商品价格。例如,当发现同类型平板电脑在其他店铺降价时,某商家的价格调整系统能及时做出反应,确保自己的价格具有竞争力,同时保证利润空间。

此外,在物流环节,菜鸟网络运用人工智能优化物流路径规划。在双十一包裹量剧增的情况下,通过对交通状况、配送站点负载、包裹优先级等多方面数据的分析,智能地为快递车辆和配送员规划配送路线。

双十一是否正在进入“新常态”?从这些数据背后或许能够得到答案:双十一正在形成更理性的消费结构,并且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财富中文网)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石破茂再次当选日本首相》的精彩观点
查看《刚刚,支付宝致歉》的精彩观点

推荐阅读

京东公布的消息中,双十一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3.8倍,超过1.7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超3万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两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双十一再次落下帷幕,这场中国最大的电商购物活动,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些消费变化。

截至11月11日24点,天猫公布,天猫双11全周期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同比去年增长46.5%,刷新历史纪录。

京东公布的消息中,双十一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3.8倍,超过1.7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超3万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两倍。

数据背后可以看到更多。

首先,“白牌”代替品牌的逻辑并不成立,成熟品牌的护城河仍然坚固。

从2023年初开始,“白牌代替品牌”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叙事。从拼多多接连几个季度的高增长财报,到蜜雪冰城的火爆,价格成为电商平台竞争的主题。这些似乎都在说明:主流消费人群正在抛弃品牌,选择高性价比的白牌。中国制造多年来积淀的强大生产能力,似乎也能为这一逻辑提供支撑。

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天猫双11数据显示,千元以上羽绒服成交同比去年双11同阶段增长30%,千元以上雪地靴成交同比增长50%。主力价格带在1500—3000元的轻奢羽绒品牌高梵,首次进入天猫服饰销售榜单,名列第8。

在美妆品类中,高客单商品增量显著。高端奢美品牌同比去年双11同阶段增长近30%,500元以上美妆新品同比增长超200%,500元以上男士护理新品增长超300%。

在男性消费为主的3C数码品类里,4000元档以上国产手机旗舰新品,成交额同比去年双11同阶段增长57%,其中VIVO增长170%,荣耀增长154%,OPPO增长120%。iphone16系列双11开售仅5分钟,成交额破10亿。

实际上,“白牌”与品牌之间并非零和关系,品牌护城河依然坚固,甚至是持续增长。

过去两年的消费降级,本质是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不确定,而2024年10月以来,宏观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财政刺激已经形成明确预期,从10月份一线城市楼市表现来看,成交量大幅度上涨,亦表明消费者预期已明显改善。

另外,直播电商亦有新变化。总体来说,直播电商正在从流量回归经营本质。

过去几年,直播电商的增长是由娱乐型网红驱动,网红具有流量红利,同时品牌有很强的增长需求,愿意牺牲利润在娱乐型网红的直播间卖货以获取市场份额。

但在2024年,消费环境的变化驱动品牌追求有利润的增长,娱乐型网红并非依靠专业和服务,其不断用低价提高销量的做法,已经不符合品牌需求,所以娱乐型网红在2024尤其双11期间表现普遍不佳。

由于工业成本是刚性的,品牌对低价的忍耐度有限。当品牌从网红直播间撤退,娱乐型网红为了继续维持低价心智,就只能销售低质量商品,以维持低价心智。从双11前的小杨哥、东北雨姐,到双11期间因卖“虫草内裤”被曝光的澳门coco姐,一系列的翻车皆因于此。

比较而言,淘宝直播背靠天猫30万品牌,拥有最大体量的优质品牌货品池,覆盖全球80%的TOP品牌,以及全品类的主流消费品。双11以来,截至11月3日淘宝直播已产生87个破亿直播间。专业主播破亿速度加快,多个直播间不到5分钟即成交破亿;品牌货盘受追捧,破亿店播中有18个增速同比超100%。

更重要的是,在直播电商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人主播开始崭露头角。

一些商家由于成本或人力资源限制,无法长时间安排真人主播直播。而数字人主播则可以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这些数字人主播能够生动地展示商品、回答常见问题,其形象和声音与真人无异,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店铺的流量和关注度,为消费者提供了随时购物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商家降低了运营成本。

对于商家而言,人工智能在库存管理和价格预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京东的一些商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以及当前的促销活动等因素,准确预测商品在双十一期间的销量,从而合理安排库存。

在价格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实时监测竞争对手的价格变化,并根据预设策略调整自家商品价格。例如,当发现同类型平板电脑在其他店铺降价时,某商家的价格调整系统能及时做出反应,确保自己的价格具有竞争力,同时保证利润空间。

此外,在物流环节,菜鸟网络运用人工智能优化物流路径规划。在双十一包裹量剧增的情况下,通过对交通状况、配送站点负载、包裹优先级等多方面数据的分析,智能地为快递车辆和配送员规划配送路线。

双十一是否正在进入“新常态”?从这些数据背后或许能够得到答案:双十一正在形成更理性的消费结构,并且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财富中文网)

在财富Plus,网友们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许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观点。一起来看看吧。也欢迎你加入我们,谈谈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热议话题:

查看《石破茂再次当选日本首相》的精彩观点
查看《刚刚,支付宝致歉》的精彩观点

推荐阅读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