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水泥的四川双马杀入减肥药领域,跨界看上去很美?

翠鸟资本

1周前

四川双马全称“四川和谐双马股份有限公司”,原称“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江油水泥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文|翠鸟资本

国家政策鼓励并购,尤其是‘并购六条’的发布,鼓励企业战略重组,围绕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进行高质量并购重组。在并购重组潮涌的当下,让无数人眼红心跳。

主营建材水泥的四川双马(000935.SZ)也一头扎了进去近年赛道火爆GLP-1,意图从中分一杯羹。

10月21日晚间,四川双马公告,拟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以总计15.96亿元的交易价格向星银医药及星银集团购买其所持有的深圳健元92.1745%的股权。

目标公司是网红减肥药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之一。GLP-1靶点多肽类,正是时下热点的减肥药原料。

11月5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深圳健元取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登记通知书》,本次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工商变更完成后,公司持有深圳健元92.1745%的股权,星银集团持有深圳健元3.0000%的股权,自然人姚志勇持有深圳健元4.8255%的股权。

备受关注的是,这笔交易带有不寻常的特点。

在2023年年末,深圳健元的净资产为负值。然而,到了今年10月,交易对手通过一系列财务操作,包括股东对深圳健元的增资以及随后的借款偿还,帮助公司减轻6.09亿元的债务负担,还使得净资产秒增约6.7亿元。

只是不知道,本次收购,四川双马第一大股东IDG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公司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01
化腐朽为神奇?

在四川双马进行的这次资产收购中,背后似乎有不同寻常的财务策略。

根据公告,截至2023年底,深圳健元资产总额为6.71亿元、负债总额为7.33亿元、净资产为-6185.74万元,而到了今年6月底,其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分别为7.51亿元、1.42亿元、6.09亿元。

上述三个指标中,出现性质变化的是净资产,短短半年时间,由负转正,今年6月底较年初增加约6.7亿元。

本次收购,以今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深圳健元评估值为17.32亿元,较净资产6.09亿元增值11.23亿元,增值率184.4%。

对于热点资产而言,1.84倍评估增值率并不算高。但是,如果与2023年底的净资产相比,增值率高达29倍左右。如此高的增值率,就值得关注了。

深入发现,二者的差异就出在净资产性质上的剧变。

根据公告,深圳健元、湖北健翔和深圳健翔三家公司原本分别为星银医药及星银集团控制的三家生产或经营多肽类产品的企业,除深圳健元持有湖北健翔15%股权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股权关系。

截至今年6月30日,它们共计欠星银医药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计6.08亿元。

今年10月,深圳健元股权重组时,星银医药以6.08亿元向深圳健元注资,深圳健元分别向深圳健翔及湖北健翔注资,注资完成后,这三家公司同月向星银医药归还了前述借款本金及利息。

欠股东星银医药借款本息6.08亿元,星银医药注资,注资完成后,星银医药收回6.08亿元借款本息。如此腾挪,最终星银医药不需要出一分钱,就“成功”帮助深圳健元完成了净资产的剧变。

借助四川双马收购,如今,星银医药不仅收回了子公司的欠款,还卖出了相当不错的价格,而四川双马也获得了合理的增值率,真可谓是“多赢”。
02
IDG资本或为幕后操盘手

那么问题来了,四川双马为什么要收购一家与主业毫无相关的生物医药公司?

四川双马全称“四川和谐双马股份有限公司”,原称“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江油水泥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四川双马主营业务包括水泥产品以及建筑骨料的生产与销售。1999年8月在深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2016年起,四川双马迎来资产及业务的转型升级。这一年,IDG资本相关合伙人通过出资实体收购50.93%股份,“入主”四川双马。

据四川双马官网信息,旗下的西藏锦合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目前在管基金规模超220亿元,包括注册于郑州市的“和谐锦豫产业基金”、义乌市的“和谐锦弘基金”,以及宜宾市的“和谐绿色产业基金”。三只基金的投资方向包括互联网、跨境电商物流、新能源、智能制造、半导体等。

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四川双马营业收入陷入增长困局,从巅峰期27.48亿元持续下滑至2023 年12.19亿元,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整体呈为负增长,然而净利润反而迎来稳健增长。究其原因,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方面这些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而带动了整体净利润的增长。

近年,四川双马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的确进展颇多,持续收获各类新的基金LP,包括广州产投新能源专项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世纪凯华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中宏人寿等,“和谐绿色产业基金”注册规模飙升至93亿元。

今年4月,四川双马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和谐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工业科技等科创领域。,本次收购旨在将生物医药业务正式纳入业务板块,这或许也是四川双马以及背后IDG资本大手笔收购健元医药的答案。

03
跨界的疑虑

近年来,受“房住不炒”、“三道线”等多重因素影响,四川双马业绩表现并不亮眼。由于地产业务探底传导至建材行业,四川双马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四川双马继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以增厚公司业绩,在多肽原料药领域已深耕十余年的深圳健元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深圳健元成立于2009年,主要经营多肽相关产品。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最多来源于多肽类原料药业务,产品方面耳熟能详的就包括“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

深圳健元作为国内首批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厂家之一,近年来得益于GLP-1靶点多肽类药物在全球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的整体营业收入近年来实现显著增长。

2023-2024年上半年,深圳健元营业收入分别为3.2亿元和2.16亿元,同期营业利润分别为8999万元和8268万元。仅今年上半年,深圳健元的营业利润就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同时,多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对于小分子化药,多肽药物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更强的特异性;相对于生物药物,多肽药物具有免疫原性低、纯度高、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

风口上的赛道、飘红的业绩,让四川双马大胆地进行了押注,并不惜溢价收购。

不过,从建材行业到生物医药,这一跨界行为不免引发市场对后续并购整合以及业务发展的质疑。

由于跨界并购通常难度较大,因为它不仅关乎并购双方的战略规划、企业文化,还涉及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并购方必须深思熟虑,在并购后如何均衡原有核心业务与新兴业务的资源分配,确保两者能够协调并进,共同发展。

要知道,四川双马此前并未涉及医药行业业务,即使在2016年IDG资本合伙人之一林栋梁成为四川双马的新任实控人后,四川双马也仅是开始转为建材生产业务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并行。

不管是跨界并购的协同性,还是标的公司刚刚转正的净资产,都成为投资者心中的疑虑。业绩承压之下,四川双马能否靠多肽原料药打一场“翻身仗”?目前还不得而知。

※此文为翠鸟资本原创文章,未获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亦在雪球、财富号、同顺号、新浪微博、新浪看点、和讯、界面、百家号、企鹅号、搜狐号、网易号、头条号、一点号、中金在线、爱股票、格隆汇等平台同步更新。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联系:13552947334(仅微信)/cnzb2017@163.com(邮箱)

四川双马全称“四川和谐双马股份有限公司”,原称“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江油水泥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文|翠鸟资本

国家政策鼓励并购,尤其是‘并购六条’的发布,鼓励企业战略重组,围绕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进行高质量并购重组。在并购重组潮涌的当下,让无数人眼红心跳。

主营建材水泥的四川双马(000935.SZ)也一头扎了进去近年赛道火爆GLP-1,意图从中分一杯羹。

10月21日晚间,四川双马公告,拟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以总计15.96亿元的交易价格向星银医药及星银集团购买其所持有的深圳健元92.1745%的股权。

目标公司是网红减肥药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之一。GLP-1靶点多肽类,正是时下热点的减肥药原料。

11月5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深圳健元取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登记通知书》,本次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工商变更完成后,公司持有深圳健元92.1745%的股权,星银集团持有深圳健元3.0000%的股权,自然人姚志勇持有深圳健元4.8255%的股权。

备受关注的是,这笔交易带有不寻常的特点。

在2023年年末,深圳健元的净资产为负值。然而,到了今年10月,交易对手通过一系列财务操作,包括股东对深圳健元的增资以及随后的借款偿还,帮助公司减轻6.09亿元的债务负担,还使得净资产秒增约6.7亿元。

只是不知道,本次收购,四川双马第一大股东IDG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公司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01
化腐朽为神奇?

在四川双马进行的这次资产收购中,背后似乎有不同寻常的财务策略。

根据公告,截至2023年底,深圳健元资产总额为6.71亿元、负债总额为7.33亿元、净资产为-6185.74万元,而到了今年6月底,其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分别为7.51亿元、1.42亿元、6.09亿元。

上述三个指标中,出现性质变化的是净资产,短短半年时间,由负转正,今年6月底较年初增加约6.7亿元。

本次收购,以今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深圳健元评估值为17.32亿元,较净资产6.09亿元增值11.23亿元,增值率184.4%。

对于热点资产而言,1.84倍评估增值率并不算高。但是,如果与2023年底的净资产相比,增值率高达29倍左右。如此高的增值率,就值得关注了。

深入发现,二者的差异就出在净资产性质上的剧变。

根据公告,深圳健元、湖北健翔和深圳健翔三家公司原本分别为星银医药及星银集团控制的三家生产或经营多肽类产品的企业,除深圳健元持有湖北健翔15%股权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股权关系。

截至今年6月30日,它们共计欠星银医药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计6.08亿元。

今年10月,深圳健元股权重组时,星银医药以6.08亿元向深圳健元注资,深圳健元分别向深圳健翔及湖北健翔注资,注资完成后,这三家公司同月向星银医药归还了前述借款本金及利息。

欠股东星银医药借款本息6.08亿元,星银医药注资,注资完成后,星银医药收回6.08亿元借款本息。如此腾挪,最终星银医药不需要出一分钱,就“成功”帮助深圳健元完成了净资产的剧变。

借助四川双马收购,如今,星银医药不仅收回了子公司的欠款,还卖出了相当不错的价格,而四川双马也获得了合理的增值率,真可谓是“多赢”。
02
IDG资本或为幕后操盘手

那么问题来了,四川双马为什么要收购一家与主业毫无相关的生物医药公司?

四川双马全称“四川和谐双马股份有限公司”,原称“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江油水泥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四川双马主营业务包括水泥产品以及建筑骨料的生产与销售。1999年8月在深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2016年起,四川双马迎来资产及业务的转型升级。这一年,IDG资本相关合伙人通过出资实体收购50.93%股份,“入主”四川双马。

据四川双马官网信息,旗下的西藏锦合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目前在管基金规模超220亿元,包括注册于郑州市的“和谐锦豫产业基金”、义乌市的“和谐锦弘基金”,以及宜宾市的“和谐绿色产业基金”。三只基金的投资方向包括互联网、跨境电商物流、新能源、智能制造、半导体等。

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四川双马营业收入陷入增长困局,从巅峰期27.48亿元持续下滑至2023 年12.19亿元,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整体呈为负增长,然而净利润反而迎来稳健增长。究其原因,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方面这些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而带动了整体净利润的增长。

近年,四川双马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的确进展颇多,持续收获各类新的基金LP,包括广州产投新能源专项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世纪凯华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中宏人寿等,“和谐绿色产业基金”注册规模飙升至93亿元。

今年4月,四川双马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和谐新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工业科技等科创领域。,本次收购旨在将生物医药业务正式纳入业务板块,这或许也是四川双马以及背后IDG资本大手笔收购健元医药的答案。

03
跨界的疑虑

近年来,受“房住不炒”、“三道线”等多重因素影响,四川双马业绩表现并不亮眼。由于地产业务探底传导至建材行业,四川双马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四川双马继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以增厚公司业绩,在多肽原料药领域已深耕十余年的深圳健元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深圳健元成立于2009年,主要经营多肽相关产品。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最多来源于多肽类原料药业务,产品方面耳熟能详的就包括“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

深圳健元作为国内首批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厂家之一,近年来得益于GLP-1靶点多肽类药物在全球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的整体营业收入近年来实现显著增长。

2023-2024年上半年,深圳健元营业收入分别为3.2亿元和2.16亿元,同期营业利润分别为8999万元和8268万元。仅今年上半年,深圳健元的营业利润就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同时,多肽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对于小分子化药,多肽药物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更强的特异性;相对于生物药物,多肽药物具有免疫原性低、纯度高、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

风口上的赛道、飘红的业绩,让四川双马大胆地进行了押注,并不惜溢价收购。

不过,从建材行业到生物医药,这一跨界行为不免引发市场对后续并购整合以及业务发展的质疑。

由于跨界并购通常难度较大,因为它不仅关乎并购双方的战略规划、企业文化,还涉及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并购方必须深思熟虑,在并购后如何均衡原有核心业务与新兴业务的资源分配,确保两者能够协调并进,共同发展。

要知道,四川双马此前并未涉及医药行业业务,即使在2016年IDG资本合伙人之一林栋梁成为四川双马的新任实控人后,四川双马也仅是开始转为建材生产业务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并行。

不管是跨界并购的协同性,还是标的公司刚刚转正的净资产,都成为投资者心中的疑虑。业绩承压之下,四川双马能否靠多肽原料药打一场“翻身仗”?目前还不得而知。

※此文为翠鸟资本原创文章,未获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亦在雪球、财富号、同顺号、新浪微博、新浪看点、和讯、界面、百家号、企鹅号、搜狐号、网易号、头条号、一点号、中金在线、爱股票、格隆汇等平台同步更新。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联系:13552947334(仅微信)/cnzb2017@163.com(邮箱)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