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新建排水管网1500公里 改造雨污合流管网420公里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4天前

11月8日,记者从济南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各项任务,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切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11月8日,记者从济南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各项任务,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切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制定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方案,确保目标任务相互结合、协同推进。目前各项规划、方案的实施均取得预期效果。

二是推动结构优化。连续组织实施三轮次“四减四增”行动,全市“四新”经济占比达到40.5%。关停6台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完成石热入济长距离输送供热项目建设。淘汰老旧机动车3.75万辆、老旧机械1842台,8家大型工矿企业建成大宗货物铁路专用线。配方肥施用面积411.54余万亩,济南市产业、能源、运输、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实施项目化治理。推动大气治理绩效升级,完成钢铁、水泥、焦化等14家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治理296台工业炉窑,实施575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实施小清河综合治理,全市新建排水管网1500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420公里,新建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提标改造27座,涉及处理能力95.63万吨/日。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处置利用,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分别下降15%和22%。提升环境安全风险应对能力,编制6个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建设市级环境应急物资库。

四是提升智慧监管执法水平。用好自动监控、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非现场执法比率提升至41%。建成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电量监控、环境质量监测标准站、微站、出租车走航、量子雷达网等2640台套设备组成的“点线面”立体监测网络。建成智慧生态黄河监管平台,将各类监测监控数据引入其中,实时开展智能分析。深化网格化环境监管,累计发现并处理生态环境问题18.4万个。

五是全面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流程,探索环评和排污许可“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三分之二以上。累计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820个,核发排污许可证16393家次,为4169个项目调剂保障主要污染物总量或碳排放指标。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助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3年,济南市PM2.5浓度为38微克每立方米,继续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最优,小清河(济南段)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市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生态质量指数和环境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钱毅新介绍,下一步,济南市将结合“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继续统筹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加快建设“美丽济南”,以更高水平的环境保护推动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海报新闻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11月8日,记者从济南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各项任务,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切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11月8日,记者从济南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各项任务,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切实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制定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方案,确保目标任务相互结合、协同推进。目前各项规划、方案的实施均取得预期效果。

二是推动结构优化。连续组织实施三轮次“四减四增”行动,全市“四新”经济占比达到40.5%。关停6台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完成石热入济长距离输送供热项目建设。淘汰老旧机动车3.75万辆、老旧机械1842台,8家大型工矿企业建成大宗货物铁路专用线。配方肥施用面积411.54余万亩,济南市产业、能源、运输、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实施项目化治理。推动大气治理绩效升级,完成钢铁、水泥、焦化等14家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治理296台工业炉窑,实施575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实施小清河综合治理,全市新建排水管网1500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420公里,新建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提标改造27座,涉及处理能力95.63万吨/日。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处置利用,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分别下降15%和22%。提升环境安全风险应对能力,编制6个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建设市级环境应急物资库。

四是提升智慧监管执法水平。用好自动监控、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非现场执法比率提升至41%。建成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电量监控、环境质量监测标准站、微站、出租车走航、量子雷达网等2640台套设备组成的“点线面”立体监测网络。建成智慧生态黄河监管平台,将各类监测监控数据引入其中,实时开展智能分析。深化网格化环境监管,累计发现并处理生态环境问题18.4万个。

五是全面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流程,探索环评和排污许可“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三分之二以上。累计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820个,核发排污许可证16393家次,为4169个项目调剂保障主要污染物总量或碳排放指标。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助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3年,济南市PM2.5浓度为38微克每立方米,继续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最优,小清河(济南段)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市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生态质量指数和环境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钱毅新介绍,下一步,济南市将结合“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继续统筹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加快建设“美丽济南”,以更高水平的环境保护推动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海报新闻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