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投放总体平稳 金融政策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经济日报

1天前

市场普遍认为,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短期内不会改变,明年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较强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_2)余额309.71万亿元,同比增长7.5%,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03.45万亿元,同比增长7.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4.1万亿元,同比增长8%。

据测算,M_2增速继续回升,过去两个月累计升高1.2个百分点,稳增长力度明显加大。专家认为,M_2企稳回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债市和理财资金开始向存款回流;二是银行向证券、基金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增加;三是财政支出加快,财政存款更多转化为企业存款。随着财政支出节奏加快,稳增长逐步加力,带动实体经济部门存款同比增多。

“近期人民银行出台了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有效改善经济预期,市场信心提振,资本市场回稳,投资者风险偏好由避险情绪主导转向更为积极的资产配置。”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随着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正式落地,商业银行向非银机构的融资增多,既促进了银行与非银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增强金融市场流动性,同时也对派生增加M_2产生了直接推动作用。

10月份,狭义货币(M_1)增速降幅收窄。这既反映出经济活动企稳向好,社会信心改善,也受益于金融市场上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支撑效应进一步落地显效,M_1增速有望企稳。近日,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统计体系进行了专题分析,预计相关统计口径调整优化后,M_1统计还将更加完整、科学,能更好适应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态势。

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社会融资规模仍保持较高增长。2023年10月,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政府债券新增1.56万亿元,比2020年至2022年的同期均值高1.1万亿元,明显超出季节规律。“主要是由于去年10月开始加速发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当月新增逾1万亿元,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等存量债务,推高了社会融资规模基数,对今年10月同比增速产生了下拉效应。”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认为,信贷增量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化债的下拉影响,存量贷款中部分融资平台债务被偿还或置换;但长期看,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释后,更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对于纾解债务链条、畅通经济循环、防范化解风险等都有积极效应。

信贷方面,专家认为投放总体平稳,支持经济作用持续显现。一方面,贷款发放规模持续扩大。有市场机构估算,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量超过110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多近8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多近20万亿元。回收量和新发放量都在同步较快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盘活存量信贷资产取得成效,贷款投放效率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成效持续显现。10月份,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5%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1%,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走低,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10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左右,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1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据悉,近期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后,楼市成交已出现边际企稳迹象,个人预约提前还房贷情况有所缓解。同时,企业融资需求逐步回暖,经营主体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的两项工具热情很高,近期资本市场表现也较为活跃。

接下来,金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仍有坚实基础。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一揽子增量政策支持下,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将持续提升,有效融资需求也将进一步改善。考虑到有些增量政策还在陆续落地,未来政策效应还会进一步传导显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更加有力有效。

近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表示,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对此,市场普遍认为,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短期内不会改变,明年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较强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姚进)

【责任编辑:刁云娇】
市场普遍认为,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短期内不会改变,明年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较强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_2)余额309.71万亿元,同比增长7.5%,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03.45万亿元,同比增长7.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4.1万亿元,同比增长8%。

据测算,M_2增速继续回升,过去两个月累计升高1.2个百分点,稳增长力度明显加大。专家认为,M_2企稳回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债市和理财资金开始向存款回流;二是银行向证券、基金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增加;三是财政支出加快,财政存款更多转化为企业存款。随着财政支出节奏加快,稳增长逐步加力,带动实体经济部门存款同比增多。

“近期人民银行出台了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有效改善经济预期,市场信心提振,资本市场回稳,投资者风险偏好由避险情绪主导转向更为积极的资产配置。”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随着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正式落地,商业银行向非银机构的融资增多,既促进了银行与非银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增强金融市场流动性,同时也对派生增加M_2产生了直接推动作用。

10月份,狭义货币(M_1)增速降幅收窄。这既反映出经济活动企稳向好,社会信心改善,也受益于金融市场上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支撑效应进一步落地显效,M_1增速有望企稳。近日,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统计体系进行了专题分析,预计相关统计口径调整优化后,M_1统计还将更加完整、科学,能更好适应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态势。

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社会融资规模仍保持较高增长。2023年10月,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政府债券新增1.56万亿元,比2020年至2022年的同期均值高1.1万亿元,明显超出季节规律。“主要是由于去年10月开始加速发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当月新增逾1万亿元,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等存量债务,推高了社会融资规模基数,对今年10月同比增速产生了下拉效应。”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认为,信贷增量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化债的下拉影响,存量贷款中部分融资平台债务被偿还或置换;但长期看,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释后,更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对于纾解债务链条、畅通经济循环、防范化解风险等都有积极效应。

信贷方面,专家认为投放总体平稳,支持经济作用持续显现。一方面,贷款发放规模持续扩大。有市场机构估算,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量超过110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多近8万亿元,比2022年同期多近20万亿元。回收量和新发放量都在同步较快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盘活存量信贷资产取得成效,贷款投放效率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成效持续显现。10月份,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5%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1%,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新发放贷款利率继续走低,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10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左右,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1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据悉,近期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后,楼市成交已出现边际企稳迹象,个人预约提前还房贷情况有所缓解。同时,企业融资需求逐步回暖,经营主体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的两项工具热情很高,近期资本市场表现也较为活跃。

接下来,金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仍有坚实基础。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一揽子增量政策支持下,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将持续提升,有效融资需求也将进一步改善。考虑到有些增量政策还在陆续落地,未来政策效应还会进一步传导显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更加有力有效。

近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表示,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对此,市场普遍认为,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短期内不会改变,明年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较强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姚进)

【责任编辑:刁云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