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博主真的靠谱吗

财经头条

浙江宣传

3天前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到来,各种商品推广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众多营销手段中,一种独特的“种草”策略在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上流行起来,那就是“第三方测评”。这种测评方式不依赖于消费者的“口口相传”,也不需要官方的质量认证,而是通过发布“XXX黑红榜”“十款热门XX测评”“XX必买推荐”等内容吸引眼球。


测评的范围从房产、汽车到手机数码、零食辣条等,几乎无所不包。但与此同时,这些测评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博主可能因利益关系而失去公正性,这对于依赖测评做出购买决定的消费者来说,无疑增加了新的风险。


那么,这些测评博主的测评真的可信吗?



在万物皆可“测”的时代,各个社交平台上,奶粉、眼影、球鞋、手机、汽车……几乎什么商品都有测评视频,而打着“测评”“种草”“红黑榜”旗号的博主更是比比皆是。


测评博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亲身体验、对比分析、专业测试等方式,向观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详细信息、性能评估、使用体验等,并通过图文展示、视频播放或直播的形式对外发布和推广,帮助观众做出更明智购买决策的“第三方”。


现实中,不少人“迷信”测评博主,购物前看测评成为“固定动作”之余,日常生活中还喜欢刷几个测评视频“下饭”。据去年中消协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的消费者占近八成,中青年群体对“第三方测评”了解程度更是处于高位。


那么,近些年测评博主为何如此火爆呢?究其原因还在于电商的飞速发展和产品间日益加剧的同质化竞争。众多品牌频繁推出新品,有的甚至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更新换代,且各类产品型号繁多,缺乏足够的市场用户体验,消费者在购买时容易遭遇性价比不佳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测评博主便成了众多消费者购物决策中的重要参考。


从作用上来讲,客观的“第三方测评”具有实际价值,不仅能够有效地补充质检体系,还能激励商家提升质量,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比如,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些直接对小家电进行现场测评的直播间。直播间的后方排列着型号各异的小家电,每当观众提出想要测评某个品牌时,主播便会从货架上取出相应型号,现场模拟展示其性能,详细解释该产品的各项参数。同时,主播还会全方位地展示小家电工作时的状态,确保观众能全方位地了解产品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说,消费者在直播间“点单”,便可直观获取自己心仪产品的测评结果。


此外,测评博主发布的“打假”视频,常因高话题性,吸引不少观众围观“吃瓜”,并收获大量点赞与转发;也有不少测评博主会在测评中分享各种实用信息,比如护肤品成分详解、防晒衣关键指标等,让消费者收获满满。




然而,当前市场上“第三方测评”账号“遍地开花”,有的或自立标准,或主观臆断,导致测评方式与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良莠不齐,而“以商养测”或“以测养商”的乱象也是层出不穷。


自身经不起“测评”。虽说市场上有大量的“第三方”测评账号和机构,但其中存在缺少统一且规范化商品测评标准的情况。许多测评主播也不具备权威的营养师、医生等资质认证,仅仅经过简短的培训便开始从事测评工作,其内容大多依赖事先准备好的文稿。部分测评账号所发布的内容并非原创,而是对网络信息的简单搬运或混合拼凑,其可靠性和科学性令人担忧。


“拉踩”当流量密码。为了吸引流量,有的测评内容时常会紧贴热门话题。某些测评账号为了追求高流量,采用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夸大其词的宣传手段来虚构产品的优势,甚至对其他品牌进行“拉踩”。曾有博主坦言:“如果能够指出点问题,视频更容易爆,当然,还有些人会为了黑而黑。”比如某汽车博主发布车辆对撞测评视频,宣传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对撞后小电瓶断电,导致车门无法打开,而另一品牌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视频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事后有了反转,“这一所谓‘测试’在设置、记录和结论方面均存在不严谨、不完整、不科学的问题”


资本裹挟成“生意”。测评博主作为“第三方”力量,理应公平公正,但事实上,一些测评账号非但不能保持与品牌方的利益距离,反而与之勾结,共同谋取经济利益,导致测评成了一门“生意”:若给予报酬,则奉上“好评”;若拒绝出资,则直接“差评”。此外,“以商养测”的现象也极易让测评内容发生扭曲。比如,有些测评报告会直接附上“推荐商品”的购买链接或优惠券,如此一来,测评博主高呼“成分惊人,谨慎购买”与直播带货博主大喊“买它,赶紧下单”,实际上并无二致,都是利用话术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图片

漫画:《测评乱象》 图源:新华社




在国家网信办前不久开展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中,就有某测评博主因“歪曲捏造事实、恶意诋毁企业”被关停账号。以流量为王,唯金钱至上,长此以往,测评博主的口碑和信誉都会受到影响。


测之有道。统一的测评标准是确保信息准确性的基石。一些标榜“专业”的测评帖应当面临更高的行业准入门槛。为此,须制定统一的测评标准,以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比如,江苏省消保委曾发布《第三方测评工作指南》团体标准,提出“商品类和服务类的测评程序,测评方法应以标准方法为优选”,让测评博主有标准可依,有效避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同时,平台作为“把关人”要守土有责。对于入驻的测评账号要进行“身份认证”,严格审核其内容,监督测评博主挑起“谁测评,谁负责”的担子。此外,还可以将官方权威测评与博主自发测评用“标签”加以区分,帮助消费者“擦亮眼睛”。


测出水平。真实、公平、透明是测评博主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弃的原则。测评博主应该依靠过硬的专业本领和诚信的职业道德,发挥应有的“鲶鱼效应”。比如要深度使用测评产品,测评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与利益相关的企业注意“避嫌”。此外,专业的检验检测机构也可以加入测评的行列,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个人测评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不足,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参考信息,提升测评行业整体的公信力。


测有底线。行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市场的调节,监管部门不可缺位,要加大执法整治力度。比如测评视频中附加购买链接的应该依据《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标明“广告”字样,对于违规者要严格处罚。另外,监管部门不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让被“泼脏水”的企业也可以为自己“申冤”,讨取一个公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测评行业已成为新业态,各地应进一步制定相关行业性法规,扎紧制度篱笆”,以免让合规经营的测评博主“寒了心”。


当然,消费者在面对网络测评内容时,也不能完全依赖测评博主的“投喂”,而应保持理性和警惕,可通过了解产品成分、技术等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同时也可以“货比三家”,综合多个测评来源,学会筛选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到来,各种商品推广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众多营销手段中,一种独特的“种草”策略在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上流行起来,那就是“第三方测评”。这种测评方式不依赖于消费者的“口口相传”,也不需要官方的质量认证,而是通过发布“XXX黑红榜”“十款热门XX测评”“XX必买推荐”等内容吸引眼球。


测评的范围从房产、汽车到手机数码、零食辣条等,几乎无所不包。但与此同时,这些测评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博主可能因利益关系而失去公正性,这对于依赖测评做出购买决定的消费者来说,无疑增加了新的风险。


那么,这些测评博主的测评真的可信吗?



在万物皆可“测”的时代,各个社交平台上,奶粉、眼影、球鞋、手机、汽车……几乎什么商品都有测评视频,而打着“测评”“种草”“红黑榜”旗号的博主更是比比皆是。


测评博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亲身体验、对比分析、专业测试等方式,向观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详细信息、性能评估、使用体验等,并通过图文展示、视频播放或直播的形式对外发布和推广,帮助观众做出更明智购买决策的“第三方”。


现实中,不少人“迷信”测评博主,购物前看测评成为“固定动作”之余,日常生活中还喜欢刷几个测评视频“下饭”。据去年中消协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的消费者占近八成,中青年群体对“第三方测评”了解程度更是处于高位。


那么,近些年测评博主为何如此火爆呢?究其原因还在于电商的飞速发展和产品间日益加剧的同质化竞争。众多品牌频繁推出新品,有的甚至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更新换代,且各类产品型号繁多,缺乏足够的市场用户体验,消费者在购买时容易遭遇性价比不佳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测评博主便成了众多消费者购物决策中的重要参考。


从作用上来讲,客观的“第三方测评”具有实际价值,不仅能够有效地补充质检体系,还能激励商家提升质量,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比如,某短视频平台上有一些直接对小家电进行现场测评的直播间。直播间的后方排列着型号各异的小家电,每当观众提出想要测评某个品牌时,主播便会从货架上取出相应型号,现场模拟展示其性能,详细解释该产品的各项参数。同时,主播还会全方位地展示小家电工作时的状态,确保观众能全方位地了解产品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说,消费者在直播间“点单”,便可直观获取自己心仪产品的测评结果。


此外,测评博主发布的“打假”视频,常因高话题性,吸引不少观众围观“吃瓜”,并收获大量点赞与转发;也有不少测评博主会在测评中分享各种实用信息,比如护肤品成分详解、防晒衣关键指标等,让消费者收获满满。




然而,当前市场上“第三方测评”账号“遍地开花”,有的或自立标准,或主观臆断,导致测评方式与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良莠不齐,而“以商养测”或“以测养商”的乱象也是层出不穷。


自身经不起“测评”。虽说市场上有大量的“第三方”测评账号和机构,但其中存在缺少统一且规范化商品测评标准的情况。许多测评主播也不具备权威的营养师、医生等资质认证,仅仅经过简短的培训便开始从事测评工作,其内容大多依赖事先准备好的文稿。部分测评账号所发布的内容并非原创,而是对网络信息的简单搬运或混合拼凑,其可靠性和科学性令人担忧。


“拉踩”当流量密码。为了吸引流量,有的测评内容时常会紧贴热门话题。某些测评账号为了追求高流量,采用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夸大其词的宣传手段来虚构产品的优势,甚至对其他品牌进行“拉踩”。曾有博主坦言:“如果能够指出点问题,视频更容易爆,当然,还有些人会为了黑而黑。”比如某汽车博主发布车辆对撞测评视频,宣传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对撞后小电瓶断电,导致车门无法打开,而另一品牌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视频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事后有了反转,“这一所谓‘测试’在设置、记录和结论方面均存在不严谨、不完整、不科学的问题”


资本裹挟成“生意”。测评博主作为“第三方”力量,理应公平公正,但事实上,一些测评账号非但不能保持与品牌方的利益距离,反而与之勾结,共同谋取经济利益,导致测评成了一门“生意”:若给予报酬,则奉上“好评”;若拒绝出资,则直接“差评”。此外,“以商养测”的现象也极易让测评内容发生扭曲。比如,有些测评报告会直接附上“推荐商品”的购买链接或优惠券,如此一来,测评博主高呼“成分惊人,谨慎购买”与直播带货博主大喊“买它,赶紧下单”,实际上并无二致,都是利用话术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


图片

漫画:《测评乱象》 图源:新华社




在国家网信办前不久开展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中,就有某测评博主因“歪曲捏造事实、恶意诋毁企业”被关停账号。以流量为王,唯金钱至上,长此以往,测评博主的口碑和信誉都会受到影响。


测之有道。统一的测评标准是确保信息准确性的基石。一些标榜“专业”的测评帖应当面临更高的行业准入门槛。为此,须制定统一的测评标准,以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比如,江苏省消保委曾发布《第三方测评工作指南》团体标准,提出“商品类和服务类的测评程序,测评方法应以标准方法为优选”,让测评博主有标准可依,有效避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同时,平台作为“把关人”要守土有责。对于入驻的测评账号要进行“身份认证”,严格审核其内容,监督测评博主挑起“谁测评,谁负责”的担子。此外,还可以将官方权威测评与博主自发测评用“标签”加以区分,帮助消费者“擦亮眼睛”。


测出水平。真实、公平、透明是测评博主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弃的原则。测评博主应该依靠过硬的专业本领和诚信的职业道德,发挥应有的“鲶鱼效应”。比如要深度使用测评产品,测评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与利益相关的企业注意“避嫌”。此外,专业的检验检测机构也可以加入测评的行列,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个人测评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不足,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参考信息,提升测评行业整体的公信力。


测有底线。行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市场的调节,监管部门不可缺位,要加大执法整治力度。比如测评视频中附加购买链接的应该依据《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标明“广告”字样,对于违规者要严格处罚。另外,监管部门不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让被“泼脏水”的企业也可以为自己“申冤”,讨取一个公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测评行业已成为新业态,各地应进一步制定相关行业性法规,扎紧制度篱笆”,以免让合规经营的测评博主“寒了心”。


当然,消费者在面对网络测评内容时,也不能完全依赖测评博主的“投喂”,而应保持理性和警惕,可通过了解产品成分、技术等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同时也可以“货比三家”,综合多个测评来源,学会筛选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