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举措缓解债市担忧 机构关注财政政策新思路

证券时报

5天前

廖志明认为,随着一系列货币及财政等增量政策落地实施,2025年经济企稳的可能性上升,当债市收益率接近新低之时,需要适度降低2025年的预期。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政策的出台,对债券市场而言即为短期“靴子落地”,债券市场所面临的回调风险相对较低,短期影响债市的一项不确定性因素已经消失。

研究机构人士表示,化债思路比具体化债规模更值得关注,化债思路的重大调整背后蕴含着财政政策的新思路。

化债措施符合预期

近期政策频频释放暖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此外,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两项累计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2028年之前地方政府平均每年需要化解的隐债规模由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为地方政府化债大幅减压。从整体来看,此次发布会关于化债的相关表述基本符合预期。”浙商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

东吴证券分析师李勇认为,此次10万亿元直接化债资源中的4万亿元地方专项债额度转用于化债的举措系此前做法的进一步明确和续作,实质性的增量措施为总计6万亿元的新增地方债务置换限额,但本轮化债工作整体较过去更为务实和精准。

“总量10万亿元的规模仍在我们预测范围的上限,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超预期了。”前述债券交易人士表示,在10万亿元额度支持下,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几年内基本可以全部“显性化”,这意味着地方债务管理将上一个台阶,地方政府因此节约的利息支出等也非常可观。

化债思路值得关注

在上述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实施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

“化债的核心目的是腾挪财政空间,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程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政府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直面困难,解决消费、地产、投资、物价等领域的堵点。

程强表示,化债思路的重大调整背后蕴含着财政政策的新思路,即在当前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预计2025年财政政策将更好地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化债思路比具体金额更值得关注。“市场此前过于在意具体数字,但是我认为核心在于监管思路的转变,规模是动态调整的,但是思路是一以贯之的,债市投资把握政策思路比讨论具体数字更有意义。”前述债券交易人士说。

政策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值得期待,以2023年底隐性债务14.3万亿元为基础,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这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

“10万亿元化债方案兑现,将直接助力地方债务风险出清,激活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财政政策发力扩大内需的具体方案,后续正在谋划,更多可能在明年年初落地。市场在关注财政发力规模的同时,应该坚定对政策方向的信心。”中邮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付生表示。

债市短期担忧获缓解

随着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和国内政策落地,债市短期调整可能暂告一段落。

“本次发布会后,对债券市场而言即为短期‘靴子落地’,债券市场所面临的回调风险相对较低,高胜率背景下,赔率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兼具票息与资本利得空间的长久期债券更具性价比。”覃汉表示,债券市场长期看涨的趋势并未扭转,加之短期扰动因素落地、赔率空间打开,或伴随权益市场回调利率出现进一步下行,年内10年期国债利率有望挑战前低2.0%。

相对于利率债,市场对于城投债为代表的信用债更加看好。

“财政增量政策已经基本明确,对债市而言消除了不确定性。我们短期明确看多债市,特别是近三个月调整较多的信用债。”华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记者表示。

李勇也认为,本轮积极的财政支持化债政策或将快速驱动信用债行情,估值或重新定价以反映各地区中长期内的经济基本面和债务风险预期,叠加城投板块新增融资在2025年或仍严格受限,“资产荒”大势不改。

“建议关注偏弱资质区域城投平台的信用下沉机会以及强资质区域城投平台的久期拉长机会,博弈2~3年期、AA级平台信用利差压缩而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李勇表示。

不过,市场人士也有一些担忧。廖志明认为,随着一系列货币及财政等增量政策落地实施,2025年经济企稳的可能性上升,当债市收益率接近新低之时,需要适度降低2025年的预期。

黄付生也表示,化债方案的落地也将直接促进城投基本面的改善,提高短久期城投债兑付的确定性,而债券市场整体或更多处于多空交织的震荡行情中。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廖志明认为,随着一系列货币及财政等增量政策落地实施,2025年经济企稳的可能性上升,当债市收益率接近新低之时,需要适度降低2025年的预期。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政策的出台,对债券市场而言即为短期“靴子落地”,债券市场所面临的回调风险相对较低,短期影响债市的一项不确定性因素已经消失。

研究机构人士表示,化债思路比具体化债规模更值得关注,化债思路的重大调整背后蕴含着财政政策的新思路。

化债措施符合预期

近期政策频频释放暖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此外,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两项累计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2028年之前地方政府平均每年需要化解的隐债规模由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为地方政府化债大幅减压。从整体来看,此次发布会关于化债的相关表述基本符合预期。”浙商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

东吴证券分析师李勇认为,此次10万亿元直接化债资源中的4万亿元地方专项债额度转用于化债的举措系此前做法的进一步明确和续作,实质性的增量措施为总计6万亿元的新增地方债务置换限额,但本轮化债工作整体较过去更为务实和精准。

“总量10万亿元的规模仍在我们预测范围的上限,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超预期了。”前述债券交易人士表示,在10万亿元额度支持下,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几年内基本可以全部“显性化”,这意味着地方债务管理将上一个台阶,地方政府因此节约的利息支出等也非常可观。

化债思路值得关注

在上述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实施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

“化债的核心目的是腾挪财政空间,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程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政府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直面困难,解决消费、地产、投资、物价等领域的堵点。

程强表示,化债思路的重大调整背后蕴含着财政政策的新思路,即在当前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预计2025年财政政策将更好地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化债思路比具体金额更值得关注。“市场此前过于在意具体数字,但是我认为核心在于监管思路的转变,规模是动态调整的,但是思路是一以贯之的,债市投资把握政策思路比讨论具体数字更有意义。”前述债券交易人士说。

政策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值得期待,以2023年底隐性债务14.3万亿元为基础,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这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

“10万亿元化债方案兑现,将直接助力地方债务风险出清,激活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财政政策发力扩大内需的具体方案,后续正在谋划,更多可能在明年年初落地。市场在关注财政发力规模的同时,应该坚定对政策方向的信心。”中邮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付生表示。

债市短期担忧获缓解

随着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和国内政策落地,债市短期调整可能暂告一段落。

“本次发布会后,对债券市场而言即为短期‘靴子落地’,债券市场所面临的回调风险相对较低,高胜率背景下,赔率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兼具票息与资本利得空间的长久期债券更具性价比。”覃汉表示,债券市场长期看涨的趋势并未扭转,加之短期扰动因素落地、赔率空间打开,或伴随权益市场回调利率出现进一步下行,年内10年期国债利率有望挑战前低2.0%。

相对于利率债,市场对于城投债为代表的信用债更加看好。

“财政增量政策已经基本明确,对债市而言消除了不确定性。我们短期明确看多债市,特别是近三个月调整较多的信用债。”华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记者表示。

李勇也认为,本轮积极的财政支持化债政策或将快速驱动信用债行情,估值或重新定价以反映各地区中长期内的经济基本面和债务风险预期,叠加城投板块新增融资在2025年或仍严格受限,“资产荒”大势不改。

“建议关注偏弱资质区域城投平台的信用下沉机会以及强资质区域城投平台的久期拉长机会,博弈2~3年期、AA级平台信用利差压缩而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李勇表示。

不过,市场人士也有一些担忧。廖志明认为,随着一系列货币及财政等增量政策落地实施,2025年经济企稳的可能性上升,当债市收益率接近新低之时,需要适度降低2025年的预期。

黄付生也表示,化债方案的落地也将直接促进城投基本面的改善,提高短久期城投债兑付的确定性,而债券市场整体或更多处于多空交织的震荡行情中。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