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真正的护身符?

秦朔朋友圈

16小时前

有杨元庆陪同年逾古稀的创业元老参观联想天津滨海智慧工厂的;有杨元庆阐释联想全球化的三大支柱与两大基座的;也有在职联想员工畅谈企业感受的;还有我以前写的沉淀下来的文字……。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山脉、握手

进入11月,北京的秋天便只剩下一个尾巴。

诸多名家关于北京秋天的描写中,以老舍先生《北平的秋天》一文情感最为真挚——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优美的描写与各种场景代入之后,老舍先生的感动是,“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随着地球的温室效应,北京秋天最美的时间大约要从中秋延后十天半个月。到了11月,虽是残秋,却依然很美,“霜叶红于二月花”,同步着窸窸窣窣的落叶飘花。

离老舍先生《北平的秋天》写作之处咫尺之遥的地方,已经十几年雄距全球PC榜首的世界级公司——联想集团,低调庆祝了自己的40岁生日。

我在这家企业前后工作了五年,期间留下了十几万文字,初衷是恪尽职守,后来运气好,这些文字变成书籍流传了下去,因此,我对联想的心存感激始终如一。

二十多年前,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我借用过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一篇随笔里的一句话,表达过自己的幸运——

“苍蝇叮在骏马的身上,因此它也一日千里”。

老同事们给我发来联想集团内部庆生的各种图片、视频。有杨元庆陪同年逾古稀的创业元老参观联想天津滨海智慧工厂的;有杨元庆阐释联想全球化的三大支柱与两大基座的;也有在职联想员工畅谈企业感受的;还有我以前写的沉淀下来的文字……

残秋冷峻。秦朔主编的一本联想全球化的新书刚刚出版,叫作《出海》。我感觉多了一丝暖意。

改革开放至今,存在四十年且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民营企业不止联想,还有海尔、美的、正泰、万向、娃哈哈等等。它们中间甚至有存在50年的历史,原因是可以追溯到乡镇企业、街道企业阶段。

存在四十年,并且成为名副其实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联想当仁不让。它75%的营业收入源于海外市场、业务覆盖全球180余个国家与地区,销售规模超过4000亿人民币……大量硬核数据,是联想集团作为世界级企业的有力支撑。

我们可以借鉴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的方法,去研究与认识任何一家存在四十年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然后发现其创新、基因的成功逻辑,发现闪耀其中的企业家精神。

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基于成王败寇的逻辑,习惯性地思考企业家精神之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而是遵循商业的本质,逆向思维,去认识企业家的本分,结果会如何?

如今,很多中国企业都身处逆境,逆境中的高频词语是“活着”。潮涨潮落否极泰来,春风化雨总会到来。

企业家精神都是一种格局、一种境界,它可以让企业活得更有创造力,是企业进步的发动机,而企业家本分则是一种规矩、一种纪律,它可以让企业活得更加结实,更有生命力,是企业生存的护身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至少,在中国,企业家本分是企业家保持清醒的底线思维。活着是硬道理。因为活着才可能创造,创造才能更好地活着。是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本分的因果关系。

《基业长青》以及同样经典的企业管理著作,看得见的是企业家精神,看不见的是企业家本分。原因是对于那些具有百年以上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来说,企业家本分这样的底线思维,都属于常识。

我们的市场经济历史短而初级,但40岁一定是属于那些守得住本分,然后又保持企业家精神的企业。

守不住企业家本分的企业,则一定活不到40岁。企业家本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家精神是企业追求卓越的动力。

四十不惑。

于企业而言,惑与不惑,衡量标准一是看企业家本分,二是看企业家精神。一个是坚决守住底线,另一个是不断抬高上限。底线守不住,上限便是虚无。

“无边落木萧萧下”,北京的气象部门已经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意味着残秋稍纵即逝,寒冷的冬天到来。

长周期的下行压力,于所有人都是煎熬,普通打工者可能要面对失业、降薪和巨额房贷,企业家是更大的风险承担者,痛苦系数成倍于普通人。

他们需要面对怎样保住成千上万员工的工作,需要面对市场萎缩可能导致的订单不足,以及银行或者供应商的催债,更严重的是,他们或者会收到法院传票,以及面临公司破产、家庭破产的危机,甚至失去人身自由的劫难。

二十年前,我与已仙逝的温州康奈集团创始人郑秀康交流,他感慨说企业家不是人干的差事,要不怕累死、不怕坐牢、不怕妻离子散。我理解,他想说的其实是企业家的风险承担。

前几天,一个南方的企业家朋友告诉我,当地政府倡导(其实是要求)他们今年按照现有员工总数的5%比例,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缓解社会就业压力。5%的比例相当于500人,等于每年增加七千万人力成本。

这位企业家朋友分手之后,我给另外几个企业家朋友致电了解,情况大同小异,各地政府都有同样的倡导,这些朋友告诉我,他们现在寝食难安的焦虑就是公司怎么活下去。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是钢铁侠般的一个群体,他们起点低、历史短、家底薄,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假如“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那么,中国不少优秀民企离破产最多只有半年。

逆境时刻,没有什么人会比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大、风险大。只有具备钢铁般意志的人,才能承受如此重负。

南方的那位企业家朋友跟我说,他这几年除了度难关之外,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家的本分到底是什么,因为怨天怨地怨环境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人能够一辈子草莽英雄,做企业就只能检讨自己,而检讨的结论是必须懂得规矩,守住本分。

当然,在混沌的市场环境里,恪守本分,顺境的时候可能会丢失一些机会,但也因此,逆境到来的时候,才可能保得住企业平安。

我认同他的说法,40岁的企业与10岁的企业,在相同的逆境条件下,它们的生命力表现一定是不一样的。不完全因为他们的实力差距,还有他们的底蕴不同,而所谓底蕴,不仅仅是40岁企业与10岁企业之间,彼此逆境体验积累的多与寡。更重要的是它们对企业家本分的恪守与践行,质量不同。

真金不怕火炼,逆境是对企业成色的考验。40岁的企业,本分成了一种自觉,成了一种任何环境下都不会改变的基因。10岁的企业,本分也许还是一种懵懂,是一种情急之下的摇摆或者放弃。

那么,企业家的本分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观”。

首先是企业家的角色观。在商言商,是企业家在社会分工的角色定位,也是企业家本分的首要原则。

三观正确不易,在中国,要守住在商言商的角色观,很难。

南宋诗人吴芾对社会分工有一个等级划分,叫作“士农工商,古有四民”。吴芾中过进士,诗文一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官,属于“学而优则仕”一类。

精明过人的胡雪岩,生意兴隆,最终也是绞尽脑汁,官居二品,穿上黄马褂,做了红顶商人,算是“商而优则仕”的代表。

衣锦还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商人不过是末等人群,所以,守住企业家本分很难。

十几年前,柳传志在一个沙龙性质的论坛上发表演说,谈到企业责任的内容时,说了一句在商言商的体会。听众中有中小规模的企业老板率先强烈反对,估计是觉得企业最重要的还是社会责任,在商言商过于狭隘。

很快,这个再寻常不过的观点讨论,竟然发酵成网络上的一场舆论风波。

是一种悲哀。中国需要一大批纯粹的企业家。而纯粹与否,首先是他们能否在商言商、忠于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否遵循商业规律。

在商言商最重要的原则有两条:

第一条是政商关系的距离原则。前些年,政府要求公务员与企业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那是对官员提出的政治纪律,目的在于避免权力寻租。对于企业家而言,与官员保持距离属于商业纪律,避免利益输送、成为掮客。

第二条是心无旁骛的专注原则。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世人都解读成但凡商人都是薄情寡义,是需要口诛笔伐的,这是人文精神的解读。与时俱进,从商业思维的角度,其实我们还应该有另外的理解。“买茶去”是商人的本分,就像吟诗作赋是白居易的本分一样。如果商人儿女情长不去“买茶”,或是陪着白居易吟诗作赋,或是家人厮守却风餐露宿,便是重情重义?这叫不负责任、附庸风雅。任何忠于角色的行为都是有代价的,有舍有得。

以说,保持政商关系的距离原则和心无旁骛的专注原则,是企业家对自身角色的坚守,是企业家本分。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的文章里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能够帮助我们解读企业家在商言商的殊为不易。

企业家本分的第二观,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利益观。儒家文化的义利观把其中道理阐释得很透彻,包括什么钱可以挣、什么钱不能挣的分析,大道至简。

我们看全球那些活过一百年的长青企业,它们的历史也都体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

前段时间,来自互联网媒体的消息说,一直躲在美国的贾跃亭放出口风,计划两年内回中国偿还债务贾跃亭一度被国内媒体称为“贾布斯”,意指其属于乔布斯级别的创新型企业家。我一直想,都是“布斯”,乔布斯为什么能够成为改变世界的英雄,而贾跃亭当初只能甩锅跑路呢?区别在于他野心太大、急于求成,却无法让自己所讲的故事成为闭环。

雄心万丈,并非都是企业家精神,很多时候可能就是不守本分。

这不是简单的成王败寇逻辑,关键是实现闭环的能力。没有多少人比乔布斯“活着就要改变世界”更加雄心万丈。但是,人家改变世界的结果是一个个过硬的好产品。

利益面前,企业家的本分是要挣“好钱”。商人眼里,钱无好坏。在企业家眼里,钱有是非,所以,商人和企业家对钱的味道,嗅觉感知是不同的。企业家认定的是,只有通过给社会创造价值获得的利润才是“好钱”。依靠旁门左道、投机取巧挣来的都是“横财”。

商人相信,“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企业家则不能投机取巧。因为,企业要走长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利益面前,企业家的本分是要挣“长钱”。勇于创新和脚踏实地,永远是需要平衡的跷跷板。不能幻想一步登天、一口吃个胖子。

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企业家的利益观,属于企业家本分的第二点。

企业家本分的第三点是“兼济天下”的责任观。中国民营企业家是非常令人尊敬的群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孟子对所有人的修身告诫。他无法预知两千年之后,商品经济社会的企业家责任。

中国的民营企业,创业伊始便要履行税赋、就业、为社会提供好产品的责任。在这个阶段,企业家也许是倾囊而出,甚至家庭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穷亦兼济天下是对他们这个阶段的准确定义。

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硬性的社会责任是价值创造、就业与税收、关爱员工,而环境友好、慈善公益,则是企业根据自身实力、价值观而采取的自愿行动。

我很赞赏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做法,既有维护快递小哥尊严的挺身而出和解决员工住房难的举措,也有向母校及社会的捐款,此外,更有爱心的是京东的管理规定中,一旦分公司所在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员工可以自主决定将所在地库存民生商品就地捐赠灾民。

开仓放粮雪中送炭,京东的做法在全球企业界,都是别具一格的承担社会责任创新。

联想40岁庆典的主题词是“四十而砺”,并非传统文化习惯所说的四十不惑。逆境中,40岁的企业与10岁的企业,前者多了底蕴,少了轻盈。

守正其实是恪守企业家本分,行稳致远;出奇则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成长。

那些已经30岁或者40岁的中国民营企业,它们的经验值得分析与借鉴。因为,它们经历过更多的逆境,懂得怎样卧薪尝胆,恪守本分。

而企业家本分,永远是企业的护身符。

/// END /// 

No.6053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陈惠湘

作者简介:中国企业管理实证研究知名学者,曾出版《联想为什么》《中国企业批判》《突破拐点》等多部财经企管畅销书,长期影响中国企业界、理论界。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豆包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有杨元庆陪同年逾古稀的创业元老参观联想天津滨海智慧工厂的;有杨元庆阐释联想全球化的三大支柱与两大基座的;也有在职联想员工畅谈企业感受的;还有我以前写的沉淀下来的文字……。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山脉、握手

进入11月,北京的秋天便只剩下一个尾巴。

诸多名家关于北京秋天的描写中,以老舍先生《北平的秋天》一文情感最为真挚——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优美的描写与各种场景代入之后,老舍先生的感动是,“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随着地球的温室效应,北京秋天最美的时间大约要从中秋延后十天半个月。到了11月,虽是残秋,却依然很美,“霜叶红于二月花”,同步着窸窸窣窣的落叶飘花。

离老舍先生《北平的秋天》写作之处咫尺之遥的地方,已经十几年雄距全球PC榜首的世界级公司——联想集团,低调庆祝了自己的40岁生日。

我在这家企业前后工作了五年,期间留下了十几万文字,初衷是恪尽职守,后来运气好,这些文字变成书籍流传了下去,因此,我对联想的心存感激始终如一。

二十多年前,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我借用过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一篇随笔里的一句话,表达过自己的幸运——

“苍蝇叮在骏马的身上,因此它也一日千里”。

老同事们给我发来联想集团内部庆生的各种图片、视频。有杨元庆陪同年逾古稀的创业元老参观联想天津滨海智慧工厂的;有杨元庆阐释联想全球化的三大支柱与两大基座的;也有在职联想员工畅谈企业感受的;还有我以前写的沉淀下来的文字……

残秋冷峻。秦朔主编的一本联想全球化的新书刚刚出版,叫作《出海》。我感觉多了一丝暖意。

改革开放至今,存在四十年且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民营企业不止联想,还有海尔、美的、正泰、万向、娃哈哈等等。它们中间甚至有存在50年的历史,原因是可以追溯到乡镇企业、街道企业阶段。

存在四十年,并且成为名副其实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联想当仁不让。它75%的营业收入源于海外市场、业务覆盖全球180余个国家与地区,销售规模超过4000亿人民币……大量硬核数据,是联想集团作为世界级企业的有力支撑。

我们可以借鉴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的方法,去研究与认识任何一家存在四十年以上的中国民营企业,然后发现其创新、基因的成功逻辑,发现闪耀其中的企业家精神。

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基于成王败寇的逻辑,习惯性地思考企业家精神之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而是遵循商业的本质,逆向思维,去认识企业家的本分,结果会如何?

如今,很多中国企业都身处逆境,逆境中的高频词语是“活着”。潮涨潮落否极泰来,春风化雨总会到来。

企业家精神都是一种格局、一种境界,它可以让企业活得更有创造力,是企业进步的发动机,而企业家本分则是一种规矩、一种纪律,它可以让企业活得更加结实,更有生命力,是企业生存的护身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至少,在中国,企业家本分是企业家保持清醒的底线思维。活着是硬道理。因为活着才可能创造,创造才能更好地活着。是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本分的因果关系。

《基业长青》以及同样经典的企业管理著作,看得见的是企业家精神,看不见的是企业家本分。原因是对于那些具有百年以上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来说,企业家本分这样的底线思维,都属于常识。

我们的市场经济历史短而初级,但40岁一定是属于那些守得住本分,然后又保持企业家精神的企业。

守不住企业家本分的企业,则一定活不到40岁。企业家本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家精神是企业追求卓越的动力。

四十不惑。

于企业而言,惑与不惑,衡量标准一是看企业家本分,二是看企业家精神。一个是坚决守住底线,另一个是不断抬高上限。底线守不住,上限便是虚无。

“无边落木萧萧下”,北京的气象部门已经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意味着残秋稍纵即逝,寒冷的冬天到来。

长周期的下行压力,于所有人都是煎熬,普通打工者可能要面对失业、降薪和巨额房贷,企业家是更大的风险承担者,痛苦系数成倍于普通人。

他们需要面对怎样保住成千上万员工的工作,需要面对市场萎缩可能导致的订单不足,以及银行或者供应商的催债,更严重的是,他们或者会收到法院传票,以及面临公司破产、家庭破产的危机,甚至失去人身自由的劫难。

二十年前,我与已仙逝的温州康奈集团创始人郑秀康交流,他感慨说企业家不是人干的差事,要不怕累死、不怕坐牢、不怕妻离子散。我理解,他想说的其实是企业家的风险承担。

前几天,一个南方的企业家朋友告诉我,当地政府倡导(其实是要求)他们今年按照现有员工总数的5%比例,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缓解社会就业压力。5%的比例相当于500人,等于每年增加七千万人力成本。

这位企业家朋友分手之后,我给另外几个企业家朋友致电了解,情况大同小异,各地政府都有同样的倡导,这些朋友告诉我,他们现在寝食难安的焦虑就是公司怎么活下去。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是钢铁侠般的一个群体,他们起点低、历史短、家底薄,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假如“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那么,中国不少优秀民企离破产最多只有半年。

逆境时刻,没有什么人会比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压力大、风险大。只有具备钢铁般意志的人,才能承受如此重负。

南方的那位企业家朋友跟我说,他这几年除了度难关之外,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家的本分到底是什么,因为怨天怨地怨环境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人能够一辈子草莽英雄,做企业就只能检讨自己,而检讨的结论是必须懂得规矩,守住本分。

当然,在混沌的市场环境里,恪守本分,顺境的时候可能会丢失一些机会,但也因此,逆境到来的时候,才可能保得住企业平安。

我认同他的说法,40岁的企业与10岁的企业,在相同的逆境条件下,它们的生命力表现一定是不一样的。不完全因为他们的实力差距,还有他们的底蕴不同,而所谓底蕴,不仅仅是40岁企业与10岁企业之间,彼此逆境体验积累的多与寡。更重要的是它们对企业家本分的恪守与践行,质量不同。

真金不怕火炼,逆境是对企业成色的考验。40岁的企业,本分成了一种自觉,成了一种任何环境下都不会改变的基因。10岁的企业,本分也许还是一种懵懂,是一种情急之下的摇摆或者放弃。

那么,企业家的本分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观”。

首先是企业家的角色观。在商言商,是企业家在社会分工的角色定位,也是企业家本分的首要原则。

三观正确不易,在中国,要守住在商言商的角色观,很难。

南宋诗人吴芾对社会分工有一个等级划分,叫作“士农工商,古有四民”。吴芾中过进士,诗文一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官,属于“学而优则仕”一类。

精明过人的胡雪岩,生意兴隆,最终也是绞尽脑汁,官居二品,穿上黄马褂,做了红顶商人,算是“商而优则仕”的代表。

衣锦还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商人不过是末等人群,所以,守住企业家本分很难。

十几年前,柳传志在一个沙龙性质的论坛上发表演说,谈到企业责任的内容时,说了一句在商言商的体会。听众中有中小规模的企业老板率先强烈反对,估计是觉得企业最重要的还是社会责任,在商言商过于狭隘。

很快,这个再寻常不过的观点讨论,竟然发酵成网络上的一场舆论风波。

是一种悲哀。中国需要一大批纯粹的企业家。而纯粹与否,首先是他们能否在商言商、忠于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否遵循商业规律。

在商言商最重要的原则有两条:

第一条是政商关系的距离原则。前些年,政府要求公务员与企业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那是对官员提出的政治纪律,目的在于避免权力寻租。对于企业家而言,与官员保持距离属于商业纪律,避免利益输送、成为掮客。

第二条是心无旁骛的专注原则。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世人都解读成但凡商人都是薄情寡义,是需要口诛笔伐的,这是人文精神的解读。与时俱进,从商业思维的角度,其实我们还应该有另外的理解。“买茶去”是商人的本分,就像吟诗作赋是白居易的本分一样。如果商人儿女情长不去“买茶”,或是陪着白居易吟诗作赋,或是家人厮守却风餐露宿,便是重情重义?这叫不负责任、附庸风雅。任何忠于角色的行为都是有代价的,有舍有得。

以说,保持政商关系的距离原则和心无旁骛的专注原则,是企业家对自身角色的坚守,是企业家本分。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的文章里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能够帮助我们解读企业家在商言商的殊为不易。

企业家本分的第二观,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利益观。儒家文化的义利观把其中道理阐释得很透彻,包括什么钱可以挣、什么钱不能挣的分析,大道至简。

我们看全球那些活过一百年的长青企业,它们的历史也都体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

前段时间,来自互联网媒体的消息说,一直躲在美国的贾跃亭放出口风,计划两年内回中国偿还债务贾跃亭一度被国内媒体称为“贾布斯”,意指其属于乔布斯级别的创新型企业家。我一直想,都是“布斯”,乔布斯为什么能够成为改变世界的英雄,而贾跃亭当初只能甩锅跑路呢?区别在于他野心太大、急于求成,却无法让自己所讲的故事成为闭环。

雄心万丈,并非都是企业家精神,很多时候可能就是不守本分。

这不是简单的成王败寇逻辑,关键是实现闭环的能力。没有多少人比乔布斯“活着就要改变世界”更加雄心万丈。但是,人家改变世界的结果是一个个过硬的好产品。

利益面前,企业家的本分是要挣“好钱”。商人眼里,钱无好坏。在企业家眼里,钱有是非,所以,商人和企业家对钱的味道,嗅觉感知是不同的。企业家认定的是,只有通过给社会创造价值获得的利润才是“好钱”。依靠旁门左道、投机取巧挣来的都是“横财”。

商人相信,“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企业家则不能投机取巧。因为,企业要走长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利益面前,企业家的本分是要挣“长钱”。勇于创新和脚踏实地,永远是需要平衡的跷跷板。不能幻想一步登天、一口吃个胖子。

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企业家的利益观,属于企业家本分的第二点。

企业家本分的第三点是“兼济天下”的责任观。中国民营企业家是非常令人尊敬的群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孟子对所有人的修身告诫。他无法预知两千年之后,商品经济社会的企业家责任。

中国的民营企业,创业伊始便要履行税赋、就业、为社会提供好产品的责任。在这个阶段,企业家也许是倾囊而出,甚至家庭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穷亦兼济天下是对他们这个阶段的准确定义。

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硬性的社会责任是价值创造、就业与税收、关爱员工,而环境友好、慈善公益,则是企业根据自身实力、价值观而采取的自愿行动。

我很赞赏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做法,既有维护快递小哥尊严的挺身而出和解决员工住房难的举措,也有向母校及社会的捐款,此外,更有爱心的是京东的管理规定中,一旦分公司所在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员工可以自主决定将所在地库存民生商品就地捐赠灾民。

开仓放粮雪中送炭,京东的做法在全球企业界,都是别具一格的承担社会责任创新。

联想40岁庆典的主题词是“四十而砺”,并非传统文化习惯所说的四十不惑。逆境中,40岁的企业与10岁的企业,前者多了底蕴,少了轻盈。

守正其实是恪守企业家本分,行稳致远;出奇则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成长。

那些已经30岁或者40岁的中国民营企业,它们的经验值得分析与借鉴。因为,它们经历过更多的逆境,懂得怎样卧薪尝胆,恪守本分。

而企业家本分,永远是企业的护身符。

/// END /// 

No.6053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陈惠湘

作者简介:中国企业管理实证研究知名学者,曾出版《联想为什么》《中国企业批判》《突破拐点》等多部财经企管畅销书,长期影响中国企业界、理论界。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豆包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