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企老板也脱下长衫

创业邦

1个月前

员工的个人IP只是个画皮,皮下还是老板的个人­意志和想法,那何必舍近求远,绕那么大个圈,不如直接倾全公司之力,把宝allin在正确的人身上。


源丨远川汽车评论(ID:yuanchuanqiche)

作者丨Slight

图源丨midjourney

车企掌门人化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大师,寻找一切机会进行“拉踩式营销”。

过去几十年里,车企高层的对外形象,大多是身着黑西装,在各种专业论坛上正襟危坐,全程发言都力求客观精准,形象优雅从容、说话慢条斯理、态度一丝不苟,十分贴合外界对­大型制造业的固有印象。

但现在,这些高端精英范儿,早就在一句句口衔大炮里稀碎成渣。

普通消费者不明白为啥这些车企老板明明只是脱下西装,换上了文化衫,就像集体被夺了舍似的,变得口无遮拦,攻击性十足。

当网友们像瓜田里的猹,在此起彼伏的口水仗之间疲于奔命,凑热闹的时候,殊不知自己早已成了企业传播剧本中的一环。

但内行早已看透一切:汽车的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在激烈的技术竞争和成本比拼后,都趋于同质化。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下,体面的人设是什么?能吃吗?骄矜的身段是什么?能变现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宣发,能让消费者产生兴趣吗?

要想活得久,只能不断炒热衍生周边来给正主保温续命。

以夸张犀利的言论开路,主动挑起争议话题,等不明真相的公众被标题党吸引过来,震惊于这番“狂言浪语”居然真是出自车圈大佬之口,纷纷为之侧目后,再顺势端出“正菜”,为自家产品争取更多的露脸机会和更长的生命周期。

以至于出现了这么个不可言说的“软标准”:一个车圈大佬,要是没有因为极端表达引发过争论,没有上过热搜,那他就要掂量掂量,自己和企业如今在车圈到底有多少分量了。

至此,车企老板的KPI/OKR清单上,又新添了一项任务——躬身入局跳入流量漩涡。

代言人,要掌门人

不要打工仔

衍生周边最好的操盘手和代言人,第一顺位非车企老板莫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苹果的乔布斯、特斯拉的马斯克,都是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公司品牌深度绑定,再利用个人魅力赢得关注,进而为公司转换首批死忠粉,再由死忠粉自发形成“自来水”,不断转换新的粉丝和用户,产生如永动机效果的正向循环。

只是,套路人人都懂,但知易行难,而且是非常难。

先不说企业家本人是否具有社交天赋和网感,就连形象坐姿、穿搭审美、口条技巧、普通话水平,都会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暴露在公众的凝视下,被放大无数倍。

哪吒CEO张勇曾因为在直播时翘二郎腿,被网友吐槽高高在上

这对传统制造业出身,做老板数十载,正值谢顶发福年岁的车企大佬来说,难度不小。

没时间、没精力、注重个人隐私、性格内敛、醉心技术、习惯和认知水平接近的业内人高效沟通、看不懂用不来网络黑话、甚至是口音过重……都可能成为车企掌门人怯于幕前的原因。

但他们又实在不想也不能容许自家公司错过这场流量盛宴,于是,让谁来替代自己扛起做IP的重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看,企业高管挺身而出和内部员工素人孵化,是两个通常的选项,但从结果回溯,出圈者寥寥,但翻车者众多。

核心高管,尤其是以技术类高管,他们做IP的优势在于,在公司有话语权,在专业上有可信度,不需要刻意打造,天然就是专家形象。他们对技术的解读,和对行业的看法,有人听、有人信、有关注、有传播度。

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微博名:老汤哥Tango,在社交媒体进行技术科普

但技术分享,只是构建和打响IP的手段。消费者信任其在细分领域高屋建瓴的发言,并不等同于会把这份信任延伸到他所在车企和产品。

因为在大家惯常认知里,位置再高的管理者,顶天了,也是打工皇帝。他完全可以从A车企跳到B车企。不论在哪里,都不妨碍他以专家身份分享技术,解答疑问。

输出内容随职位的变化而变化,这自然无可厚非。但对消费者来说,无法形成“高管=企业”的思想钢印,高管们就摆脱不了屁股决定脑袋的嫌疑,甚至还会造成消费者的困惑——怎么一段时间不见,这人就从说A品牌好,变成了说B品牌好?

至于有些车企非常热衷内部孵化素人员工成为KOE(key opinion engineer),让员工冲在企业宣传第一线,做所谓的IP矩阵,本质上也是个形式大于内容,过程大于疗效的伪命题。

首先,员工以素人之身构建个人IP,基础薄弱约等于无。想要正经运营起来,要么是花时间,厚积薄发;要么斥巨资,饱和式投入。

但事实上,和很多车圈博主一样,科普专业知识、分享用车小窍门、推荐车用好物,基本上是素人IP能达到的天花板了。能带动的,最多是售后部件的销量。

至于更高层次的,诸如车企的经营哲学、战略规划,这对普通员工来说,都太过遥远了,即便在个人IP账号里高喊口号,也要考虑自己信不信和别人信不信的问题。

毕竟,同为社畜的看客们心知肚明,如果员工的一言一行可以代表公司,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事故公告说要辞退临时工了。

其次,车企选择员工素人做IP,往往还存着便宜大碗,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想法,反正数量多,只要有一个能撞大运做起来,就是赚到了。

人多,人均资源就少,或者索性没有资源,IP打造活动大概率也是员工不得已而为之的“兼职任务”。

只不过因为老板的流量焦虑,让这“兼职任务”有了地狱级要求:时间紧,但要出成绩;任务重,但要质量高;资源少,但要创意新;回报低,但要效果好。

现在,打开车企员工的微信朋友圈,基本上都被同事自己捣鼓的短视频和直播频道占据,数量茫茫多,播放量咪咪少,评论留言也大多是同事和亲朋好友之间的礼貌互吹。

全员努力的结果,只当是给焦虑的老板造一间热闹的信息茧房——看,老板,我们是全员新媒体,全员新营销。

当然,也有车企明白先投入后产出的道理,愿意给精挑细选出来的员工投入资源,做规划、请讲师、投流量,但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看起来是员工的个人号,但员工本人的意见和想法,能在这个IP账号里体现多少?

基于公司资源产出的内容,首要目标就从让用户满意感兴趣,变成了让老板满意感兴趣。目标用户变了,内容创作的初衷和目的自然也就变了。

到头来,员工的个人IP只是个画皮,皮下还是老板的个人­意志和想法,那何必舍近求远,绕那么大个圈,不如直接倾全公司之力,把宝all in 在正确的人身上。

哗众取宠比同质化更可怕

人设,是一切IP活动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摆在车企老板和执行团队面前的第一道选择题。

是立个人光环强烈的霸总人设?还是立世代深耕汽车行业的二代人设?是走跟得上潮流不扫兴的长辈路线?还是走腼腆内向的学者路线?是走诙谐会玩梗的潮男风格?还是走亲民共情的打工人风格?

以何种人设示人,是个问题,但也压根不是问题。

企业家不是演员,没有经过科班训练,也不必根据不同场合切换不同形象来迎合公众的期待和想象,最安全保险、一劳永逸的做法,就是从一而终做自己。

魏建军的直率给自己圈了不少粉

为博滔天流量,素人可以浮夸做作、游走于灰色地带,但企业家,不行。

几年前,某家车企为了宣传自家新车的运动性能,CEO亲自参与宣传拍摄,在高速上集中展示了包括高速违停、实线变道、违规超速、不打转向灯等一系列违章操作。

视频一出,流量滔天,甚至还引来了交管部门的注意,可谓出圈效果拉满。

最终,这场以认错认罚收场的宣(闹)传(剧),只给公众留下了“车企老板知法犯法,不是故意就是蠢”的印象。至于车企和掌门人想要营造的“耿直工程男”人设,早被淹没在大众的口诛笔伐里,不见踪影。

企业家在镜头前的一举一动,本质上是为了从网络世界寻找出有意愿和自己产生信息链接的人,再从中筛选出认同自己的人,而这群人,正是车企梦寐以求的,是最有可能从观众转换为用户的目标人群。

车企掌门人全方位、多渠道的个人IP运营能不能吸引来这批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向公众表达了什么,展示了什么。

流量虽好,但也有优质和垃圾之分。优质流量能带来货真价实的转换率,垃圾流量只会分散公众注意力,消耗企业家颜面,对企业百害而无一利。

凯迪拉克在北京车展期间打出的广告语

以色侍人难以长久,以丑媚人,同样如此。

另一些企业家,人到中年,思想固化,但仍执着于为自己打造高速冲浪,啥都懂的年轻态人设,社交媒体上一有啥风吹草动,就要冒个泡针砭时弊、谈谈看法,末了,再强行和自家车型挂上钩,喊口号,上价值,自以为是和年轻人玩到了一起,殊不知对面的年轻人早就尴尬地用脚趾扣出来二室一厅。

理解网络黑话和各种爆梗、对留言网友有问必答且妙语连珠、熟知每天不重样的热点新闻……如果车企大佬真的精于此道,对此游刃有余,那消费者自然喜闻乐见,但如果做不到,也真的不是什么大事,不必为此感到恐慌和担心。

蔚来李斌对于热点的高情商回复,圈粉一波

车企掌门人做IP,首要身份永远是企业家,而非网红。

如果网友们只想图个乐解个闷,那何必蹲守在企业家的视频号,吴侬软语的嗲妹、英俊潇洒的型男、舌灿莲花的脱口秀演员,不香吗?

这个道理网友们明白,倒是车企的IP执行团队有点糊涂了。

在具体落地执行上,总有些本末倒置的痕迹——为了追求好看的流量数据,视企业家的个人特质和企业文化如无物,甚至不筛选区分网络受众,纯粹为了迎合算法,简单粗暴地走素人网红的路线,做些哗众取宠,完全脱离企业家底色的蠢事,不管是视频还是文字,都透着一股“求流量没质量”的别扭。

如此自降身价得来的流量,声量是爆棚的,数据是好看的,质量是难评的,结果是没有的。虚假的热闹和流量,带不来真情实感的认同和真金白银的支持。至于车企真正想要的,借由企业家IP建立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

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

有些企业家对“黑红也是红”的网络定律心存警惕,但往往会滑向另一个极端——带着开新闻发布会的板正姿态去和网友面对面。

他们虽然脱下了长衫,穿上了文化衫,但还没来得及调整心态和表达习惯,他们态度恳切地给观众讲产品和技术,不厌其烦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管理理念和行业看法,但现实是,能全盘理解这些的人不多。

平心而论,企业家们输出的内容相当言之有物,既不媚上,也无骄下,实在算不上古板教条,充其量就是一本难懂的教参,问题症结更多在于表达方式上的失当。

阅历深、年纪大的企业家们,以前的沟通对象,多是经销商、政府部门、公司下属,大家对行业、技术、产品有着相似的背景理解和知识储备,一幅甘特图,一张报表,一段由专业名词组成的精炼总结,谈话双方无需多言就能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

但对消费市场采用同样的表达方式,希望普通消费者也能丝滑理解,实属有些为难他们了。

企业家们需要从给投资人讲故事的模式,切换到给普通消费者讲故事的模式,讲话的对象变了,表达方式自然也要调整。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有点像幼教,把道理灌进小朋友脑袋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讲好故事。

这里的好故事,既指讲产品,又指讲自己。

讲产品,一个简单粗暴又好用的理论是,车企想把车卖给谁,聚光灯下的老板们,就要用目标客群的思维逻辑和语言水平,用他们能听明白的话去介绍,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输出。

技术参数虽然有时候简洁明了但僵硬机械,如果能穿插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场景才是打动人心的利器,能让隔行如隔山的消费者不自觉产生“噢,原来如此”的恍然想法。

举个例子,该如何表达后排空间宽敞呢?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写出所有的测量数据做竞品对标,但这只能让消费者知道有差异,但差异究竟多大,即没概念也不了解;

第二种方式是以“头部空间有几指,膝部空间有几拳”来做介绍,增强了体感描述,但消费者仍旧疑惑,不能清晰感知“几拳几指”的距离对真实坐姿的影响;

第三种方式,是让传统意义上的高个儿人群直接在后排,做出诸如跷二郎腿、从左右车门穿行而过的大幅度动作,消费者会下意识会比较自己和大高个儿之间的身高差,几乎不用思考就得出“他都能行,我肯定更没问题”的结论。

再冠以“溜达自由”、“二郎腿自由”之类非常接地气的名字,只消短短一瞬,“这辆车的后排空间应该很不错”的印象就植入进了消费者脑中。

乐道L60在强调大空间时

提出"二郎腿自由"和"后排溜达自由"

大概是内部做竞品对标时,看习惯了第一种表达方式,车企老板和执行团队往往陷入“知识诅咒”,认为消费市场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自己一样高,在发布会上直接把技术参数挨个介绍一遍,连续作战几个小时,直到口干舌燥,声音沙哑,确实很辛苦,但究竟有多少加粗黑体的数字能被记住,实在不好说。

高喊“以用户为中心”,可实操的还是老一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动脑子的伪勤奋呢?

与其费尽心思感动自己,还不如多花点心思,琢磨细节,为每一个细微的功能,配一个日常的场景,讲一个浅显的故事,去触达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至于讲自己,就更需要用“好故事”的思维逻辑去打磨。

面对投资人和媒体,企业家可以讲自己辉煌的过去、成功的经历、宏大的愿景,以此给对方信心,再讲一讲收益和好处,方便后续画饼、合作和找钱,这些都无可厚非。

但面对普通消费者,两者在身份、地位、财产上的天然差异,本身就是一条鸿沟,如果大佬们还只是一味追忆自己的峥嵘岁月,倾吐自己的人生故事,即便这是真相,也很容易被视为是在给鸿沟加诸更多的门槛和等级,平添高高在上的俯视感,就像和公众活在了两个平行世界。

企业家做IP,首先是企业家没错,但底色仍是“人”,是有血有肉、丰满又立体的普通人。成功史、奋斗史不是不能讲,但也不能只讲成功史和奋斗史,否则别说共情共鸣和拉近距离了,不被冠以“爹味十足”已经算是网友们的宽容和克制了。

如果要讲成功,就不能只讲上市敲钟的光鲜,还要讲面对破发的自我怀疑;

如果要讲抉择,就不能只讲笃定坚信的取舍,还要讲在分岔路前的纠结犹豫;

如果要讲无畏,就不能只讲破釜沉舟的勇敢,还要讲偶尔冒出的胆怯担忧。

极越CEO夏一平分享之前在摩拜单车的创业经历

把这些全都掰开揉碎,在合适的时机娓娓道来。丰富日常的细节,反转落差的剧情,皆大欢喜的结局,这种屡试不爽的爆款爽剧逻辑,是最容易传播,也是最容易打动普通消费者内心的故事模板——哦,如今那么光鲜亮丽的一个人,原来也曾和我一样深陷泥沼。

适当的展露脆弱,不仅不会让人觉得软弱,相反,还会带来积极的正向的吸引力,感同身受,就是其中之一。

一旦消费市场上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愿意与之同频共振,感叹于企业家曾经的失败式微,欣喜于企业家如今的成功奋进,甚至产生一种从旁观、到陪伴的养成系成就感,这企业家IP才算真正讲出了属于自己的“好故事”。

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

都说汽车是个百年赛道,但不管是新车上市速度,还是企业家个人IP的整活频率,都像是火燎腚似的,主打一个“不要百年,只争朝夕”。

以微博为例,今年3月发布的《微博垂直领域生态白皮书》显示,已经有近200名车企高管入驻微博。至于抖音、知乎、微信视频号等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主要产出的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车企高管的身影。

车企高管们在社交媒体上一拥而上,用不同手段和言论不断掀起舆论小高潮,想要从流量池里分一杯羹,急迫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汽车行业利润率屡创新低,哪怕是围绕老板的个人IP做投放资源,也要讲究投入产出比。就怕老板和老板的言论火了,但车没火。连老板本人都要暗自嘀咕一句:“什么时候能够出成绩?”

这里亟待纠偏的一个逻辑是,个人影响力大小会以流量高低为体现,但流量高低,并不能和个人影响大小划等号。因为流量的成绩,可以在朝夕之间速成,但个人影响力的扩散,就如同静水深流的湖面,想要掀起涟漪波澜,只能仰仗时间的力量。

就连现在被奉为车圈营销圣体的新晋大佬雷军,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前期照样离不开攒数量熬时间的新手期。

雷军在社交媒体上的亮相,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的微博。其微博内容涵盖公司战略解读、产品传播、答网友问、随手记录、生活分享,甚至是穿搭介绍和好物推广等等,可谓事无巨细,包罗万象。

就这么絮絮叨叨,和网友们你来我往了十多年,才有了发文超过1.8万条,坐拥2448万微博粉丝,不论是从发文量、粉丝数,还是转评赞总计上,都遥遥领先于科技圈和汽车圈的众多大佬的成绩。

从图文转战短视频,也离不开厚积薄发的规律。

今年4月,雷军抖音账号的粉丝数到达1000万,一个月后,突破2000万,截至10月,超过3000万。从1000万到3000万,雷军只用了6个月时间,但在此之前,其抖音账号从无到有,积攒到600万粉丝也慢吞吞花费了5年时间(从2019年到2024年)。

人人想求的一夜爆红,背后往往是快速陨落。

如果企业家图谋的是长红长久,那就只能耐下性子,认识到,打造企业家个人IP,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非但没有教科书可参考,还必须像对待车型规划那样,做好起步就是三年五载的规划,中间还需要根据平台变化不断调整策略,坚持长期且高质量的产出,才能走完由量变引起质变,最后井喷的全过程。

车企大佬们纷纷脱下长衫,主动或被动地跳入流量漩涡,本质上还是产品战和价格战的延续和扩张,只是这次兵戎相见的是企业家本人。


员工的个人IP只是个画皮,皮下还是老板的个人­意志和想法,那何必舍近求远,绕那么大个圈,不如直接倾全公司之力,把宝allin在正确的人身上。


源丨远川汽车评论(ID:yuanchuanqiche)

作者丨Slight

图源丨midjourney

车企掌门人化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大师,寻找一切机会进行“拉踩式营销”。

过去几十年里,车企高层的对外形象,大多是身着黑西装,在各种专业论坛上正襟危坐,全程发言都力求客观精准,形象优雅从容、说话慢条斯理、态度一丝不苟,十分贴合外界对­大型制造业的固有印象。

但现在,这些高端精英范儿,早就在一句句口衔大炮里稀碎成渣。

普通消费者不明白为啥这些车企老板明明只是脱下西装,换上了文化衫,就像集体被夺了舍似的,变得口无遮拦,攻击性十足。

当网友们像瓜田里的猹,在此起彼伏的口水仗之间疲于奔命,凑热闹的时候,殊不知自己早已成了企业传播剧本中的一环。

但内行早已看透一切:汽车的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在激烈的技术竞争和成本比拼后,都趋于同质化。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下,体面的人设是什么?能吃吗?骄矜的身段是什么?能变现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宣发,能让消费者产生兴趣吗?

要想活得久,只能不断炒热衍生周边来给正主保温续命。

以夸张犀利的言论开路,主动挑起争议话题,等不明真相的公众被标题党吸引过来,震惊于这番“狂言浪语”居然真是出自车圈大佬之口,纷纷为之侧目后,再顺势端出“正菜”,为自家产品争取更多的露脸机会和更长的生命周期。

以至于出现了这么个不可言说的“软标准”:一个车圈大佬,要是没有因为极端表达引发过争论,没有上过热搜,那他就要掂量掂量,自己和企业如今在车圈到底有多少分量了。

至此,车企老板的KPI/OKR清单上,又新添了一项任务——躬身入局跳入流量漩涡。

代言人,要掌门人

不要打工仔

衍生周边最好的操盘手和代言人,第一顺位非车企老板莫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苹果的乔布斯、特斯拉的马斯克,都是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公司品牌深度绑定,再利用个人魅力赢得关注,进而为公司转换首批死忠粉,再由死忠粉自发形成“自来水”,不断转换新的粉丝和用户,产生如永动机效果的正向循环。

只是,套路人人都懂,但知易行难,而且是非常难。

先不说企业家本人是否具有社交天赋和网感,就连形象坐姿、穿搭审美、口条技巧、普通话水平,都会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暴露在公众的凝视下,被放大无数倍。

哪吒CEO张勇曾因为在直播时翘二郎腿,被网友吐槽高高在上

这对传统制造业出身,做老板数十载,正值谢顶发福年岁的车企大佬来说,难度不小。

没时间、没精力、注重个人隐私、性格内敛、醉心技术、习惯和认知水平接近的业内人高效沟通、看不懂用不来网络黑话、甚至是口音过重……都可能成为车企掌门人怯于幕前的原因。

但他们又实在不想也不能容许自家公司错过这场流量盛宴,于是,让谁来替代自己扛起做IP的重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看,企业高管挺身而出和内部员工素人孵化,是两个通常的选项,但从结果回溯,出圈者寥寥,但翻车者众多。

核心高管,尤其是以技术类高管,他们做IP的优势在于,在公司有话语权,在专业上有可信度,不需要刻意打造,天然就是专家形象。他们对技术的解读,和对行业的看法,有人听、有人信、有关注、有传播度。

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微博名:老汤哥Tango,在社交媒体进行技术科普

但技术分享,只是构建和打响IP的手段。消费者信任其在细分领域高屋建瓴的发言,并不等同于会把这份信任延伸到他所在车企和产品。

因为在大家惯常认知里,位置再高的管理者,顶天了,也是打工皇帝。他完全可以从A车企跳到B车企。不论在哪里,都不妨碍他以专家身份分享技术,解答疑问。

输出内容随职位的变化而变化,这自然无可厚非。但对消费者来说,无法形成“高管=企业”的思想钢印,高管们就摆脱不了屁股决定脑袋的嫌疑,甚至还会造成消费者的困惑——怎么一段时间不见,这人就从说A品牌好,变成了说B品牌好?

至于有些车企非常热衷内部孵化素人员工成为KOE(key opinion engineer),让员工冲在企业宣传第一线,做所谓的IP矩阵,本质上也是个形式大于内容,过程大于疗效的伪命题。

首先,员工以素人之身构建个人IP,基础薄弱约等于无。想要正经运营起来,要么是花时间,厚积薄发;要么斥巨资,饱和式投入。

但事实上,和很多车圈博主一样,科普专业知识、分享用车小窍门、推荐车用好物,基本上是素人IP能达到的天花板了。能带动的,最多是售后部件的销量。

至于更高层次的,诸如车企的经营哲学、战略规划,这对普通员工来说,都太过遥远了,即便在个人IP账号里高喊口号,也要考虑自己信不信和别人信不信的问题。

毕竟,同为社畜的看客们心知肚明,如果员工的一言一行可以代表公司,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事故公告说要辞退临时工了。

其次,车企选择员工素人做IP,往往还存着便宜大碗,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想法,反正数量多,只要有一个能撞大运做起来,就是赚到了。

人多,人均资源就少,或者索性没有资源,IP打造活动大概率也是员工不得已而为之的“兼职任务”。

只不过因为老板的流量焦虑,让这“兼职任务”有了地狱级要求:时间紧,但要出成绩;任务重,但要质量高;资源少,但要创意新;回报低,但要效果好。

现在,打开车企员工的微信朋友圈,基本上都被同事自己捣鼓的短视频和直播频道占据,数量茫茫多,播放量咪咪少,评论留言也大多是同事和亲朋好友之间的礼貌互吹。

全员努力的结果,只当是给焦虑的老板造一间热闹的信息茧房——看,老板,我们是全员新媒体,全员新营销。

当然,也有车企明白先投入后产出的道理,愿意给精挑细选出来的员工投入资源,做规划、请讲师、投流量,但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看起来是员工的个人号,但员工本人的意见和想法,能在这个IP账号里体现多少?

基于公司资源产出的内容,首要目标就从让用户满意感兴趣,变成了让老板满意感兴趣。目标用户变了,内容创作的初衷和目的自然也就变了。

到头来,员工的个人IP只是个画皮,皮下还是老板的个人­意志和想法,那何必舍近求远,绕那么大个圈,不如直接倾全公司之力,把宝all in 在正确的人身上。

哗众取宠比同质化更可怕

人设,是一切IP活动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摆在车企老板和执行团队面前的第一道选择题。

是立个人光环强烈的霸总人设?还是立世代深耕汽车行业的二代人设?是走跟得上潮流不扫兴的长辈路线?还是走腼腆内向的学者路线?是走诙谐会玩梗的潮男风格?还是走亲民共情的打工人风格?

以何种人设示人,是个问题,但也压根不是问题。

企业家不是演员,没有经过科班训练,也不必根据不同场合切换不同形象来迎合公众的期待和想象,最安全保险、一劳永逸的做法,就是从一而终做自己。

魏建军的直率给自己圈了不少粉

为博滔天流量,素人可以浮夸做作、游走于灰色地带,但企业家,不行。

几年前,某家车企为了宣传自家新车的运动性能,CEO亲自参与宣传拍摄,在高速上集中展示了包括高速违停、实线变道、违规超速、不打转向灯等一系列违章操作。

视频一出,流量滔天,甚至还引来了交管部门的注意,可谓出圈效果拉满。

最终,这场以认错认罚收场的宣(闹)传(剧),只给公众留下了“车企老板知法犯法,不是故意就是蠢”的印象。至于车企和掌门人想要营造的“耿直工程男”人设,早被淹没在大众的口诛笔伐里,不见踪影。

企业家在镜头前的一举一动,本质上是为了从网络世界寻找出有意愿和自己产生信息链接的人,再从中筛选出认同自己的人,而这群人,正是车企梦寐以求的,是最有可能从观众转换为用户的目标人群。

车企掌门人全方位、多渠道的个人IP运营能不能吸引来这批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向公众表达了什么,展示了什么。

流量虽好,但也有优质和垃圾之分。优质流量能带来货真价实的转换率,垃圾流量只会分散公众注意力,消耗企业家颜面,对企业百害而无一利。

凯迪拉克在北京车展期间打出的广告语

以色侍人难以长久,以丑媚人,同样如此。

另一些企业家,人到中年,思想固化,但仍执着于为自己打造高速冲浪,啥都懂的年轻态人设,社交媒体上一有啥风吹草动,就要冒个泡针砭时弊、谈谈看法,末了,再强行和自家车型挂上钩,喊口号,上价值,自以为是和年轻人玩到了一起,殊不知对面的年轻人早就尴尬地用脚趾扣出来二室一厅。

理解网络黑话和各种爆梗、对留言网友有问必答且妙语连珠、熟知每天不重样的热点新闻……如果车企大佬真的精于此道,对此游刃有余,那消费者自然喜闻乐见,但如果做不到,也真的不是什么大事,不必为此感到恐慌和担心。

蔚来李斌对于热点的高情商回复,圈粉一波

车企掌门人做IP,首要身份永远是企业家,而非网红。

如果网友们只想图个乐解个闷,那何必蹲守在企业家的视频号,吴侬软语的嗲妹、英俊潇洒的型男、舌灿莲花的脱口秀演员,不香吗?

这个道理网友们明白,倒是车企的IP执行团队有点糊涂了。

在具体落地执行上,总有些本末倒置的痕迹——为了追求好看的流量数据,视企业家的个人特质和企业文化如无物,甚至不筛选区分网络受众,纯粹为了迎合算法,简单粗暴地走素人网红的路线,做些哗众取宠,完全脱离企业家底色的蠢事,不管是视频还是文字,都透着一股“求流量没质量”的别扭。

如此自降身价得来的流量,声量是爆棚的,数据是好看的,质量是难评的,结果是没有的。虚假的热闹和流量,带不来真情实感的认同和真金白银的支持。至于车企真正想要的,借由企业家IP建立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

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

有些企业家对“黑红也是红”的网络定律心存警惕,但往往会滑向另一个极端——带着开新闻发布会的板正姿态去和网友面对面。

他们虽然脱下了长衫,穿上了文化衫,但还没来得及调整心态和表达习惯,他们态度恳切地给观众讲产品和技术,不厌其烦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管理理念和行业看法,但现实是,能全盘理解这些的人不多。

平心而论,企业家们输出的内容相当言之有物,既不媚上,也无骄下,实在算不上古板教条,充其量就是一本难懂的教参,问题症结更多在于表达方式上的失当。

阅历深、年纪大的企业家们,以前的沟通对象,多是经销商、政府部门、公司下属,大家对行业、技术、产品有着相似的背景理解和知识储备,一幅甘特图,一张报表,一段由专业名词组成的精炼总结,谈话双方无需多言就能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

但对消费市场采用同样的表达方式,希望普通消费者也能丝滑理解,实属有些为难他们了。

企业家们需要从给投资人讲故事的模式,切换到给普通消费者讲故事的模式,讲话的对象变了,表达方式自然也要调整。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有点像幼教,把道理灌进小朋友脑袋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讲好故事。

这里的好故事,既指讲产品,又指讲自己。

讲产品,一个简单粗暴又好用的理论是,车企想把车卖给谁,聚光灯下的老板们,就要用目标客群的思维逻辑和语言水平,用他们能听明白的话去介绍,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输出。

技术参数虽然有时候简洁明了但僵硬机械,如果能穿插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场景才是打动人心的利器,能让隔行如隔山的消费者不自觉产生“噢,原来如此”的恍然想法。

举个例子,该如何表达后排空间宽敞呢?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写出所有的测量数据做竞品对标,但这只能让消费者知道有差异,但差异究竟多大,即没概念也不了解;

第二种方式是以“头部空间有几指,膝部空间有几拳”来做介绍,增强了体感描述,但消费者仍旧疑惑,不能清晰感知“几拳几指”的距离对真实坐姿的影响;

第三种方式,是让传统意义上的高个儿人群直接在后排,做出诸如跷二郎腿、从左右车门穿行而过的大幅度动作,消费者会下意识会比较自己和大高个儿之间的身高差,几乎不用思考就得出“他都能行,我肯定更没问题”的结论。

再冠以“溜达自由”、“二郎腿自由”之类非常接地气的名字,只消短短一瞬,“这辆车的后排空间应该很不错”的印象就植入进了消费者脑中。

乐道L60在强调大空间时

提出"二郎腿自由"和"后排溜达自由"

大概是内部做竞品对标时,看习惯了第一种表达方式,车企老板和执行团队往往陷入“知识诅咒”,认为消费市场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自己一样高,在发布会上直接把技术参数挨个介绍一遍,连续作战几个小时,直到口干舌燥,声音沙哑,确实很辛苦,但究竟有多少加粗黑体的数字能被记住,实在不好说。

高喊“以用户为中心”,可实操的还是老一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动脑子的伪勤奋呢?

与其费尽心思感动自己,还不如多花点心思,琢磨细节,为每一个细微的功能,配一个日常的场景,讲一个浅显的故事,去触达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至于讲自己,就更需要用“好故事”的思维逻辑去打磨。

面对投资人和媒体,企业家可以讲自己辉煌的过去、成功的经历、宏大的愿景,以此给对方信心,再讲一讲收益和好处,方便后续画饼、合作和找钱,这些都无可厚非。

但面对普通消费者,两者在身份、地位、财产上的天然差异,本身就是一条鸿沟,如果大佬们还只是一味追忆自己的峥嵘岁月,倾吐自己的人生故事,即便这是真相,也很容易被视为是在给鸿沟加诸更多的门槛和等级,平添高高在上的俯视感,就像和公众活在了两个平行世界。

企业家做IP,首先是企业家没错,但底色仍是“人”,是有血有肉、丰满又立体的普通人。成功史、奋斗史不是不能讲,但也不能只讲成功史和奋斗史,否则别说共情共鸣和拉近距离了,不被冠以“爹味十足”已经算是网友们的宽容和克制了。

如果要讲成功,就不能只讲上市敲钟的光鲜,还要讲面对破发的自我怀疑;

如果要讲抉择,就不能只讲笃定坚信的取舍,还要讲在分岔路前的纠结犹豫;

如果要讲无畏,就不能只讲破釜沉舟的勇敢,还要讲偶尔冒出的胆怯担忧。

极越CEO夏一平分享之前在摩拜单车的创业经历

把这些全都掰开揉碎,在合适的时机娓娓道来。丰富日常的细节,反转落差的剧情,皆大欢喜的结局,这种屡试不爽的爆款爽剧逻辑,是最容易传播,也是最容易打动普通消费者内心的故事模板——哦,如今那么光鲜亮丽的一个人,原来也曾和我一样深陷泥沼。

适当的展露脆弱,不仅不会让人觉得软弱,相反,还会带来积极的正向的吸引力,感同身受,就是其中之一。

一旦消费市场上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愿意与之同频共振,感叹于企业家曾经的失败式微,欣喜于企业家如今的成功奋进,甚至产生一种从旁观、到陪伴的养成系成就感,这企业家IP才算真正讲出了属于自己的“好故事”。

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

都说汽车是个百年赛道,但不管是新车上市速度,还是企业家个人IP的整活频率,都像是火燎腚似的,主打一个“不要百年,只争朝夕”。

以微博为例,今年3月发布的《微博垂直领域生态白皮书》显示,已经有近200名车企高管入驻微博。至于抖音、知乎、微信视频号等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主要产出的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车企高管的身影。

车企高管们在社交媒体上一拥而上,用不同手段和言论不断掀起舆论小高潮,想要从流量池里分一杯羹,急迫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汽车行业利润率屡创新低,哪怕是围绕老板的个人IP做投放资源,也要讲究投入产出比。就怕老板和老板的言论火了,但车没火。连老板本人都要暗自嘀咕一句:“什么时候能够出成绩?”

这里亟待纠偏的一个逻辑是,个人影响力大小会以流量高低为体现,但流量高低,并不能和个人影响大小划等号。因为流量的成绩,可以在朝夕之间速成,但个人影响力的扩散,就如同静水深流的湖面,想要掀起涟漪波澜,只能仰仗时间的力量。

就连现在被奉为车圈营销圣体的新晋大佬雷军,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前期照样离不开攒数量熬时间的新手期。

雷军在社交媒体上的亮相,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的微博。其微博内容涵盖公司战略解读、产品传播、答网友问、随手记录、生活分享,甚至是穿搭介绍和好物推广等等,可谓事无巨细,包罗万象。

就这么絮絮叨叨,和网友们你来我往了十多年,才有了发文超过1.8万条,坐拥2448万微博粉丝,不论是从发文量、粉丝数,还是转评赞总计上,都遥遥领先于科技圈和汽车圈的众多大佬的成绩。

从图文转战短视频,也离不开厚积薄发的规律。

今年4月,雷军抖音账号的粉丝数到达1000万,一个月后,突破2000万,截至10月,超过3000万。从1000万到3000万,雷军只用了6个月时间,但在此之前,其抖音账号从无到有,积攒到600万粉丝也慢吞吞花费了5年时间(从2019年到2024年)。

人人想求的一夜爆红,背后往往是快速陨落。

如果企业家图谋的是长红长久,那就只能耐下性子,认识到,打造企业家个人IP,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非但没有教科书可参考,还必须像对待车型规划那样,做好起步就是三年五载的规划,中间还需要根据平台变化不断调整策略,坚持长期且高质量的产出,才能走完由量变引起质变,最后井喷的全过程。

车企大佬们纷纷脱下长衫,主动或被动地跳入流量漩涡,本质上还是产品战和价格战的延续和扩张,只是这次兵戎相见的是企业家本人。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