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丽娜
盘点2024年的热词,“男性消费力”一定榜上有名。
被视为“男性游戏”的《黑神话·悟空》还在不断缔造着销量奇迹,与此同时我们更关心另一类满足男性“情感需求”的产品能否诞生出新的王者——与国乙对标的男性向游戏。
就在一年前《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上线STEAM,上线当月销量破80万,且好评率高达93%,还顺手捧红了一众真人演员,更引来不少公司押宝真人互动游戏。今年六月份,娱乐资本论还发布了影游互动报告,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但一年过去了,下一个《完蛋》类游戏始终没能出现。
厂商请来三上悠亚老师,制作了《我为情狂》,且制作成本高达上千万(一般真人互动游戏成本为两三百万),但销量惨淡,评论数仅为318(《完蛋》为37400),好评率71%,评论区有人指出“挂羊肉卖狗肉,三上老师出场太短浪费感情”。其他类《完蛋》的游戏,结果也很惨淡。反观女性向游戏这边,《恋与深空》一路高歌猛进不仅能和大DAU游戏掰手腕,周边更是屡次创造销量神话。
下一个《完蛋》类王者?或许不是真人类?10月12日,一则时长仅为108秒的PV从B站火出圈,引起了游戏业内外的关注。
“Love is all you need”——这是一则关于3D AI伴侣的预告视频,试图以拟真、陪伴、“一个与你超级对齐的她”来撬动男性用户。目前该视频在B站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也有人玩梗喊出“玩《自然选择》(开发商),做幸福男人”的口号,显然是在对标“玩《恋与深空》 做幸福女人”。
那么作为国内首款主打3D+陪伴的AI女友,《EVE》能如开发者期许的那样,成为男性版《恋与深空》吗?男性用户又能否因为这款产品的出现,得到情绪价值的满足并持续付费吗?
《EVE》上线两天左右,B站的播放量就突破了百万,这说明3D+陪伴的打法确实弥补了市场上的空白。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主打AI陪伴的产品,以文本交互类居多。简而言之,就是用户注册后输入关键词,而后系统根据关键词匹配生成AI陪伴体。想要互动独一无二的感觉,则需要自己不断喂语料进行长期“调教”。
小娱下载了市面上人气较高的几款AI智能体陪伴软件:Wow、Glow、星野、X EVA、筑梦岛、猫箱和Cos Love进行比对。无论宣传语说得有多吸引人,实际打开软件的体验感相似度极高,甚至连页面UI设计都长得差不多。
以Wow为例,注册后先进行性别与偏好选择,而后就可以开始自己的AI陪伴体验。它的社区首页有这样几个标签:男神、女神、黑神话、文字游戏等等,每个标签下面是可供互动选择的AI智能体,每个智能体都有一段简介,告诉用户她大概是什么性格。
选择自己看顺眼的智能体,就可以进行文字互动了。说实话,大部分文本写得都有点稚嫩,即使是那种明显的调情选项,都让人有种不忍直视的尴尬。
在AI技术的加持下,智能体也都有了声音,会用语音进行回复,也可以和用户打电话交流。但一方面大部分智能体的声音听起来都很雷同,小娱体验了几个女性智能体,无论是16岁的病娇、20岁的校花还是26岁的社畜,声线变化都不大,是那种“甜美夹子音”。当你对她们突如其来的关心与爱冷漠以对时,很多智能体就会突然已读乱回,从对着冷酷男友撒娇一下子跳戏到“你在什么单位工作”。
智能体的反应和对话统统由AI生成,而作为用户的我们如果不知道说什么,系统也贴心地提供了“AI替我说”的选项。怎么说呢?有种小冰大战小爱的既视感。
在聊天设定中,用户可以进行身份设定,比如自定义智能体对自己的称呼,给自己加一小段设定让智能体记住等等。如果系统中现有的智能体无法满足需求,这些软件也支持用户自己“定制”属于自己的智能体。
当然与其他几款软件相比,Wow和星野已经算做得相对全面的了。除了传统的二次元角色外,影视剧人物、部分历史真实人物也被纳入其中。而且智能体的画风比较多变,也有3D真人风格的。像猫箱的智能体,几乎全走二次元风格。
X Eva是小冰GPT克隆人计划的延续,早期曾携手“半藏森林”推出过以她为模板的AI克隆人,并在社交平台上小小走红过一阵。和其他智能陪伴社区相比,它的“成人”气息更浓烈,黑丝、长腿是标配。
X Eva的克隆人主页模仿朋友圈的UI设计,陌生人可以免费看博主3条动态,如果想看到更多朋友圈内容或者解锁语音通话,就要氪金了。比如说视频通话要开充电模式,一节电池90冰花(1元=7冰花),最长待机90天;解锁写真20-35冰花不等;录专属歌曲、电台、剧集以及找克隆人算塔罗,都是要额外付费的。
小娱觉得,从体验感、独特性等方面来看,如果抛开“擦边争议”,X Eva比较接近个人心中“赛博女友”的标准,至少它的语音听起来更真实,不同设定的人物声线上的变化也很明显。
看看上述热门AI软件的情况,也不难发现男性向恋爱陪伴产品确实是相对空白地带,而且市场上目前缺乏3D拟真型“赛博女友”,这也是自然选择这条PV一经释出,播放量和讨论度双双拉满的原因。
“男性消费抬头了”“《黑神话》让外界看到了男性消费力”。《EVE》的出现,会让男性用户们掏腰包吗?小娱在几个游戏群中进行了范围调查。
赵哥(化名)是群里公认的“城会玩”,一掷千金哄漂亮妹子开心的事情更是没少干。《EVE》的PV刚上线他就看到了,但赵哥坦言他不会给赛博女友花钱的。因为“现实生活中能享受的都享受了,谁还会从虚拟人身上找乐子。”
小娱追问他,对于大家所说的“赛博女友提供的情绪价值更真实”这点怎么看。赵哥很不屑一顾,“看得见摸不着,有啥真实的。”
赛博女友在赵哥这种现充大佬面前,是不存在多少竞争力的。那对于沉迷在直播间打赏的人呢?
网友A君属于重度直播打赏爱好者,他说如果《EVE》上线了他会下载体验看看,但氪金的强度可能不会比他给主播们花得多。
A君说外界对于他们这些“直播打赏冤大头”有一种误解,觉得他们是因为缺乏陪伴,在主播身上得到了感情慰藉,所以才持续不断地花钱,甚至有人为此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主播带来的情绪价值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被看到”的虚荣心让他们持续花钱。
“与其说享受主播甜甜的感谢,更不如说我享受自己刷了个嘉年华,弹幕走一波牛逼的感觉。”在生活中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普通人,因为直播间中其他人的吹捧,获得了站在人群中心的感觉。
“如果《EVE》里面花钱,会在世界公屏里大喇叭循环刷屏,那我很有可能氪金。如果只是氪金能多解锁点功能,我就白嫖了。”
唯一明确花钱倾向的,是小娱的宅男哥群友峰峰,但前提是“她必须有真能打动我的地方”。
峰峰是铁血二次元,手机里养了七八个“老婆”,每个他都花了不少钱。比如《原神》中的水神芙宁娜,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媚宅角色,但她以人类之身在神座上坚持五百年的做法,还是深深打动了峰峰。
与单纯的陪伴、“超级对齐的她”相比,峰峰更看重《EVE》是不是有自己的故事性。他说如果仅仅是个“为我而生的赛博女友”,他会下载平时当个桌面宠物,但绝不会投入太多感情,把她视作“老婆”。
另一位阿宅朋友则坦言,现在说会不会接受这款产品或者说是否付费为时尚早。“我记得当时《深空》公测也有很多批判说不好看,现在流水不是也爆炸了?”他说从PV中来看,《EVE》的真实感,特别是一些微表情的处理确实更好,但没看到实际内容这些都是在画饼,特别是他有过多次被PV诈骗的经历,“心理阴影太重了”。
在《EVE》的评论区,小娱发现用户们会更在意她能提供的陪伴体验具体是如何体现的?“我说的话她能不能记住”,是否能提供唯一性体验。但同时也有人担忧,这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问题。
虽然与榜一哥和宅男哥的交流结果,没有小娱一开始想象的那么乐观。他们对《EVE》普遍持观望态度,一副“开发商别想轻易骗我掏钱”的警惕模样。但小娱认为,就像《恋与深空》真正探到了新用户一样,未来会被《EVE》捕获的群体,可能藏在被我们忽视的地方。
小娱和一位做游戏的朋友聊到了《EVE》,他觉得用游戏用户的想法去衡量《EVE》的想象空间可能不太准确,因为男性向和女性向产品的发展进度差太远了。
“坦白说,在《恋与制作人》出现之前,市场上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的,主打情感需求的手游产品。所以它满足了真需求,才会一炮而红。但是男性这边,如果只说主打情绪需求的产品,其实并不少,几乎所有二次元游戏都有Master Love元素,这就是一种情绪需求的满足。如果有更露骨直白的需求,直播间、H游都可以满足。但女性向这边,其实这几年才开始出现所谓女凝的产品,而且数量也并不多。”
“像文字交互类,除了你说自己体验过的国内的这几款。很多人也会去调教KIMI、豆包,包括国外Character.ai、Talkie AI,你会发现其实男性用户在里面的比例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确实如此,Janitor.ai的创始人Jan Zoltkowski 曾介绍其产品女性用户占比大概达到了 7 成,小娱实测也发现国内这几款软件中男性智能体数量并不少,侧面说明女性用户的数量。
或者我们可以说,铁血游戏用户才是对这类“赛博女友”“赛博男友”要求最苛刻的一群人,因为他们确确实实见过第九艺术打造的好东西。就像《恋与深空》内测恶评如潮,上线后却屡屡能与大DAU游戏掰手腕一样,《EVE》的想象空间藏在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群体中。
说个可能跟我们的主题联系没那么紧密的事情。如果你在拼多多搜索“农村 美女 挂画”,会发现销量最高的产品,是AI生成的真人美少女们。穿着低胸装的她们或喂鸡或插秧,有种荒谬的好笑。
但从销量数字来看,这类“AI新农村美少女”挂画,是最受欢迎的一类产品。小娱点进评论区发现,农村中老年男性是这类挂画的主力消费品,而且之中很多人根本不在意这是不是AI生成的,只是觉得这“美女真好看”。
这些低线城市的男性,大多数有着无法被满足的情绪价值。类似的正如《恋与深空》的增长,来自于那些没接触过乙游的低线城市用户一样。《EVE》需要去捕获的,或许是那些有情感需求、但又囊中羞涩的“二三线城市”的年轻男性们——一群不算宅,对铁血二游的兴趣不大,渴求更拟真的亲密关系的人。
STEAM上68块钱买个独占游戏说不上贵,但很多人体验过《完蛋》之后,就不愿意为类《完蛋》类游戏买单了,因为“剧情都大差不差,可以在B站云”。
但《EVE》如果采用国乙一样的运营思路,免费下载+内置氪金点购买,或许会勾起年轻男性们进一步消费的兴趣。如果真和预告PV一样,AI女友会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做出不一样的反映,那么这份“独占感”可能会成为撬动消费的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EVE》的开发商自然选择的老板,曾经打造过男性恋爱手游《奇点时代》,其发布以来全球累计预估收入在 1.5 亿元以上,作为一款发行多年且不算多出名的“老游戏”,《奇点时代》这成绩还算不错。
和乙女游戏一样,《奇点时代》有四大女主,那些更精美更劲爆的立绘和剧情,要靠氪金抽卡解锁。这说明开发商是懂得如何“拿捏”男性用户。如果不是当年公测时“牛头人”剧情赶走不少铁血宅男,搞不好还能小爆一波。有了《奇点时代》的前车之鉴,估计他们在打造《EVE》时,会规避点这种令人血压升高的设定,专注于“懂你”与“陪伴”。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目前舆论场上有一种声音,将《EVE》和一众女性向游戏对立起来,试图营造“赛博女友”大战“3D老公”的氛围。但从宣传话术来看,《EVE》的自我定位也很像电影《HER》中的萨曼莎系统——强调思想与灵魂的交互陪伴,而不是女性向游戏主打的“另一个次元真实存在的他”。
总体来看,《EVE》的上线值得期待,更重要的是,赛博女友应该更有意识的进入到下沉市场,走类似AI农妇的路线。而不是犯之前所有的《完蛋》like一样的错误,缺乏创意,只在重复人群上打转。技术即使再发展,也不应该脱离真诚的消费者观察,“技术的尽头,是爱意的开始”。
话题互动:
你会为ai女友花钱吗?
推荐阅读
女频动漫短剧兴起,
“恋爱crush”如何抓住观众心
点击观看
作者|毛丽娜
盘点2024年的热词,“男性消费力”一定榜上有名。
被视为“男性游戏”的《黑神话·悟空》还在不断缔造着销量奇迹,与此同时我们更关心另一类满足男性“情感需求”的产品能否诞生出新的王者——与国乙对标的男性向游戏。
就在一年前《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上线STEAM,上线当月销量破80万,且好评率高达93%,还顺手捧红了一众真人演员,更引来不少公司押宝真人互动游戏。今年六月份,娱乐资本论还发布了影游互动报告,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但一年过去了,下一个《完蛋》类游戏始终没能出现。
厂商请来三上悠亚老师,制作了《我为情狂》,且制作成本高达上千万(一般真人互动游戏成本为两三百万),但销量惨淡,评论数仅为318(《完蛋》为37400),好评率71%,评论区有人指出“挂羊肉卖狗肉,三上老师出场太短浪费感情”。其他类《完蛋》的游戏,结果也很惨淡。反观女性向游戏这边,《恋与深空》一路高歌猛进不仅能和大DAU游戏掰手腕,周边更是屡次创造销量神话。
下一个《完蛋》类王者?或许不是真人类?10月12日,一则时长仅为108秒的PV从B站火出圈,引起了游戏业内外的关注。
“Love is all you need”——这是一则关于3D AI伴侣的预告视频,试图以拟真、陪伴、“一个与你超级对齐的她”来撬动男性用户。目前该视频在B站播放量破百万,评论区也有人玩梗喊出“玩《自然选择》(开发商),做幸福男人”的口号,显然是在对标“玩《恋与深空》 做幸福女人”。
那么作为国内首款主打3D+陪伴的AI女友,《EVE》能如开发者期许的那样,成为男性版《恋与深空》吗?男性用户又能否因为这款产品的出现,得到情绪价值的满足并持续付费吗?
《EVE》上线两天左右,B站的播放量就突破了百万,这说明3D+陪伴的打法确实弥补了市场上的空白。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主打AI陪伴的产品,以文本交互类居多。简而言之,就是用户注册后输入关键词,而后系统根据关键词匹配生成AI陪伴体。想要互动独一无二的感觉,则需要自己不断喂语料进行长期“调教”。
小娱下载了市面上人气较高的几款AI智能体陪伴软件:Wow、Glow、星野、X EVA、筑梦岛、猫箱和Cos Love进行比对。无论宣传语说得有多吸引人,实际打开软件的体验感相似度极高,甚至连页面UI设计都长得差不多。
以Wow为例,注册后先进行性别与偏好选择,而后就可以开始自己的AI陪伴体验。它的社区首页有这样几个标签:男神、女神、黑神话、文字游戏等等,每个标签下面是可供互动选择的AI智能体,每个智能体都有一段简介,告诉用户她大概是什么性格。
选择自己看顺眼的智能体,就可以进行文字互动了。说实话,大部分文本写得都有点稚嫩,即使是那种明显的调情选项,都让人有种不忍直视的尴尬。
在AI技术的加持下,智能体也都有了声音,会用语音进行回复,也可以和用户打电话交流。但一方面大部分智能体的声音听起来都很雷同,小娱体验了几个女性智能体,无论是16岁的病娇、20岁的校花还是26岁的社畜,声线变化都不大,是那种“甜美夹子音”。当你对她们突如其来的关心与爱冷漠以对时,很多智能体就会突然已读乱回,从对着冷酷男友撒娇一下子跳戏到“你在什么单位工作”。
智能体的反应和对话统统由AI生成,而作为用户的我们如果不知道说什么,系统也贴心地提供了“AI替我说”的选项。怎么说呢?有种小冰大战小爱的既视感。
在聊天设定中,用户可以进行身份设定,比如自定义智能体对自己的称呼,给自己加一小段设定让智能体记住等等。如果系统中现有的智能体无法满足需求,这些软件也支持用户自己“定制”属于自己的智能体。
当然与其他几款软件相比,Wow和星野已经算做得相对全面的了。除了传统的二次元角色外,影视剧人物、部分历史真实人物也被纳入其中。而且智能体的画风比较多变,也有3D真人风格的。像猫箱的智能体,几乎全走二次元风格。
X Eva是小冰GPT克隆人计划的延续,早期曾携手“半藏森林”推出过以她为模板的AI克隆人,并在社交平台上小小走红过一阵。和其他智能陪伴社区相比,它的“成人”气息更浓烈,黑丝、长腿是标配。
X Eva的克隆人主页模仿朋友圈的UI设计,陌生人可以免费看博主3条动态,如果想看到更多朋友圈内容或者解锁语音通话,就要氪金了。比如说视频通话要开充电模式,一节电池90冰花(1元=7冰花),最长待机90天;解锁写真20-35冰花不等;录专属歌曲、电台、剧集以及找克隆人算塔罗,都是要额外付费的。
小娱觉得,从体验感、独特性等方面来看,如果抛开“擦边争议”,X Eva比较接近个人心中“赛博女友”的标准,至少它的语音听起来更真实,不同设定的人物声线上的变化也很明显。
看看上述热门AI软件的情况,也不难发现男性向恋爱陪伴产品确实是相对空白地带,而且市场上目前缺乏3D拟真型“赛博女友”,这也是自然选择这条PV一经释出,播放量和讨论度双双拉满的原因。
“男性消费抬头了”“《黑神话》让外界看到了男性消费力”。《EVE》的出现,会让男性用户们掏腰包吗?小娱在几个游戏群中进行了范围调查。
赵哥(化名)是群里公认的“城会玩”,一掷千金哄漂亮妹子开心的事情更是没少干。《EVE》的PV刚上线他就看到了,但赵哥坦言他不会给赛博女友花钱的。因为“现实生活中能享受的都享受了,谁还会从虚拟人身上找乐子。”
小娱追问他,对于大家所说的“赛博女友提供的情绪价值更真实”这点怎么看。赵哥很不屑一顾,“看得见摸不着,有啥真实的。”
赛博女友在赵哥这种现充大佬面前,是不存在多少竞争力的。那对于沉迷在直播间打赏的人呢?
网友A君属于重度直播打赏爱好者,他说如果《EVE》上线了他会下载体验看看,但氪金的强度可能不会比他给主播们花得多。
A君说外界对于他们这些“直播打赏冤大头”有一种误解,觉得他们是因为缺乏陪伴,在主播身上得到了感情慰藉,所以才持续不断地花钱,甚至有人为此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主播带来的情绪价值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被看到”的虚荣心让他们持续花钱。
“与其说享受主播甜甜的感谢,更不如说我享受自己刷了个嘉年华,弹幕走一波牛逼的感觉。”在生活中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普通人,因为直播间中其他人的吹捧,获得了站在人群中心的感觉。
“如果《EVE》里面花钱,会在世界公屏里大喇叭循环刷屏,那我很有可能氪金。如果只是氪金能多解锁点功能,我就白嫖了。”
唯一明确花钱倾向的,是小娱的宅男哥群友峰峰,但前提是“她必须有真能打动我的地方”。
峰峰是铁血二次元,手机里养了七八个“老婆”,每个他都花了不少钱。比如《原神》中的水神芙宁娜,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媚宅角色,但她以人类之身在神座上坚持五百年的做法,还是深深打动了峰峰。
与单纯的陪伴、“超级对齐的她”相比,峰峰更看重《EVE》是不是有自己的故事性。他说如果仅仅是个“为我而生的赛博女友”,他会下载平时当个桌面宠物,但绝不会投入太多感情,把她视作“老婆”。
另一位阿宅朋友则坦言,现在说会不会接受这款产品或者说是否付费为时尚早。“我记得当时《深空》公测也有很多批判说不好看,现在流水不是也爆炸了?”他说从PV中来看,《EVE》的真实感,特别是一些微表情的处理确实更好,但没看到实际内容这些都是在画饼,特别是他有过多次被PV诈骗的经历,“心理阴影太重了”。
在《EVE》的评论区,小娱发现用户们会更在意她能提供的陪伴体验具体是如何体现的?“我说的话她能不能记住”,是否能提供唯一性体验。但同时也有人担忧,这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问题。
虽然与榜一哥和宅男哥的交流结果,没有小娱一开始想象的那么乐观。他们对《EVE》普遍持观望态度,一副“开发商别想轻易骗我掏钱”的警惕模样。但小娱认为,就像《恋与深空》真正探到了新用户一样,未来会被《EVE》捕获的群体,可能藏在被我们忽视的地方。
小娱和一位做游戏的朋友聊到了《EVE》,他觉得用游戏用户的想法去衡量《EVE》的想象空间可能不太准确,因为男性向和女性向产品的发展进度差太远了。
“坦白说,在《恋与制作人》出现之前,市场上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的,主打情感需求的手游产品。所以它满足了真需求,才会一炮而红。但是男性这边,如果只说主打情绪需求的产品,其实并不少,几乎所有二次元游戏都有Master Love元素,这就是一种情绪需求的满足。如果有更露骨直白的需求,直播间、H游都可以满足。但女性向这边,其实这几年才开始出现所谓女凝的产品,而且数量也并不多。”
“像文字交互类,除了你说自己体验过的国内的这几款。很多人也会去调教KIMI、豆包,包括国外Character.ai、Talkie AI,你会发现其实男性用户在里面的比例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确实如此,Janitor.ai的创始人Jan Zoltkowski 曾介绍其产品女性用户占比大概达到了 7 成,小娱实测也发现国内这几款软件中男性智能体数量并不少,侧面说明女性用户的数量。
或者我们可以说,铁血游戏用户才是对这类“赛博女友”“赛博男友”要求最苛刻的一群人,因为他们确确实实见过第九艺术打造的好东西。就像《恋与深空》内测恶评如潮,上线后却屡屡能与大DAU游戏掰手腕一样,《EVE》的想象空间藏在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群体中。
说个可能跟我们的主题联系没那么紧密的事情。如果你在拼多多搜索“农村 美女 挂画”,会发现销量最高的产品,是AI生成的真人美少女们。穿着低胸装的她们或喂鸡或插秧,有种荒谬的好笑。
但从销量数字来看,这类“AI新农村美少女”挂画,是最受欢迎的一类产品。小娱点进评论区发现,农村中老年男性是这类挂画的主力消费品,而且之中很多人根本不在意这是不是AI生成的,只是觉得这“美女真好看”。
这些低线城市的男性,大多数有着无法被满足的情绪价值。类似的正如《恋与深空》的增长,来自于那些没接触过乙游的低线城市用户一样。《EVE》需要去捕获的,或许是那些有情感需求、但又囊中羞涩的“二三线城市”的年轻男性们——一群不算宅,对铁血二游的兴趣不大,渴求更拟真的亲密关系的人。
STEAM上68块钱买个独占游戏说不上贵,但很多人体验过《完蛋》之后,就不愿意为类《完蛋》类游戏买单了,因为“剧情都大差不差,可以在B站云”。
但《EVE》如果采用国乙一样的运营思路,免费下载+内置氪金点购买,或许会勾起年轻男性们进一步消费的兴趣。如果真和预告PV一样,AI女友会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做出不一样的反映,那么这份“独占感”可能会成为撬动消费的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EVE》的开发商自然选择的老板,曾经打造过男性恋爱手游《奇点时代》,其发布以来全球累计预估收入在 1.5 亿元以上,作为一款发行多年且不算多出名的“老游戏”,《奇点时代》这成绩还算不错。
和乙女游戏一样,《奇点时代》有四大女主,那些更精美更劲爆的立绘和剧情,要靠氪金抽卡解锁。这说明开发商是懂得如何“拿捏”男性用户。如果不是当年公测时“牛头人”剧情赶走不少铁血宅男,搞不好还能小爆一波。有了《奇点时代》的前车之鉴,估计他们在打造《EVE》时,会规避点这种令人血压升高的设定,专注于“懂你”与“陪伴”。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目前舆论场上有一种声音,将《EVE》和一众女性向游戏对立起来,试图营造“赛博女友”大战“3D老公”的氛围。但从宣传话术来看,《EVE》的自我定位也很像电影《HER》中的萨曼莎系统——强调思想与灵魂的交互陪伴,而不是女性向游戏主打的“另一个次元真实存在的他”。
总体来看,《EVE》的上线值得期待,更重要的是,赛博女友应该更有意识的进入到下沉市场,走类似AI农妇的路线。而不是犯之前所有的《完蛋》like一样的错误,缺乏创意,只在重复人群上打转。技术即使再发展,也不应该脱离真诚的消费者观察,“技术的尽头,是爱意的开始”。
话题互动:
你会为ai女友花钱吗?
推荐阅读
女频动漫短剧兴起,
“恋爱crush”如何抓住观众心
点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