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1周前

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资本债的发行对于资本的补充,以及资本新规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小幅上升,资本整体保持充足水平。

商业银行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资产结构有所分化。2024年以来,得益于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外部需求的温和回升,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成长,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企业和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加权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资金供给结构向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引导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态势,但资产增速同比有所放缓;行业投放方面,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民营企业、普惠小微企业、乡村振兴以及科技创新等政策支持领域,贷款投放结构趋于优化。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70.0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55.8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8.1%和16.5%;截至2024年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89%;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1%。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区域分化仍较为明显,拨备整体保持在充足水平,多项房地产及续贷政策的调整将稳定当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实质信贷资产质量压力仍存。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监管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措施,推动商业银行合理运用政策措施及工具,通过开展延展期、续贷等方式缓解客户的还款压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增控制在较为合理水平,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关注类贷款规模较上年末分别增长3.54%和6.48%;同时,得益于较大的不良资产核销力度以及贷款规模的较快增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关注类贷款小幅提升,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较为稳定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为1.56%和2.22%。从各类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表现情况来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之间资产质量表现存在着一定分化。2024年上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且资产质量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城市商业银行受客户资质整体弱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影响,不良贷款率及拨备覆盖率表现仍弱于行业平均水平;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从不同区域情况来看,浙江、江苏和福建等东南沿海区域和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及地区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保持在良好水平,海南、甘肃、河北以及东北部省份及地区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表现相对较弱,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区域分化仍较为明显,但考虑到农村金融机构和省联社改革、以及高风险地区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未来,农村商业银行和高风险地区中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或将有所改善。从拨备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保持较大的减值准备计提力度,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有所提升,并保持充足水平,2024年6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9.32%。2024年以来,监管出台了多项房地产支持政策,并将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政策的适用期限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续贷工作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从续贷对象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调整风险分类标准等五方面部署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上述政策的执行将有助于稳定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表现,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实质信贷资产质量压力仍存。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向标准化资产倾斜,投资结构逐步优化,但仍需关注存量风险资产的化解情况。在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投放向贷款倾斜,投资及同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整体有所下降;从投资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在监管引导下,商业银行加强非信贷资产底层穿透管理,主动压降非标投资规模;此外,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或标准化债券置换原有非标资产,致使其非标资产持续下降,新增资产配置以标准化债券和基金为主。但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早期通过投资非标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随着相关风险逐渐暴露,部分商业银行投资资产质量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同时2023年出台的《金融资产分类办法》将五级分类要求拓展至全部的金融资产,对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商业银行投资资产质量及拨备计提情况有待关注。

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幅度有所放缓,但在贷款规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整体盈利水平有所回落。2024年以来,在LPR下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水平有所下降。2024年6月末,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45%和3.95%,分别较上年末持平和下降0.25个百分点;2024年6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8%,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负债端资金成本方面,2022年9月以来,商业银行进行了多次自主调降存款挂牌利率,陆续带动部分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商业银行存款定价水平有所下行;此外,2024年4月,自律机制启动违规手工补息整改工作,此次规范银行存款手工补息行为,有利于强化存款利率调整效果,提高银行利率定价能力,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在资产端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但随着负债端成本控制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商业银行净息差降幅有所收窄,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2024年,在业务规模拓展、营业收入增长的推动下,商业银行整体实现净利润增长,但在净息差收窄、营业收入微增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亦下降至较低水平,收益率指标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26万亿元,同比增长0.36%。2024年7月1年期及5年以上LPR均下降10BP,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资产端新增中长期贷款收益率的下行;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4〕第11号)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关于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倡议》相关要求,商业银行逐步推进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批量调整工作,将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带来一定下行压力;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在中小商业银行的逐步落实或将使得全行业净息差收窄幅度得以缓解。

商业银行住户存款加速增长带动整体负债稳定性提升,整体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需关注信贷资产质量变化以及非标资产压降对流动性管理带来的压力。在居民储蓄意愿加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客户存款保持较快增长,带动存款占负债总额的比重有所提升,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整体优化;受企业闲置资金减少、财政性存款趋紧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公司存款增长相对乏力。截至2024年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住户存款14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住户存款占比提升,商业银行负债稳定性整体有所增强。流动性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方式向金融机构投放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同时,商业银行在回归业务本源的过程中持续调整业务结构,提升信贷资产占比,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标准债券占比,压降非标规模,商业银行资产端流动性水平及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情况得以改善,整体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但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压力上升,同时部分商业银行面临存量非标资产压降困难等问题,对其流动性管理带来一定挑战。

商业银行资本保持充足水平,但在净息差收窄以及信用成本上升对资本内生能力带来直接削弱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整体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有所加大。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所上升,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资本内生能力有所下滑,对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较大;此外,2024年“二永债”偿还规模较高,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用于接续存量二永债赎回及兑付。2024年初《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本新规”)的实施,致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整体有所提升,资本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资本债的发行对于资本的补充,以及资本新规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小幅上升,资本整体保持充足水平。但在净息差收窄以及信用成本上升对资本内生能力带来直接削弱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外源性资本补充以及内源性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发展轻资本业务诉求持续加深。

强监管环境引导银行规范经营,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且随着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合并重组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性银行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政策出台频率仍相对较高,监管内容除了从行为上为商业银行展业提供指导,充分贯彻发挥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效用的同时,还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这些基本的监管工具入手,深化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管。此外,各省根据地方经济结构、域内金融体系特点及金融机构表现等情况“一省一策”推动省联社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进程;同时,多个地方政府牵头推进城商行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化解金融风险并实现做大做强;此外,监管持续推动村镇银行进行改制,将其吸收合并为主发起行的分支机构。随着地方金融机构合并重组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化解历史包袱的同时,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业务范围、市场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

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银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且在监管、政府的支持下,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将逐步提升;综上所述,联合资信认为商业银行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展望为稳定。

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资本债的发行对于资本的补充,以及资本新规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小幅上升,资本整体保持充足水平。

商业银行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金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资产结构有所分化。2024年以来,得益于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外部需求的温和回升,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成长,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企业和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加权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资金供给结构向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引导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保持增长态势,但资产增速同比有所放缓;行业投放方面,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民营企业、普惠小微企业、乡村振兴以及科技创新等政策支持领域,贷款投放结构趋于优化。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70.0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55.8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8.1%和16.5%;截至2024年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89%;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8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1%。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区域分化仍较为明显,拨备整体保持在充足水平,多项房地产及续贷政策的调整将稳定当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实质信贷资产质量压力仍存。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监管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措施,推动商业银行合理运用政策措施及工具,通过开展延展期、续贷等方式缓解客户的还款压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增控制在较为合理水平,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关注类贷款规模较上年末分别增长3.54%和6.48%;同时,得益于较大的不良资产核销力度以及贷款规模的较快增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关注类贷款小幅提升,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较为稳定水平。截至2024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为1.56%和2.22%。从各类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表现情况来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之间资产质量表现存在着一定分化。2024年上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且资产质量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城市商业银行受客户资质整体弱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影响,不良贷款率及拨备覆盖率表现仍弱于行业平均水平;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从不同区域情况来看,浙江、江苏和福建等东南沿海区域和北京等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及地区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保持在良好水平,海南、甘肃、河北以及东北部省份及地区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表现相对较弱,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区域分化仍较为明显,但考虑到农村金融机构和省联社改革、以及高风险地区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未来,农村商业银行和高风险地区中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或将有所改善。从拨备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保持较大的减值准备计提力度,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有所提升,并保持充足水平,2024年6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09.32%。2024年以来,监管出台了多项房地产支持政策,并将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政策的适用期限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做好续贷工作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从续贷对象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调整风险分类标准等五方面部署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上述政策的执行将有助于稳定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表现,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实质信贷资产质量压力仍存。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向标准化资产倾斜,投资结构逐步优化,但仍需关注存量风险资产的化解情况。在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投放向贷款倾斜,投资及同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整体有所下降;从投资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在监管引导下,商业银行加强非信贷资产底层穿透管理,主动压降非标投资规模;此外,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或标准化债券置换原有非标资产,致使其非标资产持续下降,新增资产配置以标准化债券和基金为主。但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早期通过投资非标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随着相关风险逐渐暴露,部分商业银行投资资产质量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同时2023年出台的《金融资产分类办法》将五级分类要求拓展至全部的金融资产,对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商业银行投资资产质量及拨备计提情况有待关注。

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幅度有所放缓,但在贷款规模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整体盈利水平有所回落。2024年以来,在LPR下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水平有所下降。2024年6月末,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45%和3.95%,分别较上年末持平和下降0.25个百分点;2024年6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8%,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负债端资金成本方面,2022年9月以来,商业银行进行了多次自主调降存款挂牌利率,陆续带动部分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商业银行存款定价水平有所下行;此外,2024年4月,自律机制启动违规手工补息整改工作,此次规范银行存款手工补息行为,有利于强化存款利率调整效果,提高银行利率定价能力,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在资产端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但随着负债端成本控制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商业银行净息差降幅有所收窄,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2024年,在业务规模拓展、营业收入增长的推动下,商业银行整体实现净利润增长,但在净息差收窄、营业收入微增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亦下降至较低水平,收益率指标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26万亿元,同比增长0.36%。2024年7月1年期及5年以上LPR均下降10BP,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资产端新增中长期贷款收益率的下行;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4〕第11号)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关于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倡议》相关要求,商业银行逐步推进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批量调整工作,将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带来一定下行压力;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在中小商业银行的逐步落实或将使得全行业净息差收窄幅度得以缓解。

商业银行住户存款加速增长带动整体负债稳定性提升,整体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需关注信贷资产质量变化以及非标资产压降对流动性管理带来的压力。在居民储蓄意愿加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客户存款保持较快增长,带动存款占负债总额的比重有所提升,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整体优化;受企业闲置资金减少、财政性存款趋紧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公司存款增长相对乏力。截至2024年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住户存款14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住户存款占比提升,商业银行负债稳定性整体有所增强。流动性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方式向金融机构投放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同时,商业银行在回归业务本源的过程中持续调整业务结构,提升信贷资产占比,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标准债券占比,压降非标规模,商业银行资产端流动性水平及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情况得以改善,整体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但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压力上升,同时部分商业银行面临存量非标资产压降困难等问题,对其流动性管理带来一定挑战。

商业银行资本保持充足水平,但在净息差收窄以及信用成本上升对资本内生能力带来直接削弱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整体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有所加大。2024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有所上升,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资本内生能力有所下滑,对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较大;此外,2024年“二永债”偿还规模较高,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用于接续存量二永债赎回及兑付。2024年初《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本新规”)的实施,致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整体有所提升,资本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资本债的发行对于资本的补充,以及资本新规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小幅上升,资本整体保持充足水平。但在净息差收窄以及信用成本上升对资本内生能力带来直接削弱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外源性资本补充以及内源性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发展轻资本业务诉求持续加深。

强监管环境引导银行规范经营,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且随着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合并重组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性银行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政策出台频率仍相对较高,监管内容除了从行为上为商业银行展业提供指导,充分贯彻发挥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效用的同时,还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这些基本的监管工具入手,深化对商业银行的审慎监管。此外,各省根据地方经济结构、域内金融体系特点及金融机构表现等情况“一省一策”推动省联社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进程;同时,多个地方政府牵头推进城商行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化解金融风险并实现做大做强;此外,监管持续推动村镇银行进行改制,将其吸收合并为主发起行的分支机构。随着地方金融机构合并重组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化解历史包袱的同时,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业务范围、市场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

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银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且在监管、政府的支持下,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将逐步提升;综上所述,联合资信认为商业银行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展望为稳定。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