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而有效地治疗。随着科学研究深入,我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将概述AIS的关键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一种由血管内血栓或栓塞引起的突发性脑部血流中断,它在全球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并且是全球主要的致残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上升,AIS的发病率持续攀升,2019年全球AIS患者数量已达763万。这一趋势使得AIS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健康挑战。因此,深入理解AIS的病理生理学及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变得尤为迫切。
2024年5月,Int J Mol Sci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troke: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eutic Approaches”的综述,旨在深入探讨AIS的病理生理机制,并综合评述现有的和新兴的治疗策略。
内容概述
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解析
综述中首先对AIS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脑血流中断后脑组织所经历的复杂变化。在脑血流中断后,脑组织迅速被分为缺血核心区和周围的半暗带区(图1)。核心区因血流完全中断而迅速发生坏死,而半暗带区则因血流减少而面临潜在的可逆性损伤。作者指出,对这一病理过程的理解对于开发新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干预的潜在时机和目标。
图1 AIS中神经炎症、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的相互作用
再灌注治疗的双刃剑效应
作者强调了再灌注治疗在恢复脑血流方面的重大进展,同时也指出了其可能引发的再灌注损伤问题。EVT和IVT作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在时间窗内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然而,这些治疗手段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溶栓治疗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EVT可能引起远端栓塞。因此,作者讨论了如何通过精细的影像学评估和治疗策略的个体化来优化治疗效果。
新兴治疗策略的前景与挑战
作者进一步探讨了神经保护剂、细胞治疗和远程缺血预处理等新兴治疗策略。特别提到了NA-1(Nerinetide)和Sovateltide(IRL-1620)两种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减少脑损伤和改善神经功能。例如,NA-1通过抑制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与NMDA受体的结合,减少兴奋性毒性。这些新兴策略为AI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也面临着临床转化的挑战,如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治疗时间窗的限制。
神经保护剂的临床潜力
在神经保护剂方面,作者详细讨论了几种有前景的药物,如Edaravone,它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已被证实能够减少氧化应激并改善AIS患者的临床应答。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Edaravone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良好预后率和更低的死亡率。此外,Edaravone与tPA联合使用时,不仅能保持神经保护效果,还能减少tPA引起的出血风险,这表明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总结
综述在讨论部分指出,尽管对AIS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理解,但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临床有效的治疗策略仍面临挑战。新兴治疗策略的临床试验结果参差不齐,且许多药物尚未在广泛的患者群体中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精准地针对AIS的病理机制,开发出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ARNALICH-MONTIEL A, BURGOS-SANTAMARÍA A, PAZÓ-SAYÓS L, et a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troke: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eutic approaches[J]. Int J Mol Sci,2024, 25(10):5252. DOI:10.3390/ijms25105252.
导语: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而有效地治疗。随着科学研究深入,我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本文将概述AIS的关键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是一种由血管内血栓或栓塞引起的突发性脑部血流中断,它在全球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并且是全球主要的致残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上升,AIS的发病率持续攀升,2019年全球AIS患者数量已达763万。这一趋势使得AIS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健康挑战。因此,深入理解AIS的病理生理学及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变得尤为迫切。
2024年5月,Int J Mol Sci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troke: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eutic Approaches”的综述,旨在深入探讨AIS的病理生理机制,并综合评述现有的和新兴的治疗策略。
内容概述
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解析
综述中首先对AIS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脑血流中断后脑组织所经历的复杂变化。在脑血流中断后,脑组织迅速被分为缺血核心区和周围的半暗带区(图1)。核心区因血流完全中断而迅速发生坏死,而半暗带区则因血流减少而面临潜在的可逆性损伤。作者指出,对这一病理过程的理解对于开发新治疗策略至关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干预的潜在时机和目标。
图1 AIS中神经炎症、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的相互作用
再灌注治疗的双刃剑效应
作者强调了再灌注治疗在恢复脑血流方面的重大进展,同时也指出了其可能引发的再灌注损伤问题。EVT和IVT作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在时间窗内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然而,这些治疗手段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溶栓治疗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EVT可能引起远端栓塞。因此,作者讨论了如何通过精细的影像学评估和治疗策略的个体化来优化治疗效果。
新兴治疗策略的前景与挑战
作者进一步探讨了神经保护剂、细胞治疗和远程缺血预处理等新兴治疗策略。特别提到了NA-1(Nerinetide)和Sovateltide(IRL-1620)两种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减少脑损伤和改善神经功能。例如,NA-1通过抑制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与NMDA受体的结合,减少兴奋性毒性。这些新兴策略为AI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也面临着临床转化的挑战,如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治疗时间窗的限制。
神经保护剂的临床潜力
在神经保护剂方面,作者详细讨论了几种有前景的药物,如Edaravone,它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已被证实能够减少氧化应激并改善AIS患者的临床应答。Meta分析显示,与安慰剂相比,Edaravone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良好预后率和更低的死亡率。此外,Edaravone与tPA联合使用时,不仅能保持神经保护效果,还能减少tPA引起的出血风险,这表明其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总结
综述在讨论部分指出,尽管对AIS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理解,但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临床有效的治疗策略仍面临挑战。新兴治疗策略的临床试验结果参差不齐,且许多药物尚未在广泛的患者群体中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加精准地针对AIS的病理机制,开发出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ARNALICH-MONTIEL A, BURGOS-SANTAMARÍA A, PAZÓ-SAYÓS L, et a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troke: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eutic approaches[J]. Int J Mol Sci,2024, 25(10):5252. DOI:10.3390/ijms2510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