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汽车央企加速资源整合

汽车商业评论

2周前

相比当前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30%的渗透率,三大整车央企的新能源渗透率偏低,不到20%。...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进央企专业化整合工作,推动25组29家中央企业在生态环保、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

撰文/ 涂彦平

编辑/ 黄大路
设计/ 赵昊然

今年以来,央企资源整合动作频频。

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挂牌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及中国宝武钢铁、中石化、华润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等五家央企共同组建,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等。

而此前不久,9月25日,在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上,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就包括中国一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与中国诚通的动力电池领域专业化合作项目。

不管是五家央企共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还是三家央企汽车公司共建动力电池项目,都是希望整合资源,在相关产业领域发挥国家队龙头作用。

央企资源整合有先例

其实,三家央企汽车公司的资源整合早有先例。

2019年4月22日,兵器装备集团所属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三大央企联合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共同成立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近100亿元。领行科技旗下的出行平台就是T3出行。

今年6月,T3出行CEO崔大勇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分享了公司成立5年来的成绩单: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二,增长率、订单合规率均为行业第一。

T3出行还联手中国电信打造了行业首个生态大模型——阡陌大模型。今年10月9日,领行阡陌大模型通过江苏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此前,领行阡陌大模型生成合成算法已经完成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T3出行也因此成为业内首批完成大模型双备案的企业。

T3出行的终极目标是做中国自动驾驶时代的核心运营商。今年8月,T3出行获颁南京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将在南京指定区域开展自动驾驶实际道路测试。

按照计划,T3出行将于2026年在南京全域开展自动驾驶服务。此前,它还曾公布到2026年年末L4级自动驾驶车辆商业运营1000辆的目标。

T3出行运营5年来,在出行市场站稳脚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展示了网约车国家队的实力,堪称三家央企汽车公司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成果。

入局时机很重要

现在,三家央企联手打造动力电池项目,应该也是想要复制在T3出行上合作的成功。这一次,它们没有另起炉灶,而是选择了一家电池企业集体入股。

具体来看,中国诚通出让控股权,将旗下公司天津力神电池约四分之三的核心资产、产能及主力研发队伍,全面融入央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

中国一汽则拟投资控股天津力神电池子公司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将同步入股,共同打造国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

来源:力神电池

成立于1997年的力神电池是国内首家锂离子电池研发与制造企业,由几家国有投资机构共同出资成立,出生就是锂电国家队,一度与比亚迪、比克电池、ATL齐名,并称行业四大鼻祖。

力神的动力电池板块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均位居行业第4,但目前早已跌出前10。

2022年1月,力神电池官方表示,力神电池动力板块首轮融资完成,募资完成后整体估值近200亿元。

力神曾多次冲击IPO,均没有结果。最近的一次是力神电池总经理张强透露,力神动力电池板块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申报IPO,2025年实现A股上市。

这次三家央企汽车公司入股,力神电池迎来发展的重要转机。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比重很大,其供应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到整车能否正常生产和交付。对于三大央企来说,有了自己的电池企业,不管是电池采购成本的可控性,还是电池供应的可控性,相比之前都会大大改善。

三大央企选择此时入局动力电池也颇值得玩味。当下,动力电池产业链已经十分成熟,电池成本相比之前大幅下降,技术路线也已经分明。此时下场,可谓轻车熟路,直接省去很多探索成本。

只是序幕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曾在“部长通道”采访中表示,将对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和长安汽车三大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

不再考核当期利润,新的考核体系可能会增加市场占有率、利润结构、科技创新以及安全生产等各项新指标。考核方式的改变为三大央企发展新能源业务松了绑。

三家央企在动力电池项目上联手,也是在进行资源整合,意在加速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向好向上发展。

在今年9月于重庆举办的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指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国有企业应发挥带头作用,这由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本质属性、发展定位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决定的。

他还提到一组数据:“中国一汽、东风、长安2023年完成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近360亿元,投资比重超过60%。但是,相比当前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30%的渗透率,三大整车央企的新能源渗透率偏低,不到20%。”

国有车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破局?季晓南提出要在八个方面着力:

一、加快国有车企发展战略中心转移;二、充分发挥国资系统集中资源办车企的优势;三、积极推进国有车企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四、继续推进国有车企资源的重组整合;五、健全国有车企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建设;六、健全符合国有车企特点的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七、有效激发国有车企动力活力;八、大胆激发国有车企创新的浓厚氛围。

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进央企专业化整合工作,推动25组29家中央企业在生态环保、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

2024年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大多数属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央企国企深化改革、整合资源的大背景下,接下来,汽车领域或许会涌现出更多的“T3出行”。


原来如此,NAT-CES 2024议程曝光


杨青一年考


申报第十一届金轩奖 , 角逐汽车营销桂冠


马斯克:降本20%比造工厂还难


点击阅读原文

相比当前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30%的渗透率,三大整车央企的新能源渗透率偏低,不到20%。...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进央企专业化整合工作,推动25组29家中央企业在生态环保、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

撰文/ 涂彦平

编辑/ 黄大路
设计/ 赵昊然

今年以来,央企资源整合动作频频。

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挂牌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及中国宝武钢铁、中石化、华润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等五家央企共同组建,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等。

而此前不久,9月25日,在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上,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就包括中国一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与中国诚通的动力电池领域专业化合作项目。

不管是五家央企共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还是三家央企汽车公司共建动力电池项目,都是希望整合资源,在相关产业领域发挥国家队龙头作用。

央企资源整合有先例

其实,三家央企汽车公司的资源整合早有先例。

2019年4月22日,兵器装备集团所属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三大央企联合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共同成立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近100亿元。领行科技旗下的出行平台就是T3出行。

今年6月,T3出行CEO崔大勇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分享了公司成立5年来的成绩单: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二,增长率、订单合规率均为行业第一。

T3出行还联手中国电信打造了行业首个生态大模型——阡陌大模型。今年10月9日,领行阡陌大模型通过江苏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此前,领行阡陌大模型生成合成算法已经完成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T3出行也因此成为业内首批完成大模型双备案的企业。

T3出行的终极目标是做中国自动驾驶时代的核心运营商。今年8月,T3出行获颁南京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将在南京指定区域开展自动驾驶实际道路测试。

按照计划,T3出行将于2026年在南京全域开展自动驾驶服务。此前,它还曾公布到2026年年末L4级自动驾驶车辆商业运营1000辆的目标。

T3出行运营5年来,在出行市场站稳脚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展示了网约车国家队的实力,堪称三家央企汽车公司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成果。

入局时机很重要

现在,三家央企联手打造动力电池项目,应该也是想要复制在T3出行上合作的成功。这一次,它们没有另起炉灶,而是选择了一家电池企业集体入股。

具体来看,中国诚通出让控股权,将旗下公司天津力神电池约四分之三的核心资产、产能及主力研发队伍,全面融入央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

中国一汽则拟投资控股天津力神电池子公司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将同步入股,共同打造国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

来源:力神电池

成立于1997年的力神电池是国内首家锂离子电池研发与制造企业,由几家国有投资机构共同出资成立,出生就是锂电国家队,一度与比亚迪、比克电池、ATL齐名,并称行业四大鼻祖。

力神的动力电池板块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均位居行业第4,但目前早已跌出前10。

2022年1月,力神电池官方表示,力神电池动力板块首轮融资完成,募资完成后整体估值近200亿元。

力神曾多次冲击IPO,均没有结果。最近的一次是力神电池总经理张强透露,力神动力电池板块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申报IPO,2025年实现A股上市。

这次三家央企汽车公司入股,力神电池迎来发展的重要转机。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比重很大,其供应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到整车能否正常生产和交付。对于三大央企来说,有了自己的电池企业,不管是电池采购成本的可控性,还是电池供应的可控性,相比之前都会大大改善。

三大央企选择此时入局动力电池也颇值得玩味。当下,动力电池产业链已经十分成熟,电池成本相比之前大幅下降,技术路线也已经分明。此时下场,可谓轻车熟路,直接省去很多探索成本。

只是序幕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曾在“部长通道”采访中表示,将对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和长安汽车三大央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

不再考核当期利润,新的考核体系可能会增加市场占有率、利润结构、科技创新以及安全生产等各项新指标。考核方式的改变为三大央企发展新能源业务松了绑。

三家央企在动力电池项目上联手,也是在进行资源整合,意在加速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向好向上发展。

在今年9月于重庆举办的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指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国有企业应发挥带头作用,这由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本质属性、发展定位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决定的。

他还提到一组数据:“中国一汽、东风、长安2023年完成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近360亿元,投资比重超过60%。但是,相比当前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30%的渗透率,三大整车央企的新能源渗透率偏低,不到20%。”

国有车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破局?季晓南提出要在八个方面着力:

一、加快国有车企发展战略中心转移;二、充分发挥国资系统集中资源办车企的优势;三、积极推进国有车企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四、继续推进国有车企资源的重组整合;五、健全国有车企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建设;六、健全符合国有车企特点的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七、有效激发国有车企动力活力;八、大胆激发国有车企创新的浓厚氛围。

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进央企专业化整合工作,推动25组29家中央企业在生态环保、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

2024年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大多数属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央企国企深化改革、整合资源的大背景下,接下来,汽车领域或许会涌现出更多的“T3出行”。


原来如此,NAT-CES 2024议程曝光


杨青一年考


申报第十一届金轩奖 , 角逐汽车营销桂冠


马斯克:降本20%比造工厂还难


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