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添流动性投放新工具,买断式逆回购作用有多大

财经五月花

3周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买断式逆回购是对央行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重要补充。...“这既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也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而突显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

摘    要

预计买断式逆回购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央行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
文|唐郡
编辑|袁满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再推流动性投放新工具。

10月28日早间,央行发布公开市场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结果将通过央行官网相关栏目对外披露。

根据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操作方式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买断式逆回购旨在通过央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来调节市场流动性。”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对《财经》解释,“具体来说,央行通过买入金融机构持有的债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个日期将债券卖回给金融机构,从而在短期内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这是继临时正、逆回购,国债买卖后,今年央行再次推出新工具。

一位接近央行人士表示,预计买断式逆回购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央行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

对此,多位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预计买断式逆回购工具能够对冲MLF集中到期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这或意味着11月和12月将不再大额续作MLF,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进一步淡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后期MLF调节中期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淡化,MLF余额或将逐步减少。

此外,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认为,该工具可以对冲政府债券密集发行的影响。“财政从发债到支出的时滞明显长于7天、短于1年,与OMO(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MLF的期限皆不匹配,前者可能会在时滞期内形成滚续压力,后者又需要顾及财政支出后流动性回收等问题。显然,还是期限匹配的买断式逆回购更趁手。”

定位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

据前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梳理央行现有流动性投放工具,根据期限由短至长,主要包括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MLF,以及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和降准,1个月到1年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较为欠缺。

“此次央行在现有工具基础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该人士表示。

Wind(万得)数据显示,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到期量,达到目前MLF余额的40%。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年末现金投放等,届时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面临较大补缺压力。

“买断式逆回购期限更长,有利于加大央行从3个月到1年期限的流动性投放,特别是考虑到未来几个月MLF到期量比较大,该工具可以发挥增加中长期流动性投放的作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买断式逆回购是对央行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重要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这意味着,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不同利率投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中标,机构的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

“这既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也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而突显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前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

“MLF采用单一价位中标,即每次操作只产生一个中标利率,这会导致该利率仍带有一定的政策利率色彩。”王青解释称,而每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过程中,通常不会只产生一个中标利率,这会进一步淡化中标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突出其单纯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作用。

在王青看来,本次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或意味着11月和12月将不再大额续作MLF,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进一步淡化。“考虑到央行已恢复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后期MLF调节中期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淡化,MLF余额或将逐步减少。”

有望带动市场买断式回购

当前,中国货币市场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债券押品被冻结在资金融入方账户,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出现违约等极端情形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

“买断式逆回购与质押式回购不同,买断期间的债券可以在市场流通,提高债券流通效率。”明明表示,买断式回购的交易品种也更加丰富,有利于对不同类的债券流动性提供支持。

在国际上,买断式回购是投资者更为熟悉的方式。

曾刚对《财经》表示,“新工具能够促进市场对买断式回购业务的接受度,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既是自身操作工具的丰富,也可对市场发展买断式回购业务形成示范作用,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前述接近央行人士称,这有望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有市场观点认为,买断式逆回购期间,央行可以动用债券,因此能够增加调控长期债券利率的抓手。

对此,曾刚对《财经》表示,“回购工具有卖必有买,长期来看没有净投放,对市场影响是中性的。因此,买断式逆回购就是短期的流动性调控,影响不了长期利率。”

“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新成员,买断式逆回购丰富了政策工具的种类,提升了央行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调控能力。”曾刚总结道,“总的来说,买断式逆回购的推出有助于增强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为金融市场提供更为稳定的环境。”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视觉中国
版面编辑 | 李郝钰


财经五月花开通读者群啦!想Mark 最新一手金融热点?想Get有价值的金融行业报道?想与行业大咖共话金融?想参与五月花编辑部茶话会?那就赶紧加入我们吧!
【入群方式】添加群主微信Caijing_MayFlower,邀您入群。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买断式逆回购是对央行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重要补充。...“这既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也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而突显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

摘    要

预计买断式逆回购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央行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
文|唐郡
编辑|袁满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再推流动性投放新工具。

10月28日早间,央行发布公开市场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结果将通过央行官网相关栏目对外披露。

根据公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操作方式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买断式逆回购旨在通过央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来调节市场流动性。”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对《财经》解释,“具体来说,央行通过买入金融机构持有的债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个日期将债券卖回给金融机构,从而在短期内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这是继临时正、逆回购,国债买卖后,今年央行再次推出新工具。

一位接近央行人士表示,预计买断式逆回购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央行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

对此,多位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预计买断式逆回购工具能够对冲MLF集中到期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这或意味着11月和12月将不再大额续作MLF,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进一步淡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后期MLF调节中期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淡化,MLF余额或将逐步减少。

此外,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认为,该工具可以对冲政府债券密集发行的影响。“财政从发债到支出的时滞明显长于7天、短于1年,与OMO(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MLF的期限皆不匹配,前者可能会在时滞期内形成滚续压力,后者又需要顾及财政支出后流动性回收等问题。显然,还是期限匹配的买断式逆回购更趁手。”

定位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

据前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梳理央行现有流动性投放工具,根据期限由短至长,主要包括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MLF,以及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和降准,1个月到1年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较为欠缺。

“此次央行在现有工具基础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该人士表示。

Wind(万得)数据显示,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到期量,达到目前MLF余额的40%。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年末现金投放等,届时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面临较大补缺压力。

“买断式逆回购期限更长,有利于加大央行从3个月到1年期限的流动性投放,特别是考虑到未来几个月MLF到期量比较大,该工具可以发挥增加中长期流动性投放的作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买断式逆回购是对央行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重要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这意味着,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不同利率投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中标,机构的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

“这既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也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而突显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前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

“MLF采用单一价位中标,即每次操作只产生一个中标利率,这会导致该利率仍带有一定的政策利率色彩。”王青解释称,而每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过程中,通常不会只产生一个中标利率,这会进一步淡化中标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突出其单纯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作用。

在王青看来,本次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或意味着11月和12月将不再大额续作MLF,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进一步淡化。“考虑到央行已恢复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后期MLF调节中期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淡化,MLF余额或将逐步减少。”

有望带动市场买断式回购

当前,中国货币市场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债券押品被冻结在资金融入方账户,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出现违约等极端情形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

“买断式逆回购与质押式回购不同,买断期间的债券可以在市场流通,提高债券流通效率。”明明表示,买断式回购的交易品种也更加丰富,有利于对不同类的债券流动性提供支持。

在国际上,买断式回购是投资者更为熟悉的方式。

曾刚对《财经》表示,“新工具能够促进市场对买断式回购业务的接受度,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既是自身操作工具的丰富,也可对市场发展买断式回购业务形成示范作用,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前述接近央行人士称,这有望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有市场观点认为,买断式逆回购期间,央行可以动用债券,因此能够增加调控长期债券利率的抓手。

对此,曾刚对《财经》表示,“回购工具有卖必有买,长期来看没有净投放,对市场影响是中性的。因此,买断式逆回购就是短期的流动性调控,影响不了长期利率。”

“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新成员,买断式逆回购丰富了政策工具的种类,提升了央行在不同经济周期中的调控能力。”曾刚总结道,“总的来说,买断式逆回购的推出有助于增强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为金融市场提供更为稳定的环境。”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视觉中国
版面编辑 | 李郝钰


财经五月花开通读者群啦!想Mark 最新一手金融热点?想Get有价值的金融行业报道?想与行业大咖共话金融?想参与五月花编辑部茶话会?那就赶紧加入我们吧!
【入群方式】添加群主微信Caijing_MayFlower,邀您入群。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