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这三本书,影响我一生

冯仑风马牛

3周前

有时候拿起一本书又觉得自己很浅薄,因为那么多复杂的问题别人都想过了,那么多深刻有道理的话别人都说过了,到今天你还在为古今中外哲人说的话折服感叹,无论在智力上还是感情上,都觉得很无奈和沮丧。

封面图 | 《大江大河 2》剧照

2022年8月,宁高宁退休了。

他曾执掌华润、中粮、中化集团、中国化工四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有人称他为「最牛CEO」,他却觉得这段经历就像去了一趟深山,看到许多美丽奇妙的景色,种下许多未来会长大的植物,没带回什么奇珍异宝,只是浑身沾满露水和枝叶,抖一抖,都是闪闪发光的记忆。他说,这不是也很酷吗?

回望这段旅程,宁高宁把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书、事记录下来,汇成新作《三生万物》。

获中信出版集团授权,今天我们将其中关于阅读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从中你可以看到,宁高宁如何用40多年时间诠释「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也能体会到什么叫「你的书是你,你是你的书」。

来源:《三生万物》
作者:宁高宁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

我以前说过,爱读书的人坏不到哪里去,也说过读书的人眼神也祥和些、可爱些,虽然说法可能不准确,但读书对人的影响很大是肯定的。除了读书的一般好处,现在甚至有科学家统计说有读书思考习惯的人,寿命比平均寿命要长百分之十五呢。(美国《社会科学与医学》期刊登载的一份耶鲁大学研究报告指出,读书的人寿命比不读书者长。研究人员追踪了3635人,研究为期12年,受研究者均50岁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读书者比不读书者多活将近两年。)
也不知道为什么,深度读书的状态好像是另一种生存模式,可能血液循环和肠胃代谢也不同了。
中国人说开卷有益,好像抓起一本什么书读,都比不读书好,可能那是古时候书少、书的水平高,现在不行,现在读什么书还是要选一选。但无论如何,读书是一种可以上瘾的习惯。抓起一本书,好像接通了一根天线,没有这根天线你就没有着落,哪怕你手里抓着一本医学书,你也能在里边读出哲学和美学来。
我每捧起一本书,就觉得自己很渺小,觉得这个世界在不断向各种不同的方向扩展延伸,觉得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事情你都不知道,这么多发生的事情和你毫无关系,你真像一个坐在沙滩空地上看星星的孩子,无力、无助、好奇。有时候拿起一本书又觉得自己很浅薄,因为那么多复杂的问题别人都想过了,那么多深刻有道理的话别人都说过了,到今天你还在为古今中外哲人说的话折服感叹,无论在智力上还是感情上,都觉得很无奈和沮丧。
可以说,书的世界是一个更大的世界,它把时空扩展了,把思想和精神也加深了,如果你在其中给自己定位,除了敬畏、谦虚、学习,没有别的。

《资本论》

读出马克思和马斯克的共通点

第一本让我迎面撞上的书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此之前所有读的书可以说都是散书、闲书。
读《资本论》是4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现在读它的人可能少了。前几年我还在书店的一个冷清的角落里偶然看到《资本论》,当我从书架上把它拿下来翻开后,依然感觉到亲切、熟悉、流畅,好像久违的老朋友。我仔细看了几页,觉得它没有以前那么难懂了。
《资本论》是大学的最主要课程,多次考试,读了几遍,每次都觉得上一次没看懂,近40年后再看到,感觉没有那么难懂了。想想看,可能40年的生活都在不知不觉地理解领会《资本论》,人生的经历、社会的发展变化,能让你积累能量和见解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或者其他系统的思想。
有人说马克思是哲学经济学界的爱因斯坦,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著作都要用时间和积累去理解。
有人问《资本论》那么晦涩难懂,又那么久远,今天读还有什么用吗?我说如果年轻时没碰上这本书,今天读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热情和精力了。不过也没什么,因为《资本论》不是一本操作手册,但读《资本论》这种大部头的著作有莫大好处。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读几本大部头的成体系的著作,这种书要在读书时觉得难懂,觉得难以把握它的整体,要啃,要领悟,要反复阅读,要觉得苦闷,可能也会有阶段性的顿悟,这样你自己才会跟着它建立一个系统,进入另外一个思想逻辑的修炼世界。
奇妙的是,这时你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思想逻辑会跟随你多年。大部头的著作不一定是《资本论》,可能是一部物理学、历史学,或者医学、生物学的著作。从这里出发,你可以在这个根据地上理解世界其他众多的部分。
《资本论》讲的是经济学,从商品生产交换到货币利息、到矿山土地都讲了,是完整的经济学。但一百多年前的资本主义没有今天发达,马克思的理论也不可能涵盖今天,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所以,虽然说《资本论》是经典,它的理论基础和架构的生命力是长久的,但也不能期望它完全契合和解释今日之世界。这是看待《资本论》的前提,否则细节争论不休就无法前进。
我读《资本论》的时候,认为马克思主要是革命家,从商品的价值、剩余价值,到工人的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再到剥削、贫困,到社会形态的变化,这是一条主线。这个理论今天大家都比较熟悉,但当时《资本论》对一个大学生的影响超出了这些,可以说超出了结论。
我猜其他有宏大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的书都会有类似的作用。如一位医科大学的学生读完了医学概论后,可能得到的教育不仅是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他得到的还会有因果关系的、现象原因的、外部内部的思维方法等的教育。我曾见到香港有家做纺织的公司,老板专门喜欢招医科大学的学生去公司工作,说是学医的人最适合企业经营。
《资本论》从分析麻布开始,也就是从分析商品开始,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从分析细胞开始,再把细胞也就是把商品打开,分析价值和使用价值,再分析价值的形成,分析劳动和资本,分析分配,分析不平等,一直到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这种层层剥开、层层加上去的方法,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恍然大悟。
我们眼前的多少事不是如此呢?这种剥洋葱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搞清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企业股价不好了,实际是销售不好,利润也不好了,这实际又是产品不好了;产品不好,实际是团队不好,究其原因又是机制不好,领导力不好了,企业的理念文化不好了。
这些都是互相关联在一起的,找到关联关系,也就找到了解决方案。我提出的五步组合论其实也是相近的分析方法,当时提出时没有特别感觉,其实在逻辑上受到《资本论》的影响,今天这样说好像有些高攀了,但很有可能,谁知道呢?
马克思从细微处具体着眼的方法,也是寻求根本原因的方法。这也好像今天马斯克说的第一性原理。
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其进步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马克思在众多表面因素如宫廷、战争、人口等原因中找到了根本的原因,这就是经济的、生产力的、物质的及由此追求产生的能量,推动社会形态的变化和进步。
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从《资本论》至今,15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的理论不断得到验证,经济因素几乎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以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就没有中国发展的今天。
同样,如果用第一性原理来看,企业发展好的根本是什么?企业所有的努力,包括人的努力、战略的定位、所有的组织和资源投入凝聚到一点,最终是要形成好的战略性产品。产品是企业的根本。好产品自己会走路,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是企业与世界联系的根本通道。
产品也是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抓住的「商品」。谁能想到,把这个「商品」掰开后,形成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一般经济学家眼里是供求关系和价格平衡,在企业管理者眼里是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在马克思眼里,除去前面两者,他还发现了剩余价值,并由此重新解释而且改变了世界。
如果说这商品就是《资本论》中讲的麻布和衬衣,也就是企业家眼里的「产品」,那么,企业家抓住企业发展的关键「产品」,作为企业生命力的根本来发展企业;而马克思则抓住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商品」来形成剩余价值理论并改变了社会,这也太奇妙了吧,哈哈!
记得我以前说过,企业的利润不是生产出来的,是分配出来的。这句话听起来与马克思的生产决定论和劳动价值理论是相悖的,但我当时在企业中说这句话,是想强调体制机制改革及分配环节在整个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为我觉得分配机制决定好了,生产效率会高,利润也就会增加了。
但其实在《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其他论述中,他对分配对生产的决定作用也是十分重视的,他也提到过,分配似乎先于生产并且决定生产,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生产的结构等观点。所以说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位实事求是的人,他说的共产主义不是平分主义,也不是随便拿主义啊!相反,他强调了生产要素的分配对生产的产品分配之决定作用及反过来的相互作用。
我直觉认为,如果马克思活在今天,他一定是个分配体制的改革派!
马克思是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一生对雪茄和红酒都很喜好,他跟女婿说过,写《资本论》的稿费不够买写作中抽的雪茄。他在给友人的信中也说过不喜欢葡萄酒的人不会有出息(他又说有例外)。反正他是一位有小嗜好、小毛病的人,我每看到他的照片就觉得能闻到雪茄的味道。这与我们一般认为的伟大人物的完美形象有差别。但他是真实的人,真实是最美的,也是很难的。
马克思说未来社会要使人有全面的、自由的发展。这是他思想的根基,是对未来的理想,其他都是过程和手段。所以马克思也多次讲人作为目的的存在还是作为手段的存在,不要搞错了,搞错了就是「异化」了。这与我们今天不断谈论的人生意义和生活态度太相关了。马克思想找到或建立一个制度来适应人生意义的需要,也就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这种思想也会影响今天所有社会组织中对人的态度和给人的空间。一家公司对自己的员工的行为,在有效服务公司的前提下,可以放到多宽?
多年前华润投资了万科地产,当时王石作为万科的董事长,用不少时间登山,有人问公司高管的个人爱好可以占用多少时间,我说这的确很难界定,但公司做得好,个人全面发展得也好,是我们的目标。我希望看到公司多几个王石,因为别人一辈子好像只能做一件事,要么搞好公司,要么专业登山,王石能做好两件事,他等于活了两辈子。其实那时候我脑子里就不断浮现马克思讲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当然,这也得有个平衡啊!
马克思毕其一生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向共产主义迈进,但他并没有看到他的理想的实现。也有人说以后的资本主义也不会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发展了,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巨变,又有了日本裔历史学家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对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性提出怀疑。也有当代的哲学家说因为马克思的分析预测,资本主义社会改变了,改革了,换了形式,超出了马克思研究的范围,是马克思让历史的轨道变了,但马克思的分析逻辑仍然是正确的。
马克思有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这句话虽然不是在《资本论》中说的,但我读《资本论》时一直记得,记得联系实际,记得有理论有行动。
其实不仅是哲学家,什么学问家、什么专家都可以用各种方式解释世界,但能促成并带来改变的少。在企业里也是一样,所有的理论,战略、决议、规划,甚至预算,能坚定落实吗?企业改变了吗?进步了吗?我以前也说过,我们那么多部门、那么多会议、那么长时间工作,市场感受到了吗?产品升级了吗?客户满意了吗?
今天在这里拿马克思这句话来说企业可能远了点,但理论认识与实际行动的关系在哪里都一样啊!马克思的这句话后来成为马克思墓前石碑上的墓志铭,它可能不仅刻在石头上了,今天再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影响很大。
人这一生可能只有几本书你能记得,你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的生活境遇中,会记住不同的书。如果有一本书,你会不断想起它,而且读这位作者的其他书你也受启发,那么你自己的思维偏好就开始形成了。

《中国哲学简史》

复杂问题简单化,很难

我想说的第二本书,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因为这本书是在我觉得中国哲学很难懂的时候看到的,40年前了,它让我感受到中国哲学的简单明了、平易近人,好像成了朋友。
其实冯友兰老先生写过大部头的《中国哲学史》,后来又写过更大部头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可偏偏这本只有300页左右的简史让人受益良多。
这本简史原来是冯友兰先生在美国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原稿是英文,是给外国人看的,对外国人可能有意简单些,但其内容并无缺漏,只是用更简洁易懂的方式讲述出来了。我想这也有意思,其实好多事情都是这样,不需要复杂,简洁明了,事情就好了。可把复杂事情搞简单,比把简单事情搞复杂要难得多,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就是删繁就简,简洁后还有了更深理解的新意,这是它的珍贵之处。
后来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在中国畅销、受欢迎的书,是作者先在美国用英文写后译成中文的,像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等,还有张爱玲女士、许倬云先生的一些书也是这样。可能用另一种语言写作思考时,心里想着不同的读者,表达出来更优雅耐心、通俗易懂,对吗?
中国的哲学不是哲学家圈子里的抽象概念,它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之初,性本善」,这种句子就是哲学,是深刻的哲学,可它是儿童初学时的背诵文章,是通过哲学表达出来的伦理规范。我们生活在中国先贤哲人们创造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自己并没有意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让我有了这个意识,并沿着这个方向思考。
《中国哲学简史》因为浓缩了大量知识,你特别能感到诸子百家的多样性和丰富。这段时间百家争鸣,大都发生在两千年前,各有千秋、共存共荣,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中国在历史上与世界其他文明如古希腊、古罗马并驾齐驱的时代,可以说在物质和思想上不亚于其他文明。后来罢黜百家,中国的思想就没有那么丰富和多彩多姿了。
这种多样性和争鸣,在我看来,就不仅是哲学的观点,而是一个大场面,是认识世界不同思想本来该有的格局。后来我再接触西方哲学,再比较它们的差异,你才知道所谓哲学不是一套理论,它是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都是阶梯,从探索宇宙奥秘到回答人类基本问题,从人性论到认识论,听起来复杂,其实道理就在我们身边。这种架构要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建立起来,对自如地面对你面前的问题很有帮助。
我记得我在中粮时讲过「企业管理中的十大哲学问题」,可能里面也有从《中国哲学简史》中受到的启发。
因为工作和职务的原因,我经常要讲话。我不习惯念稿子讲话,因为那样我觉得对听众不尊重,如果秘书写了稿我来念,大家听了会问这到底是我的意见还是秘书的意见。但自己讲话讲什么、讲多长,能不能通过讲话提升公司的认知水平是个挑战,也是对领导力的考验。单说在讲话长短上,有人说如果讲话时间是两小时,不用准备,因为时间长可以随意讲;如果时间仅有15分钟,要讲完整了,要准备两天;如果时间只有5分钟,那么讲话就难了,要想讲好,要让人记得,要准备好几天。可见,复杂的事要能简单明了不易。要直奔主题,抓住根本,清晰表达,这件事是很难的。
冯友兰先生也说,在达到单纯之前要先经过复杂的思辨丛林。在相对多元业务的公司里,所有问题都蒙着一层纱,所有沟通都有阻滞,所有方案都有落实折扣,这如同哲学的分析一样,烦琐的程序只是不成熟、把握不准的表现。公司里程序、流程是要有的,可这些设计的流程在执行过程中有多少真正起到作用,提升了决策的水平呢?这要对公司经营理念和目标有深刻的认识,否则表面运转正常的公司也会失去效率,更会不得要领。
我一直认为用中国哲学或国学来管企业是行不通的,所谓商业目的性的企业本来就是西方的,它有它的市场的、法律的、财务的等规则。中国的国学则与企业管理的重合点少。在《中国哲学简史》里,冯友兰先生也说:「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可是当我年龄大一些,对人和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理解深一些后,再回来看冯友兰先生之中国哲学提高人的心灵的话,觉得中国哲学里关于心灵、伦理、境界的论述,应该是企业建立的思想根基。冯友兰先生还说了人的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更是把人的不同精神状态做了分类,这与我们在企业中划分的几个经理人层次很吻合。
现在我们企业都在讲使命、愿景、价值观,虽然大部分企业讲得牵强,也只是形式,但其重要性及对企业整体的影响已得到认识。在企业中导入精神理念和信仰,最适合、最有力的是借用《大学》里的「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冯友兰先生认为它也可说明中国哲学的世界性质。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里的这段话常看到,总认为是自我修养之理,今天再看,领会到它也是组织建设之精神原则。对比两千多年前古人的认识,我们只能汗颜如雨、惭愧不已啊!

《正义论》

公平公正是一个过程

前面谈的两本书都是在有意的学习中去读的,可以说读到了思想和知识,可以说是「我注六经」,是追随和理解的性质。
当我年龄慢慢大了,经历多了一些,书也读了一些后,脑子里就产生一些疑问。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观点、角度,我也想理出一些头绪,找出一个归纳点。这时候,我读到了现代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
这本书我读起来有点「六经注我」的感觉,因为书中论述的有些事情我想过,可以对照。
有段时间我觉得,公平、公正、正义的原则应该是任何社会制度、任何组织团体都推崇的第一原则,可能也是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共同追求的目标,是理想国的首要条件。正义是什么呢?公平公正是什么呢?正义及公平公正,就是通过制度结构、法律的设计,让尽量多的理性的人认为社会的规则和规则下的行为是合理的,是应该的,是符合他的道德和利益预期的,是符合人性本质和社会信奉的准则的。
《正义论》是哲学著作,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公平公正要求信仰的和推行的一致,说的和做的一致,对某个人和对所有人一致,而这个一致的行为是符合全体大目标的。
老外的小孩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责罚不高兴时,经常说一句话——「It’s unfair!」(「这不公平!」),虽然是小孩说的话,但包含了很多判断,是意思很丰富的话。意思是说大人这样做,不是他被经常教育的道理,不是他的预期,或者说其他小朋友不是被这样对待的。
在企业更是如此,企业领导可以做很多好的决策,但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问题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如果你在用人上、在评价奖罚团队上,没有按共同目标的要求,没有按共同认可的原则来行事,这先是不公平的,再是不公正的,也是不正义的,这种做法会破坏甚至摧毁你的组织。中粮当时提出来处以公心、与人为善也是基于这个原则。
一个国家和一家企业可以暂时贫穷,暂时经营困难,但不可以缺失正义,不可以缺失公平公正。
虽然我不信某种宗教,对不同哲学流派也没有深刻理解,但是从所有宗教及哲学的意念和理论倡导人们向善进步来讲,我觉得《正义论》在相当程度上综合了它们的共同点并应用到社会实践。所以《正义论》不是抽象的精神理念哲学,它是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它实际上也可以成为信仰,只要社会或者一个组织是正义的、公平公正的,就会是充满活力的、蓬勃发展的、美好的。
对是否正义、是否公平公正判断的困难,主要来自每个人所处的位置角度不同,利益不同,观点就不同,所以罗尔斯就导入了「原初状态」的概念。如果你在初始期,你是空白,你不知道自己的背景,你处在「无知之幕」后面的时候,你怎么来衡量公平公正呢?这时让你设计公平公正的制度,你怎么设计呢?
他还讲了个分蛋糕的故事。说是几个人分蛋糕,都想多吃,如何才能分得公平呢?这就是让负责切蛋糕的人最后一个拿蛋糕。这样最后的结果是蛋糕分得很均匀。但是否这就是公平呢?平均不是公平,公平不等于同等,公平正义的事比这要复杂。可惜人性的特点是没有差别就没有进步,平均了也就贫穷了。这个规律用在市场经济的企业中很是灵验。但这也正是我们不断纠结、不断犯错的地方。
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假设一下让我脑子里出现了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其实从出生开始,就与环境是否公平正义及自身的能力地位在抗争。一个婴儿出生,一切刚刚开始,不一样或者不公平就伴随而来了。新生儿的智力、体力、肤色、性别、出生地、家庭等已经不同了。起点的不公平是难以改变也难以跨越的。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一辈子的梦想是去罗马啊!好在上帝也有其公平之处,生在罗马并不代表一生的快乐幸福。
我在中粮时做粮食贸易,去了多次阿根廷,赞叹潘帕斯平原的肥沃富饶,也羡慕阿根廷的自然资源、山川河流、风调雨顺,其粮食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全球,农产品出口竟然是其重要税源。与当地人谈及此事,他们告诉我一个笑话:「有人问上帝,为什么对阿根廷这么好,给了它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上帝说,你别着急,我再给他们一些阿根廷人,这样就公平了。」意思是虽然自然环境好,但这些年来因为社会动荡大,阿根廷也没真正享受到资源丰富的好处。由此可见,公平与否也不是绝对的。
自婴儿开始,先天的不公平跟随你走过一生。
教育是公平的吗?平等教育的机会是消除许多固有的不公平的最好方法,但教育机会也不是公平的。就业是公平的吗?如果前面的条件都不公平,再加上就业过程中各种外界因素,就业也是不公平的。就业以后呢?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遇到不公平,都会感到不公平,因为不公平的确是存在的,你的薪酬、你的级别、你的环境都不可能是绝对公平的。
不公平是绝对的、长期的,公平是相对的、波动的。如果理解了这句话,公平公正就是一个过程。
正义过程论也是罗尔斯的理论,他让我们豁然开朗了。这里有几点要理解:一是一个社会是可以测定出它的正义和公平公正的程度的,是要不断改革进步的。二是不公平公正,则共同目标不被认可,社会或企业合力减弱、矛盾多。三是差别社会是永远存在的,正义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应该是最弱群体在变动中相对得益最大。
公平公正的正义论可以用在分配上,也可用在社会地位上;可以用在物质上,也可以用在心理上。公平公正在一家企业里力量很大,它可以是信仰,可以是文化,也可以是品牌。我在华润和中粮都说过,虽然我们某单业务或某个投资没做好,但我们最大的得益和资产是我们没骗过人,我们是公平的,我们遵守了原则。
在企业里,公平公正是标准,是过程,是公平机会,但又不是平均,不是结果的无差别。有差别的公平,才是对大多数人的公平。
「有差别才是公平」是个很容易误导的概念,记得美国通用电气的韦尔奇在自传里曾说过,他进了通用电气三年后就想辞职,不是因为自己对奖金不满意,而是因为他听说有另外一个人的奖金和他一样多,他觉得那人工作成绩不如他,他认为这样就是不公平。他由此也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公平和差别。
中国人经常讲「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里的「均」不应是平均,而应是有差别后的公平公正。但如果承认差别,差别是如何形成的则成了公平公正的关键。机会是平等的吗?标准是平等的吗?过程是平等的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可以区分好企业和坏企业。
我到中化工作后,有位中化的副总对我说:「宁总,你什么也不用干,你就坐在房间里,有什么事你公平公正地做个判定就行了。」这可以看出大家对所谓董事长作用的期望和公平公正的重要。的确也是,企业的董事长一般都很忙,这个忙的过程有多少是把企业做好了,有多少是把企业做坏了呢?除了能力,出以公心的公平公正可能是基础。企业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可以不同,有人像老虎,有人像老佛爷,有人像带兵的将军,都可能成功,但是公平公正的品质不能少。
美国有家万事达卡公司,前两年退休的CEO是位印度裔。因为在他任上万事达卡公司多项创新发展很成功,公司市场份额上升了很多,有人问他:如果让你用一个单词来说明一个公司管理者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他说是「decency」。这个词不太容易翻译准确,其实说的是公正的人、正派的人、体面的人。由此,大家评价一个人时常用的IQ(智商)、EQ(情商)后面又多了DQ,也就是公正的或者正派的能力。我觉得这很重要、很根本。可以说,一家企业的员工认为你是有多公平公正,他们就有多热爱你;他们有多热爱你,你的企业就会有多大发展。
《正义论》虽然着重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研究,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个目标,是个结果,在它前面有许多环境的假设和达成目标的不同路径。在我们面前的影响每个人的是社会可移动性(social mobility)一个社会和一个企业的现状是已经按现有的规则形成的,对人的不同来说,就是人都被放在一张大图的不同方格里,每个方格可能代表着财富、地位、出身、教育、职业等等的不同。
现状的公平与否是过往形成的,所谓的正义和公平公正,就是要看未来这个社会的人们是否可以在方格之间通过自身的努力自由移动。移动的标准是否清晰公平?移动的路径是否敞开?移动是否被社会认同和支持?
中国的高考、公务招考可以说是很显而易见的社会移动,有人说教育是最好的扶贫,很有深意。
一个社会,穷人可以变成富人吗?平民可以成为重要的官员吗?文盲可以变成知识分子吗?社会可以畅顺地在公平规则下让民众自由地向更好的、向往的方格移动吗?当然也有人在竞争中从高的方格降到低的方格。只要移动的标准公平公正,这种移动的动力是本源的,社会阶层移动的动力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将罗尔斯的理论应用到任何人群如企业中,逻辑也是一样的。
企业组织更像一张挂在墙上的大方格地图。听说以前老派的西方公司董事长真这样干过,把所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名牌挂满一墙,手里拿个长杆子,每天站在墙边上,琢磨着怎么给墙上的人换地方。企业里公平公正的可移动性,更是企业组织的动力。
企业里评价标准很多,在不放弃综合素质的情况下,业绩指标应该是企业里职务升降可移动性的核心指标。只有这个指标好了,企业才充满活力。但这个指标也有复杂性。是什么样的业绩?符合战略要求吗?可持续吗?与竞争对手相比呢?标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很准确呀!又要可移动,又要标准准确,又要公平公正,又要有差别,企业的工作就是要在多变量中找到最佳解。
记得几年前中粮收购荷兰的粮食贸易企业尼德拉(Nidera),公司的股东是犹太人,请了位德国人当董事长。收购过程中这位董事长也很配合,我们觉得他不错,作为过渡,就同意他收购后作为外聘董事长再任两年。但很快我们觉得这位董事长不行。一是他有了退休赋闲心态,对公司的事不上心;二是他与老外团队关系很近,为了取得团队对他的支持,经常无原则地帮着解释甚至掩盖公司的问题。
我们觉得应该尽快把他换掉,因为开会来不及,我就打电话给他,告诉他下次董事会我们就不让他继续任董事长了。没想到他十分恼火,说他还有多长合同任期,公司怎么需要他,其他股东的代表董事怎么支持他,还把他夫人搬出来与我讲道理。
我说我们作为大股东,认为你不适合再干了,至于合同问题有法律,其他股东董事的意见有董事会讨论,而我们今天说的是因为你作为董事长没能促进公司的发展进步,我们认为你的工作不好,这也是公司的评价标准,你再继续干,对公司的股东也不公平。虽然争吵了半天,但最后董事会上其他董事也都支持了我们的意见,把他免掉了。
会后大家去酒吧喝酒,我以为会有人陪陪他,劝解安慰他一下,结果是所有人都去了我去的酒吧,都表示支持中粮的决定。可以说公平公正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啊!我当时心想,这老头,德国人,马克思的老乡,咋还不明白这点道理呢?

一起聊聊:

  • 你读过最大部头、最难懂的书是什么?

  • 哪一本书对你影响最大?具体是什么样的影响?

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经历和看法。

有时候拿起一本书又觉得自己很浅薄,因为那么多复杂的问题别人都想过了,那么多深刻有道理的话别人都说过了,到今天你还在为古今中外哲人说的话折服感叹,无论在智力上还是感情上,都觉得很无奈和沮丧。

封面图 | 《大江大河 2》剧照

2022年8月,宁高宁退休了。

他曾执掌华润、中粮、中化集团、中国化工四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有人称他为「最牛CEO」,他却觉得这段经历就像去了一趟深山,看到许多美丽奇妙的景色,种下许多未来会长大的植物,没带回什么奇珍异宝,只是浑身沾满露水和枝叶,抖一抖,都是闪闪发光的记忆。他说,这不是也很酷吗?

回望这段旅程,宁高宁把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书、事记录下来,汇成新作《三生万物》。

获中信出版集团授权,今天我们将其中关于阅读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从中你可以看到,宁高宁如何用40多年时间诠释「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也能体会到什么叫「你的书是你,你是你的书」。

来源:《三生万物》
作者:宁高宁
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

我以前说过,爱读书的人坏不到哪里去,也说过读书的人眼神也祥和些、可爱些,虽然说法可能不准确,但读书对人的影响很大是肯定的。除了读书的一般好处,现在甚至有科学家统计说有读书思考习惯的人,寿命比平均寿命要长百分之十五呢。(美国《社会科学与医学》期刊登载的一份耶鲁大学研究报告指出,读书的人寿命比不读书者长。研究人员追踪了3635人,研究为期12年,受研究者均50岁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读书者比不读书者多活将近两年。)
也不知道为什么,深度读书的状态好像是另一种生存模式,可能血液循环和肠胃代谢也不同了。
中国人说开卷有益,好像抓起一本什么书读,都比不读书好,可能那是古时候书少、书的水平高,现在不行,现在读什么书还是要选一选。但无论如何,读书是一种可以上瘾的习惯。抓起一本书,好像接通了一根天线,没有这根天线你就没有着落,哪怕你手里抓着一本医学书,你也能在里边读出哲学和美学来。
我每捧起一本书,就觉得自己很渺小,觉得这个世界在不断向各种不同的方向扩展延伸,觉得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事情你都不知道,这么多发生的事情和你毫无关系,你真像一个坐在沙滩空地上看星星的孩子,无力、无助、好奇。有时候拿起一本书又觉得自己很浅薄,因为那么多复杂的问题别人都想过了,那么多深刻有道理的话别人都说过了,到今天你还在为古今中外哲人说的话折服感叹,无论在智力上还是感情上,都觉得很无奈和沮丧。
可以说,书的世界是一个更大的世界,它把时空扩展了,把思想和精神也加深了,如果你在其中给自己定位,除了敬畏、谦虚、学习,没有别的。

《资本论》

读出马克思和马斯克的共通点

第一本让我迎面撞上的书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在此之前所有读的书可以说都是散书、闲书。
读《资本论》是4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现在读它的人可能少了。前几年我还在书店的一个冷清的角落里偶然看到《资本论》,当我从书架上把它拿下来翻开后,依然感觉到亲切、熟悉、流畅,好像久违的老朋友。我仔细看了几页,觉得它没有以前那么难懂了。
《资本论》是大学的最主要课程,多次考试,读了几遍,每次都觉得上一次没看懂,近40年后再看到,感觉没有那么难懂了。想想看,可能40年的生活都在不知不觉地理解领会《资本论》,人生的经历、社会的发展变化,能让你积累能量和见解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或者其他系统的思想。
有人说马克思是哲学经济学界的爱因斯坦,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著作都要用时间和积累去理解。
有人问《资本论》那么晦涩难懂,又那么久远,今天读还有什么用吗?我说如果年轻时没碰上这本书,今天读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热情和精力了。不过也没什么,因为《资本论》不是一本操作手册,但读《资本论》这种大部头的著作有莫大好处。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读几本大部头的成体系的著作,这种书要在读书时觉得难懂,觉得难以把握它的整体,要啃,要领悟,要反复阅读,要觉得苦闷,可能也会有阶段性的顿悟,这样你自己才会跟着它建立一个系统,进入另外一个思想逻辑的修炼世界。
奇妙的是,这时你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思想逻辑会跟随你多年。大部头的著作不一定是《资本论》,可能是一部物理学、历史学,或者医学、生物学的著作。从这里出发,你可以在这个根据地上理解世界其他众多的部分。
《资本论》讲的是经济学,从商品生产交换到货币利息、到矿山土地都讲了,是完整的经济学。但一百多年前的资本主义没有今天发达,马克思的理论也不可能涵盖今天,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所以,虽然说《资本论》是经典,它的理论基础和架构的生命力是长久的,但也不能期望它完全契合和解释今日之世界。这是看待《资本论》的前提,否则细节争论不休就无法前进。
我读《资本论》的时候,认为马克思主要是革命家,从商品的价值、剩余价值,到工人的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再到剥削、贫困,到社会形态的变化,这是一条主线。这个理论今天大家都比较熟悉,但当时《资本论》对一个大学生的影响超出了这些,可以说超出了结论。
我猜其他有宏大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的书都会有类似的作用。如一位医科大学的学生读完了医学概论后,可能得到的教育不仅是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他得到的还会有因果关系的、现象原因的、外部内部的思维方法等的教育。我曾见到香港有家做纺织的公司,老板专门喜欢招医科大学的学生去公司工作,说是学医的人最适合企业经营。
《资本论》从分析麻布开始,也就是从分析商品开始,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从分析细胞开始,再把细胞也就是把商品打开,分析价值和使用价值,再分析价值的形成,分析劳动和资本,分析分配,分析不平等,一直到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这种层层剥开、层层加上去的方法,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恍然大悟。
我们眼前的多少事不是如此呢?这种剥洋葱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搞清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企业股价不好了,实际是销售不好,利润也不好了,这实际又是产品不好了;产品不好,实际是团队不好,究其原因又是机制不好,领导力不好了,企业的理念文化不好了。
这些都是互相关联在一起的,找到关联关系,也就找到了解决方案。我提出的五步组合论其实也是相近的分析方法,当时提出时没有特别感觉,其实在逻辑上受到《资本论》的影响,今天这样说好像有些高攀了,但很有可能,谁知道呢?
马克思从细微处具体着眼的方法,也是寻求根本原因的方法。这也好像今天马斯克说的第一性原理。
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其进步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马克思在众多表面因素如宫廷、战争、人口等原因中找到了根本的原因,这就是经济的、生产力的、物质的及由此追求产生的能量,推动社会形态的变化和进步。
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从《资本论》至今,15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的理论不断得到验证,经济因素几乎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以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就没有中国发展的今天。
同样,如果用第一性原理来看,企业发展好的根本是什么?企业所有的努力,包括人的努力、战略的定位、所有的组织和资源投入凝聚到一点,最终是要形成好的战略性产品。产品是企业的根本。好产品自己会走路,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是企业与世界联系的根本通道。
产品也是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抓住的「商品」。谁能想到,把这个「商品」掰开后,形成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一般经济学家眼里是供求关系和价格平衡,在企业管理者眼里是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在马克思眼里,除去前面两者,他还发现了剩余价值,并由此重新解释而且改变了世界。
如果说这商品就是《资本论》中讲的麻布和衬衣,也就是企业家眼里的「产品」,那么,企业家抓住企业发展的关键「产品」,作为企业生命力的根本来发展企业;而马克思则抓住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商品」来形成剩余价值理论并改变了社会,这也太奇妙了吧,哈哈!
记得我以前说过,企业的利润不是生产出来的,是分配出来的。这句话听起来与马克思的生产决定论和劳动价值理论是相悖的,但我当时在企业中说这句话,是想强调体制机制改革及分配环节在整个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为我觉得分配机制决定好了,生产效率会高,利润也就会增加了。
但其实在《资本论》和马克思的其他论述中,他对分配对生产的决定作用也是十分重视的,他也提到过,分配似乎先于生产并且决定生产,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生产的结构等观点。所以说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位实事求是的人,他说的共产主义不是平分主义,也不是随便拿主义啊!相反,他强调了生产要素的分配对生产的产品分配之决定作用及反过来的相互作用。
我直觉认为,如果马克思活在今天,他一定是个分配体制的改革派!
马克思是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一生对雪茄和红酒都很喜好,他跟女婿说过,写《资本论》的稿费不够买写作中抽的雪茄。他在给友人的信中也说过不喜欢葡萄酒的人不会有出息(他又说有例外)。反正他是一位有小嗜好、小毛病的人,我每看到他的照片就觉得能闻到雪茄的味道。这与我们一般认为的伟大人物的完美形象有差别。但他是真实的人,真实是最美的,也是很难的。
马克思说未来社会要使人有全面的、自由的发展。这是他思想的根基,是对未来的理想,其他都是过程和手段。所以马克思也多次讲人作为目的的存在还是作为手段的存在,不要搞错了,搞错了就是「异化」了。这与我们今天不断谈论的人生意义和生活态度太相关了。马克思想找到或建立一个制度来适应人生意义的需要,也就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这种思想也会影响今天所有社会组织中对人的态度和给人的空间。一家公司对自己的员工的行为,在有效服务公司的前提下,可以放到多宽?
多年前华润投资了万科地产,当时王石作为万科的董事长,用不少时间登山,有人问公司高管的个人爱好可以占用多少时间,我说这的确很难界定,但公司做得好,个人全面发展得也好,是我们的目标。我希望看到公司多几个王石,因为别人一辈子好像只能做一件事,要么搞好公司,要么专业登山,王石能做好两件事,他等于活了两辈子。其实那时候我脑子里就不断浮现马克思讲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当然,这也得有个平衡啊!
马克思毕其一生研究资本主义如何向共产主义迈进,但他并没有看到他的理想的实现。也有人说以后的资本主义也不会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发展了,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巨变,又有了日本裔历史学家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对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性提出怀疑。也有当代的哲学家说因为马克思的分析预测,资本主义社会改变了,改革了,换了形式,超出了马克思研究的范围,是马克思让历史的轨道变了,但马克思的分析逻辑仍然是正确的。
马克思有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这句话虽然不是在《资本论》中说的,但我读《资本论》时一直记得,记得联系实际,记得有理论有行动。
其实不仅是哲学家,什么学问家、什么专家都可以用各种方式解释世界,但能促成并带来改变的少。在企业里也是一样,所有的理论,战略、决议、规划,甚至预算,能坚定落实吗?企业改变了吗?进步了吗?我以前也说过,我们那么多部门、那么多会议、那么长时间工作,市场感受到了吗?产品升级了吗?客户满意了吗?
今天在这里拿马克思这句话来说企业可能远了点,但理论认识与实际行动的关系在哪里都一样啊!马克思的这句话后来成为马克思墓前石碑上的墓志铭,它可能不仅刻在石头上了,今天再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影响很大。
人这一生可能只有几本书你能记得,你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的生活境遇中,会记住不同的书。如果有一本书,你会不断想起它,而且读这位作者的其他书你也受启发,那么你自己的思维偏好就开始形成了。

《中国哲学简史》

复杂问题简单化,很难

我想说的第二本书,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因为这本书是在我觉得中国哲学很难懂的时候看到的,40年前了,它让我感受到中国哲学的简单明了、平易近人,好像成了朋友。
其实冯友兰老先生写过大部头的《中国哲学史》,后来又写过更大部头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可偏偏这本只有300页左右的简史让人受益良多。
这本简史原来是冯友兰先生在美国讲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原稿是英文,是给外国人看的,对外国人可能有意简单些,但其内容并无缺漏,只是用更简洁易懂的方式讲述出来了。我想这也有意思,其实好多事情都是这样,不需要复杂,简洁明了,事情就好了。可把复杂事情搞简单,比把简单事情搞复杂要难得多,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就是删繁就简,简洁后还有了更深理解的新意,这是它的珍贵之处。
后来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在中国畅销、受欢迎的书,是作者先在美国用英文写后译成中文的,像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等,还有张爱玲女士、许倬云先生的一些书也是这样。可能用另一种语言写作思考时,心里想着不同的读者,表达出来更优雅耐心、通俗易懂,对吗?
中国的哲学不是哲学家圈子里的抽象概念,它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之初,性本善」,这种句子就是哲学,是深刻的哲学,可它是儿童初学时的背诵文章,是通过哲学表达出来的伦理规范。我们生活在中国先贤哲人们创造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中,自己并没有意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让我有了这个意识,并沿着这个方向思考。
《中国哲学简史》因为浓缩了大量知识,你特别能感到诸子百家的多样性和丰富。这段时间百家争鸣,大都发生在两千年前,各有千秋、共存共荣,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也是中国在历史上与世界其他文明如古希腊、古罗马并驾齐驱的时代,可以说在物质和思想上不亚于其他文明。后来罢黜百家,中国的思想就没有那么丰富和多彩多姿了。
这种多样性和争鸣,在我看来,就不仅是哲学的观点,而是一个大场面,是认识世界不同思想本来该有的格局。后来我再接触西方哲学,再比较它们的差异,你才知道所谓哲学不是一套理论,它是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都是阶梯,从探索宇宙奥秘到回答人类基本问题,从人性论到认识论,听起来复杂,其实道理就在我们身边。这种架构要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建立起来,对自如地面对你面前的问题很有帮助。
我记得我在中粮时讲过「企业管理中的十大哲学问题」,可能里面也有从《中国哲学简史》中受到的启发。
因为工作和职务的原因,我经常要讲话。我不习惯念稿子讲话,因为那样我觉得对听众不尊重,如果秘书写了稿我来念,大家听了会问这到底是我的意见还是秘书的意见。但自己讲话讲什么、讲多长,能不能通过讲话提升公司的认知水平是个挑战,也是对领导力的考验。单说在讲话长短上,有人说如果讲话时间是两小时,不用准备,因为时间长可以随意讲;如果时间仅有15分钟,要讲完整了,要准备两天;如果时间只有5分钟,那么讲话就难了,要想讲好,要让人记得,要准备好几天。可见,复杂的事要能简单明了不易。要直奔主题,抓住根本,清晰表达,这件事是很难的。
冯友兰先生也说,在达到单纯之前要先经过复杂的思辨丛林。在相对多元业务的公司里,所有问题都蒙着一层纱,所有沟通都有阻滞,所有方案都有落实折扣,这如同哲学的分析一样,烦琐的程序只是不成熟、把握不准的表现。公司里程序、流程是要有的,可这些设计的流程在执行过程中有多少真正起到作用,提升了决策的水平呢?这要对公司经营理念和目标有深刻的认识,否则表面运转正常的公司也会失去效率,更会不得要领。
我一直认为用中国哲学或国学来管企业是行不通的,所谓商业目的性的企业本来就是西方的,它有它的市场的、法律的、财务的等规则。中国的国学则与企业管理的重合点少。在《中国哲学简史》里,冯友兰先生也说:「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可是当我年龄大一些,对人和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理解深一些后,再回来看冯友兰先生之中国哲学提高人的心灵的话,觉得中国哲学里关于心灵、伦理、境界的论述,应该是企业建立的思想根基。冯友兰先生还说了人的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更是把人的不同精神状态做了分类,这与我们在企业中划分的几个经理人层次很吻合。
现在我们企业都在讲使命、愿景、价值观,虽然大部分企业讲得牵强,也只是形式,但其重要性及对企业整体的影响已得到认识。在企业中导入精神理念和信仰,最适合、最有力的是借用《大学》里的「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冯友兰先生认为它也可说明中国哲学的世界性质。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里的这段话常看到,总认为是自我修养之理,今天再看,领会到它也是组织建设之精神原则。对比两千多年前古人的认识,我们只能汗颜如雨、惭愧不已啊!

《正义论》

公平公正是一个过程

前面谈的两本书都是在有意的学习中去读的,可以说读到了思想和知识,可以说是「我注六经」,是追随和理解的性质。
当我年龄慢慢大了,经历多了一些,书也读了一些后,脑子里就产生一些疑问。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观点、角度,我也想理出一些头绪,找出一个归纳点。这时候,我读到了现代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
这本书我读起来有点「六经注我」的感觉,因为书中论述的有些事情我想过,可以对照。
有段时间我觉得,公平、公正、正义的原则应该是任何社会制度、任何组织团体都推崇的第一原则,可能也是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共同追求的目标,是理想国的首要条件。正义是什么呢?公平公正是什么呢?正义及公平公正,就是通过制度结构、法律的设计,让尽量多的理性的人认为社会的规则和规则下的行为是合理的,是应该的,是符合他的道德和利益预期的,是符合人性本质和社会信奉的准则的。
《正义论》是哲学著作,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公平公正要求信仰的和推行的一致,说的和做的一致,对某个人和对所有人一致,而这个一致的行为是符合全体大目标的。
老外的小孩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责罚不高兴时,经常说一句话——「It’s unfair!」(「这不公平!」),虽然是小孩说的话,但包含了很多判断,是意思很丰富的话。意思是说大人这样做,不是他被经常教育的道理,不是他的预期,或者说其他小朋友不是被这样对待的。
在企业更是如此,企业领导可以做很多好的决策,但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问题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如果你在用人上、在评价奖罚团队上,没有按共同目标的要求,没有按共同认可的原则来行事,这先是不公平的,再是不公正的,也是不正义的,这种做法会破坏甚至摧毁你的组织。中粮当时提出来处以公心、与人为善也是基于这个原则。
一个国家和一家企业可以暂时贫穷,暂时经营困难,但不可以缺失正义,不可以缺失公平公正。
虽然我不信某种宗教,对不同哲学流派也没有深刻理解,但是从所有宗教及哲学的意念和理论倡导人们向善进步来讲,我觉得《正义论》在相当程度上综合了它们的共同点并应用到社会实践。所以《正义论》不是抽象的精神理念哲学,它是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它实际上也可以成为信仰,只要社会或者一个组织是正义的、公平公正的,就会是充满活力的、蓬勃发展的、美好的。
对是否正义、是否公平公正判断的困难,主要来自每个人所处的位置角度不同,利益不同,观点就不同,所以罗尔斯就导入了「原初状态」的概念。如果你在初始期,你是空白,你不知道自己的背景,你处在「无知之幕」后面的时候,你怎么来衡量公平公正呢?这时让你设计公平公正的制度,你怎么设计呢?
他还讲了个分蛋糕的故事。说是几个人分蛋糕,都想多吃,如何才能分得公平呢?这就是让负责切蛋糕的人最后一个拿蛋糕。这样最后的结果是蛋糕分得很均匀。但是否这就是公平呢?平均不是公平,公平不等于同等,公平正义的事比这要复杂。可惜人性的特点是没有差别就没有进步,平均了也就贫穷了。这个规律用在市场经济的企业中很是灵验。但这也正是我们不断纠结、不断犯错的地方。
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假设一下让我脑子里出现了人的一生。
人的一生其实从出生开始,就与环境是否公平正义及自身的能力地位在抗争。一个婴儿出生,一切刚刚开始,不一样或者不公平就伴随而来了。新生儿的智力、体力、肤色、性别、出生地、家庭等已经不同了。起点的不公平是难以改变也难以跨越的。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一辈子的梦想是去罗马啊!好在上帝也有其公平之处,生在罗马并不代表一生的快乐幸福。
我在中粮时做粮食贸易,去了多次阿根廷,赞叹潘帕斯平原的肥沃富饶,也羡慕阿根廷的自然资源、山川河流、风调雨顺,其粮食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全球,农产品出口竟然是其重要税源。与当地人谈及此事,他们告诉我一个笑话:「有人问上帝,为什么对阿根廷这么好,给了它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上帝说,你别着急,我再给他们一些阿根廷人,这样就公平了。」意思是虽然自然环境好,但这些年来因为社会动荡大,阿根廷也没真正享受到资源丰富的好处。由此可见,公平与否也不是绝对的。
自婴儿开始,先天的不公平跟随你走过一生。
教育是公平的吗?平等教育的机会是消除许多固有的不公平的最好方法,但教育机会也不是公平的。就业是公平的吗?如果前面的条件都不公平,再加上就业过程中各种外界因素,就业也是不公平的。就业以后呢?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遇到不公平,都会感到不公平,因为不公平的确是存在的,你的薪酬、你的级别、你的环境都不可能是绝对公平的。
不公平是绝对的、长期的,公平是相对的、波动的。如果理解了这句话,公平公正就是一个过程。
正义过程论也是罗尔斯的理论,他让我们豁然开朗了。这里有几点要理解:一是一个社会是可以测定出它的正义和公平公正的程度的,是要不断改革进步的。二是不公平公正,则共同目标不被认可,社会或企业合力减弱、矛盾多。三是差别社会是永远存在的,正义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应该是最弱群体在变动中相对得益最大。
公平公正的正义论可以用在分配上,也可用在社会地位上;可以用在物质上,也可以用在心理上。公平公正在一家企业里力量很大,它可以是信仰,可以是文化,也可以是品牌。我在华润和中粮都说过,虽然我们某单业务或某个投资没做好,但我们最大的得益和资产是我们没骗过人,我们是公平的,我们遵守了原则。
在企业里,公平公正是标准,是过程,是公平机会,但又不是平均,不是结果的无差别。有差别的公平,才是对大多数人的公平。
「有差别才是公平」是个很容易误导的概念,记得美国通用电气的韦尔奇在自传里曾说过,他进了通用电气三年后就想辞职,不是因为自己对奖金不满意,而是因为他听说有另外一个人的奖金和他一样多,他觉得那人工作成绩不如他,他认为这样就是不公平。他由此也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公平和差别。
中国人经常讲「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里的「均」不应是平均,而应是有差别后的公平公正。但如果承认差别,差别是如何形成的则成了公平公正的关键。机会是平等的吗?标准是平等的吗?过程是平等的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可以区分好企业和坏企业。
我到中化工作后,有位中化的副总对我说:「宁总,你什么也不用干,你就坐在房间里,有什么事你公平公正地做个判定就行了。」这可以看出大家对所谓董事长作用的期望和公平公正的重要。的确也是,企业的董事长一般都很忙,这个忙的过程有多少是把企业做好了,有多少是把企业做坏了呢?除了能力,出以公心的公平公正可能是基础。企业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可以不同,有人像老虎,有人像老佛爷,有人像带兵的将军,都可能成功,但是公平公正的品质不能少。
美国有家万事达卡公司,前两年退休的CEO是位印度裔。因为在他任上万事达卡公司多项创新发展很成功,公司市场份额上升了很多,有人问他:如果让你用一个单词来说明一个公司管理者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他说是「decency」。这个词不太容易翻译准确,其实说的是公正的人、正派的人、体面的人。由此,大家评价一个人时常用的IQ(智商)、EQ(情商)后面又多了DQ,也就是公正的或者正派的能力。我觉得这很重要、很根本。可以说,一家企业的员工认为你是有多公平公正,他们就有多热爱你;他们有多热爱你,你的企业就会有多大发展。
《正义论》虽然着重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研究,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个目标,是个结果,在它前面有许多环境的假设和达成目标的不同路径。在我们面前的影响每个人的是社会可移动性(social mobility)一个社会和一个企业的现状是已经按现有的规则形成的,对人的不同来说,就是人都被放在一张大图的不同方格里,每个方格可能代表着财富、地位、出身、教育、职业等等的不同。
现状的公平与否是过往形成的,所谓的正义和公平公正,就是要看未来这个社会的人们是否可以在方格之间通过自身的努力自由移动。移动的标准是否清晰公平?移动的路径是否敞开?移动是否被社会认同和支持?
中国的高考、公务招考可以说是很显而易见的社会移动,有人说教育是最好的扶贫,很有深意。
一个社会,穷人可以变成富人吗?平民可以成为重要的官员吗?文盲可以变成知识分子吗?社会可以畅顺地在公平规则下让民众自由地向更好的、向往的方格移动吗?当然也有人在竞争中从高的方格降到低的方格。只要移动的标准公平公正,这种移动的动力是本源的,社会阶层移动的动力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将罗尔斯的理论应用到任何人群如企业中,逻辑也是一样的。
企业组织更像一张挂在墙上的大方格地图。听说以前老派的西方公司董事长真这样干过,把所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名牌挂满一墙,手里拿个长杆子,每天站在墙边上,琢磨着怎么给墙上的人换地方。企业里公平公正的可移动性,更是企业组织的动力。
企业里评价标准很多,在不放弃综合素质的情况下,业绩指标应该是企业里职务升降可移动性的核心指标。只有这个指标好了,企业才充满活力。但这个指标也有复杂性。是什么样的业绩?符合战略要求吗?可持续吗?与竞争对手相比呢?标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很准确呀!又要可移动,又要标准准确,又要公平公正,又要有差别,企业的工作就是要在多变量中找到最佳解。
记得几年前中粮收购荷兰的粮食贸易企业尼德拉(Nidera),公司的股东是犹太人,请了位德国人当董事长。收购过程中这位董事长也很配合,我们觉得他不错,作为过渡,就同意他收购后作为外聘董事长再任两年。但很快我们觉得这位董事长不行。一是他有了退休赋闲心态,对公司的事不上心;二是他与老外团队关系很近,为了取得团队对他的支持,经常无原则地帮着解释甚至掩盖公司的问题。
我们觉得应该尽快把他换掉,因为开会来不及,我就打电话给他,告诉他下次董事会我们就不让他继续任董事长了。没想到他十分恼火,说他还有多长合同任期,公司怎么需要他,其他股东的代表董事怎么支持他,还把他夫人搬出来与我讲道理。
我说我们作为大股东,认为你不适合再干了,至于合同问题有法律,其他股东董事的意见有董事会讨论,而我们今天说的是因为你作为董事长没能促进公司的发展进步,我们认为你的工作不好,这也是公司的评价标准,你再继续干,对公司的股东也不公平。虽然争吵了半天,但最后董事会上其他董事也都支持了我们的意见,把他免掉了。
会后大家去酒吧喝酒,我以为会有人陪陪他,劝解安慰他一下,结果是所有人都去了我去的酒吧,都表示支持中粮的决定。可以说公平公正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啊!我当时心想,这老头,德国人,马克思的老乡,咋还不明白这点道理呢?

一起聊聊:

  • 你读过最大部头、最难懂的书是什么?

  • 哪一本书对你影响最大?具体是什么样的影响?

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经历和看法。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