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上新,ARM搅局?

虎嗅APP

2周前

但高通认为,Nuvia此前已经向ARM支付了许可费用,自身也与ARM签署了广泛的许可协议,自然没有支付两遍授权费的道理。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高通官网

本周,高通在骁龙技术峰会上发布了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骁龙8至尊版(Snapdragon 8 Elite),宣告自研的Oryon CPU正式进入移动端。

对于这枚SoC,业内在未发布前就给予厚望:Oryon CPU在PC端广受好评;Adreno GPU历代升级幅度显著;唯一的外界因素——台积电N3E工艺制程也在苹果的M4芯片上得到了充分验证。

这个排列组合,产品想掉链子都不大可能。

图片来源:SamMobile

唯一让人好奇的是,这枚顶着“至尊版”名头的SoC能在AI方面展现出多少能力。要知道,年初Oryon在PC端上的表现,几乎是完成了对竞品从功耗到算力的“双杀”。

不过,就在高通向行业高调“炫技”时,芯片架构设计公司ARM却站出来抢了风头。

10月24日,据彭博社报道,ARM在一份文件中表示,由于高通屡次严重违反ARM授权协议,ARM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正式行动,要求高通纠正其违约行为,否则将面临协议终止的后果。

如果事态失控,“协议终止”意味着高通绝大部分产品都无法得到ARM的授权,因为即便是自研的Oryon CPU,同样是基于ARM V8.7指令集打造的。

对此,高通也给出了强势的回应,“这是ARM的一贯做法,更多毫无根据的威胁,旨在强行压迫长期合作伙伴,干扰我们性能领先的CPU产品,并无视双方架构许可协议已经涵盖的广泛权利来提高许可费率。”

这份回应中,有一句非常耐人寻味——“(ARM)干扰我们领先的CPU产品。”

这那么高通的产品真的领先吗?如果领先行业的话,作为上下游企业,ARM为什么要干扰?

01高通的底气,从何而来?

仅从产品来说,这一代的骁龙8至尊版,几乎算是该系列历代产品中升级幅度最大的。

首先,在核心架构的设计上,本代骁龙8至尊版完全摒弃了上代的“1+5+2”三从集,改用同苹果A系列芯片类似的双CPU丛集设计,这使得主频直接被拉到4.32GHz,已经逼近不少笔记本电脑的CPU性能。

另外一个重大提升是内存架构,在骁龙8至尊版上,每个CPU从集采用12MB的L2缓存,共计24MB专门与CPU紧密耦合的缓存。

这两项重大调整,让骁龙8至尊版在单线程和多线程基准测试中,相较上代骁龙8 Gen3实现了45%的大幅性能提升,同时CPU功耗降低了44%。

图片来源:高通

GPU方面,全新Adreno GPU针对现代图形负载处理而进行了优化设计处理,三组切片各具备1.1GHz频率,提供了基于独立着色处理器的内核,实现性能提升40%,同时功耗降低40%。

AI方面的升级幅度同样巨大。

在骁龙8至尊版上,全新Hexagon NPU让AI任务执行速度提升了45%。同时高通还优化了AI调度方案,在Hexagon上搭载了包括张量标量、向量三种不同加速器,来对应不同大小的端侧多模态模型。

在实际应用方面,影像功能成为AI能力的最佳演示场景。

全新的ISP能够从底层与NPU写作,将AI算法引入图像和视频处理管线核心,为骁龙8至尊版带来了无限语义分割、AI补光、AI宠物拍摄套件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大部分人都体验过的“AI路人消除功能”,如今在骁龙8至尊版上由静态转为动态,即便在视频中,也可以完成对路人或背景的实时消除。

总体而言,无论是纸面数据,还是生态应用,骁龙8至尊版几乎做到了“全面无短板”,唯一有待观察的就是,终端厂商能否做好适配工作,毕竟4.32Ghz的主频,不免让人担心厂商的热管理水平。

而在手机SoC之外,高通本次还发布了两款车载平台,同骁龙8至尊版一样,后两者也使用了“Elite”作为后缀,首次实现了手机、PC、车载三条产品线的统一。

这么做的目的可能有二:首先是强化Oryon CPU的自研属性,其次是为后续的产品迭代建立框架。

不过,反复强调Oryon的存在感,可能是ARM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02“门户之战”

实际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通与ARM都属于是“荣辱与共”的关系。

高通通过许可协议使用ARM的指令集和参考设计开发出了骁龙系列处理器,为此支付的许可费用,也可以让ARM在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中,始终分得一杯羹。

双方的矛盾诞生于2021年,当时高通以14亿美元收购了芯片设计公司Nuvia,并以此获得了Oryon CPU技术原型。

而在这桩收购案的次年,ARM随即将高通及Nuvia提起诉讼,表示高通在收购Nuiva之后,未经ARM同意就使用Nuvia的定制芯片设计,因此要求高通销毁Nuvia打造的产品,并终止Oryon CPU的商业化进程。

但高通认为,Nuvia此前已经向ARM支付了许可费用,自身也与ARM签署了广泛的许可协议,自然没有支付两遍授权费的道理。

此后几年,这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诉讼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院反复拉扯,但双方始终没有撕破脸皮。

那为什么这次ARM的反应会如此过激?

这里需要先说下ARM两大盈利模式——TLA(技术许可协议)和ALA(架构许可协议)。

前者是ARM与芯片设计厂商签订许可协议,将指令集授权给对方,芯片设计厂商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魔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苹果M系列芯片和高通的Oryon CPU。

后者是将ARM架构芯片的参考设计提供给客户,然后根据每颗芯片的售价按比例抽取版税,最具代表性的是前不久天玑发布的,基于ARM BlackHawk CPU架构打造的天玑9400。

根据ARM此前发布的财报,在2024财年期间(2023年Q1-2024年Q1),该公司总营收为32.33亿美元,其中TLA带来的收入为14.31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44%;ALA营收18.02亿美元,占总营收56%。

也就是说,如果高通大范围使用自研CPU,那么对于ARM来说营收上一定会减少。

当然,ARM并不会很介意这一点,因为作为一家具有“垄断性质”的公司,无论高通怎么折腾,自家都能做到旱涝保收,只不过是挣多挣少的问题。

真正让ARM无法接受的是,Nuvia团队从2021年开始使用V8.7指令集打造Oryon CPU,而到了2024年第二代Oryon CPU发布,其仍然沿用V8.7指令集,并且性能非常优异。

需要补充一个背景是,ARM在2021年推出V9指令集后,多次表示“这将是奠定未来十年计算机技术基础的架构”。

而高通在Oryon CPU的成功,无异于是在向外界宣称,ARM指令集架构的更新“没那么有必要”,这对于后者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因此在骁龙技术峰会后,两家公司的关系才会骤然跌至谷底。

那么ARM会与高通终止协议吗?

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一方面,今年高通一路高歌猛击冲向PC市场,在这个节点下,相比于IP授权终止所带来的影响,高通大概率会选择付钱了事。

另一方面,即便高通使用自研CPU,但其作为ARM第二大客户的地位仍无法被动摇,如果终止与高通的授权协议,自家业绩也必然会崩盘。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但高通认为,Nuvia此前已经向ARM支付了许可费用,自身也与ARM签署了广泛的许可协议,自然没有支付两遍授权费的道理。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高通官网

本周,高通在骁龙技术峰会上发布了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骁龙8至尊版(Snapdragon 8 Elite),宣告自研的Oryon CPU正式进入移动端。

对于这枚SoC,业内在未发布前就给予厚望:Oryon CPU在PC端广受好评;Adreno GPU历代升级幅度显著;唯一的外界因素——台积电N3E工艺制程也在苹果的M4芯片上得到了充分验证。

这个排列组合,产品想掉链子都不大可能。

图片来源:SamMobile

唯一让人好奇的是,这枚顶着“至尊版”名头的SoC能在AI方面展现出多少能力。要知道,年初Oryon在PC端上的表现,几乎是完成了对竞品从功耗到算力的“双杀”。

不过,就在高通向行业高调“炫技”时,芯片架构设计公司ARM却站出来抢了风头。

10月24日,据彭博社报道,ARM在一份文件中表示,由于高通屡次严重违反ARM授权协议,ARM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正式行动,要求高通纠正其违约行为,否则将面临协议终止的后果。

如果事态失控,“协议终止”意味着高通绝大部分产品都无法得到ARM的授权,因为即便是自研的Oryon CPU,同样是基于ARM V8.7指令集打造的。

对此,高通也给出了强势的回应,“这是ARM的一贯做法,更多毫无根据的威胁,旨在强行压迫长期合作伙伴,干扰我们性能领先的CPU产品,并无视双方架构许可协议已经涵盖的广泛权利来提高许可费率。”

这份回应中,有一句非常耐人寻味——“(ARM)干扰我们领先的CPU产品。”

这那么高通的产品真的领先吗?如果领先行业的话,作为上下游企业,ARM为什么要干扰?

01高通的底气,从何而来?

仅从产品来说,这一代的骁龙8至尊版,几乎算是该系列历代产品中升级幅度最大的。

首先,在核心架构的设计上,本代骁龙8至尊版完全摒弃了上代的“1+5+2”三从集,改用同苹果A系列芯片类似的双CPU丛集设计,这使得主频直接被拉到4.32GHz,已经逼近不少笔记本电脑的CPU性能。

另外一个重大提升是内存架构,在骁龙8至尊版上,每个CPU从集采用12MB的L2缓存,共计24MB专门与CPU紧密耦合的缓存。

这两项重大调整,让骁龙8至尊版在单线程和多线程基准测试中,相较上代骁龙8 Gen3实现了45%的大幅性能提升,同时CPU功耗降低了44%。

图片来源:高通

GPU方面,全新Adreno GPU针对现代图形负载处理而进行了优化设计处理,三组切片各具备1.1GHz频率,提供了基于独立着色处理器的内核,实现性能提升40%,同时功耗降低40%。

AI方面的升级幅度同样巨大。

在骁龙8至尊版上,全新Hexagon NPU让AI任务执行速度提升了45%。同时高通还优化了AI调度方案,在Hexagon上搭载了包括张量标量、向量三种不同加速器,来对应不同大小的端侧多模态模型。

在实际应用方面,影像功能成为AI能力的最佳演示场景。

全新的ISP能够从底层与NPU写作,将AI算法引入图像和视频处理管线核心,为骁龙8至尊版带来了无限语义分割、AI补光、AI宠物拍摄套件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大部分人都体验过的“AI路人消除功能”,如今在骁龙8至尊版上由静态转为动态,即便在视频中,也可以完成对路人或背景的实时消除。

总体而言,无论是纸面数据,还是生态应用,骁龙8至尊版几乎做到了“全面无短板”,唯一有待观察的就是,终端厂商能否做好适配工作,毕竟4.32Ghz的主频,不免让人担心厂商的热管理水平。

而在手机SoC之外,高通本次还发布了两款车载平台,同骁龙8至尊版一样,后两者也使用了“Elite”作为后缀,首次实现了手机、PC、车载三条产品线的统一。

这么做的目的可能有二:首先是强化Oryon CPU的自研属性,其次是为后续的产品迭代建立框架。

不过,反复强调Oryon的存在感,可能是ARM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02“门户之战”

实际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通与ARM都属于是“荣辱与共”的关系。

高通通过许可协议使用ARM的指令集和参考设计开发出了骁龙系列处理器,为此支付的许可费用,也可以让ARM在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中,始终分得一杯羹。

双方的矛盾诞生于2021年,当时高通以14亿美元收购了芯片设计公司Nuvia,并以此获得了Oryon CPU技术原型。

而在这桩收购案的次年,ARM随即将高通及Nuvia提起诉讼,表示高通在收购Nuiva之后,未经ARM同意就使用Nuvia的定制芯片设计,因此要求高通销毁Nuvia打造的产品,并终止Oryon CPU的商业化进程。

但高通认为,Nuvia此前已经向ARM支付了许可费用,自身也与ARM签署了广泛的许可协议,自然没有支付两遍授权费的道理。

此后几年,这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诉讼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院反复拉扯,但双方始终没有撕破脸皮。

那为什么这次ARM的反应会如此过激?

这里需要先说下ARM两大盈利模式——TLA(技术许可协议)和ALA(架构许可协议)。

前者是ARM与芯片设计厂商签订许可协议,将指令集授权给对方,芯片设计厂商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魔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苹果M系列芯片和高通的Oryon CPU。

后者是将ARM架构芯片的参考设计提供给客户,然后根据每颗芯片的售价按比例抽取版税,最具代表性的是前不久天玑发布的,基于ARM BlackHawk CPU架构打造的天玑9400。

根据ARM此前发布的财报,在2024财年期间(2023年Q1-2024年Q1),该公司总营收为32.33亿美元,其中TLA带来的收入为14.31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44%;ALA营收18.02亿美元,占总营收56%。

也就是说,如果高通大范围使用自研CPU,那么对于ARM来说营收上一定会减少。

当然,ARM并不会很介意这一点,因为作为一家具有“垄断性质”的公司,无论高通怎么折腾,自家都能做到旱涝保收,只不过是挣多挣少的问题。

真正让ARM无法接受的是,Nuvia团队从2021年开始使用V8.7指令集打造Oryon CPU,而到了2024年第二代Oryon CPU发布,其仍然沿用V8.7指令集,并且性能非常优异。

需要补充一个背景是,ARM在2021年推出V9指令集后,多次表示“这将是奠定未来十年计算机技术基础的架构”。

而高通在Oryon CPU的成功,无异于是在向外界宣称,ARM指令集架构的更新“没那么有必要”,这对于后者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因此在骁龙技术峰会后,两家公司的关系才会骤然跌至谷底。

那么ARM会与高通终止协议吗?

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一方面,今年高通一路高歌猛击冲向PC市场,在这个节点下,相比于IP授权终止所带来的影响,高通大概率会选择付钱了事。

另一方面,即便高通使用自研CPU,但其作为ARM第二大客户的地位仍无法被动摇,如果终止与高通的授权协议,自家业绩也必然会崩盘。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